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水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水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25 08:57:43

Ⅰ 河流有哪几种地质作用

一、首来先,河流是由自片流,洪流逐渐发展而成的。

二、在河流动能的作用下,进行侵蚀,搬运和沉积三种地质作用。

  1. 河流以自身动能并以其搬运固体物质破坏河床,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侵蚀作用的方式有溶蚀作用,水力作用,磨蚀作用。就不一一解释了。

  2. 流体具有两种流动形式,层流和紊流。河流一般以紊流为主,只有在流速非常缓慢,活水很浅,河床底平滑时可发生层流。流体由于具有紊流的性质,才能对碎屑物进行有效的搬运。搬运的方式有托运,悬运和溶运3种。

  3. 河流搬运的一部分碎屑物质,会在河谷的适当部位沉积下来,这属于河流的沉积作用。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Ⅱ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溶蚀或侵蚀地层

Ⅲ 河流地质作用和特点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普遍分布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带,是改造地表的主要地质营力之一。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基本分类: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相关知识:
河水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河床;并使河床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河床形态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着河水的流速场,从而促使河床发生新的变化,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Ⅳ 论述与水相关的各种地质作用。

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热液交代,都有水的参与

Ⅳ 河流的地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侵蚀作用

河水破坏组成河床的岩石、松散沉积物的作用。河水破坏河床有3种方式:水力冲击(蚀);磨蚀(流水挟带的沙、砾对河床的磨损);溶蚀(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作用)。根据河水对河床的破坏方向,侵蚀作用可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2、搬运作用

河流将碎屑物质、化学溶液运往下游方向的作用。河流的搬运物质大部分来自片流、地下水、斜坡重力作用带入河中的机械碎屑或化学溶液,小部分是河流侵蚀河床的产物。河流的搬运方式包括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溶运)。

3、沉积作用

河流搬运物质的沉降和堆积作用。河流只发生碎屑物质的机械沉积作用,几乎不发生溶解物质沉淀和胶体物质凝聚的化学沉积作用,这是由于河水中溶运物质远不饱和,也缺乏适合于化学沉积的稳定环境。

(5)水的地质作用有哪些扩展阅读

河流机械沉积作用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流速降低、流量减小,或水中碎屑量超过河水的挟带能力。河流的碎屑沉积物叫冲积物,由具不同粒径的碎屑组成。碎屑的磨圆度好,粒度分选性也好,具层理。河流的沉积作用可沿流程发生,但以流速骤减处最显著,如山口、河口。

河流在山口处因地形开阔,水流分散,流速减低,碎屑沉积成扇形,称冲积扇(干旱气候区的间歇性河流形成的扇形堆积,称洪积扇)。在弯曲河流的凸岸形成的边滩,随着河床的摆动可以扩大发展成洪水位才能淹没的河漫滩。

Ⅵ 水圈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水圈包括冰川抄、海洋、河流、地下袭水和湖泊。其中冰川地质作用是冰川对陆地表面(极地和高山地区)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海洋地质作用包括海水运动、海水中溶解物质的化学反应和海洋生物对海岸、海底岩石和地形的破坏和建造作用;河流地质作用主要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包括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湖泊地质作用主要是外力沉积。

Ⅶ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哪些

地下水的剥蚀作用是在地下进行的,所以又称为潜蚀作用。按作用的方式分为机械潜蚀作用与化学溶蚀作用。工程地质学中的潜蚀概念不包括可溶性岩石的化学溶蚀作用。
1、机械潜蚀作用
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土、石的冲刷破坏作用。地下水在土、石中渗透,水体分散,流速缓慢,动能很小,机械冲刷力量微弱,只能将松散堆积物中颗粒细小的粉沙、泥土物质冲走,使其结构变松,孔隙扩大。但经过长时间的冲刷作用,也可以形成地下空洞,甚至引起地面陷落,出现落水洞和洼地。这种现象常见于黄土发育地区。疏松的钙质粉砂岩也易受到冲刷破坏。地下水充满松散沉积物的孔隙时,水可润滑、削弱、以至破坏颗粒间的结合力,产生流沙现象;或浸润粘土物质,使之具有可塑性,引起粘土体积膨胀,导致土层蠕动和变形。
2、化学溶蚀作用
地下水可溶解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破坏作用,又称喀斯特作用。地下水中普遍含有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这种水是一种较强的溶剂,它能溶解碳酸盐岩(如石灰岩,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使碳酸盐变为溶于水的重碳酸盐,随水流失。碳酸盐岩中常发育裂隙,更易遭受溶蚀,岩石中的裂隙逐渐扩大成溶隙或洞穴。在碳酸盐岩地区,喀斯特作用可产生一系列如溶沟、石芽、溶洼、溶柱、落水洞、溶洞、暗河、地下湖和石林等喀斯特地形(见喀斯特)。

Ⅷ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Ⅸ 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河流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河流的剥蚀作用
河流的剥蚀作用
即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地表的破坏作用。分下蚀、侧蚀两种:
一、下蚀作用
侵蚀河床下部,使河床高度不断降低的作用。
河流自身力量下蚀(流速),溶蚀,河水携带沙石撞击河床(含沙量,河床岩石的软硬,河床松散物的粘度)
1.
发生在河流发育的初期和上游地段,V形峡谷,
流速大,长江三峡。
2.
河床岩石软硬不一(或抗溶蚀能力不同),易于下蚀形成急流地段.
急流
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我国最大),瀑布后退。
3.
河流向源侵蚀,河流源头,地利较陡,也是一个跌水区,类似瀑布后退一样.源头后退,河谷向上游伸长、推进。
4.
下蚀作用使河谷不断加深,但有一定限度,即如果一条河流流向湖泊,当河谷加深到河水面与湖水面一样高时,河流流速为0,下蚀作用停止。河流一般最终要入海,故海平面是河流的下饰基准面。
5.
河流的袭夺:侵蚀速度快的河流,将侵蚀速度慢的河流切断,使其归入自己上游河段。袭夺河,断头河。
软硬岩层相间形成的瀑布和急流
二、侧蚀作用
河流沿水平方向对河流两侧和谷坡的破坏作用.
1.
河流中、下游,河床坡度变缓,下蚀不显著,以侧蚀为主.
2.
横向环流,横剖面上看,河流表层水从凸岸流向凹岸,底层水则反向,形成一种环形流动。
但实际上不是简单环流,同时又向前运动,螺旋状前进。
3.
凹岸处破坏下来的碎屑物搬运到凸岸,沉积下来,这样凹岸不断后退,凸岸不断前伸,河流越来越弯,河谷越来越宽.
曲流--->蛇曲
4.
河床裁弯取直.
牛轭湖;
长江下游十五世纪到二十世纪河流变迁。
曲流河弯道示意图
凹岸有侵蚀坑,凸岸有点砂坝,主流线偏凹岸
第二节
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把所携带的物质从某处搬至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即河流的搬运作用。
1.
碎屑物质(砾石,沙,泥等
)--机械搬运;
呈溶解状态物质(NaCl,FeSO4等)--化学搬运。
呈溶解状态搬运的物质:真溶液---K,Na,Ca,Mg
等卤化物、硫酸盐;胶
体---K,Mg,Al,Si等氧化物、氢氧化物。
2.
流速大,搬运量大,碎屑物粒度大;
流速小,悬浮变推移。
粗砂、砾石---推移搬运(滑动、滚动、跳跃)搬运近。
粉砂、泥---悬浮搬运,搬运较远。
3.
磨蚀作用、磨园作用:搬动过程中,相互碰撞,与河床碰撞。
4.
沙坡移动成层理。
第三节
河流沉积作用
河流的沉积作用:是指当河流的动能减小(流速,流量减小)或化学条件改变,降低了河流搬运力,致使搬运物沉积下来,或在河口处化学条件改变使得呈溶解状态搬运的物质发生沉淀。但主要的是河速降低,使机械搬运物发生沉积,一般在河流凸岸,或河流入湖、海处。
机械沉积分异---大而重先沉积,小、轻后沉积
上游(下层)
下游(上层)
分选性:
粗细均匀性。
若大小相差不大,则分先好;
大小悬殊则分选性差。
冲积物---河流沉积的碎屑物质。
一、河谷内的沉积作用
较粗,多为粗砂、砾石,常具斜层理。地形上分心滩,边滩,河漫滩.
1.
心滩:
河流变宽,河心障碍物,河流速降低,河心沉积。
长几十---几千米,宽几--几百米,表面平坦,干水期出露水面,洪水期淹没。上游受侵蚀,下游接受沉积,故心滩向下游移动。
2.
边滩:
横向环流把凹岸侵蚀物携带到凸岸堆积成新月形边滩.
3.
河漫滩:
洪水期,河水上涨,淹没了边滩,并在原地边滩沉积物上沉积了较细的物质,这就是河漫滩沉积,具有不明显的水平层理。
河流冲积层的二元结构:由下部边滩的粗粒沉积物和上部河漫滩的细粒沉积物两部分组成的沉积剖面结构。
华北平原即黄河下游的河漫滩,称冲积平原。

Ⅹ 河流地质作用有哪些地质现象

首先,河流是由复片流,洪流逐制渐发展而成的。在河流动能的作用下,进行侵蚀,搬运和沉积三种地质作用。1.河流以自身动能并以其搬运固体物质破坏河床,称为河流的侵蚀作用。侵蚀作用的方式有溶蚀作用,水力作用,磨蚀作用。就不一一解释了。2流体具有两种流动形式,层流和紊流。河流一般以紊流为主,只有在流速非常缓慢,活水很浅,河床底平滑时可发生层流。流体由于具有紊流的性质,才能对碎屑物进行有效的搬运。搬运的方式有托运,悬运和溶运3种。3。河流搬运的一部分碎屑物质,会在河谷的适当部位沉积下来,这属于河流的沉积作用,沉积物的特征又牵扯到矿物岩石学的内容,很多很杂我也讲不清楚。就不赘述了,沉寂的主要类型有心滩,边滩与河漫滩,三角洲。河流还有一个地质作用就是去夷化作用。这实际就是河流的衰老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标志是河流下切能力逐渐衰减。然而影响河流下蚀的因素是可变的,因素一旦变化,河流获得新的能量,于是下蚀复苏。这种现象称为去夷化作用。在去夷化作用下河流将塑造成深切河曲与阶地。 其实里面各种现象或作用又可以细分很多的,整整20页的书啊。最近闲的蛋疼,又不想复习就来回答问题了,全手动,能力有限希望有帮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