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什么时候地质作用

什么时候地质作用

发布时间: 2021-02-24 21:48:33

㈠ 地球已经解开的谜(3个)比如地球什么时候诞生

■地球在缩小,还是在增大?
见过火山喷发的人,都会立刻回忆起浓烟升空、火光冲天、尘埃石屑弥
天而降的惊人场面。从地球深处喷射出来的大量物质中,经科学测定,含有
大量的一氧化碳、甲烷、氨、氢、硫化氢等气体。
惊天动地的地震之后,科学家发现大气里甲烷浓度特别高。这个现象说
明地球肚子里的气体,乘地震之机,从地壳的裂缝里冲出来,释放于大气之
中。
海员们在航海途中,能看到比海啸更可怕的海水鼎沸现象,这种翻江倒
海的奇观,也是地球放气的结果。
根据地球放气的现象和地球深部物质大量外喷的事实,有人认为,地球
肚子越来越瘪了,地球的体积自然要缩小了。但是,不久前苏联科学家公布
说,地球自生成以来,其半径比原来增长了1/3。理由是各大洋底部在不断
扩展。这种扩展是沿着从北极到南极,环绕地球的大洋中部山脊进行的。经
查明,太平洋底部的长度和宽度,每年扩展速度达到了几厘米。这种扩展由
地球深处的大量物质向上涌溢,推展洋底地壳,使地心密度变小,地球的体
积就增大了。
■地球的转速在变慢,还是在变快?
珊瑚虫的生长,和树木的年轮相似。珊瑚虫一日有一个生长层,夏日的
生长层宽,冬日的生长层窄。科学家对珊瑚虫体壁研究,识别出现代珊瑚虫
体壁有365 层,正好是一年的天数。科学家又数了距现在3.6 万年前的珊瑚
虫化石的年轮,则为480 层。按此进行推算,13 亿年前,一年为507 天。说
明地球环绕太阳的公转过程,其自转的速度正在变慢。
近百年来科学家在南太平洋中发现“活化石——鹦鹉螺”软体动物,在
外壳上有许多细小的生长线,每隔一昼夜出现一条,满30 条有一层膜包裹起
来形成一个气室。每个气室内的生长线数正好是如今的一个月天数。古生物
学家又从不同的时代地层中的鹦鹉化石进行判析,发现3000 万年前,每个气
室内有26 条生长线。7000 万年前为22 条;1.8 亿万年前为18 条;3.1 亿万
年前为15 条;到4.2 亿万年前那么只有9 条了。从事研究鹦鹉的科学家则认
为,随着地球年龄的增加,其自转速度正在加快。
■地球的荷重在增加,还是在减少?
金刚石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贵重金属,一般都生成在岩浆岩
中。苏联在玻波盖河盆地里,却发现了大量的金刚石,这实在是一件不寻常
的事件。从而引起了许多地质学家的极大兴趣。经过多年考证,最后证实是
天外来客——陨石撞击在这块盆地上时,发生强烈爆炸而形成的结晶矿物。
加拿大有一个萨达旦里镍矿,是一个38 公里范围的巨型矿体,同样是陨石撞
破地表后,与地球岩浆熔融共同凝结而成的矿体。
据统计,10 亿年来,地球遭到陨石撞击产生的坑,大于1 公里直径的袭
击事件有100 万次之多。每天从宇宙中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和尘埃,多达50
万吨。由此看来,地球的荷重正在逐年加重。
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地球上每年发生地震500 万次,活火山500 余
座。每年火山喷发和地震时,地球深部的熔岩、气体大量喷射出来,气体飘
入大气层中。更为巨量的是,石油从地层中抽起,煤炭从地下挖出来,被人

们燃为灰烬,形成缕缕浓烟升入大气层中。这种大量毁灭地球上的物质变成
烟气的结果,使地球的重量逐渐减轻,地球的荷重自然减少了。
■地球在变暖,还是在变冷?
宇宙飞船对金星的探测表明,金星表面的温度可达480℃。究其原因,
发现金星大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形成一层屏障,使太阳射上金星的热能,
不易散发到大气层中去,从而使金星的温度日见增高。
地球上由于人口剧增,工业发展,森林大量采伐,自然生态遭到破坏,
二氧化碳逐年增加,使地球上空的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类似金星之状,
地球上的气温也在逐年增高。仅以东京为例,20 多年来,东京的平均气温已
增高2℃。另外,人造化肥能捕捉红外线辐射:大片积雪的融化,会减弱地
球对太阳光的反射。诸如此类的原因,也使地球的温度逐年增高。
与上述截然相反的一种观点是变冷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未来几十
年的气候将逐渐变冷。其依据是:虽然二氧化碳在稳定增加,但自本世纪40
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60 年代以来,北极和近北极的高纬度地区,气温明显
下降,气候显著变冷。例如在日本,60 年代以来,樱花开花日期较50 年代
明显推迟,而初霜期则相应提前了。在北大西洋,出现了几十年从未见过的
严寒,海水也冻结了。在格陵兰和冰岛之间曾一度连成“冰陆”,北极熊可
以自由来往,成为罕见的奇闻。有人认为,60 年代的气候变冷是“小冰河期”
到来的先兆,从下世纪开始,世界气候将进入冰河时代。

㈡ 什么阶段进行地质勘察

本人就是做勘察的,现在在勘察研院上班。
按工程建设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一般分为:版
1、规划选点至选址的权工程地质勘察;
2、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
3、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察。
为了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及参数。针对你提出的问题,那么上述阶段都需要进行工程勘察。
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联系!466700398

㈢ 地球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宇宙中看地球圆盘状--内形成。通过吸积的过程,地球经过1至2千万年的时间,大致上已经完全成形。从最初熔融的状态,地球的外层先冷却凝固成固体的地壳,水也开始在大气层中累积。月亮形成的较晚,大约是45.3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质量约为地球10%的天体(通常称为忒伊亚)与地球发生致命性的碰撞。这个天体的部分质量与地球结合,还有一部分飞溅入太空中,并且有足够的物质进入轨道形成了月球。释放出的气体和火山的活动产生原始的大气层,小行星、较大的原行星、彗星和海王星外天体等携带来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产生海洋。新形成的太阳光度只有太阳的70%,但是有证据显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态的,这称为微弱年轻太阳谬论矛盾。温室效应和较高太阳活动的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温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结。

有两个主要的理论提出大陆的成长:稳定的成长到现代和在早期的历史中快速的成长。研究显示第二种学说比较可能,早期的地壳是快速成长的,随后跟着长期稳定的大陆地区。在时间尺度上的最后数亿年间,表面不断的重塑自己,大陆持续的形成和分裂。在表面迁徙的大陆,偶尔会结成超大陆。大约在7.5亿年前,已知最早的一个超大陆罗迪尼亚开始分裂,稍后又在6亿至5.4亿年时合并成潘诺西亚大陆,最后是1.8亿年前开始分裂的盘古大陆。

㈣ 一些地质学问题,看了你的很多解答,很可靠,快考试了,希望得到你的回答!

谢谢夸奖!
1、这个题很多书上都有啊,总结一下就行,自然地理学、普通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灾害等等上都有。勤快有好处。
2、这个题以前我回答过,可惜提问者删除了那条问题。再说一遍真的有点那个。。。我就再说一下思路吧: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一是岩石鉴定,即砂岩鉴定,对砂岩的岩性进行描述,包括粒度、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等,然后对砂岩初步定名(如长石石英砂岩,还是石英砂岩,还是细砂岩、砂砾岩等等)。二是地质构造分析,在周围踏勘,看它与上下层接触关系,测岩层产状,确定这个砂岩层是否是褶皱构造的一部分,或者岩层内是否发育断层。三是层序划分,这属于地层分析内容,看砂岩层可以分成几个序列,据此初步对砂岩分层,确定沉积旋回,甚至判断沉积环境。本身这个问题问的是有问题(我认为),因为研究目的不明(研究砂岩层的目的如何),对象不清(砂岩是一层还是多层),上面我说的是一个大概的研究思路,供参考。
3、在地质时间上三者的共同点:在很大程度上时间相互吻合。不同点:有时时间界线不一致,相互穿越,具体来说生物地层单位会穿越年代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与岩性地层单位会互相穿越。岩性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相互不会穿越,它们是不同级别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具有全球性,岩性地层单位是地方性的。
5、篇幅关系,我系统不了。简单说一下思路:从作用方式方面来回答,一是外动力作用发生的重要介质,比如作为沉积介质参与沉积作用、作为化学反应介质参与化学作用中;二是外动力作用发生的重要动力,比如流水的搬运能力、携带泥沙的侵蚀能力,又如水的溶解能力、结晶能力和作为化学反应物的化学能力等等;三是水对其它外动力地质作用因素的重要作用,比如水是生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而生物作用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一种。又如水的形态与分布对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而风力作用是仅次于流水的第二大外动力地质作用。
你也可以据此增加一些内容,也可以以另一种思路组织回答,其实就是对专业知识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归纳、总结而已

㈤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该地的几次主要地质作用,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小题复1:A
小题2:C

㈥ 白云鄂博矿床形成后遭受强烈地质作用时间

由上面讨论可以看出,矿床形成于中、新元古代。矿床形成后,无论回主矿、东矿,或西矿都遭答受过强烈地质作用改造。

叠加的最强的地质作用发生在早古生代加里东期,矿石矿物和上覆碱性火山岩、赛音乌斯炭质板岩Rb-Sr同位素系统,40Sr/39Ar同位素系统都发生过再置。有年龄为420±60Ma的晚期钠长石、钠闪石细脉生成。稀土矿物Th-Pb同位素系统被彻底改造,所获得的Th-Pb年龄都在500~400Ma左右。采自东矿采坑裂隙中的辉钼矿也形成于这一时期,Re-Os年龄439±8Ma(刘兰笙等,1996)。

250Ma左右的晚海西期,辉长岩、花岗岩侵位。这期地质事件强度明显比加里东期弱,对矿床未见明显改造迹象。如前所述,该期事件对矿石或矿石矿物Rb-Sr同位素系统可能有扰动。主矿、东矿细脉中曾获得过年龄近于273Ma的易解石Th-Pb年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88)。东部接触带黑云母、金云母K-Ar年龄也为273Ma左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1988)。

㈦ 地质作用都必须经过漫长的时期吗

有的地层呢,经过的变质作用很少,需要沉积的时间就较短.
比如土壤,是沉积回的答,而煤层是植物沉积后经过一系列的煤化作用形成.
又比如说,有的岩性地层压缩性很小,所以需要沉积的时间就很短,而煤层的压缩性较大,1cm的煤层是几米的沉积层经过各种压实作用形成的,用的时间更是可想而知.
温度,压力,时间都是地质作用发生的前提.

㈧ 地质作用发生蔓延的时间一般以什么为单位

崩塌来、滑坡、泥石流、地裂缝这些自都是地震的次生灾害,只要有地震的发生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究其原因,主要与地下水静水压力和地震横波的剪切力的破坏有关,次要就是跟日本多山,地质长期处在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而受剪切脆弱不完整、稳定性差有关。
日本除了发生火山地震外还多发构造活断层地震,尤其是第四纪以来的活断层最为主要。

㈨ 为什么说地貌是不同力作用于不同物质基础上的时间效应

第一个因素:作用力。地质作用从动力角度来说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专质作用。属内动力主要是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可以表现为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指能量来自于地球之外(主要是太阳辐射能),比如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等。
第二个因素:物质基础。任何一种地质过程都可能产生不同的地貌,然而另一个决定因素就是物质,如岩石的岩性不同,较硬的岩石在风化和流水作用下可能表现为变质,而较软的岩石则表现为侵蚀。因此会产生不同的地貌。
第三个因素:时间,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地质作用是需要时间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地貌会发生改变,如常见的峡谷演变,由V形谷到U形谷的过程。
因此说地貌是不同利作用于不同物质基础上的时间效应。

个人的理解,措辞可能不是太专业,见谅。

㈩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什么时间进行比较好,怎么找这一类供应商

当然是越早越好,找到靠谱供应撒很难过可以省很多事情,推荐线上的云采购,明源系统,那上面的供应商还不错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