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麦积山是什么地质

麦积山是什么地质

发布时间: 2021-02-24 11:44:50

① 麦积山石窟属于什么地貌

麦积山石窟为复典型的丹霞制地貌。
麦积山国家地质公园出露的白垩系麦积山组砾岩,示相性非常典型,是古湖泊环境的良好标志。历经构造运动、流水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化剥蚀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构成了鲜有特色的北方丹霞地貌景观。

② 丹霞地貌是什么地质

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这就是丹霞地貌。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山丹霞山(名称来源)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
方圆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③ 麦积山石窟 名词解释

麦积山石窟(Maiji Mountain Grottoes):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麦积山风景区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五个子景区180多个景点组成,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类型和物种,被称为“陇上林泉之冠”,具有深厚的旅游价值,是丝绸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耀眼的艺术明珠和最具潜力的旅游胜地。
麦积山石窟保留有大量的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为后世研究我国佛教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史实。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称
麦积山石窟
外文名称
Maiji Mountain Grottoes
地理位置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④ 天水地区地质发展史

天水,甘肃省下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关中平原,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 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州,是伏羲和女娲诞生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下辖2区5县,总面积1.432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82.9万,其中常住人口332.30万(2016年)。
天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 天水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 拥有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2017年天水实现生产总值614.96亿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48.4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11亿元。
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国在此设立了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地方。境内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麦积山、伏羲庙、南郭寺、水帘洞、大地湾遗址等著名景点和秦安苹果、花牛苹果、甘谷辣椒、天水呱呱、天水捞捞、天水面皮等特产和美食。

⑤ 麦积山和敦煌石窟相比有什么不同

敦煌莫高窟抄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袭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 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 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 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⑥ 麦积山石窟经历了哪些磨难

1000多年来,麦积山遭到过风雨的侵袭、人为的破坏,历史上还经历过数次大地震。但是天灾与人祸并没有磨灭麦积山的光芒,它仍完好地保存着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7200余件,壁画1300余平方米。

麦积山景区地处于我国昆仑——祁连——秦岭东西中央造山带和贺兰——川滇南北中央构造带的交接复合部位,该位置又恰处于西秦岭——松潘构造结的东北结点上。特殊的地质地貌,既塑造了麦积山北雄南秀兼有的大地奇观,同时也埋下了地震灾害的隐忧。

从石窟“牛儿堂”向西行,有一条长38米,距地面高80米的天桥栈道将麦积山东崖和西崖连接起来。天桥之下,东西崖之间,崖壁悬空垂立,洞窟皆无。

原来,在734年,秦陇发生了强烈地震,使麦积山崖面中部窟群及东崖上部大面积坍塌,窟群自此被分裂为东西两崖。

从那以后,山峰脚下就残留着当年地震中被震落的巨大石块。这应该算是麦积山石窟历史上最惨重的损失了,很多珍贵的洞窟、塑像、壁画在山体的摇晃中跌落粉碎,还原成了泥巴。

这样的天灾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兆,导致香积如山、僧侣过千的麦积山宗教气脉遭受毁灭性打击。

就是这场地震,使麦积山在大唐盛世时只开凿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石窟。

接下来,随着我国行政中心的南移和北上,作为长安佛教文化的重要部分、“关陇石窟”的杰出代表,麦积山石窟浓妆艳抹的“主角”地位也一去不复返。

杜甫流寓秦州时,麦积山在天水大地震中,东西崖佛龛被一分为二,加之当时的安史之乱,所以他自然只看到了“野寺残僧少”的凄惨景象。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杜甫流寓秦州之后20多年,我国历史上就发生了著名的“会昌灭佛”事件。我们现在已很难知道,麦积山是否因位置偏远而且山路险绝逃过了那一劫。

从此,麦积山石窟在蒙蒙烟雨中销声匿迹了近千年。但就是在这次地震后不久,民间匠人还是顺着残留的栈道,摇摇晃晃地攀上了牛儿堂,并塑了一组天王踏牛的塑像,其实这组塑像更像是一个避除震灾的祈祷。

唐朝以后,麦积山在雕塑方面再无大的建树,最多只是一些数量的积累,或者是一些修修补补。但是由于有不少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慕名前来,相关文章也因此多了起来,如五代王仁裕等,王仁裕在登临麦积山最高处的天堂之后写专门写诗留念。

宋朝在开封建国之后,我国政治经济中心也随之南移,加上由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逐渐被海路运输所代替,麦积山由此进入了将近1000年的幽居阶段。

期间虽然也有一些善男信女涂彩塑像,供奉香火,虽然也有一些文人雅士寻幽探奇、登高怀古,但相对于北朝及隋唐,毕竟只是一种寂寞的延续。

麦积山就这样静静地矗立了千余年。

要说麦积山的千年历史,不得不说说这里独一无二的云梯栈道,它们是麦积山历史的见证者。麦积山石窟自开凿以来,就修建木质的云梯栈道,以连接“密如蜂房”的窟龛。

麦积山上,古代人在悬崖陡壁上建造的凌空木头飞桥栈道,早已被火焚毁了,剩下的一些焦黑折残的窟檐和桩孔,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它昔日的壮观。

由于山体中部突出,下部凹进,上部收缩,故而中部以下栈道由下向上层层突出,成凌空穿云之势,现奇绝惊心之景。后世的人们能够一个一个洞窟地登临观看,全靠贴壁凌空搭建的这些云梯栈道。

⑦ 莫高窟是属什么地质地貌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处在东经92° 13 ′至内95°30′,北纬39°40′至41°35′之间,海拔1138.7m(敦煌气象站容)。
莫高窟的岩石在地质上属于第四系酒泉砾岩,并夹有砂岩,岩性变化很大,交错层理发育,上部为泥质胶结,下部为钙质胶结。敦煌东南有党河南山,属祁连山;西南有阿尔金山。它们在南面形成了一道平均海拔高达4000m的屏障。北部的马鬃山区系天山余脉,平均海拔2000m左右。中间呈狭长的西高东低的倾斜带,南接南疆盆地东沿,东连瓜州县境,平均海拔在1200m以下,是典型的狭管地带。这种大的地形格局对于主要季风西北风,在西南高山区有强烈的抬升作用,使其中的水汽凝结产生降水。

⑧ ~~麦积山是什么来历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城东南45公里处,秦岭山脉西端,因其外观“如民间积麦之状”而得名。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公元384——417年),以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宋、元乃至明、清等十几个朝代,都在这里进行了营建。麦积山现存大小窟龛194个,54个位于南崖,140个分布在西崖,除少数窟龛内已空外,共保存了从公元四世纪末到十九世纪约1500年间的泥塑、石雕7200多件,壁画1300 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

后秦时期,佛教在关中得到大力传播,麦积山石窟即是此时开凿的。按照时间,石窟的营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是第一阶段,也是石窟开凿的高潮期;隋代、唐代为第二阶段,但现在保存下来的作品已不多;宋代是第三阶段,是麦积山石窟兴建的又一个高峰,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一定的地方色彩。由于麦积山岩系红土与砂石构成的砾岩,只能开凿窟龛,不宜造像,所以,这里的塑像都是泥塑。个别石制造像碑是用他处石材移至此地雕成的。泥塑配料讲究,其胎至今保存完好。泥胎外原有彩塑,今已大多剥落了。一些有彩绘者,是通过历代不断补绘而保存下来的。由于千余年来,秦陇地区地质变化不断,许多窟龛已面目全非,但所幸者,由于位于深山中,未遭到大规模的人为破坏,尤其是本世纪初未被外国“探险队”发现,麦积山石窟至今还保存得较为系统。

十六国和南北朝阶段的初期(约公元384——494年),窟龛多为平面方形、平顶或圆顶,内置三世佛、七佛或千佛,手法近于云岗石窟之昙曜五窟。佛像多为方面大耳,头梳高肉髻,额广平正,眉高目长,硕口微闭,身披偏袒右肩袈裟;菩萨像多为长方面孔,鼻直口方,面含笑容,上身袒露,薄衣贴体。此阶段中期(约公元495——534年),由于民族融合加剧,开窟造像的艺术手法迅速汉化,且形式日趋多样。窟龛主要为方形,平顶,低坛基,左右各开一龛,并有藻井等装饰。部分窟龛内出现十大弟子形象,并绘有佛教壁画。佛像的面相普遍变长,五官缩小,眉如新月,双目半睁,唇薄且翘,略带微笑,身披通肩袈裟,垂于座前;菩萨面相清秀,满含笑容,身调细长,装束繁褥,衣带飘舞,风姿潇洒。此阶段后期(约公元557——581年),窟龛的规模和结构趋于宏大,多为崖阁式大窟。窟内造像以七佛为主,周围有弟子、菩萨;造像摆脱了以前秀骨清相的特点,代以敦厚壮实的风格。佛像面相丰满圆润、粗颈宽肩,腹部突出,头梳低平肉髻,衣饰为紧窄通肩大衣或下垂袈裟;菩萨衣饰多变。此阶段的代表性作品为第121、127、4、3、9、85等窟。

隋唐时期,麦积山的开窟造像活动依旧兴盛,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现存的作品已不多了,仅有少量的壁画和雕塑。雕塑形象较为拘泥呆板。其代表为第13、14窟等。

至宋代,麦积山石窟的营建又迎来了一个高峰。宋代佛像面相略长而丰润,身姿挺拔有力,眉眼多上撩,别具神彩。宋代窟龛中还出现了大量的罗汉、力士像,虽深沉、激奋,极尽夸张之能事,却使人感觉自然合理,不失真实。各组塑像中,尽管个体的身份、体量等都不尽相同,但却通过手势、动作和神态等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此外,这些窟龛中的一些塑像是就前朝塑像加塑而成的,在姿态手印都不改变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各部分的协调统一,呈现出宋塑的独特风格。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宋代工匠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水平。

⑨ 麦积山在甘肃的什么地方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回百万寻,望之团团答,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它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火车站东南约35公里的秦岭山脉之中。周围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东崖现存54个洞窟,西崖现存140个洞窟。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它的开凿年代,大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