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地形图怎么读图
⑴ 地形图坐标如何读取
大概是(3986093,19478197),用尺子在电脑上量的,你可以自己量,量出在该点在方里格中距离横线和纵线的距离,然后分别除方里格一格的长度就等于米值数除1000
⑵ 地质图读图。这些地图信息该怎么读。这些信息和经度是什么关系
这个是地形图!
你要获得怎样的信息,
下面的坐标是公里网,要经过投影才能转换成经纬度。
详细的过程,一下子说不清!
⑶ 如何看地质地形图
首先是读框外的内容:包括阅读图名、比例尺、图例和地层柱状图。通过这一步,我们就可以了解图幅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制图精度。特别是可了解本区有哪些时代的地层、岩石类型、岩性特点、地层接触关系,即对地质图幅有一总体的概念。
第二步是读图框内的内容 在深入分析图的各个细节之前,首先要大致将地质图的内容通读一遍。在通读时,先根据地形等高线、水系及标高点的分布情况,了解本区的地形特点、山脉、水系分布的主要方向,地形和岩性、构造的关系,然后对照图例了解各时代地层的分布和产状,主要褶皱和断层构造的分布方向,岩浆岩体的分布和产状等,查明本区总的地质构造轮廓。在这基础上,便可对地层、褶皱、断层、岩浆岩、变质岩及矿产等方面的细节,逐一按步进行详细分析。
第三步是综合归纳和提出问题 地质图中的地质构造不是孤立的东西。这些地质现象是这个地区历史演变发展的结果,实质上说是这个地区所经受的各种地质作用的结果。因此,它们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通过对地质现象逐一的分析之后。应该进一步找出这些地质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它们是怎样演变发展成现在所见的情况,即综合本区的地质发展概况。最后提出问题。
(3)工程地质地形图怎么读图扩展阅读
大部分地质图上都用一定的符号表示出断层的产状要素和断层类型;在没有用符号表示断层产状及类型的地质图上,也画出了断层线。此时,首先要注意断层的大致倾向及倾角,然后判断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关于断层的存在,我们还可以撇开断层符号来检验。
当地质图上某一地层界线沿走向突然中断,说明该处有倾向断层或斜交断层存在;如图面上沿地层倾向发现地层有不正常的缺失(这从与地层柱状图的比较可以鉴别),或不对称的重复出现,则往往有走向断层存在。
在上述褶皱、断层构造判读时,参阅所附图切地质剖面图是有益的,但本次实习应侧重于根据地质图面的判读。
⑷ 地形图的识读
为了正确地应用地形图,首先必须识读地形图,在对地形图有了初步了解后再进行详细的地形分析。
一、一般性的识读
1.图外注记识读
首先要了解一幅图的编号和图名,图的比例尺,图的方向以及采用什么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这样就可以确定图幅所在的位置,图幅所包括的面积和长宽等。
对于小于1:10000的地形图,一般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1980年国家坐标系),城市地形图一般采用城市坐标系,工程项目总平面图大多采用施工坐标系。自1956年起,我国统一规定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起算面,所以绝大多数地形图都属于这个高程系统。我国自1987年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全国均以新的水准原点高程为准。但也有若干老的地形图和有关资料,使用的是其他高程系或假定高程系,如长江中下游一带,常使用吴凇高程系。为避免工程上应用的混淆,在使用地形图时应严加区别。通常,地形图所使用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均用文字注明于地形图的左下角。
对地形图的测绘时间和图的类别要了解清楚,地形图反映的是测绘时的现状,因此要知道图纸的测绘时间,对于未能在图纸上反映的地面上的新变化,应组织力量予以修测与补测,以免影响设计工作。
2.地物识读
要知道地形图使用的是哪一种图例,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地物符号,了解符号和注记的确切含义。根据地物符号,了解主要地物的分布情况,如村庄名称、公路走向、河流分布、地面植被、农田、山村等。如图9-1为黄村的地形图,村庄东侧有一条公路,向南过一座小桥,桥下为双清河,河水流向是由西向东,图的西半部分有一些土坎。
3.地貌识读
要正确理解等高线的特性,根据等高线,了解图内的地貌情况,首先要知道等高距是多少,然后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地面坡度及地形走势。由图9-1中可以看出:整个地形西高东低,逐渐向东平缓,北边有一小山头,等高距为5m。
图9-1 地形图识读
二、地形分析
地形分析的目的,是在满足各项建设对用地要求的前提下,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原有地形。在城市建设中,城市与地形的关系十分密切。地形与国防、卫生、给排水和美感方面也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给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由于生产和人口高度集中引起的用地紧张以及城市设计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用地的地形分析就显得日益重要。地形分析就是对地形基本特征的分析,包括地形的长度、宽度、线段和地段的坡度等。
1)按自然地形和各项建设工程对地面坡度的要求,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计算出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分为2%以下,2%~5%,5%~8%,8%以上四类,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在图上(如图9-2),同时计算出各类坡度区域的面积。
2)根据自然地形画出分水线、集水线和地表面流水方向,从而确定汇水面积和考虑排水方式。
3)画出冲沟、沼泽、滑坡地段,以便结合水文和地质条件来考虑该地区的适用情况。
图9-2 地形分析
⑸ 如何识读工程勘探地质图
孔的布置有编号,你看清楚。后面有每个孔的详图,包括孔的深度,孔顶标高,每个岩层的厚度以及岩层判别。那个小应变图,反应的波段表示每种岩层的波段,最后勘测图有个总的建议和判别,以及推荐的持力层等,按照他的总结也能大概知道土层情况!谢谢!
⑹ 工程地质图的一般读图步骤有哪些
矿区地形地质图与矿区范围图、水文地质图、底板等高线图、地层水平切回面图、勘探线剖面答图、煤层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等,急倾斜煤层还必须有煤层垂直投影图,在生产中自己必须填绘的巷道素描图,特别是穿层的巷道素描。
⑺ 工程地质读图
一、在一切开始之前,你首先得弄明白什么叫等高线?简单地讲,等高线就是地形上高程相等的点的连线,在连线上的点的高程是相等的。比如图中的虚线即为等高线,等高线上标注的数据即为该条等高线对应的高程数值。
二、有了等高线,并且理解了它的含义,那我们就可以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空间的立体地形图,这时你一定要抛开地质内容,否则易受干扰。从你所给的插图,我们可以看出在图纸的左、右各有一个小山包。左边山包比右边高(左边的等高线都到了200,而右边最高为180),140这条等高线没有从两个山包中间穿过,表示两个山包之间的连接部分,即所谓的鞍部,要高于140,那我们就在脑海中建立了一个类似马鞍状的空间立体概念。
三、有了这个空间概念,回头再来看看地质图内容。这时你会发现,在左侧山包处,地质分界线大致与等高线相吻合,这说明在这个地方地层是呈水平层状的,不知你吃过多层夹心饼没有,想像一下这个夹层饼足够厚!如果你把夹心饼平放在案板上,沿四周切成圆台体,这时你会发现,所夹各层的出露情况是与圆台体四周等高度的连线相一致的,假如你将饼掉转90度,立起来,让夹心层面向你,这时你再去把夹心饼切成圆台状,你便会发现,地质界限是与圆台四周等高度的连线相交的,你可以回家自己做个样本试一试,通过实体实验有助你建立空间概念;
四、根据上述对水平岩层出露的情况的分析,自然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判断奥陶系和寒武系地层不是水平产出的,而是呈倾斜的产状出现的。其在图纸的上方与上伏岩层的接触关系属于角度不整合,在右侧则属于平行不整合。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前者应该是断层形成的,后者应该是褶皱造成的。至于其中的花岗岩则呈不规则的形状侵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