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什么地质
❶ 甘肃武威地质岩石比是多少
甘肃武威地质岩石出现火山岩,高绿片岩相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和变质砾岩;板内岩和容含叠层石白云岩系。
武威市(凉州),是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军队的“武功军威”而得名,又称雍凉之都,中国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之门户,东邻宁夏省会银川,西邻青海省会西宁,南领省会兰州,北通敦煌。古时素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之重地之称,曾经的中国第三大城市,一度是西北的军政中心、经济文化中心。
武威地区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依次形成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和北部荒漠三个地貌单元,为河西最大的堆积平原,海拔介于1020-4874米之间。
❷ 甘肃省地理特征是什么
甘肃自南向北依次跨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9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陇南山地:
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
陇东、中黄土高原
陇东、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历史上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尤其是定西中部地区成了中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陇东、中黄土高原蕴含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甘南高原
甘南高原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2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m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
河西走廊以北地,东西长6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❸ 甘肃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到甘肃旅游,玩哪些地方取决于你在那里能停留几天,因为甘肃很大,最有价值的景点应版该是丝绸之权路沿线的景点。
兰州的甘肃省博物馆;敦煌的莫高窟;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公园看日出;敦煌雅丹地质公园看日落(俗称魔鬼城);安西的榆林窟(就是莫高窟的姐妹窟);嘉峪关关城;酒泉航天卫星中心;张掖的丹霞地貌;武威的天梯山石窟;武威的雷台汉墓;张掖的大佛寺;敦煌的玉门关;西千佛洞;阳关;嘉峪关的魏晋壁画墓;酒泉的东晋壁画墓;武威的白塔寺。其他可以暂不考虑。
上述景点涵盖了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的精华,可以从家到兰州后开始游玩,沿着地图上的铁路干线,一路向上走,9天可以玩完。如果假期不够,可以将排序在后的景点去掉,将行程排的更紧凑些,7天可以玩完
❹ 甘肃会宁地质分析
其地貌大体可分:
(一)黄土堆积侵蚀长梁、梁峁地貌。此地貌在县内广泛分布。梁呈长条形,顶不宽,坡梁长,坡面大,坡度15—25度,多数被现代槽状冲沟切割
,沟头为“掌地”,在中部有少数呈山间盆地地貌。侵蚀严重地区,梁峁并存,峁顶面积不大,四周斜坡在10度左右。峁梁相接者梁身不长,为沟谷深切,黄土堆积较厚。
(二)黄土堆积侵蚀梁峁顶面残塬地貌。此地貌分布在县境北部祖厉河、关川河两侧,海拔1700—2200米。有白草塬、扎子塬、李家塬等八塬典型峁顶残塬,塬面坡度平缓,一般在5—10度之间。塬缘到谷底切割较深,坡面高且陡,塬面为塬地,沟谷为沟坝地。
(三)河谷平塬地貌。此地貌分布于祖厉河及其支流祖河、厉河、关川河、土门岘河两侧,为宽窄、长短、高低各异的三级河谷阶地,呈树枝状嵌入梁峁丘陵之间。海拔1400—1800米。郭城川、城川、甘沟川等七川为典型河谷平原,高出河床1—3米的一级阶地为河滩,宽数米至数百米,为排洪区;高出河滩10—30米的二级阶地为川地,地势平坦,宽数百米至3公里;高出川地10—30米的三级阶地为坪台地,断续分布于川道两边。阶地多由第四级冲积、洪积物组成,黄土层厚,土质较好。村镇居民多住二级阶地。
❺ 甘肃白银是什么地质为主
白银市复属腾格里沙制漠和祁连山余脉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境呈桃叶形狭长状,黄河呈“S”形在腰中贯穿全境,将增内地形分为西北与东南两部分。自西北向东南,景泰、靖远、会宁三县城呈一字形构成桃叶主茎;自西向东,白银区、靖远、平川区呈一字形横列桃叶中心。海拨在1275—3321米之间。
❻ 甘肃地理概况有哪些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川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着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人们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地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一块块山间平原,是难以耕作之地,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据调查,全省中作为药用的动、植物及矿产物中药材约1080种,其中药用植物951种、动物87种、矿物34种、加工类药8种;先后引入生地、人参、黄连、山芋肉、元胡、伊贝等外地药材多种,有计划的扩大了药材栽培面积,并在甘肃的文县建立了香獐自然保护区、在肃南县办起了养鹿场。
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822种。其中:两栖动物32种;爬行动物63种;鸟类572种,哺乳动物163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05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30种;二级保护动物75种。属于省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18种。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不但种类繁多、类型多样,而且组分复杂、规模各异,远景可观。截止2002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56种,占全国发现矿种数的91%。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8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产38种、水气矿产2种。编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地636处,大型矿床59个、中型矿床133个、小型矿床444个。据国土资源部截止2002年底《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甘肃省在全国排序居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34种,前十位的有61种。已开采利用的矿产有67种。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戈壁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❼ 甘肃省景泰县属于哪种地质风貌
景泰县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山峦丘陵约占全县面积的3/4。最高海拔3321米,最低海拔1276米。
❽ 甘肃河口地质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负责与国家地质调查局进行联系,立项论证,承担并组织实施国家安排的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任务,并始终将遥感技术应用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
一、对全省42景TM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数字镶嵌、几何校正、模拟真彩色合成,标注了经纬度、主要地理要素,其精度为1:25万。完成了兰州地区12景SPOT、TM1:3万卫星影像图及兰州市区SPOT1:3万卫星影像图。上述图像景像清晰、分辨率高、信息量丰富、饱和度高,能够满足甘肃省国土资源调查工作的需要。
承担了甘肃省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旅游、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等12个二、三级课题,我院愿与省内外各级单位协作,共同为西部大开发作贡献。
(一)各二、三级课题遥感解译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河西走廊荒漠化课题解译中,图像对沙漠、荒漠化、盐渍化及其它各类地体较易辨别,特别结合八十年代TM图像对民勤绿洲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解译发现,近十几年内当地农民乱开乱垦破坏草场是荒漠化加剧的原因之一。玛曲草场出现荒漠化主要是超载放牧的恶果。白龙江林区、洮河林区林业资源遭到极大破坏,基岩(耕地)裸露区成片增加。
(二)1:25万酒泉幅、昌马幅遥感地质调查
运用遥感技术进行1:25万遥感地质调查(大调查)具有省时、周期短、效率高、可信度高。在通行条件差,地质工作空白区填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斯密斯地层的填图精度可达到组;对非斯密斯地层岩组、构造岩、混杂岩、俯冲杂岩、蛇绿混杂岩等均有较好填图性;对侵入岩是同源岩浆或混浆演化均基本按客观实际识别到侵入体、单元,并归并序列或超单元。对调查区的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有独特的效果。
二、遥感基础地质调查项目部署的“十五”有限目标
(一)前言
利用航空像片进行区调在甘肃始于五十年代末,成熟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以后我们已经利用大比例尺彩色航片和MSS、TM多波段卫星图像(多功能处理)进行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出版8幅1:5万图幅,成矿预测、水文地质调查、跨领域多学科的遥感综合编图。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在遥感应用领域已跨入全国先进省份之列。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年代里,充分利用遥感技术更加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甘肃省地质调查院更应该有所建树,有所创新,以期达到遥感应用领域的高水平。
(二)“十五”遥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有限目标(建议)
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五”规划精神和要求,结合甘肃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情况,遥感技术更应该在水资源、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评价诸领域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此建议:
1、完成1:25万张掖幅、高台幅、天仓幅等三幅生态-地学大剖面图幅,以黑河源头→张掖绿洲→天仓荒漠区的黑河流域生态―地学大调查。
2、1:25万金昌幅,频临民勤绿洲和龙首山白家咀子铜镍矿区,生态和地质尤为重要。
(三)项目设置
1、1:25万张掖幅、高台幅、天仓幅三幅是黑河流域生态―地学大剖面。从祁连山区黑河的源头(冰川、连续积雪带)、植被垂直分带、地表水(冰雪融水、大气降雨)通过裂隙汇入河流,出山后进入张掖绿洲成为河西高效农业区,再向北进入天仓后逐步没入巴丹吉林沙漠西缘,流入额济纳旗。从高台以北荒漠化趋势严重。通过遥感地质调查,查明本区资源环境状况、地质灾害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提出国土整治的措施,兼顾本区地质调查。
2、1:25万金昌幅,它包括了白家咀子铜镍矿所在地的龙首山区(部分北大山区),进一步查明区域基础地质和成矿地质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包括了民勤绿洲的一部分。民勤地处腾格里沙漠西缘,生态环境十分严峻。通过1:25万遥感地质调查,重点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提出国土整治的措施。
三、遥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
本省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中使用遥感技术已有近20年历史,取得了较好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将遥感技术运用矿产资源勘查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我院已制定了矿产资源勘查“十五”规划,根据该计划的总体部署,并从遥感技术本身特点出发,提出以下设想。
(一) 主要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方法
主要技术路线:概略解译-野外初步验证-详细解译-矿产地质勘查-深化解译、提交成果。
主要技术方法:依据遥感图像上色调、形态、纹理及相关信息,目视解译为主,人机交互为辅,必要的多功能处理提取有关信息,进而强化解译。
地质矿产解译应按从已知到未知,从区域到局部,从总体到个别,从定性到定量,循序渐进,不断反馈和逐步深化的程序进行。
(二)遥感图像
基础图像为TM543、TM743、TM741模拟真彩色或假彩色合成图像。充分收集航天图像(SPOT、SAR、SIR)、航空图像(黑白航片、自然彩色航片和彩红外航片)。以一种图像为主,多时相、多片种相结合使用,以相互补充,深化解译和认识。卫片比例尺以1:5万~1:10万为宜。
(三)多功能增强处理
有的信息在基础图像上显示隐晦,或无显示,需进行多功能增强处理,以便提取。主要方法如下:
1、断裂构造信息增强处理
(1)滤波:定向滤波、全方位滤波
(2)比值合成:TM7/4、5/4、5,TM5/4、5、7/4,TM5/6、3/4、4/5(RGB)。
(3)多方法综合使用:TM7/4、5/4、5合成+局部增强+动态反差变换,并进行空间滤波;TM543合成+比例扩展+卷积处理+跟踪球变换。
2、蚀变信息增强处理
(1) TM2(R)、TM3(G)和PCA(TM5/7、4/3)的PC2(B)合成,形成彩色异常图像。
(2) TM5/1+7/1+3/4或TM5/1+3/4+7/4所形成的图像进行比例拉伸,图像上的高亮度值区则为矿化蚀变及植被毒害异常区。由于该黑白图像目视解译有一定难度,故对该图像还应进行FFT变换→高通滤波→IFT变换→选择模型区,确定矿化强度的临界值→彩色密度分割,获得彩色异常图像。
3、植被异常信息增强处理
TM1、2、3、4、5、7主成分分析,从6个主成分中,选择第一、二、三分量进行合成,拉伸后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得到植被异常信息假彩色合成图像。
上述关于植被毒害异常和植被异常两方法在植被茂盛或比较茂盛地区使用,即祁连山和西秦岭地区,如:大水-拉尔玛地区、九源-坪定地区、筏子坝-阳坝地区、鹿儿坝地区、枣子沟地区。
4、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用最小距离分类和判别分类方法进行监督分类,用集群分类和自动识别进行非监督分类。
5、环形构造信息增强处理
TM7/6、6/5、5/4比值合成并去模糊处理,TM6/4、7/6、6/5比值合成并跟踪球变换。
6、岩浆岩信息增强处理
除前述TM543合成图像外,另外有TM7+6、5、3合成。
(四)遥感矿产勘查地区设置
遥感矿产勘查地区设置原则是紧密结合我院矿产勘查“十五”规划的地区、矿种,并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设置如下:
(1) 北山地区
四顶黑山、公婆泉、白山堂地区,研究地层岩性、侵入岩、构造和蚀变特征,侧重于其外围寻找斑岩型铜矿。南金山、金场沟、小西弓、新-老金厂、白墩子地区,在已知矿床外围从断裂构造、蚀变入手寻找蚀变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对北山地区过去资料认为属石英脉型金矿重新认识。
(2) 祁连山地区
砂岩型铜矿遥感图像上仔细解译含矿地层,尽可能搞清其沿走向延伸情况。对白银矿田区域构造特征、含矿地层展布、围岩蚀变特征等方面影像特征认真解译,并结合已有物、化探资料综合研究,以期在外围寻找可能成矿地段。以北部祁连西段为主进行遥感金矿应用研究,如寒山、鹰咀山、车路沟等地区,重点仍然是地层、侵入岩和线环构造、蚀变等。
(3) 西秦岭地区
以阳坝、筏子坝铜矿为典型矿床深入总结其影像特征,在外围寻找类似地段。1992年原甘肃省地矿局遥感地质中心运用遥感技术预测的两河靶区,后经野外检查发现有铜矿体,并且金有很好的显示。对本区除运用普遍使用的功能处理技术外,还应运用植被毒化和植被异常处理方法。
四、遥感水文地质勘查
遥感水文地质勘查过去本院涉及的较少,现提出以下设想:
(一) 水文地质信息提取
1、TM图像密度分割,密度线性增强,突出线性构造信息。
2、雷达图像模拟法精确校正和多项校正后,图像上亮区为地下水溢出带,次亮区为地下水浅埋带信息。
3、SIR-A.SAR图像在探测埋藏古河道方面有良好效果,SAR与TM图像融合处理后,对第四系成因类型和构造识别效果好。
4、TM6图像对水、热信息显示良好,有利于地热研究。
(二)研究地区
1、陇西地区,主要为解决人畜用水,次为农田灌溉用水,寻找裂隙水和潜水水源地。
2、巴丹吉林沙漠南缘,腾格里沙漠西缘地区寻找浅层地下水,为建造民勤绿洲防护林带提供水源。
3、疏勒河灌区地下水,地表水动态研究,为合理利用两种水资源提供依据。
五、实施步骤
1、2002年开测1:25万张掖幅、高台幅、天仓幅。2003年开测1:25万金昌幅。
2、2002年开始逐步进行遥感矿产勘查应用研究。地区安排:与本院矿产勘查“十五”规划基本协调一致。
3、2002年开始对水文地质进行遥感研究,2005年底完成。
4、2003年开始对1:25万区调填图遥感解译方法技术,提高地质填图水平和效果进行总结研究,2005年完成。
5、2004年开始对遥感信息处理与解译新方法技术,特别是提高寻找矿产资源的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进行总结研究,2005年完成。
相关链接
❾ 甘肃金昌市地质结构
金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戈壁、绿洲、大漠东西展开内,南北更替,容相间排列。冷龙岭为境内最高峰,海拔4442米,终年积雪,山间分布天然森林,高山草甸,植被覆盖率达75%,是金昌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自古就有“祁连雪皑皑,焉支草茵茵”之牧场。中部祁连、大黄、武当、龙首山之间的永昌、清河、三堡等绿洲,海拔在1800米左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境内主要农作物种植区。东北部海拔在1500米左右,除宁远、双湾绿洲外,其余则为戈壁、沙丘、荒漠和半荒漠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