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是什么地质
Ⅰ 从地质地貌角度分析雁荡山自然景观的成因
雁荡山的风光形成的两个原因 1)主要原因是有一座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2)雁专荡山处于海洋季属风气候生态环境雁荡山风光形成的六个条件1、雁荡山火山岩层保护良好 2、巨厚的流纹岩层是造景的主“材料”3、断裂及沿断裂的溪涧流水是塑造奇景的神斧4、外力作用雕琢细刻雁荡山的风光5、植被发育与良好保护装扮了雁荡风貌 6、季节、昼夜、阳光、雨水、风力的变化增添了雁荡风光的变换性。
Ⅱ 雁荡山在哪个省什么地方
雁荡山在浙来江省温州市和台州市南部自。
雁荡山,位于浙江温州乐清市境内,地处北纬27°50′~28°30′,东经120°27′~120°41′,总面积450平方公里。雁荡山(龙西乡)南距温州市龙湾区的永强机场仅80公里(一级公路,车程不到2小时,北距台州市路桥区的黄岩机场仅60公里(高速公路),车程不到1小时。
(2)雁荡山是什么地质扩展阅读
景区历史
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4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初其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4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初其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2013年9月9日,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顺利拿到绿牌,被确认在未来四年里继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一员。至此,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第二次中期评估。
2014年1月,在中国森林旅游网、中国林学会森林公园分会、网易联合主办,网民参与投票评选的2013年中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系列评选活动中,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2013年“中国最具网络人气最美森林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雁荡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雁荡山风景区
Ⅲ 求雁荡山地形!不是什么地貌地质,比如说什么中间高四周低之类的。
雁荡山抄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也是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
雁荡山古火山来源于板块运动:在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挤压摩擦产生热能,使上地壳和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当有断裂通往地表时,岩浆就沿着这一通道上升到地表,火山就喷发了。在经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过程后,岩浆覆盖在原始地貌上,岩浆中的流纹岩成为了雁荡山的主要地质地貌和地形。
Ⅳ 浙江雁荡山地质地貌
雁荡山流纹岩峰林地质景观区
Ⅳ 雁荡山地质奇观有哪些
是图片,参考一下 http://www.ks5u.com/pic_ks5u/2008-11/5/18231.shtml雁荡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部分位于永嘉县及温岭市。距杭州300公里,距温州70公里。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500 多个景点分布于8个景区,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三个景区被称为“雁荡三绝”。特别是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堪称中国一绝。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荡。雁荡山系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
Ⅵ 雁荡山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
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全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雁荡山有着独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这是它区别于中国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美学价值:
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寰中绝胜”、“天下奇秀”的名山,雁荡山自有其自身的山水美学特色。雁荡山由于地形复杂、景象丰富、一景多象等景观特点,所以雁荡山最突出的形象美的特点还是奇。
雁荡山奇在什么地方?奇在流纹岩特有的造型上;奇在自然景观非同寻常、出人意料、变幻莫测之美上;奇在摩天劈地、拔自绝壑的峰;奇在倚大高地、气势磅礴的嶂上;奇在夺人心魄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上。
雁荡景观,奇闻天下,但不只是在奇。还有雁湖岗、龙湫背之雄伟;云洞栈道之险;仙溪、清江山水之秀。初月谷、鸣玉溪、灵岩及诸多洞穴景观之幽冥。登上百岗尖,俯瞰百座山冈于脚下,领略“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高旷,下至海滨、乐清湾,欣赏“海到尽头天作岸”的平旷景观,都是美的享受。
难怪画家潘天寿评雁荡山景观的“怪诞高华,令人不能想象”。
文化价值:
雁荡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观形象,给诗人、画家、文人学士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于此赋诗作画,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诗词5000多首,以及龙鼻洞等400多处摩崖石刻,还有南阁牌坊等历史古迹,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
科学价值:
雁荡山是大自然解剖的一座白垩纪破火山立体型模型,是流纹质火山岩自然博物馆。雁荡山破火山全球性突变事件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独特性,在西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具普遍性与代表性,是研究大陆边缘岩浆作用深部地质过程的天然深钻。
Ⅶ 雁荡山属于什么地貌()A,流纹岩B,石英砂
雁荡山是抄亚洲大陆边缘巨袭型火山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也是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
雁荡山古火山来源于板块运动:在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称古太平洋)向亚洲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挤压摩擦产生热能,使上地壳和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当有断裂通往地表时,岩浆就沿着这一通道上升到地表,火山就喷发了。在经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过程后,岩浆覆盖在原始地貌上,岩浆中的流纹岩成为了雁荡山的主要地质。
Ⅷ 雁荡山是什么流水侵蚀学术思想的发源地
雁荡山地质地貌启智功能早在11世纪对我国科学家产生了作用,雁荡山是沈括流水侵蚀学术思想回的发源地,近 代中国地答质学家基于对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地质与岩石的 研究,认为雁荡山为白垩纪破火山与流纹质火山岩的典型 地区,已成为我国这一学科的教学基地。自1996年以来已 引起国内外专家关注,成为考察研究中国东部火山岩带的 经典性地区。
Ⅸ 雁荡山详细介绍
雁荡山系绵延数抄百公里,按地理位袭置不同可分为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泽雅)、东雁荡山(洞头半屏山),通常所说的雁荡山风景区主要是指乐清市境内的北雁荡山。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
Ⅹ 雁荡山属不属于丹霞地貌
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回——答破火山。由于处在古火山频繁活动的地带,山体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峰、柱、墩、洞、壁等奇岩怪石,称得上是一个造型地貌博物馆~属于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