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怎么匹配耕地质量等别符号

怎么匹配耕地质量等别符号

发布时间: 2021-02-25 20:59:10

㈠ 13等耕地质量等别亩产小麦多少斤

现在小麦正常亩产抄700-800斤左右。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新月沃土(Levant)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1)怎么匹配耕地质量等别符号扩展阅读: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6.51亿吨),仅次于玉米(8.44亿吨)。

2017年,中国农科院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贾继增领衔的研究团队,完成了染色体级别的D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并首次获得小麦D基因组一个完整的整合图谱。

2018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染色体精细图谱的绘制。全面揭示了小麦A基因组的结构和表达特征。这一成果5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自然》上。

㈡ 等级折算系数的制定

本研究以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成果资料为基础,采用分层抽样法分析全省农用地粮食生产能力与农用地利用等指数之间的关系,建立农用地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产量的关系模型。

(一)样本的分层抽样选取

1.分层抽样的概念

分层抽样也称分类抽样,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加以分层,而后在各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若干样本单位,由各层的样本单位组成一个样本。设总体含有N个单位,将总体划分为K层,第i层总体单位数为Ni(i=1,2,…,K);则有N1+N2+…+NK=N。从各层总体Ni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数ni,那么,样本n=n1+n2+…+nk

2.样本选取的原则

(1)采用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的原则。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是分县(市)由下至上开展的,各基层县(市)农用地分等成果中包含有详尽的各县(市)耕地高、中、低产量样点调查数据。这些样本数据库覆盖全省范围,样本数据为一手的实地调查数据,且样本数据已经过主管部门的现场预检,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这些样本数据库的内容和标准与本次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研究的标准是一致的。因此,本研究的样本数据库将直接采用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当中的各地粮食生产能力样本数据库进行分析研究,使本研究成果与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保持一致性,以方便日后成果的应用。

(2)以全省农用地分等成果中划分的七大耕作制度二级区作为本研究样本分层抽样的标志。全省七大耕作制度二级区的划分反映了全省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和粮食生产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因此,可直接采用全省耕作制度二级区的划分标准作为分层抽样的主要标志。

(3)代表性原则。首先,各层内选取的县(市)样本应尽可能均匀覆盖于各二级区空间范围内,并且能够代表本二级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等指数和标准粮产量好、中、差的水平;其次,各县(市)内部选取的最终样点数据需能够反映该县(市)粮食生产能力高、中、低的水平。

(4)差异性原则。层内样本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性要求相对小些,层间差异性要求相对大一些。

3.样本的分层抽样选取

本研究以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划分的七个耕作制度二级区作为样本抽样的分层标志。全省七大耕作制度二级区具体包括粤北山地丘陵区、潮汕平原区、珠江三角洲平原区、粤东沿海丘陵台地区、粤中南丘陵地区、雷州半岛丘陵台地区和粤西南丘陵地区 7 个耕作二级区。最终分层抽样的样本结果见表 8-1、表 8-2、图 8-2。

表 8-1 广东省二级区样本分布情况表

续表

表 8-2 各农用地利用等别样本分布情况表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广东卷)

图-28 算东省耕地等级折广样点县市分布图

(二)样本的整理与剔除

1.建立样本信息基础数据库

经过抽样和筛选,课题组选定了 92 个代表样点县(市),从 92 个样点县(市)的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中收集了约 40000 条样本数据。利用数据库软件将每个样本数据中的县(市、区)、省耕作二级区、单元编号、样点面积、地类代码、指定作物产量、标准粮折算系数、标准粮产量、各指定作物自然质量等指数、各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等自然属性、土地质量、等别信息数据录入归库。由于广东省各县(市、区)的农用地分等成果是由不同单位于不同时间陆续完成的,汇总上来的数据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信息录入建库以后还要进一步对每个样本信息数据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处理,最终建立耕地折算系数测算样本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库总记录近百万条。

2.剔除异常样本数据

初始样本信息数据库中存在一些异常样点,采用反映样本数据变异性的指标标准差Si来将异常样点剔除。采用的剔除标准为: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广东卷)

,即认为超出 ±2Si之外的变异是不可接受的,需要加以剔除。剔除过程中,采用分层剔除异常样本的方法,即先以每个省二级区作为一个样本总体,对超出合理变异区间的异常样本进行剔除,然后再汇总到总样本库中进行再次检验剔除。经过剔除异常样点数据后,最终纳入分析的有效样本数量为 11836 条。

(三)样本分层抽样统计量

1.均值

各层子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广东卷)

式中:

——子样本的均值;

ni——子样本数;

yij——第i层第j个样本。

样本总体均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广东卷)

式中:

——总体均值的估计值;

N——总体分层数;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广东卷)

——第i层子样本的均值。

2.标准差

各层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广东卷)

式中:

Si——第i层的标准差,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总体标准差的估计量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广东卷)

式中:

Sy——总体标准差的估计量;

k——总样本数量,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3.样本统计量计算

表8-3 按省二级区分层的样本统计量表

表 8-4 各农用地利用等别的样本统计量表

比较全省利用等别的样本数量分布以及各利用等别的面积分布(图 8-3),可以发现,全省样本数量在各利用等别的分布与各等别面积大小、规律是基本一致的,这种一致是符合分层抽样要求的。

图8-3 广东省有效样本数量分布与农用地利用等别面积对比图

(四)模型建立

利用样本数据库的数据,以样本单元的利用等指数作为解释变量,以标准粮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对两者进行回归建模分析。分析表明,在多种试算模型当中,以线性模型最具解释力,在实际检验中也最符合实际。具体建立的线性模型如下: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广东卷)

式中:

y——标准粮产量,单位:千克 / 亩;

x——利用等指数。

样本数据散点分布如图 8-4 所示:

图8-4 样点“利用等指数-标准粮产量”散点分布图

从模型统计可见,线性模型的相关系数 r = 0.7887,表明全省标准粮产量水平与全省农用地利用等指数呈现显著相关的趋势;模型的判定系数 R2=0.6220,表示标准粮产量(y)变化的62.20% 可由农用地利用等指数(x)的变化来解释,即如果由利用等指数预测标准粮产量水平,可靠性可以达到 62.20%。

对模型中的 x 求取一阶导数,dy/dx=0.2416,拟合直线的斜率为 0.2416,即从理论上讲,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利用等指数,相当于标准粮产量每亩提高 0.2416 千克。由此可预测出单位利用等指数的提高所带来的粮食增产潜力的大小。同样,也可依据该线性模型计算得出不同利用等耕地所对应的理论粮食生产能力大小。

㈢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对应等级

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对应等级,《规划》要求经整治的基本农田平均提高1个等级,可见“高版标准”与耕权地质量等级直接挂钩。“陶瓷标志牌_陶瓷标识牌_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_艺品苑陶瓷”,既然如此,有人会问:高标准基本农田究竟是几等地?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成果让所有耕地有了全国统一、可比的标准,但也显示出我国耕地质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决定因素复杂等特征。优等地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7%,高等地占30%,中、低等地占67.3%;等别最高的1~3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等7个省份,等别最低的13~15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等22个省区。在这种耕地质量国情下,很难一刀切出一个全国通用、对应某个等级的“高标准”,通常建成后的耕地质量等级应达到所在县的较高等级。

㈣ 耕地质量等别 净增减耕地什么意思

耕地质量等级指耕地的质量内容包括耕地用于一定的农作物栽培时,耕地对农作专物的适宜性、属生物生产力的大小(耕地地力)、耕地利用后经济效益的多少和耕地环境是否被污染四个方面。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67%、29.98%、50.64%、16.71%。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划分的12个国家一级标准耕作制度区来看,耕地质量等别总体最优的前三位是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江南区;总体最差的后三位是黄土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和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区。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㈤ 什么是耕地等别

从2016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的《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是我国首部耕地质量等回级国家标准,为答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指标和方法。该标准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对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进行评价,将耕地质量划分为10个耕地质量等级。一等地耕地质量最高,十等地耕地质量最低。标准根据不同区域耕地特点、土壤类型分布特征,将全国耕地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甘新区、青藏区等9大区域,各区域评价指标由13个基础性指标和6个区域补充性指标组成。

㈥ 耕地质量等别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什么样的文章啊

㈦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数据库包括哪些内容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的工作对象是指近年来由于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回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答、耕地开发、土地整治等活动,数量、质量、权属状况等发生变化的耕地。耕地质量等别监测的工作对象是指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域的耕地,也可理解为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