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地质地震时什么颜色预警
❶ 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危害程度最高的是哪种颜色
一、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等级统一划分为5级:
1级为可能性很小;
2级为可能性较小内;
3级为可能性较大;容
4级为可能性大;
5级为可能性很大;
二、引发地质灾害的降雨量资料表
3级,在预报中为注意级 (大--暴雨:38.0--74.9mm) ;
4级,在预报中为预警级 (暴雨:50.0--99.9mm,易引发地质灾害) ;
5级,在预报中为警报级 (大暴雨:100--250mm) ;
1-2级,通知国土资源部门掌握;
3-5级,由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气象局提出有关短期预报和临灾预报,报县政府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按县、乡镇、村、隐患点负责人、监测人逐级通知到位。
三、降雨量划分标准:(以24小时计)
1、大雨: 25.0--49.9mm
2、大--暴雨:38.0--74.9mm
3、暴雨: 50.0--99.9mm
4、大暴雨: 100--250mm
5、特大暴雨: >250mm
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还附以普遍性的防御灾指导。
❷ 气象灾害不同颜色预警都是什麼意思
中国气象局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共14种。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略有不同,除去了对我们影响较少的台风,又增加了雪灾和森林(草原)火险2种预警信号。
那么,不同颜色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又代表什么意思呢?其通常分为蓝、黄、橙、红四个颜色,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级别,根据气象灾害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分别对应为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我们可以理解为蓝色是不太严重,黄色是需要注意,橙色是有些严重,红色是特别严重。不过不是所有预警信号都有四个颜色,比如冰雹预警信号只有橙、红两色,雷电预警信号分为黄、橙、红三色。
今年7月23~26日,受台风“安比”北上和高空系统叠加的共同影响,全市自西向东出现降水天气过程,此次降水过程覆盖范围广、累计雨量大。7月25日00时40分,通辽市气象台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醒公众注意防范由于降水过大导致的灾害。可能有些朋友会想问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呢?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此时气象部门将建议将要或者已经出现暴雨地区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以及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同时建议公众停止户外活动。
总而言之,当大家看到级别比较低的预警信号时可能就要注意一下出行安排了,看到高级别预警信号时应做防范措施。在平时,只要多关注天气并了解预警信号背后的意义,关键时刻不“轻敌”,我们的防范意识就会相应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现在我们除了看天气预报,还关注气象预警信号,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天气对生活的影响。(科普)
❸ 地质灾害黄色预警是什么意思
地质灾害黄色预警信号是指24小时内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地质灾害黄色预警信号是地质灾害预警信号中的第一级。
地质灾害预警级别分为五级,但预警信号为四级,即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黄色预警是指未来24小时内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应及时通知监测人员和受威胁住户注意避险。
(3)气象地质地震时什么颜色预警扩展阅读:
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每年汛期(5-9月)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和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上发布,目的是提醒被预警区的干部和群众防范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可以分为以下等级:
一级提醒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小。 启动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巡查。
二级 提醒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小。 预报预警时间内对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4小时监测。
三级 注意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 预报预警时间内启动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并24小时监测;采取防御措施,提醒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以防天气突然恶化。
四级 预警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大。 启动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区居民临时避让方案;暂停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户外作业,各有关单位值班指挥人员到岗准备应急措施。组织抢险队伍,转移危险地带居民,密切注意雨情变化。
五级 警报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 启动不稳定危险斜坡威胁区居民临时避让方案;紧急疏散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学生、厂矿、企事业单位人员,关闭有关道路,组织人员准备抢险。
参考资料:网络—地质灾害黄色预警信号
❹ 自然灾害都有什么颜色警报那种严重数据
每个省都不一样 例如沿海城市有台风预警,黑龙江有森林火警预警。。。给你个济南市的参考下吧一、水旱灾害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包括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干旱,或我省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较大水旱灾害包括: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省内主要河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县(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中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流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12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一个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多个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7、省内主要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其它城市发生极度干旱。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水旱灾害为一般水旱灾害。二、气象灾害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我省或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较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较大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6小时以上的。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气象灾害为一般气象灾害。三、地震灾害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包括:1、在本省内陆地区发生M≥5.0级地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造成300人以上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2、本省内陆地区发生M≥7.0级以上地震,可初步判定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包括:1、在本省内陆地区发生M≥5.0级地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紧急转移安置0.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3万间以上,1万间以下;2、本省内陆地区发生6.0≤M<7.0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重大地震灾害;较大地震灾害包括1、在本省内陆地区发生M≥5.0级地震,出现以下情况之一:造成50人以下死亡;紧急转移安置0.5万人以下;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0.3万间以下;2、本省内陆地区发生5.0 ≤M<60.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较大地震灾害。一般地震灾害包括1、地震灾害各项指标均明显小于较大地震灾害标准,但部分建筑物有一定损坏造成较大范围人员恐慌;2、本省内陆地区发生4.5≤M<5.0级地震,可初步判定为一般地震灾害。四、地质灾害特别重大地质灾害包括: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的灾害险情。重大地质灾害包括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因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亿元以下的灾害险情。较大地质灾害包括1、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地质灾害;2、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灾害险情。未达到上述标准的地质灾害为一般地质灾害五、海洋灾害特别重大海洋灾害包括:1、风暴潮、巨浪、海啸、赤潮、海冰等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海洋灾害;2、对沿海重要城市或者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特别严重影响的海洋灾害;重大海洋灾害包括:1、风暴潮、巨浪、海啸、赤潮、海冰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海洋灾害;2、对沿海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海洋灾害;3、对大型海上工程设施等造成重大损坏,或严重破坏海岸生态环境的海洋灾害。较大海洋灾害包括1、风暴潮、巨浪、海啸、赤潮、海冰等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海洋灾害;2、对沿海经济、社会和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较大影响的海洋灾害。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海洋灾害为一般海洋灾害六、生物灾害特别重大生物灾害包括:包括我省在内的2个以上省(区、市)病虫鼠草等有害生物暴发流行,或新传入我国的有害生物包括我省在内的2个以上省(区、市)内发生,或在我省2个以上市发生、对农业和林业造成巨大危害的生物灾害.重大生物灾害1、山东省重大有害生物发生及境外有害生物侵入,如:因蝗虫、稻飞虱、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草地螟、草原毛虫、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松毛虫、杨树食叶害虫和蛀干类害虫等大面积成灾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生物灾害; 2、新传入我国的有害生物发生、流行,对我省农业和林业生产等造成严重威胁的生物灾害.较大生物灾害山东省较大有害生物发生及境外有害生物侵入,如:因蝗虫、稻飞虱、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草地螟、草原毛虫、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日本松干蚧、松毛虫、杨树食叶害虫和蛀干类害虫等在一个市或多个县(市、区)成灾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生物灾害.未达到上述标准的生物灾害为一般生物灾害七、森林火灾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包括:1、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森林火灾;2、造成30人以上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森林火灾;3、距重要军事目标和大型军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足1公里的森林火灾;4、严重威胁城镇、居民和其他重要设施,需要国家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包括1、连续燃烧72小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2、受害森林面积3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森林火灾;3、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森林火灾;4、造成重大影响,或位于我省与邻省交界处,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包括:1、连续燃烧超过48小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2、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上、300公顷以下的森林火灾;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森林火灾。一般森林火灾包括:1、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森林火灾;2、造成3人以下死亡的森林火灾。
❺ 各种预警级别、预警颜色所表示的含义
按照《北京市东城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依据突发事件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东城区将突发事件的发生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严重(II级)、特别严重(I级)四个预警级别,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
蓝色等级(IV级):预计将要发生一般(IV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即将临近,事态可能会扩展。
黄色等级(III级):预计将要发生较大(III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
橙色等级(II级):预计将要发生重大(II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即将发生,事态正在逐步扩大。
红色等级(I级):预计将要发生特别重大(I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会随时发生,事态正在不断蔓延。
(5)气象地质地震时什么颜色预警扩展阅读: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级别:
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重大气象灾害被确定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
1、Ⅰ级预警:
在某省(区、市)行政区域或者多省行政区域内,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出现灾害性天气气候过程,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极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5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5级。
2、Ⅱ级预警:
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特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的。或者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4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达4级。
3、Ⅲ级预警:
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3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3级。
4、Ⅳ级预警:
其强度达到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较大灾害性天气气候标准,或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达2级、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达2级。
❻ 天气预报的各颜色预警是什么意思
1级为可能性很小;
2级为可能性较小;
3级为可能性较大;
4级为可能性大;
5级为可能性很大;
二、引发地质灾害的降雨量资料表
3级,在预报中为注意级 (大--暴雨:38.0--74.9mm) ;
4级,在预报中为预警级 (暴雨:50.0--99.9mm,易引发地质灾害) ;
5级,在预报中为警报级 (大暴雨:100--250mm) ;
1-2级,通知国土资源部门掌握;
3-5级,由县国土资源局会同县气象局提出有关短期预报和临灾预报,报
县政府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按县、乡镇、村、隐患点负责人、监测人逐级通知到位。
三、降雨量划分标准:(以24小时计)
1、大雨: 25.0--49.9mm
2、大--暴雨:38.0--74.9mm
3、暴雨: 50.0--99.9mm
4、大暴雨: 100--250mm
5、特大暴雨: >250mm
说明: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
雪灾、道路积冰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
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还附以
普遍性的防御灾害指导
❼ 气象预警哪个颜色级别最高
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
一般都有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等级,严重程度依次加重,分别表示一般、较重、严重、 特别严重,蓝色为最低级别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预警。
1、台风
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2、暴雨
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3、 高温
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4、寒冷
寒冷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5、冰雹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6、雷雨大风
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7、道路结冰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8、森林火险
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分三级,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9、大雾
大雾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7)气象地质地震时什么颜色预警扩展阅读:
16种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雷雨大风、森林火灾。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预警信号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并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和系统。
学校、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或者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及其他设施传播预警信号。
❽ 气象预报上的4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级别的灾害
1、蓝色预警(一般)
暴雪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2、黄色预警(较重)
黄色暴雨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3、橙色预警(严重)
橙色暴雨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4、红色预警(特别严重)
红色暴雨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8)气象地质地震时什么颜色预警扩展阅读:
香港天文台在1992年开始使用一套以颜色为标记的“暴雨警告系统”,系统是独立操作的,与其他气象警告系统并无关连。
当时暴雨警告系统共分两个阶段、三种信号:
第一阶段为黄色暴雨警告:香港天文台是基于预料在未来约6小时内,香港境内可能会有超过50毫米雨量,而发出这个警告。这是向政府部门发出的戒备信号,在这个阶段,并不会向市民公布。
第二阶段为红色暴雨警告及黑色暴雨警告,是根据香港境内实际录得的雨量而发出的信号。红色暴雨警告表示暴雨已经开始,在刚过去的一小时内,香港广泛地区录得超过50毫米的雨量。而黑色暴雨警告则表示在刚过去的两小时内,录得至少100毫米的雨量。
在1998年3月28日,香港重新修订暴雨警告系统,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