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核电站适合什么样的地质

核电站适合什么样的地质

发布时间: 2021-02-25 07:55:46

『壹』 核电站选址有何要求

正确选址是确保核电安全的第一关
核电站建在什么地点最合适,这不单是建设者们需要反复严格论证、绞尽脑汁去思考的事情,也是社会公众对核电站安全的关注之所在。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死亡31人,辐射损伤300多人,周围的大片土地受到放射性污染,十多万居民迅速迁散,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虽然在全世界有400多座核电站,每天将强大的电力悄悄地送达各家各户,人们坦然享受着它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然而这一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普遍震惊仍久久长存。
防患于未然,安全与否,预防很重要。核电站的选址就是预防的第一关,其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考虑万一出事故的时候,造成的损失要最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最小。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在满足人烟稀少、物产不丰、远离大城市等条件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得满足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如所选的地点须有大量的水源,用来带走电站排出的余热和提供生活用水;必须有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使电站排出的带有放射性的气体能容易消散;必须地质稳定和不致受其他自然灾害袭击破坏等等。而产生的电力主要输送到城市,因此又不能离城市太远。
如果要求上面的这些条件同时得到充分满足那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每座核电站建设之前,都要花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做好选址工作。像大亚湾核电站的选址前后就花了三年多时间,踏遍纵横300公里的土地,反复进行各方面的比较,最后才确定目前所处的这个各种条件都比较好的地点。

提高工艺、设备等方面的质量是确保核电安全的关键
安全的关键还是提高核电站本身的工艺、设备、施工、管理各方面的质量,加强自控能力,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如果这些做好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将大大提高,特别是对一些国土面积比较小,因而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地方但又希望发展核电的国家来说,会更加重视这一问题。
同时,地理条件的某些不足也可以用精良的技术予以弥补。例如核电站采用全封闭的安全壳结构,即使发生事故,也可防止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电站产生的废热可以利用空气来冷却,不必大量的水源;采用高度自动反遣控制消除;放射性排出物进行深度回收,尽量减少排入周边环境;并且建立详尽的监督运行状况的措施,使得电站始终运行在良好的状态,待到适当的时候进行全面的维修。因此现在许多核电站与城市相距一定的距离而不是离得很远。像德国的史达特核电站离汉堡只有20公里,台湾的国圣站离台北市中心才25公里,法国的布热站离里昂市30公里,而格拉芙林站相隔1公里处就建了一座大型油库,其间只有一条3米高的土坝相挡。
核电运行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尤其是在三里岛和切诺尔贝利两座核电站事故后,各国更是对核电站进行了全面的反省,深入详细地分析了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核电站将会更加安全可靠地得到发展。

『贰』  核电站及核废料处置选址工程地质

核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它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但是核电站的建设对场址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有很严格的要求。如核电站场区8km范围内不能有活动断裂,要对场区地面运动特征,所在地块的相对稳定程度,潜在的地质灾害(滑坡、地面塌陷等)进行评价。否则核泄漏事故将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各国在核电站选址工作中十分谨慎,做过细的水文工程地质研究,以确保万无一失。

国内外核电建设的工程地质工作内容有:核电厂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划分,核电厂选址的地质地震调查,能动断层的调查与评价,设计基准地面运动及其推导方法,厂址区的水文地质,地基勘察、试验与稳定性评价,反应堆厂房周围边坡的勘察、试验与稳定性评价以及核废料处置场的工程地质研究(古迅,1995)。

国外如美、俄、德等都有这方面建站的经验。加拿大的达林顿核电站始建于1978年。4个发电机组(4×950MW)分别在1990年到1993年安装完成。因该场址区处于板块内环境中,其抗震设计与在板缘地震环境下不同。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有论文专门介绍了达林顿核电站的工程地质及地震构造勘察和评价方法。日本探讨和评价了可能地震和可信地震的概念和指标。中国除了在广东大亚湾、浙江秦山已兴建核电站外,在天津、辽宁、江苏都进行了核电站选址的工程地质研究。天津核供热站的选址与评价,应用了“安全岛”区域地壳稳定性理论和方法,利用人工地震剖面和埋深基岩标的监测数据,评价新选场址属于地壳稳定区。在核电站选址评价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震裂度区划的对比研究以及深部断裂的研究,特别是壳层断裂与岩石圈断裂活动性的研究。

核废料处置主要是地质处置,涉及储存库选址的工程地质调查,主岩岩性的选择,区域稳定性论证,地质屏障的安全性和要求地质环境的稳定和保护。国际上有关组织如国际原子能委员会对此十分重视。1988年即开始组织协调发达国家澳、加、德、日、荷兰、波兰、瑞典、英、美等国进行研究(试验和模拟)。欧共体也支持和执行有关放射性废弃物管理,特别是地质处置的研究开发项目。如1990~1994年的目标是参加设计地下建筑、运转、可行性证实。根据国际经验,选择一个核废料储存场,周期长,耗资巨大。中国已开始建核电站,对核废料(中、低放)的地质处置已开始进行实质性的场地特性评价,但对高放核废料的地质处置研究仅确定了几个预选区。目前,核废料地质处置的理论方法技术都有新的发展。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交流了超深孔处置技术,减少废料库泄漏的水力梯度调节技术,选址准则和场地勘察方法。

『叁』 怎么没有专家解释一下田湾核电站的地质情况

1、不在郯庐地震带上。
2、地质条件稳定。
3、核电站选址就是我们单位做的。田湾在苏鲁超高压带上,基底是高强度变质岩,结构稳定。

『肆』 建设核电站的条件(高中地理

自然条件:
1、有河流或海洋,可保证冷却水的供应;
2、地质灾害发生率低,保障核内电的安全;容
3、人员密集度小,主要考虑对象为核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
社会条件
1、资金问题,中大型核电的先期投入需要500-600亿人民币,建造费用高昂,但运行费用较火电有绝对优势;
2、技术问题,掌握核电技术,这可是一巨大的工程,设计的学科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反应堆工程,电气及自动化,土木工程,辐射与防护,计算机和环境工程等;
3、安全文化问题,建设核电还要做好当地群众的科普教育,不要让大家对核电产生恐惧。

『伍』 建设核电站的必要地理条件

在国家经济发展来战略方针的源指导下,应充分考虑国际环境、政治需要、市场条件、资源禀赋、区域因素、地理、地质条件、气候因素、经济比较、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政策条件、公共关系、安全等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做出了慎重选择,。

『陆』 大亚湾核电站有什么地理优势 有好答案给分~~~

核泄漏来等放射性污染,因切尔自诺贝利事故而令人们惊恐,因此建核电,防患于未然,安全与否,预防很重要。
核电站的选址就是预防的第一关,其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考虑万一出事故的时候,造成的损失要最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最小。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在满足人烟稀少、物产不丰、远离大城市等条件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得满足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如所选的地点须有大量的水源,用来带走电站排出的余热和提供生活用水;必须有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使电站排出的带有放射性的气体能容易消散;必须地质稳定和不致受其他自然灾害袭击破坏等等。而产生的电力主要输送到城市,因此又不能离城市太远。
1、靠近香港、广州、深圳等电力负荷中心,有大城市的强劲电力需求
2、大亚湾黄金海岸线长,有大量的水源
3、大亚湾建核电前人烟稀少

『柒』 核电站如何选址才能保证安全

核电站的选址是预防核事故的第一关,其基本的出发点,就是考虑万一出事故的时候,造成的损失要最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最小。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在满足人烟稀少、物产不丰、远离大城市等条件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得满足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如所选的地点须有大量的水源,用来带走电站排出的余热和提供生活用水;必须有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使电站排出的带有放射性的气体能容易消散;必须地质稳定和不致受其他自然灾害袭击破坏等等。按照我国《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我国核动力厂包括核电厂在选址时,必须综合考虑厂址所在区域的地质、地震等厂址周围的环境特征,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自然或人为的外部事件对核动力厂安全的影响。《规定》同时要求,核动力厂应尽量建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离大城市相对较远的地点。《规定》在评价核动力厂包括核电厂厂址的适宜性时,一连提出了4个“必须”,即必须综合考虑厂址所在区域的地质、地震、水文、气象、交通运输、土地和水的利用、厂址周围人口密度及分布等厂址周围的环境特征;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外部事件对核动力厂安全的影响;必须充分论证核动力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特别是事故工况下的流出物排放)、热排放及化学流出物排放对环境、当地生态系统和公众的影响;必须考虑新燃料、乏燃料及放射性固体废物的贮存和转运。除了在选址时必须考虑地震等自然因素外,《规定》还提出,核电厂必须在核动力厂周围设置非居住区和规划限制区。非居住区和规划限制区边界的确定应考虑选址假想事故的放射性后果。按照《规定》,规划限制区范围内如有1万人以上的乡镇,厂址半径10公里范围内如有10万人以上的城镇等都不适宜建设核动力厂包括核电厂。
求采纳

『捌』 核电站分布的地理区位

1:人烟稀少、物产不丰、远离大城市。当然随着技术的提高和许多国家自然条件专的限制,对远离大城市属这一点要求变得越来越松了。
2:满足工程建设的自然条件,如所选的地点须有大量的水源,用来带走电站排出的余热和提供生活用水。
2:必须有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使电站排出的带有放射性的气体能容易消散。
4:必须地质稳定和不致受其他自然灾害袭击破坏等等。
5:由于所产生的电力主要输送到城市,因此又不能离城市太远

『玖』 什么样的地方是适合建造核电站的

海边或者江河旁边,四周开阔的地方是比较适合建核电站的。
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内现,我国的核电站大多数是容建设在海边的,世界上有超过50%核电站是建设在内陆河边的,这些核电站就是内陆核电站。
核电站建设在水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1、作为最终冷源,冷却乏蒸气。
核电站的蒸气在汽轮机里做功后,出来的是乏蒸气,乏蒸气是无法在给水泵运输的,需要在下图中的凝汽器中冷却成凝结水,冷却成凝结水,凝结水通过给水泵打入到蒸汽发生器中。
2、方便大件设备的运输
核电站的蒸发器重达270多吨,压力容器重达300多吨,穹顶重达400多吨,这些设备很多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从海路运输到核电站自备码头,建设在海边方便这些设备的运输。

『拾』 核电站在什么地理位置建比较合适

必须远离居民区。电力输送并不是首要因素,因为这是可以通过其他技术实现的,比如利用高压输电一减少损耗。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