江苏是什么地质
㈠ 江苏较好的地质单位有哪些我是学地质学地质调查的,今年大二,毕业后想去江苏工作!
你傻学校的哦 好单位一般都难进 你够资格进不?
研究生都不是 想进啥好单位啊!
先去读研吧!
㈡ 江苏省宿迁市的地质条件
下辖三县二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
㈢ 江苏有哪些地质单位
江苏油田地质,矿藏,煤田,煤炭
㈣ 请问江苏省淮安市是什么地质
江苏地层分区研究及概要
正因为地层的形成,受控于所处地质构造部位、古环境等因素,因此,地层工作研究的基础与大地构造研究密切相关。
江苏地跨多个大地构造部位,地层展现出丰富多彩、错综复杂,并存在若干系列的特色。
一)江苏地层分区研究
江苏省地处中国东部,地质构造上界于华北、苏鲁、华南三大区,构造极其复杂,地层发育较为齐全,是我国地学研究较早的重要地区之一。
早在1924年,刘季辰、赵汝钧等先辈,便首先提出江苏地层存在南、北系二分看法,南系以宁镇山脉地区为代表,北系以连云港—徐州地区为代表。但二系之界线如何划分,并无具体意见。
1959年,黄汲清等,以地层区划六原则,将江苏分华北和华南二大区,以淮阴—响水口一线为界。
1984年,江苏省地矿局,将海洲群沉积的北界,作为南(扬子)区和北(华北)区的分界,其位置相当于海州—泗阳一线。
1989年,江苏省区调大队采纳任纪舜(1980年)意见,将江苏境内地层分为三大部份:
1华北区(简称北区),
2秦岭褶皱系(东延部份)(简称中区),
3扬子区(简称南区)。
二)江苏地层分区概要
对江苏地层分区,各家多有争论。在综合大量前人资料,尤其是近年的科研成果如:江苏大地构造编图(1987),江苏岩石地层(1997),1/5万区调片区总结(1999)等资料,江苏地层区宜作如下三分(详见分区图):
1华北地层大区(简称华北区);
2苏鲁造山带之连云港地层区(简称连云港区);
3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简称扬子区)。
各地层区概要:
1华北区
江苏西北部,郯(城)—庐(江)断裂带以西地区,含盖我省丰县、徐州、睢宁一带。地处华北地层大区南缘。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其中以丰(县)—沛(县)东西向断裂分南、北二部分,北为鲁西地层分区,南为徐(州)—淮(南)地层分区。该区以后者为主。
2连云港区
江苏东北部,郯(城)—庐(江)断裂带以东,淮阴——响水口一线(2007)以北的赣榆、连云港、泗阳地区。地处鲁东地层区南部(属秦岭造山带东延部分)。呈三角形展布。
3扬子区。
该区位于以淮阴——响水口一线以南的江苏广大地域。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之下扬子地层分区。
三 江苏地层区地层发育概要
一) 华北区(江苏部分)
该区地层较为发育,主要出露徐州—邳县一带。
该区以新太古代中、深区域变质杂岩(泰山岩群)组成基底。新元古代一套厚达5000米以上的未经变质的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不整合于变质杂岩之上。早古生代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层,平行不整合于新元古代等地层之上,厚约1500米。晚古生代则由海陆交互相含煤碎屑岩系和陆相红色碎屑岩地层,平行不整合于奥陶系等老地层之上,厚在800—1600米之间。中生代晚侏罗世—白垩纪的陆盆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地层,不整合于各老地层之上,厚度大小不一,大者可达3000米。新生代地层发育不全,分布零星。
该区,前第四纪岩石地层,自下至上共分42个单位,包括7个群、27个组、8个段。其中,创建于本省的有8个岩石地层单位。
二) 连云港区
该区地层发育不全。主要展布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之区域变质岩系(东海岩群),中元古代含磷碳酸盐岩—砂泥质变质地层(锦屏岩群),中—新元古代海相中、酸性火山岩、硬砂岩变质地层(云台岩群),构成本区主体。
此外,零星残留有震旦纪海相碎屑岩(石桥岩组)。该区未见古生代地层。而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分布零星。其中,白垩纪有少量青山群的八亩地组、石前庄组,大盛群的马郎沟组、田家楼组、寺前村组、孟疃组,王氏群的林家庄组、辛格庄组等陆相碎屑岩层。
锦屏岩群与云台岩群之间为平行不整合,锦屏岩群与东海岩群之间为角度不整合,白垩纪地层不整合于太古代、元古代地层之上,其中,大盛群整合于青山组之上,王氏群不整合于大盛群之上。
连云港区,前第四纪岩石地层,自下至上共分27个单位,包括6个群、20组、相当段级1个,其中,创建于本省的有16个。
三) 扬子区(江苏部分)
该区地层发育完整,保存较好。
由古—中元古代之浅变质岩系(张八岭岩群、埤城岩群)组成基底。
新元古生代之南华纪至中生代三叠纪,由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相间组成盖层,构成宁镇、茅山、宜兴等山脉,厚达万米以上,不整合于中元古代地层之上。其内部,各层间多为整合、或少数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中生代中三叠世至中侏罗世由内陆河、湖相碎屑岩组成,厚度变化较大(0—5000米),平行不整合—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
中生代晚侏罗世至白垩纪,则为陆相火山喷发重要阶段,由红色碎屑岩间大量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分布局限,厚度变化极大,厚者可达万米。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整合接触或不整合接触。
新生代之古近纪—新近纪,该区仍处陆相环境,形成杂色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堆积,以苏北盆地为发育,厚可达数千米。不整合于前第三纪地层之上。
该区,前第四纪岩石地层,自下至上共分61个单位,包括4个群、51个组、2个段、相当段级4个,其中,创建于本省的有43个。
四 江苏各地层区地层主要发育特征
一) 华北区(江苏部分)
1 新太古代地层
泰山群是该区最老地层,区域上分柳杭组、山草峪组、雁翎关组、孟家屯组。但省内未见出露,仅在少数钻孔有揭露,无法细分,故统称泰山群,
2 元古代地层
该区古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因五台、吕梁运动作用,地壳上升,缺少沉积。晚期才逐步接受了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形成了兰陵组、新兴组及淮河群的城山组、贾园组、赵圩组、倪园组、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史家组、望山组。其中,兰陵组为潮下高能环境下形成的浅海石英砂岩建造,新兴组为潮下低能环境下形成的碳酸盐岩及碎屑岩沉积,城山组与兰陵组相似,贾园组则以砂岩为特征,赵圩组—张渠组,从多次灰岩—白云岩组合,反映了海水张渠组由深变浅、盐度由低增高,魏集组—望山组,由潮下低能环境—潮间—潮上环境的多次更叠,组成页岩—灰岩—白云岩多次旋回变化。
新元古代晚期,该区因受地壳上升影响,仅于震旦纪接受海侵沉积,形成金山寨组之页岩夹砂岩、灰岩组合,其与上、下地层均为平行不整合。
3早古生代地层
该区缺少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筇竹寺期、沧浪铺早期的沉积,在沧浪铺早期以后,丰沛地区隆起,南侧才形成猴家山组、昌平组、馒头组之页岩、灰岩、砂岩等沉积,中、晚寒武世,区内接受一套以碳酸盐岩为主沉积,形成张夏组及炒米店组。
该区寒武纪地层与下伏地层为平行不整合。
该区奥陶纪仅发育早、中期沉积,形成贾汪组、马家沟组之含燧石结核灰岩、角砾状灰岩及白云岩等,与下伏地层构成区域性平行不整合。
由于华北上升,晚奥陶世、志留纪、泥盆纪及早石炭世均缺少沉积。
4晚古生代地层
该区晚石炭世及二叠纪,先后形成海陆交互相、陆相含煤建造和河湖相红色岩建造。自下而上构成:石炭纪本溪组砂页岩(以含铝土岩为特征)、太原组砂页岩(以铝土岩及煤为特征),二叠纪山西组、石盒子组砂页岩(以含煤为特征),以及内陆河湖相石千峰群红色砂泥岩组合。晚古生代地层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
5中生代地层
受印支—燕山云动影响,抬升为陆,缺少三叠纪、早—中侏罗世沉积,晚侏罗世才形成陆相红色岩类磨拉石建造(三台组)、灰色复陆屑建造(莱阳群)、火山岩建造(青山群)、红色磨拉石建造(王氏群)。中生代地层不整合各老地层之上。
6新生代地层
古近纪仅于欢口、黄口等地见有小型盆地堆积了少量红色粗碎屑岩建造(官庄群),局部夹泥灰岩、膏岩层。
新近纪盆地比较开阔,河、湖作用增强,先后堆积了下草湾组、宿迁组细碎屑岩,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
二) 连云港区
1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层
出露于赣榆、东海一带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层,是东海岩群,为本区最古老的结晶基底,由区域性中深变质表壳岩(沉积岩、火山岩)构成。区域上向北延入山东胶南地区,经江苏地调院研究(1999年),该杂岩中变质表壳岩可分:摩天岭岩组(片岩、变粒岩)、演马场岩组(以含透辉石白云质大璃岩为特征的大理岩、石英岩、片岩)、武强山岩组(石英岩、大理岩、变粒岩)。
2中—新元古代地层
本区展布的中—新元古代地层是区域性浅变质岩系,自下而上可分:中元古代锦屏岩群、中—新元古代云台岩群。锦屏岩群又分西山岩组、东山岩组;云台岩群又分韩山岩组、竹岛岩组、花果山岩组。锦屏岩群是重要含磷地层。锦屏岩群不整合于东海杂岩之上。新元古代晚期,震旦纪早期局部接受了类复理石建造的变质岩(原岩为砂、泥质岩,下部为砾岩)。
3中生代地层
区内未见三叠纪、侏罗纪沉积,对比山东区域资料,我省发育的白垩纪地层可分:青山群的八亩地组、石前庄组,大盛群的马郎沟组、田家楼组、寺前村组、孟疃组,王氏群的辛格庄组。分别见于欢墩埠、宿迁、马陵山、山左口、徐塘乡等地。均为陆相碎屑岩沉积。
4新生代地层
区内古—新近纪地层为陆相盆地沉积,大致可分:古新世阜宁组、始新世戴南组、始—渐新世三垛组之红色碎屑岩、上新世宿迁组(砂砾岩夹粘土岩)。
三) 扬子区(江苏部分)
1中元古代地层
出露于宁镇地区的埤城岩群,是区内最为古老的地层。其由海相泥质长石砂岩、钙质石英砂岩、泥质灰岩及基—中酸性火山岩,经区域变质而成的高绿片岩相系岩层。构成本区的结晶基底。另据盱眙、灌云扬集等地钻孔揭示的片岩、石英角斑岩等岩层(皖称张八岭岩群),均伏于震旦纪地层之下,同为中元古代无疑,称张八岭岩群。但埤城岩群下部有相当一段尚无年龄资料,不排除有古元古代地层存在。
2新元古代地层
新元古代晚期,区内展布有南华纪、震旦纪海相碎屑岩,夹冰积岩(滨海—浅海陆架沉积)和碳酸盐岩(碳酸盐台地沉积),构成周岗组、苏家湾组和黄圩组、灯影组。末期,地壳上升,海水退出,停止沉积。
3古生代地层
寒武纪梅树村期缺少沉积,筇竹寺期本区才逐步接受海侵,接受硅、泥质岩,碳酸盐岩的碳酸盐台地沉积,构成形成寒武纪荷塘组、幕府山组、炮台山组、观音台组、奥陶纪的仑山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汤头组、汤山组等。晚奥陶世晚期至早志留世,区内接受了浅海相硅、泥质(高家边组)、浅滨海碎屑(坟头组)沉积,中志留世宁镇以北地面隆起,南侧沉积了滨海—三角洲相紫红色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其厚度向东南增大,大者可达标1500米以上。此后,全区上升,直至中泥盆纪,停止沉积。
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岩关早期,接受海侵了滨海相杂色碎屑岩沉积(五通群),岩关晚期至大塘早期,则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沉积(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茅山以东,则均为杂色碎屑岩堆积),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区内地处碳酸盐台地(从含白云质的局部蒸发台地—开阔台地),形成了老虎洞组、黄龙组、船山组及栖霞组沉积。中二叠世早期,宁镇地区以含磷硅质沉积为特征(孤峰组),向东(苏州)、向北(滨海),硅质减少、泥钙质增多。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全区渐变为海陆交互相的泥坪—三角洲环境,沉积了含煤碎屑岩系(龙潭组)。晚二叠纪晚期,江阴—宜兴一带,地面抬升,西为海相碎屑(局部含煤)沉积(大隆组),东以钙质、白云质碳酸盐台地沉积(长兴组)。
4中生代地层
早、中三叠世,本区仍处碳酸盐台地,形成了泥、灰岩灰岩,白云岩及膏盐岩层(青龙组、周冲村组)。中三叠世晚期,地面逐步上升,成为湖相环境,沉积了红色碎屑岩(黄马青组),晚三叠世早期,区内仅局部有少量含煤碎屑岩层出现(范家塘组),晚三叠世晚期,全区上升为陆。
早、中侏罗世,全区为陆,星散分布河、湖相碎屑岩(局部有火山喷发和湖沼),形成象山群沉积,晚侏罗世,伴随陆相碎屑岩(苏南西部西横山组及苏南东部劳村组)堆积,出现了大量火山喷发,形成了较厚的中、基性火山岩(苏南西部龙王山组、大王山组),和中酸性火山岩(苏南东部黄尖组)。
早白垩世,区内陆相盆地逐步进入干旱炎热环境,继续接受大量杂色碎屑岩(葛村组)和火山喷发岩(上党组)堆积。晚期,先后堆积了大量粗碎屑岩(浦口组)和杂色细碎屑岩(赤山组)。
5新生代地层
在中生代陆相盆地干旱炎热环境基础上,广泛分布的湖盆,堆积了大量杂、红色细碎屑岩,组成了古近纪泰州组、阜宁组、戴南组、三垛组。新近纪,江苏东部广泛分布湖盆相细碎屑岩(盐城组),江苏西部则由分布星散的粗、细碎屑岩相间出现(洞玄观组、雨花台组、方山组)。古近纪—新近纪,江苏西部分布了大量的多期、次基性火山岩。并伴有许多的超浅成次火山岩。
㈤ 江苏有哪些需要地质的公司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江苏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江苏地质基桩工程公司)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
江苏省核工业二七二地质大队(核工业南京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
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江苏煤炭地质物测队
江苏煤炭地质勘探研究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徐州检测中心)
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三队(常州市基础工程公司)
江苏长江地质勘查院
中国石化集团江苏石油勘探局
华扬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华东石油局)
华东石油局规划设计研究院
江苏万安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镇江市地质勘探队
徐州大地土地矿产勘查评估有限公司
新沂市造地有限公司
淮安市地质队
徐州精工地质勘察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苏总队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江苏地质勘查院
徐州大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徐州万源地质矿产研究有限公司
徐州市地质勘探队
南京东鹏钻务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江苏天能集团公司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南京春达矿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回达地质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工程勘察研究所
徐州师范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
宝长年钻探装备(无锡)有限公司
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扬州天源地质勘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煤炭地质勘探二队
中国高岭土公司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研究所
南京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处
连云港锦屏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工程物理勘察院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三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〇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〇五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〇七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〇九队(南京勘察工程公司)
华东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O六队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四队
镇江天鑫勘探有限公司
这里面有的不是公司 有的是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 你看名字应该就能分辨
有的不在南京 但是都在江苏省
㈥ 江苏有多少个城市地质区
江苏省正式建制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自1983年起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回现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答通、扬州、镇江、连云港、徐州、盐城、淮阴、泰州、宿迁13个省辖市,下辖52个县和县级市,54个市辖区。
求采纳
㈦ 江苏徐州的地质构造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专业,我在徐州带过几年,只能说那里山特别多,属于平原地带,地下矿藏很多,尤其是煤田和矿场资源!
㈧ 江苏陆地形成的地质年代
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以“江宁府”与“苏州回府”之首字答得名。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山东,地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
㈨ 江苏宿迁是什么地质,会发生破坏性大地震吗因为在郯庐地震带上
江苏宿迁是什么地址会发生破坏性的大地震吗?因为在那里边庐山是一个比较好的风景区,但是在这里面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也不是完全没有,只是几率小一些。
㈩ 江苏有多少个城市和地质区
2008年,江苏省辖13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25个县。
南京市辖11个市辖区、2个县
玄武区孝陵卫街道 新街口街道 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华侨路街道(宁海路街道建邺区(滨湖街道)白下区(洪武路街道)秦淮区(秦虹街道)
下关区(中山桥街道) 雨花台区(宁南街道)浦口区(珠江镇) 栖霞区(尧化街道)江宁区(东山街道) 六合区(雄州镇)
溧水县(永阳镇) 高淳县(淳溪镇)
无锡市辖6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崇安区 北塘区 南长区 锡山区(东亭镇) 惠山区(堰桥街道)
滨湖区
江阴市(澄江街道)宜兴市(宜城街道)
徐州市辖5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云龙区 鼓楼区 九里区贾汪区(老矿街道)泉山区
邳州市(运河镇) 新沂市(新安镇)
铜山县(铜山镇) 睢宁县(睢城镇)沛县(沛城镇) 丰县(凤城镇)
常州市辖5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钟楼区 天宁区 戚墅堰区 新北区(河海街道)武进区(湖塘镇)
金坛市(金城镇) 溧阳市(溧城镇)
苏州市辖6个市辖区,代管5个县级市
金阊区 沧浪区 平江区 虎丘区 吴中区(长桥街道)
相城区(元和街道)
常熟市(虞山镇) 张家港市(杨舍镇)太仓市(城厢镇)昆山市(玉山镇) 吴江市(松陵镇)
南通市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崇川区 港闸区
如皋市(如城镇) 通州市(金沙镇)海门市(海门镇) 启东市(汇龙镇)
海安县(海安镇) 如东县(掘港镇)
连云港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
新浦区 连云区 海州区
东海县(牛山镇) 灌云县(伊山镇)赣榆县(青口镇)灌南县(新安镇)
淮安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
清河区 清浦区 楚州区(淮城镇) 淮阴区(王营镇)
涟水县(涟城镇) 洪泽县(高良涧镇)金湖县(黎城镇)盱眙县(盱城镇)
盐城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亭湖区 盐都区(潘黄镇)
东台市(东台镇) 大丰市(大中镇)
建湖县(建湖镇) 响水县(响水镇)阜宁县(阜城镇) 射阳县(合德镇) 滨海县(东坎镇)
扬州市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维扬区 广陵区 邗江区
高邮市(高邮镇) 江都市(仙女镇) 仪征市(真州镇)
宝应县(安宜镇)
镇江市辖3个市辖区,代管3个县级市
京口区 润州区 丹徒区(谷阳镇)
丹阳市(云阳镇) 扬中市(三茅镇) 句容市
泰州市辖2个市辖区,代管4个县级市
海陵区 高港区(口岸街道)
泰兴市(泰兴镇) 姜堰市(姜堰镇)靖江市(靖城镇)兴化市(昭阳镇)
宿迁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
宿城区 宿豫区(顺河镇)
沭阳县(沭城镇) 泗阳县(众兴镇)泗洪县(青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