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什么地质适合做地热井

什么地质适合做地热井

发布时间: 2021-02-25 06:59:10

① 地热地质概况

评价区以天津滨海新区行政范围为界。滨海新区处于中心区的东面,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8°40'~39°00',东经117°20'~118°00'。区内发育的主要断裂有NNE向的沧东断裂带和NEE向的北大港断裂带及NWW向的海河断裂、汉沽断裂、增福台断裂等。构造位置在燕山褶皱带之南,沧县隆起以东,埕宁隆起西侧,呈NE-SW向展布。面积约1.7×104km2,见天津市构造单元分区图5-8所示。

图5-8 天津市地质构造单元分区及滨海新区范围示意图

滨海新区构造主体位于黄骅坳陷。黄骅坳陷属于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断坳区基岩顶板以中生界为主,顶板埋深1400~5200m。靠近沧县隆起区基岩顶板以古生界—中新元古界为主,顶板埋深1000~1600m(图5-9)。通过钻探揭露的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奥陶系、寒武系、中新元古界青白口系、蓟县系。其中新生界最大沉积厚度达5000m,馆陶组(Ng)是滨海新区地热资源的主要开采层,分布范围见图5-10。

图5-9 滨海新区基岩地质图

图5-10 新近系馆陶组热储层分布图

馆陶组热储层除在小韩庄凸起高部位有缺失外,在本区普遍分布。属于河流相碎屑岩沉积,沉积旋回明显,分为馆Ⅰ上粗段、馆Ⅱ中细段和馆Ⅲ下粗段。揭露顶板埋深1129~1806m,总厚度100~500m。该层分布在本区横跨沧县隆起和黄骅坳陷两个构造单元。在沧县隆起地区埋藏较浅,厚度为100~200m,在黄骅坳陷地区底板埋藏比较深,厚度为200~500m,在宁车沽—驴驹河一线厚达500m。其渗透系数为0.43~2.92m/d,弹性释水系数为1.26E 5~9.32E-4,按热储层岩性特征将馆陶组热储分为上、下两个热储段。

馆陶组上段热储: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其中夹有3~4层泥岩和砂质泥岩,揭露顶板埋深1129~1806m,厚度为19~349m,西部薄至东部逐渐加厚,统计砂岩厚占总厚的40%~70%。孔隙度为27%~32.6%。单井涌水量40~90m3/h,静水位埋深60~80m,水温45~60℃,水质为HCO3-Na或HCO3·Cl-Na型水,矿化度1500~1800mg/L,硬度为35~57mg/L。

馆陶组下段热储:揭露顶板埋深1245~1900m,厚度100~150m。统计砂岩层占总厚度的60%~80%,孔隙度为25%~31.4%。单井涌水量为60~120m3/h,静水位埋深为60~84.3m,水温60~77.5℃,水质为HCO3·Cl-Na或Cl·HCO3-Na型,矿化度为1500~2000mg/L,硬度为37mg/L左右。底部普遍发育单层厚度为30~60m的砾岩,一般称为底砾岩。底砾岩在塘沽地区最为发育,富水性较好,大港地区次之,在北塘地区,底砾岩因有泥质充填,而影响了砂层的富水性。

滨海新区馆陶组2007年地热井共有84眼,开采量为648.0×104m3/a,区域水位年降幅为1.23~6.1m。该层地热流体主要用于供暖、洗浴、居民生活用水。

通过所收集热流体动态资料,绘制了2005~2007年馆陶组热储40℃水柱水位埋深等值线图(图5-11)。由水位埋深等值线图可以看出:由于集中开采,大港区和塘沽区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已形成了以这两个区为中心的大型开采降落漏斗,漏斗向西扩展至东丽区附近,以塘沽区到东丽区为中心,向东、西方向水位埋深逐渐变深,向南、北方向水位埋深逐渐变浅。在大港区和塘沽集中开采区到东丽区一线水位埋深较大,漏斗中心最大静水位埋深达100m,地热流体接受北东方向径流补给,西部由于馆陶组缺失形成明显隔水边界。自汉沽向南水位年降幅逐渐变大,在TG-01井附近,年降幅为6m左右。根据长观资料分析统计,全区馆陶组热储层长观井中水位年降幅大于4m的地热井占总数的50%,主要分布在塘沽区、大港区的集中开采区;水位年降幅小于4m的长观井占总数的50%,主要分布在大港区和塘沽区的外围。

图5-11 评价区Ng静水位埋深图(40℃水柱)

a—2005年;b—2006年;c—2007年

② 附近有开发地热地质条件

了解工作区附近是否有已经开发利用的地热井(泉),确定其开发的时间、水量、水温专、地质背景、地热属地质条件、地热资源类型、开发利用方案和历史。通过对已有地热井(泉)的了解,对整个区域的地质和地热条件进行把握,有助于对工作区地热勘查的认识和判断。

③ 关于地热井

可以在网络上搜抄索相袭关,目前国内的温泉资源比较少,分布比较分散,随着开采技术的成熟,开采地热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即地下热水不自溢出地表也可以被人们利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钻凿地热井,对地下一定深度以内的地热资源通过热载体进行开采利用。目前的技术钻井深度一般可以达到3000到5000米,地热资源利用比较好的有羊八井高温地热田,西安地热田,北方集中在北京和天津两地。以北京为例:作的比较大的两家是华清地热和北京市地热研究院,相关介绍请参考网络网站。

④ 打井队属于什么地质勘探

我们就是做 钻杆的。打井队 是属于 水文地质勘察方面,地热 水井 水利水电都算

⑤ 如何打地热井流程是什么样的

首先:要做地质勘探,分析该地区是否有地热资源,然后分析该地区是否具备打井的条件,有些地质疏松会造成塌方,有的地质非常硬,给钻井带来困难;
其次:要找具备资质的钻井施工队,施工队工作人员的经验,所使用的钻井设备以及防护设备等都要考虑;
再次:地热井的用途,用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都要分析和安排好。
最后:安排日程,从项目可行性报告-施工许可证-施工-竣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的日程安排;
总体费用的估算等。
地热井施工工艺流程

第一, 钻孔阶段:平整场地、井口确认与开挖、基础施工—钻井设备安装—钻井液和其他消耗材料准备—试钻。
第二, 钻探阶段:开表层套管段的施工、测井下管、固井—开技术套管井段施工、测井下管、固井—开取水目的层井段施工、测井。
第三, 完井阶段:换浆冲孔—化学药剂、空压机联合洗井—酸化、二氧化碳、压风机联合洗井—水泵抽水洗井。
第四, 水平理管:水平管开挖、清沟、沟内铺沙、水平管施工、管沟回填、土回填后淋湿夯实、管沟回填后地面平整、沟浆及剩余土方外运、检查井砌筑防水砂浆及井内分集水器安装和管道连接、水平干管自检查井接至机房、成品保护
第五, 打压保压
第六, 竣工验收
第七, 撤场

⑥ 地热井供暖有什么优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地热井供暖的可行性
因为地热资源的特殊属性,问题并不是单单依靠钻井队就能全部解决的,需要进行专业详尽的地热勘察,才能找到答案。地热勘察通过地质学、地热学的勘察技术获得信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地热水的性质和当地的地质构造岩性等相关可行性后,才可以得出较为具体的结果——适不适合打地热井;地热供暖对水温、水质要求高,一般要求50℃以上,如果矿化度较高的地热水,后期还需要热转换设备来进行热交换后减少对供暖管道的腐蚀结垢。同时,对于含水层的保护也需要地热勘察工作,如同做手术前的X光照,对后期的地热井供暖工程全程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地热井供暖的注意事项
回灌的必要性——前段时间冰岛地热专家来我国考察,惊叹于我国地热资源的丰富,但也提出一个非常令人深思的问题,他十分强调回灌,认为如果过分开采地下热水,却不进行补偿,那么地热资源的利用将“因为遇到问题而中止”。而地热井回灌则可以大大解决这种风险存在的可能性,使地热资源的利用得到健康的循环,也确地热井供暖的效果与收益。
在维护中长期利用——由于地热水的矿化性质和设备的属性,以及地下的地质状况,即使前期工作再规范,依旧无法避免有结垢与腐蚀的状况,这就需要在地热井供暖工程利用阶段,注重日常的维护,定期除锈除垢防堵,确保水质与水量,使地热井出水能够长期足够提供。
这种方式利用的是不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其他污染的清洁的地下热水,不仅能够提供人们对采暖的需求,还能够为所在区域的住宅提供生活用热水,也就是常说的温泉水,提供了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同时,又节省了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地热能储量大、分布广,地区适用性强,供能稳定,能效高,地热井供暖是一种得天独厚的供暖方式。

⑦ 请教:什么样的地质条件能够开采出温泉来!

两种地质条件

1、地壳岩浆活动的地质条件

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到地壳深处,受高热、压力作用后,循裂缝上升涌出地表时,温度仍高于人体体温,即形成所谓温泉。

其涌出的形态很多,有默默无声缓缓涌出,也有隆隆巨喷而出,还有一些是热水和着泥浆、天然气一起涌出。这种原因所形成的温泉叫做硫酸盐泉,又叫做硫磺泉。

2、受地热能的地质条件

受地表水渗透循环作用所形成。也就是说当雨水降到地表向下渗透,深入到地壳深处的含水层形成地下水,(砂岩、砾岩、火山岩、这些良好的含水层)。

包括深城岩温泉、变质岩温泉、沉积岩温泉。即通过物理探测、地质分析,推算出因地热产生的含水层深度,从而在有温泉开发可能性的地热地区进行钻探,从深层断裂带打出温泉水。

温泉依温度之高低不同可分为三类:高于75℃者为高温温泉,介于40℃至75℃者为中温温泉,低于40℃者为低温温泉。

(7)什么地质适合做地热井扩展阅读:

关于温泉形成的必要条件

1、地下必须有热水存在(地底有热源存在)。

2、必须有静水压力差导致热水上涌(岩层中具裂隙让温泉涌出)。

3、岩石中必须有深长裂隙供热水通达地面(地层中有储存热水的空间)。

关于温泉的种类

1、三伏温泉

“三伏温泉”是由现代养生科学依托古法而倡导的夏季养生保健新理念,主要是根据中医学科中的冬病夏治衍生而来。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从而收到辅助冬病夏治,养生健体的效果。

2、五福温泉

益气强心,对于降脂及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脑血管功能是一种治疗保健良方。

祛风除湿,对手足麻痹或疼痛者,尤其对关节痹痛、头晕头痛者有良效,常浸泡可消除劳倦。活血祛淤、通络止痛。对陈旧性跌打损伤、头痛,尤其对风湿痛、骨关节痛者具有良效。

3、药物温泉

薄荷温泉 对常见的感冒初起、鼻塞、头痛、肝气郁滞、胃闷痛、消夏解暑等有一定的疗效。

当归温泉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蒙医药汤 蒙医药是蒙古族丰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以“三根”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同时还包括阴阳五行、五元学说、七素及六基症学说。比如阜新宝地斯帕温泉度假区的蒙医治病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温泉

⑧ 地热井的物探勘探方法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包括地热温度及热流测量、电法、重力、磁法、地震勘探和红外线摄影测量等。
测温勘探:基本原理是地热异常区的热量,可以通过热的传导作用而不断地向地表扩散。这样根据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温度测量和天然热流量的测定便可以圈定出地热异常区,并可以大致地推断出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和高温地下热水的分布地段。
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用来寻找储热断裂构造及推断地热异常的延展方向和分布范围较为简单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主要是用来测量深部导电率的。因为地层中的冷水和热水、冷岩石和热岩石之间电性差异很大,而地层中的热水,一般还富有溶解离子,加之温度又高,所以它们的特点是都具有较小的电阻率。另外岩石受热水的变质作用的而粘土化时,也具有电阻率低的特点。因此,用电法所测得的电阻率低的部分,往往对应于储热层。
重力勘探:地下热水研究中的重力勘探是结合其它地质和物探工作,根据重力值的变化来研究地下热水区基底起伏变化及区域性的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以便为分析地下热水提供依据。在条件好的地区,也可以用重力成果确定覆盖层厚度等。
地热井,指的是井深3500米左右的地热能或水温大于30℃的温泉水来进行发电的方法和装置,地热分高温、中温和低温三类。高于150℃,以蒸汽形式存在的,属高温地热;90℃~150℃,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等形式存在的,属中温地热;高于 25℃、低于90℃,以温水、温热水、热水等形式存在的,属低温地热。

⑨ 地热地质条件

从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分析,工作区位于鲁北地热区、鲁西地热区和沂沭断裂带地热区的交会部位。

沂沭断裂带由昌乐县东部经过,该断裂带总体走向北东10°~25°,倾角80°左右,并由4条主干断裂组成,自西向东依次是:鄌郚-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和昌乐-大店断裂。该断裂带是一条陡倾深达地幔的复杂活动断裂带,其东部的安丘-莒县断裂和昌乐-大店断裂切入莫霍面达33~34km,属超壳深大断裂;西部的鄌郚-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切入康氏面,属壳内较深断裂。该断裂带近期活动较频繁,据地震部门资料:自1668年以来,沿沂沭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共发生过较大地震6次,震级5~8.5级,烈度6~12度,以上地震的震中位置都与沂沭断裂带有关。因此,沂沭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热源通道,能将上地幔及地壳深部巨大的热源传递到地壳浅部以至地表。如在沂南铜井地区及临沂市北部汤头一带,都有浅部地热井或温泉分布。

在北部县城—五图—朱刘店一带,断裂构造也十分发育,区内有两条较大断裂:朱刘店断裂和昌乐断裂呈北东向横贯北部,并在东部与沂沭断裂带交会。在朱刘店断裂以北地区,奥陶系灰岩顶板埋藏较浅(一般在700~1100m),上覆地层厚度较大,其中的石炭、二叠系及古、新近系为较好的盖层。这些都为工作区提供了良好的地热生成环境和赋存条件。据工作区东北部的朱刘店煤矿资料,在600m深的采煤巷道内地温可达35~40℃,按该区多年平均气温12.6℃推算(恒温层深度取20m),其地温梯度为3.86~4.72℃/100m,属地热异常区。又据当地群众反映: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朱刘店煤矿开采前,县城东部侯家庄一带曾有过温泉出露,水温约30℃左右。另在西任疃村南一带,庄稼较邻近地区早熟十余天,说明该地带地温较高,这一带第四系直接覆盖于奥陶系灰岩之上,且厚度较薄,一般为20~40m,深部的地热能直接由奥陶系灰岩通过第四系到达地表。因此,综合区域地热地质条件,结合昌乐县地质条件,地热资源概念模型可能有两种:①新近系、古近系及部分白垩系为盖层(热储以上地层),断裂破碎带为热储及补给通道,热源主要是深部热传导,属于带状构造热储,主要分布于南部沂沭断裂带和五图断裂、乔官断裂附近;②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石炭-二叠系为盖层,深部奥陶系灰岩为热储,热源为深部地热传导,同时也受构造控制和影响,为层状-带状复合热储,主要分布于五图、朱刘、县城及北部地区。

⑩ 如何做好地热钻井工程

你好
第一,加强前期地质论证工作,提高钻井成功率。近年来,各地地质队伍采用先进技术方法进行综合勘查,综合解释,切实开展前期地质论证工作,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探采结合的地热井井位。实践表明,在石油部门打过油气探井的地方打地热井,成功率较高。而在一些地方,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勘查技术手段有限,致使钻探工作失利,大量资金流失。目前,就地热勘探工作的发展势头看,各地地热井越打越深,不仅在地热异常区打井,在非异常区也打井,风险很大。因此,为提高钻井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钻探风险,做好前期地质论证工作取得必要的地质依据,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发展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和梯级利用。如前所述,我国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分布广泛,且多为中低温。高温地热资源仅分布在藏南、滇西和川西地区。因此,在我国中西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以发展中低温地热资源的非发电利用,即直接利用为宜,如在纺织、印染、造纸、热供水、饮用等方面开展综合利用。目前,在我国中西部的一些地热区,地热采暖后尾水的温度多在30~40℃之间,尚未充分利用就被大量排出,说明目前资源浪费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建议按不同温度开展地热资源的梯级利用,即根据“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原则,发挥资源优势,减少浪费,提高地热利用率。

第三,发展高温地热资源的非电利用。对一些高温温泉、沸泉以及间歇喷泉来说,发电利用并不是地热开发利用的唯一方向。比如间歇喷泉,它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在世界范围内仅发现数处,如美国黄石公园的老实泉、冰岛大喷泉以及我国藏南的搭各加、谷露、查布和川西的热坑(茶洛)等,均属十分罕见的奇特景观。发展上述地热景观的非电利用,对于保护这类自然“瑰宝”更具有深远意义。

第四,合理开采,有效保护,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地热资源是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同时又是有限的资源,其补给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在我国中西部的一些地热田,如羊八井、西安、昆明、郑州等地,由于过量开采而引起水位持续下降,有的地方已导致资源枯竭,严重影响到地热田的寿命。为保持地热井水量和水压的稳定及防止地热尾水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采取限量打井、限制开采量等措施,合理开采、有效保护,另一方面,需结合地热田具体条件,反复进行回灌试验取得可靠参数,以确保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