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⑴ 地质勘察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产业现状
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确定的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现已成为找矿突破的龙头。2012年,78片整装勘查区新发现矿产地135处,其中大型33处、中型52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挥部以全国重要矿产总量预测项目划定的重点勘查区为靶区,突出铀、铁、铜、铝、铅、锌、金等国家紧缺和大宗支柱性矿种,以及锑矿、稀土、菱镁矿等优势矿种,于2011年划定了47片国家级整装勘查区,2012年将国家级整装勘查区数量提高到87片。有关研究表明在我国有各类型金属矿山10618座,大多始建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经半个世纪的开采,老化的矿山近10000座,超出原设计的服务年限10年以上的矿山则比例高达8000座。许多矿山资源枯竭,造成保有储量严重不足,企业生产陷入困境。到2020年能维持生产的矿山将不足20%。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资源供应的日渐枯竭加剧了其与急剧增长的矿产需求之间的矛盾。当务之急是,做到如何缓解这个矛盾。
市场容量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社会经济各方面都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规模巨大、发展速度惊人。我国矿业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大幅增长, 带动供应随之增长,其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原材料保障的同时, 资源回收率低、资源高消耗、日渐短缺和矿产对外依存度高等一些问题日益严峻。
2012年,地质勘查投资总额为1259.2亿元,其中,油气矿产勘查投资749.10亿元,非油气矿产勘查投资510.14亿元。2013年我国矿产勘查投入大幅减少,矿产勘查投入仅425.5亿元。2014年上半年我国地勘投入同比减少,社会投资占比下降。2014年上半年,全国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53.4亿元,同比减少7%。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6.8亿元,地方财政投入51.1亿元,社会资金投入65.5亿元,分别占总投入的24.0%、33.3%和42.7%,占比较2013年全年分别上升0.6个、4.2个和下降4.8个百分点。全国共出让探矿权596个,出让价款16亿元;出让采矿权842个,出让价款16.6亿元。从出让方式看,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分别为234个和736个,占出让总数的39.3%和87.4%,较2013年同期分别上升19.8个和14.4个百分点,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显现。
市场格局
随着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矿产地质勘查的投资增长速度也在加快,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探矿权登记空前活跃趋于调整回稳,新发现矿产地和新增资源量同步快速增长。地质找矿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期处于地质找矿的低谷期;随着矿业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勘查投资也逐步回暖,近年来地质找矿处于上升期;同时,矿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市场繁荣与政策利好因素叠加,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加大,地质找矿活动空前活跃。随着钻探工作量投入的增长,矿业权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固定费用在勘查投入结构中趋于稳定,真实有效的找矿投入不断上升,盲目申请探矿权市场进入无序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目前,我国低水平矿业开发基本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但随着经济结构趋于优化,资源量的较快增长,加强矿产地质勘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已成为地质勘查业发展大趋势。
前景预测
地质勘查投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矿产品价格的走势。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2013年我国矿业行业结束了长达10年的“黄金期”,矿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直接导致了地质勘查投入的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为积极推动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在矿产勘查方面继续加大投入,中央财政在矿产勘查方面的投资依然有所增加。在国家“调结构、稳增长”利好政策和目前我国经济逐步回升的大势下,在中央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撑下,我国的矿产勘查形势肯定会冲出地质勘查总体投入降低的“重围”,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预计地质矿产勘查行业投入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投资高潮,2020年将达1843.5亿元的规模。
机遇挑战
地勘行业发展正处于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历史时期。从国内外大背景来看,全球范围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依然呈增长态势,长远来说,矿业发展预期良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为地质工作带来新的广阔的发展空间。从改革发展进程来看,中央的一系列措施有效推进了地勘行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地质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地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地质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地勘经济的增速超过社会平均水平。
⑵ 地质行业以后的前景怎么样听说在走下坡路了。
不如前几年了,这是肯定的。前些年一个人手里同时拿着好几个项目,肯定没那么多内精力全部认真做。容但以后会到达一个比较理性的水平,因为这也是一门科学,并且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想学地质的话也可以考虑一下一些新兴的方向,比如页岩气、隐伏矿体(盲矿体)预测、天体地质等,另外地质与遥感的交叉学科、地质与环境的交叉学科也都有很好的前景。
⑶ 地质单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1 完善地质勘查体制
我国在市场化这条道路上的探索需要体制的配合,完善的地质勘查体制对于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建立合理地质勘查体制的关键是对于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地勘行业分体运作。政府要让公益性地勘行业的服务职能完全发挥,在制定决策时,能有可靠的依据;对商业性地勘行业,也要通过逐步改变它们的融资环境促进其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适当降低该行业的准入门槛来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 加强行业管理
对行业的管理主要是分清管理层次,明确各层次职能。在此过程中,建设行业协会并加强它的职能是重中之重。行业协会的任务是协调政府进行管理,它对于规范行业和培训会员起到重要作用。行业协会将政府和企业连接在一起,既便于政府管理,也利于企业运行。此外,它还会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向政府反映,是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
3 建立保障制度
地勘行业是风险大、投入高的行业,因此强有力的保障制度是其运行所必需的。首先,在风险资金退出机制和探矿权方面,要有一系列可靠的制度做作为支撑,推行低准入门槛,收取低租金成本,以此保障风险资金的连续性。在此条件下,矿业融资才会有长足的发展,矿业权市场才能得到规范。其次,要有专门的保障制度针对商业性地勘活动,公益性的地质调查只能为商业性矿产勘查作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它所提供的地学研究、能源矿产评价、地质灾害预警方面的信息,是商业性地勘的有用资源,但是要真正发展商业性地勘行业,仅有这些信息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保障制度的建立。为活跃矿业权市场,鼓励地勘单位延长产业链以参与矿业开发,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⑷ 地质方面的有前途的专业。 这个好吗
我是中复国地质大学(武汉)制08年毕业的,目前的就业形势不太乐观,每年的毕业生在增加,工作岗位在减少,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地质行业经过一段时期的断档,慢慢的已经被2002-2012年的毕业生所填补,目前全国的地质单位招聘标准已经到了研究生,以后将向博士方向发展。专业本生很艰苦,如果您是大少爷什么的,最好别选,到了野外,你哭都哭不出来,我现在在西藏工作,整5年了,待遇什么的没有想象中的好,关键是在野外,没有信号,还有生命危险,有点不值得。如果对地质很感兴趣,建议去学珠宝鉴定,取得珠宝鉴定师的证书,去找个好点的工作很有希望,如有其它疑问,请追问
⑸ 中国地质行业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现在不受青睐的所谓“冷门”专业或在我国刚刚起步的新兴专业,将来可能会蕴藏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具备良好的就业环境。
“风光无限”的地理科学专业 (III) Scientific Speciality of Geography
学科描述:从不规律的地质、地貌中找出科学规律进行研究,这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活的关联的学问。
发展前景: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地理学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如黄河的整治是关系全国现代化建设的大事;青藏铁路的修建需要沿途的详细地形、地质资料,需要比较东西两条线路的优劣;西气东输,途经十多个省份,每个省如何修建输气管道在技术上更简便、在经济上更节约,还有西电东送、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等等,都离不开地理学的参与。
钱学森院士把地理科学列为世界现代十个科学技术大部门之一。他特别强调:地理学对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就一定要在中国发展地理科学。
就业预测:就业的范围较广,主要可以从事的工作如:教师---可在中学或高校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编辑---可在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编辑工作;公务员---可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工作;工程测量人员---可在大型建设集团从事与土地测量等相关的工作。
推荐院校:国内现在有50多所高校设置了这个专业,如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南京大学、南通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聊城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襄樊学院、广州大学、西藏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等。
注意,各高校研究方向有所不同。像武汉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图测量、绘制、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中国地质大学,主要方向为地质勘探。这两所学校也是地理学界非常知名的院校。
相关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特别提醒:本科生主要学习的是地理科学的应用,对地理科学更深入的研究工作需要到研究生、博士生阶段进行。
⑹ 地质行业前景
昨天看到新闻来说,由于中国源经济放缓,世界上最大的矿业巨头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放弃一项100亿美元的矿山投资项目,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要分析地质行业的前景还是得和整个经济大环境和市场需求联系起来,总体来说短期内,由于目前整个世界经济环境不是很好,地质行业不会很景气,但是矿产资源是有限资源,所以从长期来看,还是值得去探讨,但是如果你想以此作为职业,要看你的选择,即使发不了大财,这个行业让你衣食无忧还是不成问题的
⑺ 中国地质工作有发展吗
前景不是十分好。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问题现状
1、国内勘查项目融资逐年减少
受矿业市场波动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双重影响,国内地质勘查项目融资近5年在逐渐减少,自2013年的514亿元减少到2017年的320亿元左右,减少幅度达38%。而这其中,财政勘查项目保持相对稳定,5年内减少36亿元;社会勘查项目受生态环境保护、探矿权管理等政策影响较大,采矿行业的利润增长并未及时惠及上游的勘探行业,预期2019年社会勘查项目比2013年减少70%。
2、国内地质勘查专利申请数量开始下降
地质勘查行业还面临市场化程度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出现人才断层、复合型人才缺乏,资源浪费严重、不同部门重复投资,矿业权市场建设滞后,忽视科技创新、勘探技术与装备较为落后,可行性研究与勘查工作脱节等其他问题。例如,我国很多地勘单位只注重开拓社会市场,增加经济效益,人力、物力的应用都集中在具体项目实施上,真正投资在科技创新、技术手段创新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本少之又少,潜心搞研究的技术人员也很少。近年来,中国地质勘探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开始下降。2015年,中国地质勘探行业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为110个;到2017年,地质勘探行业专利申请数量降至86个。
图表2:2011-2017年我国地质勘查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单位:个)
⑻ 地质行业的发展趋势
地质行业,大概可划分为地质勘查和工程勘察两种。地质勘查就是俗称的找矿,工回程勘察就答是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
地方建设项目多,工程勘查就很吃香,现在国家规定建设项目必须有前期工程勘查以及一些相关的评估工作(地质灾害、压矿等),地方发展,建设项目多,工程勘查活就多。
个人发展从大环境上来讲是受局限的,机会会较其他行业少很多。
⑼ 将来地质行业的发展前景,地质研究生待遇如何
能找到工作,待遇就不错,对地质没有很深的了解,有可能野外作业时间多。外太空星球的研究就靠你们了。
⑽ 现在地质这行业前景怎么样
地质行业,大概可划分为地质勘查和工程勘察两种。地质勘查就是俗称的找矿,工程勘察就是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
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地质队伍,而且找矿的工作自很久以前到现在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全国各个省市空白区已经少之又少了,所以找矿的国家项目就越来越少,有大项目也是会在更偏远的类似内蒙等地区。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辽宁省的地质找矿项目基本省内的自己地质队去干了,外省单位很难进来,而且一个沈阳的地质单位基本不可能拿到大连的地质找矿项目。所以目前的地质找矿很受各个方面的局限。另外地质行业多是小型单位,目前可能还没有大的集团公司。总之项目少,竞争大,地方保护。以后会发展国外市场还是深部找矿就不得而知了。所以工资低,工作环境差就成必然了。
地方建设项目多,工程勘查就很吃香,现在国家规定建设项目必须有前期工程勘查以及一些相关的评估工作(地质灾害、压矿等),地方发展,建设项目多,工程勘查活就多。单员工工资也多不了多少,唯一好的就是,你要是有关系,有活的话,那就有钱赚。反之就就开个固定的工资吧。另外说一点很多大的建设集团公司,都有自己的一个勘察的队伍,纯地质单位一般拿不到他们的工程建设勘察项目。
目前地质行业还有中铁集团的模式。
个人发展从大环境上来讲是受局限的,机会会较其他行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