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水库工程地质问题怎么解决

水库工程地质问题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 2021-02-25 13:21:47

⑴ 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面临哪些地质问题

1、水库开发对周边山体切割导致滑坡;
2、蓄水压力作用可能导致地震;专
3、水库渗水导致周边属地下塌陷、溶洞等。
水电工程地质存在的问题很多,除了与其他工程类似的区域地壳稳定、坝基、边坡和地下洞室岩土体的稳定性等问题外,还有库坝渗漏、水库库岸稳定、水库淤积、滨库地区浸没、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一般解决的思路是针对具体的工程地质问题分阶段进行专门勘察,并进行稳定性计算和治理设计,然后付诸施工,用工程的方法进行改善。例如边坡问题,先进行地质填图调查,然后设计勘探类型和位置,等勘探施工完成后计算边坡稳定性,如果不够稳定即进行治理,设计抗滑桩,盲沟等等,最后是治理措施的施工。

⑵ 什么是由于水库蓄水地下水位升高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上游蓄水后,压力加大,渗透更强,造成地下水水位上升

⑶ ()是由于水库蓄水地下水升高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渗漏)是由于水库蓄水地下水升高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渗漏是指库水版沿岩石孔隙、裂权隙、断层、溶洞等向库盆以 外或通过坝基(肩)向下游渗漏水量的现象。水库的作用是蓄水兴 利,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水库蓄水期间及蓄水后会产生渗漏。 对任何一座水库来说,在未采取有效的工程处理措施的情况下, 如果存在严重的渗漏现象,将会直接影响到该水库的效益。而坝 区的渗漏,在不少情况下往往导致坝基产生渗透变形,威胁到大 坝的安全。所以,库坝区渗漏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地质问题, 也是最常遇到的问题。国内外都有不少水库,由于渗漏严重,蓄 不住水而成干库;因坝基出现渗透变形而不得不投人大量人力物 力来进行处理。当然,水库蓄水后,水域面积比较大,自然条件 又千差万别,十分复杂,如果要求每座水库都滴水不漏,显然不 现实。在工程设计中,一般都要求使水库的渗漏量小于该河流段 平水期流量的1%-3%。 由此可见,在水库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充分重视库坝区周围地形 地质条件的调查研究,不仅要选择好坝址,而且应该选择好库址。

⑷ 修建水库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有没有水源
地下土层的构造
地理位置的优越

⑸ 水库区地质灾害和运用方式改变

1960年9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蓄水,从此,三门峡水库进入运用阶段,迄今已运行46年。

在水库建成运用之前,水利部门和地质总队曾对将要发生的淤积、浸没、坍岸、沉陷和渗漏等水库病害(即水库地质灾害或水库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过大量的勘察工作和预测研究。然而,水库的运用方式却因主要的病害而经历了从高水位“蓄水拦沙”运用,改变为低水位“滞洪排沙”运用,再经过改建之后,才定位于低水位的“全年控制”方式运用。

水库运用方式重大调整和变动的主因是泥沙淤积严重。水库运用之初,入库泥沙的92.9%堆积在库内,库容损失过快,降低了水库的使用年限及其对黄河下游的防洪作用。因此,在高水位“蓄水拦沙”运行一年半之后(1961年2月9日,坝前最高水位已达332.58m),被迫开闸敞泄,改变为低水位的“滞洪排沙”运用。但是,由于大坝泄流排沙量太小,潼关以上库区淤积仍在发展;截至1964年汛后,即水库运行仅4年,库区已淤积泥沙38.258亿m3,致使335m高程以下96.44亿m3库容损失掉39.67%。

据1962年调查资料,库区的浸没和坍岸问题也十分严重。洛河下游一级阶地倒房9000多间,损坏5000多间;渭河下游两岸盐碱地由蓄水前的15万亩发展到36.5万亩;全库区坍塌水井 1479 眼,其中潼关以东的深水区为 1296 眼。潼关以东坍岸线总长201km,占潼关以东岸线总长的41%,坍塌入库土方总量为1.289亿m3。特别是库区渭河段在淤积回水作用下的地下水位壅高及其浸没范围发展趋势,又对西安市构成威胁。

因此,1964年12月,国务院召开“治理黄河会议”,周恩来总理与到会专家研讨对策,科学论证,就治理黄河大事作了全面部署,有关三门峡水库区的工作有:

1.批准三门峡增建、改建工程,扩大泄流规模。

2.对西安市和库区可能发生的浸没进行研究。

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姜达权副总工程师和李景豪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

三门峡水利枢纽区的增、改建工程,于1964年开始增建的两条隧洞,改建的4根钢管,于1966年7月29日投入使用,并陆续打开8个导流底孔,于1973年11月完成。两洞四管八孔的泄流排沙规模接近10000m3/s,从1973年12月起,三门峡水库开始实行“蓄清排浑、调水调沙”的“全年控制”运营,即汛期控制在305m水位敞泄,非汛期蓄水,回水不过潼关。到1991年7月又打开两个导流底孔,至此、两洞四管十孔的泄流排沙规模,达到了10000m3/s。

⑹ 水库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http://xueshu..com/s?wd=paperuri:()&filter=sc_long_sign&sc_ks_para=q%3D%E5%A4%A9%E7%84%B6%E6%B9%96%E5%92%8C%E6%B0%B4%E5%BA%93%E7%9A%84%E5%B7%A5%E7%A8%8B%E5%9C%B0%E8%B4%A8%E9%97%AE%E9%A2%98%E2%80%94%E2%80%94%E7%AC%AC%E5%9B%9B%E5%B1%8A%E5%9B%BD%E9%99%85%E5%B7%A5%E7%A8%8B%E5%9C%B0%E8%B4%A8%E5%A4%A7%E4%BC%9A%E4%B8%93%E9%A2%98%E7%BB%BC%E8%BF%B0%E4%B9%8B%E5%85%AD&tn=SE_xueshu_c1gjeupa&ie=utf-8&sc_us=11791819991621796658
有帮助

⑺ 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的定义: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
它影响建筑物修建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如建筑物所处地质环境的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地基岩体稳定问题,地下硐室围岩稳定问题和边坡岩体稳定问题,水库渗漏问题,淤积问题,浸没问题,边岸再造及坝下游冲刷问题,以及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的建筑场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对人类工程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建设事业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工程地质条件是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各种地质因素的总称。
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天然建筑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变形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建设前需对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该场地以往建筑经验,已发生过的工程事故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后果,建筑物沉降、变形及地基地震效应等;分析和解决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选择工程地质条件优良的地点; 提出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的地基处理措施等。 拓展资料
自然条件是因地而异的,建筑物类型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工程地质条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异,如在山区建筑,与场地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的地质现象(地层褶皱、断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对地下建筑来说,地质构造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而岩石产状、断层、节理和破碎带的性质与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⑻ 基坑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三类:渗漏问题;地基稳定性问题;地下洞室稳定和突然涌版水、涌泥问题。研究意权义:岩溶地区有许多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如地下蕴藏丰富的喀斯特水资源;地下洞穴中富集石油、天然气、砂矿及矿泉资源;各种奇特的地貌现象常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喀斯特洞穴曾是人类祖先的栖居地,蕴藏着宝贵的考古资源。但是,岩溶也带来许多问题,如喀斯特山区耕地少、地表水少,洼地易积水成灾;采矿、地下开挖工程会遇到喀斯特涌水;地面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工程地基的地面塌陷、水库漏水和喀斯特气爆水库地震、坝基溶蚀引起溃坝等,这对工农业建设是不利因素。总之,对岩溶地区工程地质研究有利于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尽量保证工程安全等。

⑼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地质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水利工抄程的建设主要面临的地质袭问题: 中国工程监理人才网,专业的人才招聘网
1、水库开发对周边山体切割导致滑坡;
2、蓄水压力作用可能导致地震;
3、水库渗水导致周边地下塌陷、溶洞等.
水电工程地质存在的问题很多,除了与其他工程类似的区域地壳稳定、坝基、边坡和地下洞室岩土体的稳定性等问题外,还有库坝渗漏、水库库岸稳定、水库淤积、滨库地区浸没、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
一般解决的思路是针对具体的工程地质问题分阶段进行专门勘察,并进行稳定性计算和治理设计,然后付诸施工,用工程的方法进行改善.例如边坡问题,先进行地质填图调查,然后设计勘探类型和位置,等勘探施工完成后计算边坡稳定性,如果不够稳定即进行治理,设计抗滑桩,盲沟等等,最后是治理措施的施工.

⑽ 因地质问题而失效的水利工程案例有哪些

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面临的地质问题:
1、水库开发对周边山体切割导致滑坡;专
2、蓄水压力作用可能属导致地震;
3、水库渗水导致周边地下塌陷、溶洞等.
水电工程地质存在的问题很多,除了与其他工程类似的区域地壳稳定、坝基、边坡和地下洞室岩土体的稳定性等问题外,还有库坝渗漏、水库库岸稳定、水库淤积、滨库地区浸没、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
一般解决的思路是针对具体的工程地质问题分阶段进行专门勘察,并进行稳定性计算和治理设计,然后付诸施工,用工程的方法进行改善.例如边坡问题,先进行地质填图调查,然后设计勘探类型和位置,等勘探施工完成后计算边坡稳定性,如果不够稳定即进行治理,设计抗滑桩,盲沟等等,最后是治理措施的施工.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