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与研究怎么样
㈠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怎么样
简介: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是首都地区专门承担“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地质内调查任务的专业队容伍,是在国家地质勘查队伍属地化及开展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背景下,于1999年10月筹备组建。2003年9月,根据京编办[2003]24号文的精神,与北京市地质调查所合并组成新的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是隶属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㈡ 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待遇怎么样啊
呵呵 因为我也有意向去天津工作 虽然专业不是化探 呵呵 其实天津地调院并不是很好 至于内待遇容 可能是按照国家结合天津的政策安排的 估计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工资是1200左右 但是有奖金 奖金比较高 一年估计能拿5万吧 所有的都算上 呵呵 你可以电话联系问一下哈
㈢ 地质调查研究现状
由于平均海拔在4500m以上,常年处于高原缺氧环境,人口密度小,野外工作条件差,因此测区总体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但在某些领域如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地壳结构研究方面工作程度高于中国西部其他地区。
1.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填图
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于1965~1969年,涉及测区的路线仅数条,对测区的地层、岩浆活动及构造格架进行了初步总结,限于工作精度,各类地质体控制程度较低。
涉及测区的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包括青海省区调队1981年和1983年完成的纳赤台幅和东温泉幅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青海省区调综合地质大队1993年完成了错坎巴日昂东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图7-2)。涉及图幅北部所进行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由青海省地质调查院2002~2004年完成,包括研究区西北部的水泥厂幅、黑刺沟幅、忠阳山幅和研究区东北部的求离牛里生幅和开荒幅等两幅,著有地质、矿产报告及相关图件。这些图幅资料及调查成果为本次新技术新方法地质填图试验奠定了重要基础。研究区西南部的1∶100000牙扎康赛幅属1∶200000填图空白区。
2.其他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
东昆仑地区的专题研究重点集中在图区中北部地区,图区东部1∶250000东给措纳湖幅为我国新一轮1∶250000造山带填图试点图幅,对造山带组成、结构、演化、高原隆升等方面作了调查研究,这些成果对本测区的地质调查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全省性的《青海省区域地质志》、《青海省岩石地层》、《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青海省分册》、《1∶50万青海省地质图》对图区的一些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分别开展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对研究区的一些重要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
国内外大批专家学者对青藏高原隆升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综合研究成果均涉及青藏高原北部及昆仑山地区,如潘裕生等(1998)、肖序常等(2000)、李廷栋等(1996)、尹安(2001)和李吉均等(1979)学者发表的大量论文和专著。
3.矿产地质调查与研究
总体研究程度较低,1∶200000区调和1∶50000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中对铁、铜、金矿化线索进行了地表检查,取得了初步的认识。1∶200000区域化探工作已覆盖全区,圈出了一批Au、Cu、W、Mo、As、Sb、Hg异常。青海区调队1958年对大场金矿初步进行了普查,青海地质四队1997~1999年对大场金矿进行了普查,提交了《青海省曲麻莱县大场岩金普查报告》;2000年开始,青海省地调院在昆仑山口—大场—玛多地区进行铜、金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在驼路沟—布青山进行铜、金矿产资源普查评价;在大干沟—小庙—托克安进行铜、金矿产资源普查评价。
图7-2 研究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图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完成的青海东昆仑东段成矿远景区(带)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重点选区研究,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划分了12个成矿远景区;潘彤等(2006)对金属矿床成矿类型、矿床模式和找矿方向等进行了较系统论述;张德全等(2002)对东昆仑内生金属成矿作用进行了综合信息成矿预测;青海省地质研究所1987~1989年著有《青海省东昆仑东段南坡变火山岩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含矿性的研究》。这些成果为本次工作中的矿产地质背景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4.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前人在测区西侧进行了不同方法的深部探测,如亚东-格尔木GGT地学断面横穿东昆仑山脉(崔作舟,1996;李廷栋,1997);国际合作INDEPTH-III完成了拉萨-格尔木大地电磁测深(MT),获得高质量的成果资料(Wei et al.,2002;Martyn et al.,2004)。中-美-德-加多国科学家2007年在东昆仑造山带完成了国际合作INDEPTH-IV深部探测工作,其垂直地震反射与广角地震反射从研究区中部穿过,为利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开展深部构造研究奠定了基础。国家地震局航磁大队1975年对青海中南地区进行了1∶500000航磁测量,著有《青海中南地区航空磁力测量成果报告》。
1987~199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8个单位的60余名不同学科的专家,联合完成亚东-格尔木GGT地学断面,在岩石圈结构组成、深部过程、岩浆岩地球化学、古地磁与地壳构造演化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编制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列图件,受到国际地学界的重视与好评,主要研究成果已于1996年以专著形式出版;亚东-格尔木GGT地学断面的羊八井-谷露段便横穿测区中部。
中-美-德-加多国科学家经过2003年8月与2006年7月两次野外踏勘,选定东昆仑复合造山带为国际合作INDEPTH-IV深部探测重点地区,2007年开展横穿测区的垂直地震反射与曲麻莱-西藏大沟-格尔木测线的广角地震反射,在测区及附近投入地震仪包括30台宽频地震仪(REFTEK)与80余台短周期TEXAN地震仪,开展横穿造山带的100km垂直地震反射与250km广角地震、超长周期的大地电磁测深及电性结构研究工作,为利用地球物理探测资料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填图试验奠定了基础。最近赵文津等(2011)在《Science》上发表的INDEPTH-IV深部探测成果对研究区深部构造进行了解释与约束。
㈣ 地质专业的就业率怎么样啊
现在在西部地址专业很好的, 就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不同专业、不同地域之间社会需求的差别,都会对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我校地处大西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是地处最西北的一所院校,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够齐全,社会提供的有效需求岗位很少,就业压力非常大。
地质科学专业是我校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系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开设时间很久,中间因为各种原因有过停招,从2003届毕业生就业至今,就业形势非常好,每年社会需求很大,毕业生数量不多,一般为20人左右,曾经出现过单位只要求是地质学专业就可以签约的情况,因为开设地质学专业的学校不多,当社会需求增加的时候,就业就变得非常紧俏。但是因为地质学专业是艰苦专业,一般而言,出野外的机会比较多,很多时候为了得到第一手地质资料,可能在野外一住就是半个多月,这是很多学生不适应,工作岗位调换的很频繁,这也为再就业和自身成长带来一定的弊端。
现看一下地质学专业近两年的就业情况:
我校地质科学专业2003年共有毕业生25人,其中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4人,考取研究生1人,共计录取研究生5人,占全班总人数的20%,其中保送研究生人数占总录研人数的80%,占全班人数的16%,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仅占总录研人数的20%,占全班人数的4%,离校时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20人,占全班总人数的80%。所以,2003年地质科学专业整体落实情况为100%。我校地质科学专业2003年共有毕业生12人,其中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2人,考取研究生2人,共计录取研究生4人,占全班总人数的33.33%,其中保送研究生人数占总录研人数的50%,占全班人数的16.67%,考取研究生的人数占总录研人数的50%,占全班人数的16.67%,离校时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6人,占全班总人数的50%。所以,2003年地质科学专业整体落实情况为83.33%。
从以上数据能够看出,地质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学生考取研究生的心态不是很积极,2003年远低于全校的平均考研比例;2004年低于全校的理科平均考研比例,与全校的考研比例持平。在我们所了解的学生情况当中,很多学生报考研究生并不是为了继续深造,如果从本人意愿出发,是想参加工作,而面对当前就业的巨大压力,没有办法落实就业单位,或者是能够签约的单位和理想中的单位差距太大,无奈之中准备考研,而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考前复习上,况且,决定考研的时间往往又是很短,效果可想而知。在2003年毕业的地质科学专业班级里,当时报考研究生的很多,而实际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不到报名人数的一半,而最终录取的就更少得可怜,只有一人。究其原因,第一,相关引导不够,学生对考研没有足够的认识;第二,考研备战阶段准备的不够充分,临考退缩,自动放弃。第三,考研是就业的附属品,当有了工作单位后,自动放弃考研,这也是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求职压力过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下表是我校2003年毕业生就业的情况
2003年地质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专业 所在地区 人数 所在省 单位性质 单位名称
地 质 科 学 华南地区 1 河南省 科研设计单位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矿局地勘总院
西北地区 19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甘肃省 科研设计单位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甘肃省 科研设计单位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甘肃省 科研设计单位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甘肃省 科研设计单位 甘肃煤炭工业局(兰州煤矿研究院)
甘肃省 高等学校 甘肃省人才交流中心(兰州大学)
新疆 科研设计单位 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1人到华南地区就业以外,其他19人均在西北地区就业,从就业单位性质上看,几乎全部分布在国有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从单位类型上看,分布的非常集中,长庆石油勘探局和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是主要的接收单位。并且,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和西北地区的西宁市的相关单位,需求量也很大,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接收到该专业毕业生。这样,我们每年的毕业生推荐工作和市场拓展工作就变得非常有针对性,市场拓展可以以西北地区的单位为主,推荐工作主要集中在对口国有企业和科研设计单位,相信效果会很明显。
下表是我校2004年毕业生就业的具体情况
2004年地质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专业 所在地区 人数 所在省 单位性质 单位名称
地质科学 东北地区 2 吉林省 国有企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吉林省 国有企业 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西南地区 1 四川省 其他事业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地质调查院
西北地区 3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陕西省 国有企业 长庆石油勘探局
因为2004年地质科学专业毕业生只有12人,并且还有4人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就业的6人里面,有半数的人是到长庆石油勘探局工作,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工作的有2人。
2003年和2004年单位所在地区对比:
毕业年份 就业总人数 单位所在地区 分布人数 占就业人数比例
2003年 20人 华南地区 1 5.00%
西北地区 19 95.00%
2004年 6人 东北地区 2 33.33%
西南地区 1 16.67%
西北地区 3 50.00%
2003年和2004年单位性质对比:
毕业年份 就业总人数 单位性质 分布人数 所占比例
2003年 20人 国有企业 13 65.00%
科研设计单位 6 30.00%
高等学校 1 5.00%
2004年 6人 国有企业 5 83.33%
其他事业 1 16.67%
从上面两张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按照单位所在地区分类,就业单位绝大部分分布在西北地区,从单位性质来看,主要分布在国有企业,其中在2003年就业数据中,科研设计单位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虽然从2003年和2004年地质科学就业的数据上看,整体情况很好,毕业时的总落实情况很优秀,2003年为100%,2004年为83.33%,但主要是市场需求很大,从各种渠道反馈回的需求信息量巨大,有的单位可以接收40名地质科学专业的毕业生,甚至有些单位,可以不问学生四级情况、能否拿到学位证书等情况,只要你是地质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接收,所以,这两年,该专业就业情况很好时有原因的,主要是社会提供的岗位增加,而全国范围内开设地质科学专业的高校相对又很少,才会出现这种局面。
如果社会的需求减少的话,单位需求的层次升高的话,我们的专业又要怎样去就业呢?不要沉醉在简单的数字里面,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考取研究生,提高自身起点,努力增强自身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大学的教育是综合性的,提高学生成绩和综合能力固然重要,但这绝不是全部,要使学生从思想上、意思上有所改变,培养其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思想上要有吃苦耐劳的准备。然而,这正是我们的学生所欠缺的。在2003年毕业的地质科学专业中,有13人签到长庆石油勘探局,工作不到半年,剩下的只有6人,在辞掉工作的7人当中,大家认为是工作过于艰苦,不能承受,这其中有来自农村的困难学生,他们所谓的艰苦,不过是精神生活相对匮乏一点而已,他们自己感觉,大学本科毕业应该是干部身份,怎么工作以后,和工人没有什么差别,心里很不平衡,自我定位不够准确,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学生在思想上缺少吃苦耐劳的准备。
整体来说,地质科学专业的就业形势是好的,但是从观念上要加以正确引导,鼓励学生深造,努力提高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以适应社会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辟就业市场,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虽然目前就业形势很乐观,但是,也不能盲目的扩招,要充分的分析就业市场,考虑到社会的容纳能力,使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建设达到一个优化的结合和统
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怎么样
简介:中国地抄质大学(武汉)地袭质调查研究院(以下简称地调院)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直属二级单位,全面负责管理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各大区项目办委托(或招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组织实施的和参加实施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各大区项目办委托(或招标)其他地调项目实施单位的地质调查项目(以下简称地调项目)。为了适应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需要,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实施单位资质要求暂行规定》精神,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决定,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地大发[2000]21号)。自2000年5月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调院正式以学校下设的直属二级事业单位开始运作。中地大(汉)发[2000]21号、地大发[2004]023号、人字[2000]25号文和人字[2001]18号文分别聘任了地调院相关管理人员。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㈥ 地质学专业怎么样
地质学很有趣,但学起来不太容易,而且比较艰苦。
地质学(geology)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对象为地球的固体硬壳---地壳或岩石圈。作为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并列为自然科学五大基础学科。
地球自形成以来,经历了约46亿年的演化过程,进行过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同时还受天文变化的影响,所以各个层圈均在不断演变。约在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现象,于是生物成为一种地质营力。最晚在距今200~300万年前,开始有人类出现。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一直在努力适应和改变周围的环境。利用坚硬岩石作为用具和工具,从矿石中提取铜、铁等金属,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
地质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由地质学所指导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探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源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人地相互作用。
㈦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怎么样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更多信息和资讯。
㈧ 地质调查与研究是中文核心期刊吗
查看了树人论文网统计的该刊的基本资料当中,没显示是核心期刊。
㈨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怎么样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