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野外地质实习的建议有哪些
『壹』 进行土壤地理野外实习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采样点相关数据和信息准备;
2、采样样品存放和运输装置、设备、容器、工具专准备;
3、采样点标记属和对应关系登记、记录等准备;
4、相应环境、气候、天气、温湿度等数据和记录及相关工具准备;
5、采集流程和处理流程准备;
6、人员分工和操作流程准备。
『贰』 实习七 野外沉积地质实习
野外沉积构造的识别和沉积相分析是沉积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工作。将室内课堂教学和野外现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西山的新元古界-古生界剖面出露较好,陆相、海相沉积均有,碳酸盐岩、碎屑岩皆存,沉积现象丰富,是野外沉积地质现场教学的理想地点。
一、实习路线
北京门头沟区下苇甸-丁家滩-军庄-三家店。距北京市阜成门约40km,参观路线沿永定河岸。路线经上苇甸隆起南翼(下苇甸村北)至香峪大A-九龙山向斜北翼(三家店村北)。涉及地层包括: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和二叠系(表7-1)。
表7-1 北京西山下苇甸-军庄一带地层简表
二、主要观察点和观察内容
本野外现场教学路线的主要观察点有6个,具体位置见图7-1(北京西山下苇店丁家滩-军庄地区地质略图和观察点位置),按地质年代顺序编号为:G1、G2、G3、G4、G5、G6。
图7-1 北京西山下苇甸—丁家滩—军庄地区地质略图和观察点位置
G1—青白口系沉积相观察点;G2—青白口系与寒武系之间平行不整合观察点;G3—下寒武统沉积相观察点;G4—中寒武统沉积相观察点;G5—上寒武统沉积相观察点;G6—上二叠统沉积相观察点
(1)青白口系沉积相观察点(G1):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泥岩中的水平层理等(图7-2);龙山组石英砂岩中的大型楔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脉状层理、波状、透镜状层理、波痕、冲刷构造、沉积旋回及其变化、沉积环境的判别等(图7-3~图7-5)。
图7-2 下马岭组水平层理
图7-3 龙山组石英砂岩中楔状交错层理
图7-4 龙山组羽状交错层理
图7-5 龙山组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
(2)寒武系底界平行不整合观察点(G2):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与古生界寒武系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图7-6)。
图7-6 青白口系下马岭组与寒武系昌平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3)下寒武统沉积构造观察点(G3):下寒武统灰岩中生物扰动形成的斑状构造(豹皮灰岩)、核形石构造(图7-7,图7-8)。
图7-7 下寒武统灰岩的斑状构造(豹皮灰岩)
图7-8 下寒武统灰岩中的核形石构造
(4)中寒武统灰岩沉积构造观察点(G4):中寒武统张夏组灰岩中的鲕状构造和豆状构造(鲕状灰岩和豆状灰岩)、藻丘构造(图7-9,图7-10)。
图7-9 中寒武统张夏组灰岩中的鲕状构造(鲕状灰岩)
图7-10 中寒武统张夏组灰岩中的豆状构造(豆状灰岩)
(5)上寒武统砾屑灰岩观察点(G5):上寒武统砾屑灰岩,风暴沉积的特征、泥晶灰岩丘、叠层石礁体(图7-11~图7-13)。
图7-11 上寒武统砾屑灰岩(风暴沉积)
图7-12 上寒武统叠层石礁
图7-13 上寒武统叠层石礁体内叠层石
(6)上二叠统红庙岭组沉积相观察点(G6):上二叠统红庙岭组陆源碎屑岩中岩石类型、岩性组合特征、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冲刷构造等沉积构造,深灰色泥(页)岩中水平层理、植物化石碎片,沉积剖面结构,旋回特征(图7-14),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类型与分析。
图7-14 上二叠统红庙岭组辫状河沉积旋回
三、实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掌握野外沉积构造和沉积标志的识别和沉积现象的观察与描述方法。
(2)利用所学沉积相的有关知识,根据野外收集的沉积相标志,分析各主要观察点的沉积环境。
四、教学方式
针对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情况,确定教学的方法,如可针对观察点、不同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解式:在地质现象观察点,首先由教员对该点的主要沉积构造特征进行讲解,然后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沉积环境。
(2)讨论式:在地质现象观察点,教员布置分组观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描述,分析沉积环境,然后集中讨论,最后由教员进行总结或讲评。
(3)专题研究式:由教员提出较深入的研究题目,学生分组或自由组合进行研究。
五、实习报告编写要求
(一)内容要求
实习报告是每位同学对野外现场教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小结。实习报告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如观察描述分析型或研究型。
(1)观察描述分析型:要求对不少于2个观察点的沉积现象进行详细描述,并附素描图或照片,并分析其形成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阐明确定的依据)。
(2)研究型:针对实习中某个沉积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的报告。
(二)形式要求
(1)实习报告应将文字与图件、照片有机结合;
(2)文字(不含图件、照片)不少于2000字;
(3)应按规范格式列出参考文献。
六、有关资料
(1)北京西山下苇甸-军庄一带沉积地质教学路线有关地层资料(表7-1)。
(2)北京西山下苇甸-丁家滩-军庄地区地质略图和观察点位置(图7-1)。
『叁』 地质实习有哪些内容
矿石的种类,地质年代的特点,世界各地的地质特点、地质风貌,还有地质年代的典型生物啊等等
具体还是学了以后会比较清楚
『肆』 野外地质实习心得是什么
地质野外实习的心得体会模板:
刺激而艰辛的地质实习结束了。这七天的野外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劳累而充实,艰险而浪漫,是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每天的野外实习,每一个点,我都认真观察,记录,测产状,画地层素描图,认真听老师讲解,力争当场能够理解。
每天走过的路线也能大致描绘在地形图上,地质界线也能比较准确的画出来。比较实在的是,这七天里,我学会了罗盘的使用,地层界面能够判断,能够使用罗盘顺利地测出产状,野外岩性的识别基本掌握,岩浆岩,沉积岩大致掌握,具体岩性,各个地层的岩石也能在野外及室内顺利而准确地识别。
可以说,不枉此行。这次野外实习绝对是一次精神与意志的较量。如果意志不坚定,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次实习是很难从头到尾彻彻底底坚持下来的。也可以说,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实习的人都是一个精神顽强,意志坚定者。从这次实习中我们不仅体验到了野外实习的艰辛与乐趣,也从新认识了自己,增强了信心,对今后各方面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
『伍』 想请问一下有关地质的假期实习生主要跟地质队跑野外做一些什么实习内容呢有经验的进
那要看你去野外做什么了,如果要是去跑地质填图,你要提前看看岩石学专,地质构造,熟悉属一下罗盘的使用方法等等;要是去野外跟钻机,钻探学一类的书一定要看吧,还要岩石学,地层学要熟悉,不然难以辨别描述岩心,水文也要看看,要是用到测井的话,这方面的书也是要看的;要是去做物探,就要具体看你的工作了,要是磁法的话,有个好身体就型了,地震的话,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学会看二维或者三维的图谱的,但是术语你要清楚,但是这个很难学到东西。
不管你是去做什么,一定要表现的谦卑,不懂的要问,但别问的没水平;对老工程师要有礼貌,比如帮他们拿些东西,吃饭时注意用餐先后之类的,给他们留下好的印象,你就能从他们那里学到好多东西。
『陆』 地质工作新体制的建议
当前中央政府对地质工作的行政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
地勘工作体制改革实践调查研究
属地化地勘单位分别由省(区、市)国土厅和其他工业口的厅局管理,原行政局级的地勘单位直属省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项目联系,进行业务指导。未属地化的地勘单位与国土厅只有业务联系,不享受地方相关政策待遇。这些地勘单位仍保持事业性质,但都开展了面向社会服务的企业化经营活动,经营收入超过财政拨款很多。
由于地质工作多头管理,国土资源部只能依靠探矿权登记了解全国地勘项目实施情况,无法统筹协调,极大地影响了地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多数地勘专项在具体项目立项后缺乏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难以保证勘查工作质量和预期效果,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地质找矿水平的提高。
理顺地质工作新体制,首先要明确,政府负责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负责战略性矿产勘查,包括能源矿产、非能源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和普查评价。由国土资源部统领全国地质工作和矿产开发的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具体抓立法、规划、制定政策、宏观调控、指导服务、执法监督。相应调整行政机构,减少职能重复和缺位。
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国土资源部领导下,统一组织实施和管理全国陆地和海洋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按照国发〔2006〕4号文的规定,具体包括:负责全国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全国性、跨区域、海域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综合调查与重大地质问题专项调查。主要任务是:
(1)战略性矿产勘查方面。能源矿产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必须放在地质勘查的首要位置,贯彻深化东(中)部、发展西部、加快海域、开辟新区、拓展海外的方针;国内紧缺的非能源矿产(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钾盐、金),要贯彻东部攻深找盲、中部发挥特色、西部重点突破、境外优先周边的方针。以上战略性矿产的勘查,一般做到普查程度,即通常所说的前期矿产勘查工作,以便既降低商业性矿产勘查的风险,又避免与地勘企业或矿山企业在探矿权上争利。在勘查市场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对急需的矿产资源国家可以投资进一步勘查,以加快开发,但勘查成果要有偿转让。
(2)基础地质调查方面。在重要经济区域、重点成矿区带、重大工程建设区、重大地质问题区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等,系统开展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等综合地质调查,更新地质图文,做好各类地质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为社会提供有效快捷的地质信息服务。
(3)海洋地质调查方面。进行海岸带、大陆架和海底地质情况探测,系统掌握海洋地质基础数据,摸清海域油气等资源潜力,并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地质调查计划和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勘查活动。同时,开展极地地质考察和研究工作。
(4)拓展社会服务方面。强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全面推进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矿山环境地质等的调查工作。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依法及时向社会提供地质信息服务。
(5)勘查方法技术方面。从传统方法技术到新方法新技术,推进探测和分析测试技术向更深、更高、更精的层次发展,发展资源立体探查技术;开展替代资源和新能源研发与应用;发展基于“3S”和数值模拟技术的信息、数据集成体系,实现数字地球数字地质的现代化新模式,提高地质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根据以上地质工作任务,组织制度上建议: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是副部级国家局,是国家级的地质调查机构的定位,是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的事业单位。应在国土资源部领导下,统一管理中央财政支持地质工作的项目和经费,统一规划协调、统一组织实施、统一监督检查,向国土资源部负责,成为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和研究方面的技术支撑。为此将目前归口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的27个部属院所和事业单位,改为直属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机构、一班人马”,局长就是院长,副局长就是副院长,凡属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用局的名义上对国土资源部下管各事业单位,凡属地质科研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可用院的名义上对国土资源部、科技部下管各研究所。目前中国地质科学院直属国土资源部又归口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实际运作中多了一道程序,还不利于克服调查与研究“两张皮”现象。进一步充实院属各所力量,组建油气地质、非金属地质和物化探队伍,以六个大区研究所(中心)和海洋、遥感等队伍为基础,从社会公开招聘专业骨干人才,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大量招聘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充实野外一线力量,组建东海、黄海和南海海洋地质调查队伍。按照六个大区各自的地质构造和成矿条件,在国家地质勘查长远规划指导下,通过三五年实践锻炼,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国家级地质调查队伍。队伍规模应该力争在两三年内达到3万人。首先要向中编办申请扩大编制,各地按需要申报,经中国地质调查局审核后由国土资源部批准。
省级国土资源厅主要负责本地区地质工作和矿产开发的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负责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有固定的副厅长(兼任地矿局长)分工管理全省(区、市)地质工作。省级地质调查局(院)受中国地质调查局和省厅双重领导,除参加和配合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以外,可以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质矿产条件和已有地质工作程度,自主决定地质工作上的职责权限、队伍规模和组织制度。估计全国省级地调院合计3万~5万人。
属地化地勘局、队和中央企业未属地化地勘局、队,必须坚持企业化取向,以省级地勘局和中央企业管理的地勘总局为单元分类重组队伍。第一步,剥离离退休人员和其他社会职能,使其实现社会化;第二步,事企分开,剥离公益性的地调(局)院,各专业性勘查院由差额拨款逐步向企业发展,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勘查、矿产勘查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成为地勘市场的主体,也是走出国门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主体,并在市场竞争中跨地区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近期和今后相当时间内,通过委托或竞争方式也可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各省(区、市)地勘单位企业化要积极引导,循序渐进,方法途径应该因地制宜,转制进度不必划一,可以成熟一个过渡一个。
矿山地质工作,主要由矿山企业自主进行,勘查支出按有关规定据实列支,进入矿山成本。矿山企业应该向上游地质找矿延伸,也可以通过地勘市场,选择社会地勘单位,承担矿山地质工作,特别是矿山深部和外围扩大找矿工作。
理顺后的全国地质工作管理体系如下:
地勘工作体制改革实践调查研究
『柒』 地质专业野外实习阶段需注意收集那些资料
其实不用搜集什么资料,最重要的是把地球科学概论、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以内及实习区域容的地质概况搞清楚,学会使用“地质三宝”,包括GPS等定位设备,练习地质剖面清绘、野外记录本记录要领、野外定位方法等。祝你实习愉快!
『捌』 野外实习目的与意义有哪些
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了解野外工作的基本步骤,练习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野外研究工作的方法;掌握各类动物标本的采集、测量、制作和保存的方法,学会使用检索表鉴定动物种类,认识常见的代表动物;了解动物资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锻炼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野外实习目的意义
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意义
动物学野外实习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去了解形形色色的动物种类及生态习性,这是比课堂教学更为复杂、生动的学习方式,它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
动物学野外实习中的标本采集、制作、动物生态习性的观察研究等大部分内容是课堂教学无法涉及或侧重的,这些重要的知识只有通过野外实习来学习,因此动物学野外实习又是课本知识的深化和补充,
人类对自然界了解还很有限,有许多自然现象引人入胜,启人深思, 在与自然界接触中,学生的好奇心被开启,结合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能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锻炼科学研究的能力。
许多生物系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教学工作,他们把在野外实习中获得的知识结合到教学中,无疑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一些学生即使将来从事其它领域的工作,野外实习时获得的一些实践知识与基本原则方法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自然保护最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法就是走进自然、了解自然。学生在野外实习中深入大自然,能充分感受到自然界中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流,丰富的物种,自然的和谐与美妙会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是十分有意义的。
野外环境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野外作业工作量大,时常还要忍饥挨饿,跋山涉水,顶酷暑冒风雨,这种艰苦的环境对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不同的生境,不同的物种具有千差万别的形态结构,动物学教学若离开了标本,就会变得抽象而空洞,动物学野外实习为积累标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时积累的标本还可向学生及社会开放,普及环保知识。
动物学讲授的是关于动物形态结构及其功能与环境相统一的学问,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同样需要深入自然,进行观察研究,动物学野外实习每年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机会。甚至有不少学术论文即是长年野外实习积累的结果。
『玖』 野外地质工作会遇到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
首先遇到的是爬山涉水,“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最真实的写照。你将走过内前人没有走过的道容路。路就在你的脚下,让你随时的选择,会让你疲倦不堪的。解决的办法就是端正思想,不怕苦,不怕累。
第二是春天出去的时候经常的遇到老蛇,解决的办法是,地质锤的把子长一点,走路尽量的不要选择潮湿的山凹,注意路上的动态。
第三是住房生活的困难,出去野外工作,往往是租住老百姓的空闲的房子,住宿,洗澡,吃饭等方面都会遇到不少的困难。解决的办法是习惯了简单的生活就好。
当然,在野外工作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还可能会有一些预测不到的困难,如果你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你就会慢慢的习惯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的。
如果要彻底的解决这些困难,第一,你不要学地质的,第二如果你已经学了地质专业的,你可以改行或者半改行,半改行就是调到地质行业的机关里去,改行就是脱离地质行业,找其他的工作做,这个解决的办法才是最彻底的。
以上回答,希望你喜欢。
『拾』 地质类野外实习需要带些什么
野外实习记录本、去实习地区地图、罗盘、锤子、放大镜、卷尺、登山鞋、水、干粮(巧克力、火腿)、女生最好穿长袖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