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地区属于什么地质地貌
A. 天水地区地质发展史
天水,甘肃省下辖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关中平原,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 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州,是伏羲和女娲诞生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天水下辖2区5县,总面积1.432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82.9万,其中常住人口332.30万(2016年)。
天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 天水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6家。 拥有天水师范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2017年天水实现生产总值614.96亿元,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48.4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11亿元。
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国在此设立了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地方。境内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16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天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麦积山、伏羲庙、南郭寺、水帘洞、大地湾遗址等著名景点和秦安苹果、花牛苹果、甘谷辣椒、天水呱呱、天水捞捞、天水面皮等特产和美食。
B. 天水麦积区位于哪个地形区,简述地形特点
麦积区地处东经105°25′~106°43′,北纬34°06′~34°48′之间,东西长123公里,南北最宽处50公里,最窄处不足公里,全区总面积3452平方公里。
市麦积区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最高峰天爷梁,高达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麦积属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适中,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从南向北依次减少。年均日照2090小时,每天平均5.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日照地域间差别大,北部山区较多,东南部林区较少。太阳辐射总量在2395~2703MJ/㎡,全年无霜期170多天。
麦积地跨长江、黄河流域,以秦岭为分水岭,岭北为黄河支流渭河水系,流域面积218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62.6%。渭河在境内长181公里,较大支流有藉河、葫芦河、牛头河、东柯河、东岔河等。岭南为长江支流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37.4%。嘉陵江水系在境内主要支流有红崖河、花庙河和白家河。
C. 甘肃的的地质地貌是啥样子的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溪流急荡,峰锐坡陡,恰似江南风光,又呈五岭逶迤。南疆的“纤秀”,北国的“粗犷”,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这里有苍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也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把无穷无尽的动力和光明,奉送给这块土地,焕发着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D. 甘肃天水那里的概况怎么样
呵呵,一看见有关于老家的话题,都愿意凑上去看看,怎么说呢,天水算得上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了,气候来说的话比北京好多了,没有大风大沙,并且不像北京这么干燥,当然你是南方的,天水肯定是没有南方那么湿润了,所以你应该会感觉到干燥,天水的冬天不是太冷的,如果你要是去乡下呢,你能睡到炕,很暖和,睡炕的人一般都不容易得风湿,但是炕肯定要比床硬的多,所以你也有可能会不适应,去了天水,你可以去麦积山,石门,仙人崖,曲溪当然还有天水市的一些地方看看,南方人应该见山水比较多的,你要是见山水比较多那就去麦积山看看石窟什么的,说起吃的,你一定要吃吃天水的面皮、凉粉、呱呱、冉冉,呵呵,告诉你几家很有名的,要是去北道,那就去原来渭滨市场的31号(也有可能是30号,你问问她家是团庄的,相当好吃),要是去马跑泉就去马跑泉的市场,菜市场南边出口有家回民卖擀面皮也很好吃,不过比面皮稍稍难消化一点点,还要马跑泉街上的小吃随便吃了,什么羊杂碎、羊肉泡、还有就是麻辣粉,都是手擀的,我在北京这么几年都没吃过,味道特别地道,还有马跑泉新市场门口有家卖包子的,做的也不错,去了可以去北道金都商城二楼超市门口吃烧烤,烤的很地道,并且也是和各地不一样的做法,哦对了,还有一个地方做的米线很好吃,一马路一直往西那好象是锻压厂那边,具体哪家忘了,但是牌子很破,店面很小,但是做的东西相当好吃,总之啊,天水的好东西数不胜数啊,再吃吃面皮夹饼,这肯定也是你没吃过的,你去了慢慢吃慢慢转,多玩几天,没准过年我也回去了,有机会还能见见,还有个不以为然的故事,很多地方的人都说天水出美女,呵呵,你可以站在天水的马路上四处看看,反正我是没觉得,天水人总体还是憨厚朴实,比较可靠的,总体消费比较低,你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就能转遍吃遍了,祝你玩的开心玩的愉快,呵呵,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可以继续问我,就在Hi里面就行
E. 我想了解天水的地质情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天水市 面积14392平方千米,人口350万人(2004年)。天水市地图秦州区面积2442平方千米,人口65万。邮政编码741000。(2005年以前叫秦城区)麦积区面积3452平方千米,人口58万。邮政编码70。(2005年以前叫北道区)秦安县面积1601平方千米,人口68万。邮政编码741600。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清水县面积200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741400。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甘谷县面积1572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741200。县人民政府驻大像山镇武山县面积2011平方千米,人口44万。邮政编码74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面积1311平方千米 人口32万。邮政编码7415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张家川镇。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最高峰天爷梁,高达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菜、果主要生产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 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分的渭河流域,面积1167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南部地区为长江水分的嘉陵江流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8.51%。有 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想看1000年前的中国就去西安;如果想看8000年前的中国就去大地湾其一是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大地湾出土的炭化稷标本,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上推了1000年。 其二是中国最早的彩陶。大地湾出土的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 其三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了十几种彩绘符号,这些符号比过去国内最早发现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划符号时间早了1000多年。 其四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年的大地湾四期文化发掘出一座编号为“F901”的建筑,是目前所见我国最高的房屋建筑。 其五是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 其六是中国最早的绘画。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玛拉雅植物交汇处,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天水市现有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122种。 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二级保护的有连香树、星叶草、杜仲、银杏、大白红杉、大果青杆、金钱松、小白树、水青树;三级保护的有秦岭冷杉、庙台槭、穗花杉、华榛、领椿木、胡桃楸、獐子松、青檀等。 野生药用植物660多种,其中常用药220多种。广阔的天然森林,繁衍了许多珍禽异兽,栖息着30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的羚牛、梅花鹿、金猫、云豹等;二类保护的有羚麝、马麝、白臀鹿、斑羚、石貂、水獭、猞猁、猕猴、红腹角雉、兰马鸡、红腹锦鸡、大鲵、暗腹雪鸡、淡腹雪鸡、勺鸟、血雉、黑熊、秦岭红鳞鲑等 http://ke..com/view/14548.htm
F. 天水地质发展历史
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
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最高峰天爷梁,高达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菜、果主要生产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
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流域,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水分的渭河流域,面积1167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南部地区为长江水分的嘉陵江流域,面积265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8.51%。
G. 甘肃至天水是什么山脉
天水是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甘肃临潭至天水的山脉属于秦岭。
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专限于陕西属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
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
长约1600多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7)天水地区属于什么地质地貌扩展阅读:
天水在夏、商时期属雍州,周孝王十二年(公元前九世纪)赢非子在秦池(今张家川县城南一带)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号赢秦。秦即后世的秦亭,是天水市辖区见于史籍的最早地名。
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灭圭阝戎、冀戎,置圭阝(今城区)、冀(今甘谷县东)二县,这是中国历史上设置最早的两个县级建置。秦昭王二十八年(279年),设陇西郡。郡县制在今辖区确立。
H. 求甘肃天水自然地理概况
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
西通青专海、西藏、新属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正好在祖国的几何中心,地处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天水市居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交通及区位优势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陇海铁路穿越全境,天水南站(徐兰高铁)正在规划。G30连霍高速在2011年在天水地区全线通车,G7011十天高速列入规划,G310国道、G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素有“陇上小江南”的美称。2003年,全市货运量占全省总量的25%,客运量占全省总量的30%;199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各市地州始终列第二位,年均增长8.9%,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辐射力、带动力,区位优势明显。
I. 天水市秦州区的地质、地貌、植被概况
秦州区处于两山之间,呈带状走向。主要以黄土为主,植被属于耐旱型
J. 天水市的南面和北面各是什么山脉
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最高峰天爷梁,回高达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答,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土壤在河流和沟谷区为冲击、洪积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经过开垦耕种熟化而形成以黄绵土、黑垆土为主的耕作土壤。土层深厚,山塬开阔,是粮、油、菜、果主要生产区。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