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地质才会有黄金
㈠ 什么地质条件下能形成黄金
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此,大体上能代表早期残存地壳组成的太古宙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丰度值高于地壳各类岩石,可能成为金矿床的最早的“矿源层”。
金在地壳中丰度值本来就很低,又具有亲硫性、亲铜性,亲铁性,高熔点等性质,要形成工业矿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矿、富矿,金则要富集几千、几万倍,甚至更高,可见其规模巨大的金矿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地质时期,通过多种来源,多次成矿作用叠加才可能形成。
生金亦称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半成品,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的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生金分为矿金和沙金两种。
矿金也称合质金,产于矿山、金矿,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细而沉淀积成,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矿金大多与其他金属伴生,其中除黄金外还有银、铂、锌等其他金属,在其他金属未提出之前称为合质金。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间。
砂金矿是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世界黄金生产的主要矿床,但经过几千年的开采,富矿砂多已枯竭,现在主要以矿金为主,砂金是产于河床湾曲的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经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
㈡ 知道一个山有黄金,怎么才能找到
在火山岩地区,硅化破碎带(即硅质岩带)是金矿化的有利地带,也是岩金的主要岩石,围岩大部分为凝灰岩类岩石,由于凝灰岩、熔接凝灰岩、熔岩等岩石致密坚硬,抗风化力强,因此含金矿化带往往产于高山峻岭中。只要有金矿化带的地方,人们都会开采。
上述已经回答你第一个问题。
2.找金矿,主要根据地层、构造、岩石、围岩蚀变,在构造破碎带中寻找硅化带、褐铁矿化带、低温热液蚀变如水云母化带等,当然最主要的是金矿化。含金岩石在岩石中能见到细小的金颗粒。
3.含金的岩石的颜色比较复杂。岩金的工业品位3克/吨。
4.沙金主要赋存于第四纪与基岩接触带间,是含沙金最多的地方,也是富集地带,是砂砾地带,当然往上部也有含沙金,但含量远远低得多,沙金的工业品位品位0.5克/立方米。
㈢ 地球上的黄金都是怎么来的 地球上的黄金有多少
据科学家推断,地壳中的黄金资源大约有60万亿吨,人均1万多吨。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仅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截止2005年,人类采掘出的黄金不过12.5万吨,约占总储量的六亿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在星球形成之际的剧烈波动期,地球是一团融熔状态的矿物。许多大小不同的天体撞击这团融熔矿物。这些天文级的撞击可能撞出了月球,并且造成数十亿吨的液化黄金沉入地核。
绝大部分的黄金之所以集中于地球深处是因为它们的密度较大,在早期地球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时,重物质下降,轻物质上升的分异变化形成了这样的结果。
那些黄金从此留在了地心。按照地球形成理论,地球上的贵金属早已沉入地核,人类不可能开采出大量的黄金。那么,人类已开采出来的大量黄金和其他贵金属从何而来?
人类开采的黄金来自陨石撞击
科学家们近日宣称,地球上所有的黄金来自大约40多亿年前一场巨大“陨星雨”的恩赐。
黄金来自外太空的证据
为了对其进行验证,以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马蒂亚斯·维尔博尔为首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格陵兰岛的古老石头。科学家将这些采集到的岩石与地球上其他地方能代表现代地幔结构的岩石进行了比较。如果前者中较后者样本中存在明显较少的贵重金属元素,那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陨石撞击是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对岩石中的钨同位素构成进行了检测,钨与黄金和其他重金属一样,在地核形成过程中沉积到了地球的中心。检测结果发现,l克格陵兰岩石中仅含有千万分之一克的钨,数字虽小却暗藏了巨大变化。钨同位素的构成能清晰显示地球原有物质和外来陨石添加的物质。根据计算,通过陨石雨降落到地球上的黄金数量和地球上多出来的可开采部分惊人的一致。
地球上的黄金都是怎么来的 地球上的黄金有多少
之所以绝大部分的黄金集中于地球深处是因为它们的密度较大,这就导致地球近表层几乎没有黄金存在,直到又过了大约两亿年,一场狂暴的“陨星雨”降临地球。
当时有超过2000亿亿吨的陨星物质从天而降,猛烈轰击新生的地球,这些倾泻而下的物质中就有黄金。地质学家们发现这场巨型陨星雨为地球表层补充了由于早期重力分异作用导致匮乏的贵金属元素。
㈣ 黄金在什么地质有!
AU 属于中低温热液矿物 在自然界中 很常见的金有 砂金 岩金 两种
砂金为岩内金的风化产物 经风化搬容运至某一地点
岩金 为含金岩浆顺裂隙从地球内部喷至地表或是地壳 从而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及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够形成的
㈤ 什么样的土壤里面会含有金子
沙质土壤里面含有金子。
㈥ 怎样的地质或地貌才会富有黄金
肿么,你想私自开矿?你想牢底坐穿?
㈦ 什么样的地质才会有沙金
呵呵,沙金多是细碎的捡不起来的。
㈧ 黄金一般在什么样的地质能找到
纯金为金黄色,含有杂质时其颜色可相应变化,如含银或铂时颜色变淡;含铜时颜色变深。根据在试金板上划下的金的条痕色泽,可估计金的成色。高成色金条痕为赤黄色;含10%的银时其条痕为悦目的金黄色;含银20~30%时为草黄色;银含量超过30%则具有黄中带绿的色调;含银超过50%则丧失金所固有的黄色而近于银白色。
金具有耀眼的光泽,白光下反射率平均为74%,随着含银量的增加,反射率增高,金硬度增大,密度减小。故可根据硬度来确定金的成色(表3.18.1)。
金的挥发性极差,在熔点温度之上至1300℃几乎无挥发性,但在煤气和CO气氛中挥发性大大增加。因此,在碳覆盖层下熔炼金会因挥发而造成金的损失。
金的延展性极好。1g纯金可拉成3500m长、直径0.00434mm的细丝,或压成厚度为0.23×10-8mm的金箔。
(一) 金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性质
1.金的化学性质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从常温到高温一般均不氧化。金不溶于一般的酸和碱,但可溶于某些混酸,如王水。金也可溶于碱金属,氰化物,酸性的硫脲溶液,溴溶液,沸腾的氯化铁溶液,有氧存在的钾、钠、钙、镁的硫代硫酸盐溶液等。碱金属的硫化物会腐蚀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细菌的代谢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的电离势高,难以失去外层电子成正离子,也不易接受电子成阴离子,其化学性质稳定,与其他元素的亲和力微弱,因此,在自然界多呈元素状态存在。
2.金的地球化学性质
金具有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生;易与亲硫的银、铜等元素形成金属互化物。
金具有亲铁性,陨铁中含金(1150×10-12)比一般岩石高3个数量级,金经常与亲铁的铂族元素形成金属互化物。
金还具有亲铜性,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着亲铜和亲铁元素之间的边缘位置,与铜、银属于同一副族,但在还原地质环境下,金的地球化学行为与相邻元素相似,表现了更强的亲铁性,铜、银多富集于硫化物相内;而金铂多集中于金属相。金在地球中元素丰度为0.8×10-6,地核为2.6×10-6,地幔为0.005×10-6,地壳为0.004×10-6。金在地壳中的丰度只有铁的1/1千万,银的1/21。
地球上99%以上的金进入地核。金的这种分布是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此,大体上能代表早期残存地壳组成的太古宙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丰度值高于地壳各类岩石,可能成为金矿床的最早的“矿源层”。
综上所述,金在地壳中丰度值本来就很低,又具有亲硫性、亲铜性,亲铁性,高熔点等性质,要形成工业矿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矿、富矿,金则要富集几千、几万倍,甚至更高,可见其规模巨大的金矿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地质时期,通过多种来源,多次成矿作用叠加才可能形成。
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金。南非占世界查明黄金资源量和储量基础的 50%,占世界储量的38%;美国占世界查明资源量的12%,占世界储量基础的8%,世界储量的12%。除南非和美国外,主要的黄金资源国是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在世界80多个黄金生产国中,美洲的产量占世界33%(其中拉美12%,加拿大7%,美国14%);非洲占28% (其中南非22%);亚太地区29%(其中澳大利亚占13%,中国占7%)。年产100吨以上的国家,除前面提到的5个国家外,还有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年产50吨—100吨的国家有秘鲁、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巴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此外墨西哥、菲律宾、津巴布韦、马里、吉尔吉斯坦、韩国、阿根廷、玻利维亚、圭亚那、几内亚、哈萨克斯坦也是重要的金生产国。
㈨ 怎么样才能鉴别石头里有黄金
需要用探测仪,然后切开进一步检验。
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内,用黄金在容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 试金石的矿物学名称为碧玄岩,又称燧石板岩、硅质板岩等。属玄武质喷出岩,致密坚硬,呈黑色。作为观赏石以通体黝黑者为优,若其上又有如游丝状的金线,则为上品。试金石形态各异,有的圆润如卵,有的布满波纹状的坑凹起伏,有的留有如同人指甲掐过的痕迹,成为"指甲痕"。试金石又名玄玉!
㈩ 黄金凭什么那么贵,地球上的黄金是怎样产生的
黄金是稀有金属所以价格比较贵,黄金大部分都是从金矿开采出来然后进行提纯的,还有少量的天然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