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地貌报告怎么写
『壹』 地质野外实验报告如何写呀。。。。。。主要是不知道格式是什么
分为4章
第一章 概况
第二章 测区地质
第三章 工作方法 工作量 和质量评价
第四章 结束语
『贰』 地质报告怎么写可以给个范文吗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 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 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叁』 地质地貌学实习报告怎么写
我有本地质地貌学的书,电子档的,可以给你看看
『肆』 地质报告怎么写,地质报告结束语怎么写,地质地貌野外
看到啥谢啥,野外看到的都是你最真实的!!!
『伍』 地质报告怎么写
用以前的模板格式写
『陆』 地质灾害报告格式怎么写
地质灾害性评估报告书参考提纲如下:
前言
说明评估任务由来,评估工作的依据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二、以往工作程度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
二、地形地貌
三、地层岩性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五、工程地质条件
六、水文地质条件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阐述已发生的灾种、数量、分布、规模、形成机制、危害对象、稳定性等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按灾种分别进行评估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在山地丘陵区进行工程建设,一般工程设计挖方切坡工程在不稳定边坡,必须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可列专节论述)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区分区评估
四、防治措施
结论与建议
附图:1、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以上摘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柒』 怎么写一篇关于一个地方地质地貌考察的论文,要详细步骤,不用内容,就是相当于一个提纲
一、实习概况1、实习目的与任务地质地貌实习是专业教学实习环节。此次实习,使地质地貌学的原理,学习并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方法和技能,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考察实习使对地质地貌学有感性直观地认识,锻炼了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对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的解释,并能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2、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其一):贵州关岭花江大峡谷
花江大峡谷:关岭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南,安顺市西部,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面。东北与镇宁县接壤,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邻。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西北起岗乌镇的毛草坪,东南至板贵乡的三江口。全长79公里,平均宽3.8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共分为5个景区,即夹山景区、铁索桥景区、下瓜寨景区、盘江桥景区和古生物化石景区。
花江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主峰旧屋基大坡海拔1850米,景区最低点是北盘江和打邦河的交汇合处,海拔仅370米。山高、峡深、水急、壮美的自然景观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久远的海百合、龙化石构成“雄奇、宏大、险峻、神秘”的鲜明,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石出露分布,岩溶面积92。岩溶极为发育,形态类型多样,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态的钙质一应俱全,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
(2)实习:09级环境与生命科学系地理科学专业一班 姓名:王斌 学号:08120901003
(3)实习:2010年6月5号——2010年6月10号
(4)实习器材;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
(5)老师:莫世江教授、丁卫红老师等
(6)实习分组:09地理(1)班组
(7)实习路线;毕节学院——安顺市——黄果树瀑布——关岭县城——关岭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兴义市——万峰林——石林——织金洞——毕节学院二、实习内容
1、花江大峡谷地质地貌概况
地球的裂缝——花江大峡谷地处贵州高原南部,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杨子台褶带中的黔南古断褶来之西部,出露地层中三叠纪地层分布,岩性以碳酸岩层为主,这是岩溶地貌的基础。多次造山运动,地壳隆升,海水消退,出露的海沉积物中碳酸钙含量高,经水的溶解和风化剥蚀,发育成奇观,如溶洞、奇石等,奇观主要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奇。
花江大峡谷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奠定了其发展演化的基础。一系列的造山运动,了大峡谷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是其独特的地质遗迹,较的揭示了该区域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
该区域地层的形早白垩纪早期,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了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宝库。
2、喀斯特发育情况
花江大峡谷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碳酸岩石出露分布,岩溶面积92,号称贵州省境内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岩溶极为发育,形态类型多样,峰林、峰丛、孤峰、石林、溶洞、溶丘、瀑布、暗流、伏流、洼地、漏斗、奇石和千姿百态的钙质一应俱全,贵州喀斯特地貌类型最为齐全的的亚热带岩溶景观博物馆。
3、该地区喀斯特地貌条件和发育的主要因素
(1)岩石的透水性:水渗入可溶性岩石内部是加速岩石溶解和地质作用的因素.
(2)地下水的运动: 地下水排水条件好,交替作用强,喀斯特发展速度快;地下水运动缓慢,则情况相反,溶解的碳酸钙带走,停滞的地下水很快饱和溶液而失去再溶蚀能力。
(3)水的溶解能力:净水溶解能力是低的,当水中合有碳酸时,溶解能力。 自然界碳酸的来源,主要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和雨水的化合,土壤层中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的化合。此外,气候和岩石成分、结构、产状、厚度等,对喀斯特的发育也有的。
4、沉积构造
在大峡谷的山体上随处可见的沉积构造远古时期地壳活动留下的印记。当时湖泊流水中携带的泥沙一层层沉积下来,现在的岩石,不同的层理交织在一起,看上去好像一幅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早期的沉积岩与火山喷发的岩浆接触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下变质,又了颜色、妖娆多姿的接触变质岩。5、地质构造
在花江大峡谷一带实地的考察,观察该区域的初露岩石的形状,书本已学的地质学知识,可以形象的如下概括:
地质构造主要分为两大类,四小类:
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断层,包括地垒(断层上升岩层)和地堑(断层下降岩层)两种。 6、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在使用前磁偏角的校正。 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东偏为(+)西偏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应用原理可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使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刻度盘0--180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 (二)目的物方位的测量 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位置关系,也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 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时亦同样)。 若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方向,与前者这是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故测物与测者的位置。 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 (三)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的工作方法,熟练。 1. 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与面交线的方向也岩层任一上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0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2.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3.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与假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说岩层上的真倾斜线与面的夹角为真倾角,上视倾斜线与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之真倾斜方向甚为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之真倾斜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岩层产状的记录通常采用下面的: 既方位角记录,测量出某一岩层走向为3100,倾向为2200 ,倾角350,则记录为NW3100/SW∠350或3100/SW∠350或2200∠350。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需要在岩层露头测量,在转石(滚石)上测量,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别露头和滚石,主要是多观察和追索并要善于判断。 测量岩的产状时,岩层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岩层上当作以便测量。
7、花江大峡谷石漠化情况及其治理方案
(1)石漠化
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与我国西北一带沙漠化现状相似,是土地劣化演变的极端。广西和贵州等地原本就有大面积的碳酸岩分布,又地开荒种地,破坏了原有植被,需千万年才能的瘠薄土层经风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后地表只剩下种任何植物的石块。我国西部石漠化速度快,广西碳酸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递增。石山地区不但“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的恶性循环,且土壤稀薄、缺水易旱,造林绿化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花江大峡谷地区也与此类似,治理石漠化当务之急!
(2)成因机理
一、花江大峡谷区域碳酸盐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据资料显示,每1 cm厚的风化土层需要4000余年,慢者需要8500年,较非岩溶区慢1O~80倍,这是西南岩溶山区土层浅薄、易石漠化的客观背景条件和原因。
二、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不利于水土资源的保存。西南岩溶山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加剧了斜坡体上水、土、肥的流失,某些人类活动扰动的激发下,使大片岩溶山地变成石漠化。
三、岩溶山区特殊的土体剖面结构加 剧了斜坡上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岩溶山区土壤剖面中通常C层(过渡层),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着软硬不同的界面,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一遇降雨激发便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和石漠化。
四、降水的。西南岩溶山区年均降雨量多在900~1 300 mm,暴雨在春季(约占4O )和夏季(占55%)。春季和初夏季的暴雨正是大面积坡耕地的中耕播种季节,农作物(玉米、油菜、绿肥等)正幼苗阶段,疏松的坡土得的覆盖,故春季和初夏季暴雨加剧了石漠化的发展。
五、人口增长过快,农业人口多,土地负荷大。西南岩溶山区是民族聚集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快、密度大,加上素质低,使西南岩溶山区陷人人口一过度开垦一土壤侵蚀性退化一石漠化扩展一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
六、对土地掠夺式经营,耕种落后。乱砍滥伐、滥垦滥耕、铲草皮、挖树根、烧秸秆等在山区经常,对土地掠夺式经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此外,耕种水分环比泥沙环比山地石率环比西南岩溶山区三分的旱耕地仍采用落后的顺坡耕种,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3)的治理方案
砌坎培土的,土层厚度;林农混种的,以耕代抚;兴修蓄水池,林竹生长供水需要;四是封山禁牧的,禁止人畜践踏,林草植被;五是有条件的地方,土壤改良、施肥,林竹生长。四、多联动。石漠化综合治理是系统工程,关系到贫困山区生态环境的、的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仅靠林业一家的努力难以。,把林业、国土、财政、农业、粮食、水利、畜牧等的力量整合,多联动治理。林下种草。当地发展以花椒为种植的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地区林下种情况下,种草养畜,了农户收入,调动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性。配套改土工程。该区域的石漠化治理区域主要在立地条件较差的陡坡耕地富集区,要投入。农村能源建设。岩溶区生产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材,长期随意樵采是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治理的难点。三、实习心得
此次教学实习在实习老师的下,了教学实习的安排,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日后从事工作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此次教学实习,了的理论知识,而且的锻炼了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学到了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灵活课堂知识操作,锻炼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锻炼的的机会。
着此次教学实习,了的理论知识,而且的锻炼了的实践操作能力。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习不但欣赏了xx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马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而且学习并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调查方法,了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习后的心里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习让受益匪浅。
但在调查过程中也xx旅游开发不,着不少问题。例如北部的大山,南部的、宝安山、团山,长期垦殖,过度放牧及人类经济活动综合,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干旱贫瘠,岩石裸露,原生植被破坏殆尽,赤松、栎类稀疏分布,河流及山沟两侧有零星枫杨、槐树等等。如何xx天然的资源优势,经济、社会、生态的大丰收是开发者应慎重考虑的。
花江大峡谷旅游开发刚刚拉开了序幕,相信开发者会花江大峡谷的天然自然资源和人类的智慧,让自然保护区焕发出新的乐章,经济、社会、生态三发展,造福人类。
『捌』 地形测绘的报告怎么写
《技术报告抄》一般需要包括下袭述内容:
1 概述
2 技术标准
3 坐标及高程系统
4 资源配备
4.1 仪器设备配备
4.2 人员配备
5平面控制测量
5.1 四等GPS网测量
5.2 一级GPS网测量
6 四等水准测量
6.1 技术要求
6.2 测量结果
7 地形测量
7.1 图根点测量
7.2 外业测图
7.3 内业成图
8 附件
9 提交资料
『玖』 地质调查报告怎么写
第一章 前言
1、项目来源
2、任务目标
第二章 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概况
2、国内研究现状
3、项目组研究基础
方法研究项目应说明项目组已有成果及其先进性;
仪器设备研制项目应说明现有仪器设备的性能、技术指标;
4、实验区概况
方法仪器的试验、示范区项目应说明所选区域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概况及特征,岩矿石物性等。 第三章 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方法研究项目应先说明方法原理再阐述具体内容。
2、关键技术与技术创新
3、主要技术指标
方法研究项目应先说明所研究方法与原有方法相比较优越性体现在何处(尽量使用量化指标)及软件功能;
仪器设备研制和方法仪器的试验、示范区项目应列明具体的技术指标或技术要求;
4、主要实物工作量
试验、示范区项目应说明方法仪器种类、测区面积、比例尺、剖面长度、测点数、采集样品数、测试样品数等。
第四章 技术路线
1、研究方案
2、试验方法
3、工作(工艺)流程图
第五章 预期成果
1、成果内容
拟提交报告、图件、数据、实物、软件的名称及数量。
2、提交时间
第六章 人员组成
1、项目负责人姓名、年龄、技术职称、所学专业、已取得主要成果(重点是与所承担项目相关的成果)
项目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称、所学专业、项目中分工
2、协作单位分工及协作关系
第七章 计划进度
说明项目的起止时间,阶段任务(或子课题)的起止时间。
第八章 经费预算
按《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的要求编写。
第九章 保证措施
按地调局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