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青海德令哈什么地质

青海德令哈什么地质

发布时间: 2021-02-25 04:43:00

① 青海德令哈市海拔是多少

市区海拔2980米。

德令哈市建政于1988年,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版是全州权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中心,也是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

德令哈市辖3个街道、3个镇、1个乡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 市区海拔2980米,截止2012年,人口近10万,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汉等19个民族,蒙古族为主体少数民族。

(1)青海德令哈什么地质扩展阅读:

1、位置境域

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理位置处于东经96°15′~98°15′,北纬36°55′~38°22′之间,平均海拔2980米,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

2、气候

德令哈市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具有高寒缺氧、空气干燥、少雨多风、年内四季不分的特点。德令哈市地处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阳光充沛,日光辐射量为160-175大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为3554小时。

② 德令哈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类型

德令哈的气候特点

德令哈年平均气温:4.5℃ ; 年平均最高气温:11℃ ;年平均最低气温:-2℃

历史最高气温:35℃ 出现在2000年 ;历史最高气温:-37℃ 出现在1956年

年平均降雨量:169毫米

德令哈市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具有高寒缺氧、空气干燥、少雨多风、年内四季不分的特点。德令哈市地处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阳光充沛,日光辐射量为160-175大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为3554小时,

德令哈的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理位置处于东经96°15′~98°15′,北纬36°55′~38°22′之间,平均海拔2980米,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

地质

德令哈市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在地貌单元上分属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大地构造上属秦岭昆仑祁连地槽褶皱系的一部分,为中新代凹陷盆地。盆地中心大致沿37°20′(即宗务隆山前地带)的纬向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构造运动的性质,该断裂线以北的盆地西部和盆地东北部,自第三纪以来,一直缓慢上升,形成主要有第三系和中下更新统砂岩组成的丘陵带。盆地南部剧烈下沉,是第四系的主要堆积场所,厚达1200米,形成由上更新统的近代洪积、冲积及湖积层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

水文

德令哈地区主要河流:巴音河、白水河、巴勒更河。德令哈市面积较大的湖泊有四个:哈拉湖、柯鲁可湖、托素湖、尕海湖。面积分别为617平方公里、57.96平方公里、140平方公里、32.5平方公里。 巴音河:内陆河,属克鲁克湖水系,总长全长326公里,流域面积7462平方公里,上游有9条支流,年平均流量10.4立方米/秒;白水河:全长15公里,比降1/25,集水面积5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6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205亿立方米;巴勒更河:全长66.5公里,比降1/66,集水面积88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7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237亿立方米。

德令哈的景点

托素湖

托素湖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境内,托素湖为咸水湖,面积为16 700hm2。在距湖西北岸约4.6和6.1km处的水面上有两个面积为13和370hm2的岛屿。区内气候属荒漠、半荒漠大陆性气候,其特点干旱。风蚀严重,蒸发强烈,水源补给日渐减少,年平均气温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3.l;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可达3353.5h,年降水量100mm,蒸发量多2233.2mm。

托素是蒙古语“酥油”的意思。托素湖是典型的内陆咸水湖,湖的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滩,气温较高,湖水的蒸发量很大,水中的含盐量增高,水生动植物和浮游动植物也很少。托素湖湖面辽阔、沿岸开阔,无遮无拦。风平浪静时,湖面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天气变幻时,湖水浪涛汹涌,浪花飞溅,拍岸有声,动人心魄。

阿力腾德令哈寺

阿力腾寺院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塔尔寺赛多活佛创建,法名“丹巴培吉林”,意为“佛法兴旺洲”。寺院总占地面积2383.2平方米,经堂一座(165平方米),寺内藏有珍贵的文物、琳琅的法器、千姿百态的佛像和浩瀚的文献藏书,是一座佛教艺术的宝库。经历了重重劫难后,现迁于德令哈市河东幸福路北侧,座向朝东,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地处幽静,是德令哈市的人文景观之一,也是各族信教群众拜佛烧香进行各项宗教活动的圣地。

怀头他拉岩画

位于怀头他拉乡西北约40公里处的哈其切布切沟内。初步测定,岩画的创作时间是北朝后期和隋唐时代。岩画制作技法精致,绘制风格独特,表现内容广泛,包括动物、人物、狩猎、放牧、植物、舞蹈以及性爱等方面的内容。岩画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弥补了游牧民族居无定所而造成的文物、文献史料不足的缺憾。

③ 青海德令哈为什么被称做外星人遗址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在那里发生吗

德令哈市出来沿315国道敦煌方向,约40公里,路上有明显指示标志,是一个UFO的标记,这就是传说中的德令哈外星人遗址。
这座传说中的“外星人遗址”位于柴达木首府德令哈市西南40多公里的白公山。白公山北邻克鲁克湖和托素湖,这是当地著名的一对孪生湖,一淡一咸,被称为“情人湖”,留有美丽动人的传说。
“外星人遗址”就坐落在咸水的托素湖南岸。远远望去,高出地面五六十米的黄灰色的山崖有如一座金字塔。在山的正面有三个明显的三角形岩洞,中间一个最大,离地面2米多高,洞深约6米,最高处近8米。
洞内有一根直径约40厘米的管状物的半边管壁从顶部斜通到底。另一根相同口径的管状物从底壁通到地下,只露出管口。在洞口之上,还有10余根直径大小不一的管子穿入山体之中,管壁与岩石完全吻合,好像是直接将管道插入岩石之中一般。这些管状物无论粗细长短,都呈现出铁锈般的褐红色。而东西两洞由于岩石坍塌,已无法入内。
在湖边和岩洞周围,散落著大量类似锈铁般的渣片、各种粗细不一的管道和奇形怪状的石块。有些管道甚至延伸到烟波浩淼的托素湖中。
在柴达木盆地生活了数十年的德令哈市市委宣传部部长秦建文告诉记者,这里的一些管片曾被送到距这里不远的中国第二大有色金属冶炼集团——西部矿业下属的锡铁山冶炼厂进行化验。冶炼厂化验室工程师刘少林化验后认为,管片样品成分中氧化铁的成份占百分之三十以上,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较大,这与砂岩、沙子与铁长期锈蚀融合有关,说明管道的时间已久远。此外,样品中还有百分之八的元素无法化验出其成份。

④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高原地区属于几类地区

一、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高原地区属于四线城市。
二、城市的划分:
1、一线版城权市:
京、沪、深、穗,为房地产行业的发轫地区和最发达的城市;
2、 二线城市:
天津、重庆、成都、南京、杭州、苏州、宁波、沈阳、大连、武汉、长沙、西安、昆明、贵阳、珠海等,二线城市包括部分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几类,主体是省会城市;
3、 三线城市:
包括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及大多数地级市,如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及绍兴、台州、盐城等;
4、四线城市则为一些县级市、县城等。

⑤ 西宁地质有哪些

呵呵,同行好。
我说的这些都是当地甲级资质的地质单位。希望对你有帮助。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 西宁市德令哈路278号 液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青海总队 青海省西宁市新宁路11号 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 西宁市建国路勤奋巷62号 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实验测试(岩矿测试)甲级。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2号 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地质实验测试(岩矿测试、岩土试验)甲级。
青海省岩矿测试应用研究所 西宁市城西区盐湖巷15号 地质实验测试(岩矿鉴定、岩矿测试)甲级。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西宁市南川西路107号 区域地质调查甲级;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球物理勘查甲级;遥感地质调查甲级。
青海煤炭地质一0五勘探队 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八一中路47号 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地质钻探甲级。
青海煤炭地质勘查院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商业巷5号 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大队 平安县平安镇兰青路 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西宁市苏家河湾4号 液体矿产勘查甲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甲级。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 格尔木市昆仑南路12号 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青海省第八地质队 西宁市西川南路116号 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院 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22号 地质钻探甲级。

⑥ 德令哈的地形地貌资料

地质

德令哈市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在地貌单元上分属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大地构造上属秦岭昆仑祁连地槽褶皱系的一部分,为中新代凹陷盆地。盆地中心大致沿37°20′(即宗务隆山前地带)的纬向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构造运动的性质,该断裂线以北的盆地西部和盆地东北部,自第三纪以来,一直缓慢上升,形成主要有第三系和中下更新统砂岩组成的丘陵带。盆地南部剧烈下沉,是第四系的主要堆积场所,厚达1200米,形成由上更新统的近代洪积、冲积及湖积层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

气候

德令哈市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具有高寒缺氧、空气干燥、少雨多风、年内四季不分的特点。德令哈市地处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阳光充沛,日光辐射量为160-175大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为3554小时,

水文

德令哈地区主要河流:巴音河、白水河、巴勒更河。德令哈市面积较大的湖泊有四个:哈拉湖、柯鲁可湖、托素湖、尕海湖。面积分别为617平方公里、57.96平方公里、140平方公里、32.5平方公里。 巴音河:内陆河,属克鲁克湖水系,总长全长326公里,流域面积7462平方公里,上游有9条支流,年平均流量10.4立方米/秒;白水河:全长15公里,比降1/25,集水面积5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6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205亿立方米;巴勒更河:全长66.5公里,比降1/66,集水面积88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0.75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237亿立方米。

⑦ 青海德令哈的地理环境

德令哈市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东距省会西宁514公里,西南内距格尔木市387公里。青容藏铁路、青新公路横穿全境,东西南北,经纬如网,可东进省会西宁,西上新疆,北连河西走廊,南下西藏,交通便利。境内山川湖盆兼有、草场农田密布。据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古羌人就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辛勤耕作、繁衍生息,之后又成为蒙古族、藏族先民们农牧兼营、放牧耕作的美丽家园。 德令哈地区主要河流: 1、巴音河:内陆河,属克鲁克湖水系,总长全长326公里,2、白水河:全长15公里,3、巴勒更河:全长66.5公里。德令哈境内冰川条数共计232条,冰川总面积达248.3km2,冰川储量14.2732km3。 面积较大的湖泊有四个:哈拉湖、柯鲁可湖、托素湖、尕海湖。

⑧ 德令哈的气象资料

2006年冬季(2005年12月~2006年2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是有气象资料以来最暖的冬季,也是连续出现的第9个暖冬;降水除东部农业区、海北东部、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偏多外,其余地区偏少,全省平均降水量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18.2%;日照时数除青南高原大部偏多以外,其余地区偏少,冬季平均日照时数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了4%。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玉树称多等地、都兰、门源的雪灾,2005年12月我省北部地区持续低温、干燥等天气,2006年1、2月我省的异常高温天气,2006年1月3~5日我省出现的大范围寒潮强降温天气等。
1 基本气候概况
1.1 气温
2005年12月,全省月平均气温南部偏高,北部以偏低为主。与历年同期相比,青南地区的清水河、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和东南部、祁连山区以及我省东部农业区偏低0.1℃~1.7℃,其中都兰、祁连、西宁、民和、大通、化隆、清水河等地偏低1℃以上,西宁偏低1.7℃,是全省气温偏低幅度最大的地区;刚察、贵德接近常年;省内其余地区气温偏高,其中玉树大部、果洛、黄南南部及沱沱河等地偏高1℃以上,玉树、杂多、玛多三站则偏高2℃以上,是全省气温偏高幅度最大的地区。月平均气温全省平均值-9.6℃,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高0.2℃,是2000年以来同期气温最低的一年。
2006年1月,月平均气温南部地区偏高幅度大于北部。与历年同期相比,青海南部地区及门源、托勒、大柴旦、德令哈偏高4.4~7.5℃,其中,贵南偏高幅度最小,为4.4℃,杂多偏高幅度为7.5℃,最大;北部地区均偏高1.9~4.3℃,其中诺木洪偏高幅度最大,为4.3℃。全省月平均气温为-6.8℃,较历年平均值偏高4.2℃,偏高幅度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1位。
2006年2月,我省气温普遍偏高,偏高幅度在0.4~5.3℃之间,偏高幅度基本上呈西高东低,其中茫崖、沱沱河偏高幅度>5℃;西宁偏高幅度最小,偏高0.4℃。2006年2月气温全省平均值-4.5℃,高出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3.0℃,与1999年2月一起居我省有气象资料以来同期气温最高值。
2006年冬季气温除西宁、尖扎分别偏低0.7℃、0.6℃外,其余地区偏高,偏高幅度在0.5~4.5℃之间,偏高幅度基本上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其中沱沱河偏高幅度最大,达4.5℃。全省平均气温-6.9℃,高出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2.5℃,冬季气温继去年冬季又一次突破历史同期平均气温最高值。今冬是我省有气象资料以来最暖的一个冬季,也是自1998年以来连续出现的第9个暖冬。
1.2 降水
2005年12月,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沱沱河偏多6成;玉树东北部、果洛的玛多和甘德、黄南的泽库、柴达木盆地东部、青海湖北部的刚察和东部的海晏、海东的互助和湟中等地偏少3~9成;省内其余地区月内无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0.3mm,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1.3mm,是1997年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一年。
2006年1月,全省大部月降水量偏少。与历年同期相比,环青海湖地区、海西西部、湟源、互助、门源、德令哈等地的降水量为1.0~5.0mm,偏多1成~3.3倍,其中柴达木盆地西沿及刚察偏多最多,为1.4~3.3倍;湟中、大通、乌兰等地接近常年值;省内其余地区偏少2成以上,其中海南大部、黄南大部、玛沁、达日、囊谦、曲麻莱、沱沱河、循化等12站整月无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1mm,比多年平均值少1.2mm,处在历史同期降水量偏少第10位,比2005年同期少0.9mm。
2006年2月,我省降水分布不均,柴达木中西部、海北东部和东部农业区、果洛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偏多幅度在6%~400%,其中乐都、冷湖偏多幅度最大,达400%。其余地区偏少,其中兴海全月无降水。我省2月平均降水量4.5mm, 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多1.2mm。
2006年冬季,我省降水除东部农业区、海北东部、柴达木盆地中西部偏多外,其余地区偏少。门源、冷湖偏多幅度最大,分别偏多168.2%,141.7%,兴海整个冬季无降水。我省平均降水量11.5mm, 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18.2%。
1.3日照
2005年12月,日照时数在192~263h之间,其中杂多、循化、诺木洪等地略少,西宁、乌兰、沱沱河、玉树、囊谦等地特多,日照距平百分率在10%~13%之间;省内其余地区略多或偏多。日照时数全省平均值234h,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多10h,是2000年以来同期日照时数最多的一年。
2006年1月,全省日照时数在140.0~249.0h之间,较多年平均值偏少21.7h。与历年同期相比,除五道梁、清水河、玉树、玛多、达日、曲麻莱、沱沱河偏多2%~14%外,其余地区偏少2%~32%,其中西宁、湟源、民和、乐都、门源等地偏少22%以上。全省日照时数平均值为195.2h,处在历史同期最少第3位。
2006年2月,全省日照时数在139~239h之间,平均日照时数192.2h,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13.3h。与历年同期相比,青海西南部、海北北部、果洛部分地区日照时数较历年偏多,沱沱河偏多最多,达43%,其余地区偏少,偏少幅度在2%~40%之间,其中都兰偏少幅度最大,达40%。
2006年冬季,我省日照时数在534.0~701.0h之间,除青南高原大部偏多以外,其余地区偏少,其中海西东部,海南部分地区,东部农业区大部偏少幅度较大,湟中偏少幅度最大,偏少15.6%。玉树偏多幅度最大,偏多8.2%(附图3)。我省冬季平均日照时数为620.1h,较1971~2000年气候平均值偏少25.9h,偏少了4%。
2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2006年冬季的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玉树称多等地、都兰、门源的雪灾,2005年12月我省北部地区持续低温、干燥等天气,2006年1、2月我省的异常高温天气,2006年1月3~5日我省出现的大范围寒潮强降温天气。
2.1 雪灾
称多雪灾、都兰雪灾、门源雪灾
2.2 2005年12月我省北部地区持续低温、干燥等天气
2.3 2006年1、2月我省的异常高温天气
2.4 2006年1月3~5日我省出现的大范围寒潮强降温天气
3.气候条件对农牧业的影响评价
3.1 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评价
2006年冬季又是一个明显的暖冬,气温较历年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害虫越冬。
3.2 气候条件对畜牧业的影响评价
自10月下旬清水河地区形成特大雪灾以来,由于气温较低,积雪融化缓慢,积雪深度长期维持在12~16cm之间,积雪深度到2006年1月24日才降到1cm左右。此次雪灾给当地牧业造成较大损失。
2006年2月13~23日,都兰发生后冬轻雪灾,据调查都兰县沟里乡和热水乡发生中度雪灾,局部地方达到重灾。4.气候预评估和对策建议
据青海省气象台预测:春季降水总量海西东部不足13mm,青南大部在80~140mm之间,东部农业区及省内其余地区在30~100mm之间,与历年同期比较,海西西部及农业区大部偏少1~2成,果洛、黄南南部及清水河偏多1~2成,省内其余各地接近常年。气温较历年同期略偏高。
根据今年春季我省东部农业区的黄河河谷和湟水河谷的大部地区春季降水总量较历史同期偏少1~2成,透雨、雨季开始日期基本接近常年等预测结果,预计春季农业区的湟中、贵德、化隆将出现中度旱情,大通、湟源、平安、乐都、互助、循化、民和、尖扎将出现阶段性的轻度旱情,请有关部门及早做好防旱、抗旱工作。
春季牧区大部降水仍将继续偏多,部分地区仍将出现短时积雪,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⑨ 青海省德令哈市海拔高度

德令哈市平均海拔2980米。

德令哈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理位置处于东经96°15′~98°15′,北纬36°55′~38°22′之间,总面积2.77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5平方公里。

德令哈市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在地貌单元上分属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大地构造上属秦岭昆仑祁连地槽褶皱系的一部分,为中新代凹陷盆地。

盆地中心大致沿37°20′(即宗务隆山前地带)的纬向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新生构造运动的性质,该断裂线以北的盆地西部和盆地东北部,自第三纪以来,一直缓慢上升,形成主要有第三系和中下更新统砂岩组成的丘陵带。

(9)青海德令哈什么地质扩展阅读

气候:

德令哈市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区,具有高寒缺氧、空气干燥、少雨多风、年内四季不分的特点。德令哈市地处青藏高原,日照充足,阳光充沛,日光辐射量为160-175大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为3554小时。

资源:

德令哈风能资源较丰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多在50-100瓦/平方米。全年风能可用时间3500-5000小时,出现频率50-70%,并且德令哈市是青海省规划风电厂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

德令哈市境内还有丰富的野牦牛、野驴、雪豹、麝、岩羊、黄羊、雪鸡和沙棘、枸杞、锁阳等驰名中外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河湖面积2067平方公里,市区以南30公里的尕海湖,蕴藏有丰富的天然卤虫资源。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