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勘察地质编录是什么

勘察地质编录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25 18:40:13

1. 工程勘察地质编录是做什么的

地质编录:
在地质勘查、勘探中,对各种工程的地质现象进行编绘、记录的过内程。
技术要求:
需进行地质编容录的工程主要有:探槽、浅井、钻孔。
编录要求现场记录所见地质现象,其中探槽和浅井需在现在绘制工程素描图。钻孔可在完成现场记录后室内绘制。
探槽、钻孔素描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浅井大多为1/100或1/50。

2. 综合地质编录

工程地质钻孔数据建库采用综合地质编录的方式,以钻孔内的分层作为编录基本单元。

3. 钻探地质编录的步骤是什么

1、检查钻孔施工记录
2、检查整理岩矿心
3、检查岩矿心样品签
4、岩矿心编号
5、岩矿心拍照
6、观察记录

4. 水文地质编录和地质编录有什么区别,分别主要描述

水文地质编录主要指岩土层渗透系数及分布特性的现场分区域分层内次的描述;
地质编录一般指容工程地质编录,主要是对岩土层岩性的现场分布进行细致描述,为工程结构安全及完工提供基本工程地质资料,为工程后评价或各类地质隐患提供基础资料。

5. 水文地质编录和地质编录有什么区别,分别主要描述哪些,具体一些,谢谢...

水文、工程地质编录
一、地层岩性、节理裂隙的性质及发育程度情况,确定岩层的软硬及破碎程度,风化带及风化夹层的位置和深度。进行RQD值的统计,按回次记录大于10厘米长的岩心长度,按地质分层计算RQD值(%)。
1、岩心块度的划分:大于20厘米为长柱状;10—20厘米为短柱状;小于10厘米为扁柱状;大于5厘米为块状;2---5厘米为碎块状;小于2厘米为碎屑状、粉末状。若为块状,需对块体形态做大致描述,如楔块状、菱块状、团块状等。
2、
表1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

名称
定性鉴定
代表性岩石



坚硬岩
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浸水后,大多无吸水反应
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片岩,硅质板岩,石英岩,硅质胶结的砾岩,石英砂岩,硅质石灰岩等
较坚硬岩
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浸水后,有轻微吸水反应
1.弱风化的坚硬岩;
未风化-微风化的;熔结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云岩,石灰岩,钙质胶结的砂岩等



较软岩
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1.强风化的坚硬岩;
2.弱风化的较坚硬岩;
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砂质泥岩,泥灰岩,泥质砂岩,粉砂岩,页岩等
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
浸水后,手可掰开
1.强风化的坚硬岩;
2.弱风化-强风化的较坚硬岩;
3.强风化的较软岩;
4.未风化的泥岩等
极软岩
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
2.各种半成岩

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
岩石坚硬程度的确定;主要应考虑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成因,还应考虑岩石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以及岩石受水作用后的软化等情况。在作定性划分时,应注意作综合评价,在相互检验中确定坚硬程并定名。
3
表2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

名 称
风化特征
未风化
结构构造未变,岩质新鲜
微风化
结构构造,矿物色泽基本未变,部分裂隙面有铁锰质渲染
弱风化
结构构造部分破坏,矿物色泽较明显变化,裂隙面出现风化矿物或存在风化夹层
强风化
结构构造大部分破坏,矿物色泽明显变化,长石,云母等多风化成次生矿物
全风化
结构构造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风化成土状

对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的划分
4、
表3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
名称
结构面发育程度
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
主要结构面类型
相应结构类型
组数
平均间距(m)
完整
1--2
>1.0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节理,裂隙,层面
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
较完整
1—2
>1.0
结合差
节理,裂隙,层面
块状或厚层状结构
2--3
1.0-0.4
结合好或结合一般
块状结构
较破碎
2--3
1.0-0.4
结合差
节理,裂隙,层面,小断层
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
>3
0.4-0.2
结合好
镶嵌碎裂结构
结合一般
中,薄层状结构
破碎
>3
0.4-0.2
结合差
各种类型结构面
裂隙块状结构
<0.2
结合一般或结合差
碎裂状结构
极破碎
无序

结合很差

散体状结构

5、按节理裂隙间距发育程度分级

表4
分级




间距
>2m
2—0.5m
0.5—0.1m
<0.1m
描述
不发育
较发育
发育
极发育
完整性
整体
块状
破裂
破碎
按裂隙率的裂隙发育程度分级
分级




裂隙率k(%)
<2
2--5
5---10
>10
描述
弱裂隙性
中等裂隙性
强裂隙性
极强裂隙性

裂隙开口宽度分级
分级




裂隙宽度(毫米)
<0.2
0.2--1
1---5
>5
描述
闭合
微张
张开
宽张

6、现场按以下顺序描述;
1)、岩心形态,并说明主次,接回次统计大于10厘米总长,对极破碎岩体,应说明破碎原因,如断层、全风化等。
描述裂隙发育程度(表5)、充填胶结情况(结合程度表7)裂面有无风化氧化现象。
7、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
表5
名称
结构面特征
结合好
1、张开度<1mm,无充填物;2、张开度1—3mm,为硅质或铁质胶结;3、张开度>3mm,结构面粗糙,为硅质胶结。
结合一般
1、张开度1—3mm,为钙质和泥质胶结;2、张开度>3mm,结构面粗糙,钙质胶结。
结合差
张开度1—3mm,结构面平直,为泥质和钙质胶结;2、张开度>3mm,多为泥质和岩屑充填。
结合很差
泥质充填和泥夹岩屑充填,充填厚度大于起伏差。

3、岩石硬度划分(表1)重点用击或吸水性区分硬质岩;浸水后用手捏 、掰、刻细分软质岩。
4、当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的分类。
二、岩石的工程分类;地质名称+风化程度(表2)+岩块的坚硬程度(表1)+岩体的完整程度表(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表7)。
1、根据RQD值划分岩石质量
表6
等级
RQD(%)
岩石质量描述
岩体完整性描述

90—100
极好的(优)
岩体完整

75—90
好的(良)
岩体较完整

50—75
一般的(中等)
中等完整

25—50
劣的(差)
完整性差

<25
极劣的(坏)
岩体破碎
2、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
表7
完整性
完整
较完整
较破碎
破碎
极破碎
坚硬岩





较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





描述举例;
234.45----236.72m
灰色泥岩;岩芯主呈短柱状,次呈块状,少量碎块状;岩石易风化、破碎;岩块浸水后手可捏成团;岩石遇水易软化、崩解,微具有膨胀性,为极软岩。岩石质量优,岩体完整。
RQD(%)=1.01/1.1.=92
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钻孔水文地质编录内容包括:描述岩芯的岩性、结构、构造,裂隙性质,密度,岩石的风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溶形态、大小、充填情况,发育深度,统计裂隙率,岩溶率。
钻孔工程地质编录内容;统计与描述岩芯块度,绘制岩芯块度柱状图;统计节理、裂隙;确定钻孔中流砂层的、破碎带、裂隙带、风化带与软弱夹层、岩溶发育带蚀变带的位置和深度;并可按工程地质岩组用点荷载仪测定岩石力学指标。按钻进回次测定岩石质量指标(RQD),确定不同岩组RQD值的范围和平均值。RQD值一般按公式2计算确定:
RQD(%)=(Lp/Lt)*100
式中:Lp---某岩组大于10厘米完整岩芯长度之和,单位:m
Lt---某岩组钻探总进尺,m
注;小于10厘米岩心若为钻进过程中机械破碎,则应上、下对接,其长度大于10厘米时应参与计算。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观测和详细记录钻进中涌(漏)水、掉块、塌孔、缩(扩)径、逸气、涌砂、掉钻等现象发生的层位和深度,测量涌(漏)水量,有条件时,应观测钻进中动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的变化,必要时应测量稳定水位并进行简易放(注)水试验。单一含水层(组)的钻孔应测定终孔稳定水位。

6. 工程地质编录怎么做

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个标0021-2001)(2009年版),土的描述看3.3.7条,岩石的描述看3.2.5条。关键是检查版好现场钻探、权原位测试的真是程度,还有取样是否合理等。
刚编录是最好是定点看着钻探,岩芯一上来就编录,对于稠度、密实程度的经验积累很有好处。

7. 矿产资源勘查中,坑道如何进行水文、工程地质编录是和地质编录一样吗

一、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的要求
(一)坑道水文工程地质编录,一般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有利于密切配合,互相协作,也可单独进行。
(二)第一手的文字记录资料在野外要尽量收集齐全。素描图或工程、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现象要在现场就地勾绘,以确保水文工程地质编录的客观真实性。严禁凭记忆想象在室内作文字记述或作图。
(三)坑道素描图,应以能清楚地反映所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为原则。所以:
1.凡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简单,用一壁一顶即能清楚反映所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时,就素描一壁一顶。
2.如果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复杂,用一壁一顶不能清楚反映揭露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时,则素描两壁一顶,或视具体情况增绘某个壁的某一小段。
(四)坑道素描图的比例尺一般与地质素描图相同。采用1:50~1:200。同一矿区同一种类素描图的比例尺一般应该一致;图的水平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一般也应该一致。
坑道素描图一般均用方格纸绘制。对重要的并作为报告附图的素描图,根据工作程度和精度要求,必要时在室内也可以用磅纸或塑料薄膜成图。
素描图上,除详细表示出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外,还应有下列内容:
1.区名称;
2.坑道名称及编号;
3.工程起点(或某点)坐标;
4.比例尺;
5.坑道方位角及基线、坡度角;
6.水样、岩(土)样的位置及编号;
7.样品的分析成果表;
8.图例(如用统一图例,可不必每张再绘;如是装订成册,则最好每册图前
面附一图例);
9.文字描述:野外编录时,应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并将其记录在野外记录
本上;室内整理成图时,则根据野外原始记录资料,于图的下方附上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综合系统的文字描述。
10.编录人及检查人姓名,编录日期及检查日期。如作为报告附图,则画责任制表。
(五)坑道素描图上绘描的地质内容与地质素描图相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内容有:
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区界限(如干燥区、潮湿区、滴水区、淋水区等);
2.坑道总涌水量、水温、PH值;
3.坑道出水点位置、流量、水温、PH值;
4.构造破碎带的充水现象;
5.裂隙统计点位置、裂隙率(必要时附裂隙玫瑰花图)。
(六)根据矿区坑道的分布情况及工作程度和精度要求编制坑道水温地质工程地质平面图。
二、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
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一般以水平坑道为主,包括平硐(PD)、沿脉平硐(YM)、穿脉平硐(CM)、石门(SM)、侵角小于45度的斜井(XJ)等。
(一)坑道的编号:一般与地质编号相同,主要有下列几种方法:
1.按坑道掘进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如PD1、PD2、PD3等。
2.按坑口的绝对标高进行编号。如PD360、PD485等。
3.按坑道分布的空间位置进行编号。如沿脉坑道中有穿脉或穿脉坑道中有沿脉时,可对主坑道给一种编号,其两侧的支坑道则按单双号法进行编号,即一侧编奇数号,一侧编偶数号。
4.按坑道掘进方向及所穿矿体(带)进行编号。例如:IYM1表示I号矿体(带)的I号沿脉。若在沿脉中掘进穿脉坑道,则可表示为IYW1~CM1E,即I号矿体(带)I号东穿脉。
为使用方便,同一矿区应采用同一种方法进行编号。
(二)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中应绘制的图件

1.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500~1:1000

2.坑道素描图;比例尺1:50~1:200

(三)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1.在编录之前对坑道进行全面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观察。观察的重点是:地
层岩性及其产状;矿体的厚度、产状、形态变化;围岩性质、蚀变类型;矿体与围岩的风化程度;岩浆岩情况;裂隙发育特征;构造破碎带的性质、宽度、产状和充填物;坑道顶板的稳固性及支护情况等。
2.在观察研究统一认识以后,即用红漆或其它办法做好各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分界记号,准备进行素描和描述。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简单,也可不作记号。
3.挂皮尺:一般挂在坑顶中心线上,作为素描作图基线尺。皮尺的起点以及各段的长度要与坑道测量的导线点联系,若皮尺丈量的长度与坑道测量各导线点间的长度不符时,则应视误差的大小作不同的处理:当误差不超过1/1000时,则应以测量数据为依据,皮尺可稍加拉紧或放松,以便两者数据吻合;若误差超过1/1000时,则应查找原因,然后进行合理消差。最后将皮尺长度按比例尺画在展开图上(注:野外素描时,皮尺为作图基线尺,常按实际位置绘于坑顶中心线上;室内成图时,则作为水平标尺绘于展开图的下方)。
4.沿皮尺测方位及坡度角(如有测量资料可以利用时,即不再测),并将数据注在素描图上。
5.测绘展开图轮廓
方法是首先把基线尺(即把皮尺长度)按作图比例尺画在方格纸上;然后在基线尺的两侧画出两条平行线即为两壁底板线;之后再根据坑道测点或按一定间距垂直线尺(皮尺)分别丈量每点顶板两侧宽度及两壁垂直高度,按比例尺画在展开图的相应位置上;最后根据坑道实际弯曲情况联络结合点,即成坑顶及两壁轮廓图。
另一种简便方法是:按坑道规格绘成规则的顶和壁的轮廓图。展开时顶和壁连起来画。
6.用小钢尺从皮尺零米的一端开始顺序的量出各种地质、构造、矿体界线及产状位置、水文地质钢尺地质分区界线,坑道出水点位置、昌顶、边壁坍塌、片帮位置;坑道出口及坑道中较大的出水点或出水地段须测流量、水温、PH值。裂隙发育地段进行裂隙率统计,并利用同比例尺勾绘,注记在轮廓图中。
7.在丈量、勾绘各种地质界线的同时,按拟定图例进行各种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现象的描绘,即成野外坑道素描图。
素描时应注意:当坑道的顶或壁由于施工原因呈弧形时,则应采用产状投影法,将各种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界线投影在一个水平面上,以避免造成虚假形态。
8.在丈量及素描的同时,进行文字描述记录工作,文字描述一般自工程起点开始,在描述中所提到的米距应与基线尺一致。
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描述,着重于描述地质时代、岩性、坑道顶(底)板及边壁的滴水、淋水现象,大的出水点水的流出。涌出喷出现象及流量、水温、PH值,裂隙发育情况及其性质、产状裂隙率,软弱夹层、软弱结构面及构造破碎带的发育特征。破碎程度、充填、胶结物分布与产状,岩层风化和岩溶现象,坑道围岩的稳定性,顶板冒落袋的大小及冒落高度,发展过程,不稳定地段的掘进与支护方法。裂隙率统计方法以面裂隙法为宜,必要时也可用线裂隙法统计。
水文地质分区一般分为干燥区、潮湿区、滴水区和淋水区:工程地质分区一般分为坑道围岩稳定区(以坚硬岩层为主,坑道顶板稳固性好,未见冒落、片帮等现象),较稳定区(以坚硬半坚硬岩层为主,坑道顶板稳固性较差,有冒落、片帮等现象)、不稳定区(以软弱层及软弱结构面为主,坑道顶板稳固性差,落、片帮等现象发育)。
9.结束素描及记录后,应将图件、文字与实际对照检查,确无遗漏和错误时,才可取下皮尺,结束该段野外工作。
10.室内工作:整理野外所取得的各种资料、编绘出正式的坑道素描展开图或野外图件整理着墨、即为正式图件。
三、老硐、民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和编录
1.对老硐即民窑调查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对顶板及两帮不牢固的地方,应加固支柱;对已有的天棚支柱,要进行检查;清理废石时要保持一定的安全坡度。
2.民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正在掘进或新掘进的穿脉民窑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同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要求。沿脉掘进的民窑一般只能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
3.老硐及民窑调查一般应记录老硐即民硐的硐口、位置、标高、地层层位代号及岩性、硐长斜硐硐深及硐底标高,硐口流量、水温、PH值,积水老硐的积水量,老硐的塌陷范围、塌陷高度等。

4.民窑及较大的老硐应采用仪器法测量硐口坐标;较小的老硐一般采用半仪器法定点,并表示在矿区水文地质图上,老硐塌陷范围及老硐采空区范围应在水文地质图上圈出。

8. 水文地质编录和地质编录有什么区别,分别主要描述哪

是岩石质量指标,通用的鉴别岩石工程性质好坏的方法。利用钻孔的修回正岩芯采取率来评价岩答石质量的优劣。一般用直径为75mm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10cm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主要反映岩石完整程度,即裂隙在该地段地层中的发育程度。

9. 地质编录的介绍

用文字、图件、影像、表格等形式,把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过程所观测的地版质现象和矿产特点,权采样、分析以及综合研究的结果,系统、客观地加以反映的工作。 它为研究工作地区的地质和矿产规律,评价和开发矿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按性质,分为原始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编录。 在地质勘查、勘探中,对各种工程的地质现象进行编绘、记录的过程。

10. 地质编录的详细说明

是完成任何比例尺的地质调查任务的基本手段,包括地质剖面编录、地质路线和地质观察点编录。
沿着某一个方向把具有一定深度的切面(断面)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表示在图上,称为地质剖面图。对地质剖面上所显示出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进行的观察和记录,即为地质剖面编录。在野外实地测量编制地质剖面图时,一般要选择地层出露比较完整、能基本反映填图区内地质体的主要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的路线和区域。通过实地测制地质剖面,划分地层分层界线,确定填图单位;进行详细的岩性描述,系统地采集岩石、矿物标本;测量地质体的产状;在未变质和浅变质地层中寻找和采集化石;并根据填图任务的要求采集有关的分析测试样品。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进行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测量。
在地质填图中,需选择合理的路线和控制点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观察。地质路线和地质观察点编录内容有:标定观察路线和观察点的位置,观察、描述露头地质和地貌,测量地质体的产状要素以及其他构造要素,采集 标本和样品,追索和填绘地质界线,画信手剖面图和地质素描图以及摄影等。地质观察点的作用是准确地控制地质界线或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使原始的文、图资料与实地位置相符合。地质路线和地质观察点的编录形式,除传统的野外记录本编录方式外,为便于野外资料和数据的电子计算机处理,还有采用记录卡片的形式,即把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用预定的符号或代码标在特制的卡片上。 又称样品编录,在地质勘探工作中对采集的各类样品所做的编录。在地质调查过程中,为了了解和解决有关的地质、矿产及其他工程技术问题,需对岩层、岩体、岩石、矿石、矿物、水点,土壤和松散沉积物等采集适量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测试鉴定,以取得必要的原始数据和资料。采样(取样)编录工作包括:对采样地点的观察、描述和编制采样平面图;按样品种类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对样品加工过程的记录和检查;对各类样品的分析、测试与鉴定结果进行整理、登记和检查。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