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属于什么地质面貌
『壹』 珊瑚属于什么
答:动物。
珊瑚虫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石珊瑚是最为蓝珊瑚(Heliopora属人熟知、分布最广泛的种类,单体或群体生活。与黑珊瑚和刺珊瑚一样,隔膜数为6或6的倍数,触手较简单而不呈羽状。石珊瑚、黑珊瑚和刺珊瑚与有亲缘关系的海葵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有外骨骼。石珊瑚见于所有海洋,从潮带到6,000公尺(约20,000呎)深处。营群体生活的种类,其水螅体直径1∼30公釐(0.04∼1.2吋)。大多数活体石珊瑚为浅黄色、淡褐色或橄榄色,依生活在珊瑚上的藻类而定。但其骨骼恒为白色。最大的营单体生活的石珊瑚为一种石芝属(Fungia)动物,直径可达25公分(10吋)左右。
石珊瑚的骨骼呈杯状,包住水螅体,其成分几乎纯为碳酸钙。其生长率取决于年龄、食物供应、水温以及种类的不同。环状珊瑚岛和珊瑚礁由石珊瑚的骨骼形成,其形成速率平均每年约0.5∼2.8公分。常见的石珊瑚种类包括瑙珊瑚、蘑菇珊瑚、星珊瑚和鹿角珊瑚等,均以其形态命名。
黑珊瑚和刺珊瑚呈鞭状、羽状、树状或形如瓶刷,分布于地中海、西印度群岛以及巴拿马沿岸海域。
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空气中一种使珊瑚易死的成分,出现在一些珊瑚区
,因此,全球珊瑚种类及数量急剧减少。
『贰』 什么是海岛
在茫茫的海洋上,碧波里涌出一片片陆地,人们称之为“海岛”。是什版么力量造就了这些权岛屿?尽管海岛的面貌千姿百态,但人们仍然能够找到其中的规律性。
它们或是从大陆分离出来,或是由海底火山爆发和珊瑚虫构造而成。前者姓“陆”,地质构造与附近大陆相似;后者姓“海”,地质构造与大陆没有直接联系。
海岛
『叁』 有珊瑚化石的地方,曾经是什么地质
表面此地在地质历史时期里有一段时间是处于海相环境的.后期地壳抬升海退,该地区露出地表.
『肆』 珊瑚属于什么
珊瑚在腔肠动物中是个统称,日常生活中凡造型奇特、玲珑透剔而来自海产的,珊瑚是重要的有机宝石之一,人们就冠以“珊瑚(coral)”,凡“红色者”,统统称之“红珊瑚”。珊瑚通常包括软珊瑚、柳珊瑚、红珊瑚、石珊瑚、角珊瑚、水螅珊瑚、苍珊瑚和笙珊瑚等。有人误把体软的海鳃类(Pennatulacea)和群体海葵(Zoantharian)也误称为“珊瑚”.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红色是由于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铁而形成的,黑色是由于含有有机质。具有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不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48-1.66。硬度3.5-4,密度2.6-2.7g/cm3,黑色珊瑚密度较低,为1.34g/cm3。性脆。遇盐酸强烈起泡。无荧光。
珊瑚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
古罗马人认为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止血和驱热的功能。它与佛教的关系密切,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来做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是极受珍视的首饰宝石品种。
一般珊瑚水螅体的剖面图
刺胞动物门(Cnidaria)珊瑚虫纲(Anthozoa)海生无脊椎动物。特点为具有石灰质、角质或革质的内骨骼或外骨骼。珊瑚一词也指这些动物的骨骼,尤其是石灰质者。
石珊瑚(石珊瑚目〔Madreporaria或Scleractinia〕)约有1,000种;黑珊瑚和刺珊瑚(角珊瑚目〔Antipatharia〕)约100种;柳珊瑚(或角珊瑚,柳珊瑚目〔Gorgonacea〕)约1,200种;而蓝珊瑚(蓝珊瑚目〔Coenothecalia〕)仅存一种。
珊瑚虫只有水螅型的个体,成中空的圆柱形,下端附著在物体的表面上,顶端有口,围以一圈或多圈触手。触手用以收集食物,可做石珊瑚(Diploria属)一定程度的伸展,上有特化的细胞(刺细胞),刺细胞受刺激时翻出刺丝囊,以刺丝麻痹猎物。
卵和精子由隔膜上的生殖腺产生,经口排入海水中。受精通常发生于海水中,有时亦发生于胃循环腔内。通常受精仅发生于来自不同个体的卵和精子之间。受精卵发育为覆以纤毛的浮浪幼虫,能游动。数日至数周后固著于固体的表面上发育成水螅体。亦可以出芽的方式生殖,芽形成后不与原来的水螅体分离。新芽不断形成并生长,于是繁衍成群体。新的水螅体生长发育时,其下方的老水螅体死亡,但骨骼仍留在群体上。
软珊瑚、柳珊瑚及蓝珊瑚为群体生活。群体中的每个水螅体各有8条触手,胃循环腔内有8个隔膜,其中6个隔膜的纤毛用以将水流引入胃循环腔,另两个隔膜的纤毛用以将水流引出胃循环腔。骨骼为内骨骼。软珊瑚分布广泛,其骨骼由互相分离的含钙骨针组成。一些种类呈盘状,另一些有指状的突出物(如海鸡冠属〔Alcyonium〕的种类,俗称死人指)。角珊瑚在热带浅海中数量丰富,外形呈带状或分枝状,长度可达3公尺(10呎)。角珊瑚包括所谓贵珊瑚(亦称红珊瑚、玫瑰珊瑚),可用作饰物,其中常见的种类有地中海的赤珊瑚(Corallium rubrum)。蓝珊瑚(Heliopora coerula, 深绿苍珊瑚)见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石珊瑚形成的珊瑚礁上,形成直径可达2公尺的块状。
石珊瑚是最为蓝珊瑚(Heliopora属人熟知、分布最广泛的种类,单体或群体生活。与黑珊瑚和刺珊瑚一样,隔膜数为6或6的倍数,触手较简单而不呈羽状。石珊瑚、黑珊瑚和刺珊瑚与有亲缘关系的海葵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有外骨骼。石珊瑚见于所有海洋,从潮带到6,000公尺(约20,000呎)深处。营群体生活的种类,其水螅体直径1
『伍』 珊瑚是什么
“珊瑚”是一种叫珊瑚虫的腔肠动物杰作,那么什么是珊瑚虫呢?
■腔肠动物门的一纲。珊瑚虫纲的通称。生活史中只有水螅型。多数为群体,少数为单体,呈六放、八放、多放或多放两辐对称。约有6500种,分布很广,均海产,主要产于热带浅海区,是珊瑚礁的主要构成者。
水螅体为圆筒形。上部口端扩大成口盘,口周围有中空的触手环绕,排成1环或多环 。基部称基盘或足盘 ,以其附着在硬物上或埋栖在泥沙质海底。口盘和基盘之间为体柱 。腔内由纵形隔膜或隔片分布许多小室。珊瑚虫除海葵类外 ,都有骨骼,骨骼类型有外骨骼、骨针 、骨轴3种 。都有保护和支持珊瑚体的作用,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许多化石。
珊瑚虫为雌雄异体或雌雄同体,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珊瑚虫类是肉食性动物,用触手捕获小动物为食。
研究珊瑚化石具有以下意义:珊瑚化石是地球上已知最老的多细胞动物的遗体之一,对于了解动物界的进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可与其他造礁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礁,是生成和储集石油及天然气的天然场所,是对比和划分古大陆架区沉积地层的重要门类化石之一。珊瑚骨架的内外常保存粗细不等的环状生长纹,可以推断在地球发展历史中,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和日月之间距离远近的变迁。
『陆』 珊瑚的地质成因
珊瑚岛 一般分布在热带海洋中,一般与大陆的构造、岩性、地质演化历史没有关回系,因此珊瑚岛和答火山岛一起被统称为大洋岛。它是由活着的或已死亡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的礁体构成的 珊瑚岛
一种岛。因此,称珊瑚岛。在珊瑚岛的表面常覆盖着一层磨碎的珊瑚粉末——珊瑚砂和珊瑚泥。根据它形成的状态,可将珊瑚岛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类型:岸礁分布在靠近海岸或岛岸附近,成长条形状,主要分布在南美的巴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岛,我国台湾岛附近所见的珊瑚礁大多是岸礁;堡礁分布距岸较远,呈堤坝状,与岸之间有泻湖分布,最有名的就是澳大利亚东海岸外的大堡礁;环礁分布在大洋中,它的形状极其多样,但大多呈环状,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中部和南部,而且多成群岛分布
『柒』 珊瑚是什么
志摩
你再不用想我说话,我的心早沉在海水底下;你再不用向我叫唤:
因为我——我再不能回答!
除非你——除非你也来在这珊瑚骨环绕的又一世界:
等海风定时的一刻清静,你我来交互你我的幽叹。
精品赏析
诗的第一节即绝情而断然的语气,仿佛希望之门就此关闭。“我的心早沉在海水底下”,哀莫大于心死,哀伤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然而,“除非”两字扭转了局面,“除非你也来”。诗人渴求他的爱人也到海底来。海底不同于人间。没有暴力,没有冷漠。这是个安逸的新世界,一个只属于他与她的世界。在这里,他们可以抛开人间的流言蜚语和喧闹嘈杂,安心过他们梦寐以求的平静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