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怎么样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1-02-23 21:40:39

❶ 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介绍

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位于十堰市和郧县县城之间的柳陂镇青龙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距今六千万年--八千万年左右。

❷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恐龙蛋化石群

位于复湖北省十堰市和郧县县城制之间的柳陂镇青龙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距今六千万年——八千万年左右。该化石群东距县城约12公里,南距十堰市区18公里。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关课题组96年2月提交的《湖北省郧县青龙山一带白垩纪地层、恐龙蛋化石及其地质遗迹保护初步研究报告》和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李风麟教授等专家考察研究,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数量大。地表可见的恐龙蛋化石或蛋坑有2000个。在分布最集中的腹地青龙山一带约6万平方米范围内,地下贮存的恐龙蛋化石更多。 埋藏浅。产蛋地层大多已露出接近地表,稍加揭露即可见到在窝成片完整的恐龙蛋化石,对研究、开发均有利。 种类多。目前国际报导发现的8个恐龙蛋科,国内报导发现的7个恐龙蛋科中,在该区发现有5个科,且本区恐龙蛋化石和科中多数的属种为首次所见。 分布集中。蛋化石密集程度高,在地层剖面上产蛋层位一般为2-6层,且层位比较稳定,仅土庙岭分布有5层,同一层位蛋窝间距一般为3-5米,最密处不足3米,每窝蛋的数量一般为10个左右,最多可见25个。 保存完好。化石及区内地貌保存较完整,基本保存了原始成窝状态,地质信息相当丰富。

❸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事年表

一九九抄五年三月,湖北省袭郧县柳陂镇青龙山发现恐龙蛋化石,在青龙山周围不足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恐龙蛋分布集中的有8处,其中以红寨子和土庙岭两地恐龙蛋分布最为集中,在这里,恐龙蛋化石成片出露,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保存之完好,实属世界罕见。这一重要发现,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一九九七年,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遗迹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地质遗迹保护区。 一九九八年,郧县人民政府斥资100多万元人民币,在恐龙蛋化石最为集中的土庙岭修建了500多米长的集科普、旅游和保护为一体的围墙,保护区总面积为0.6平方公里,有效地保护了这一珍贵的地质遗迹。

❹ 青龙山的化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关课题组96年2月提交的《湖北省郧县青龙山一带白垩纪地层、恐龙回蛋化石答及其地质遗迹保护初步研究报告》和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李风麟教授等专家考察研究,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❺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简介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郧县境内,地处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史有“鄂之屏障,陕之咽喉,蜀之外局”之称,其东枕道教圣地武当山,西傍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地理坐标东经110°42′50″-110°48′42″,北纬32°47′30″-32°49′40″,总面积约45平方千米。209国道、襄渝铁路及在建的银(银川)武(武汉)高速公路穿梭其间,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气候属北亚热带温湿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300-915毫米,其中7、8、9三个月雨量最多;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15℃-16℃,年无霜期240天。
青龙山保护区位于秦岭褶皱带东端,从晋宁运动开始,境内地层受到多次构造作用和热变质作用影响,形成了一些复杂的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产物,留下了许多险崖陡壁,峡谷峭峰,境内溪流、瀑布、奇花异草、自然洞天众多。由于长期风化剥蚀,区内为低山丘陵地貌,平均海拔220m左右,相对高差50m左右。这里保留有18亿多年沧海桑田变迁的纪录,留下了许多内涵丰富、罕见奇特、典型多样的地质遗迹。这里群峰竞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汉文化的摇篮,是久负盛名的“恐龙之乡”。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由卧龙山、红寨子、青龙山、土庙岭、磨石沟、庄沟等化石群组成,赋存在晚白垩纪地层的粉红色砂砾岩中,距今约6500—13500万年。在保护区红寨子北坡、土庙岭区可见到6个产蛋层,除在个别层位只见到恐龙蛋壳化石碎片外,绝大部分层位的恐龙蛋化石均保持较原始的成窝状态。化石的主要形态有卵球形、球形、扁球形等,蛋壳颜色有褐、暗褐、灰白色三种,分别属于五个恐龙蛋科:树枝蛋科、网状蛋科、蜂窝蛋科、棱齿龙蛋科、圆形蛋科,其中树枝蛋科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约占70%。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具有数量和种类多,分布集中、埋藏浅、原始状态保存较好的特点,发现最多的一窝恐龙蛋化石多达61枚,举世罕见。

❻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质地貌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自然保护区位于郧县盆地西缘,海拔版约权220米,相对高差50米。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武当群、白垩系上统、第四系。其中白垩系上统角砂岩、含角砾的粉砂岩和细砂岩为恐龙蛋化石产蛋地层,其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1.下部岩性,自下而上主要为角砾岩、含角砾粉砂岩,该层厚度为2-15米。在含角砾的粉砂岩和细砂岩中,产丰富的恐龙化石和蛋壳化石碎片;
2.中部岩性,主要为砾岩、砂质砾岩、泥质砾岩、含砾砂岩、含砾粉砂岩及含砾泥岩,且在垂向上呈频繁交互出现,该层厚度可达74米;
3.上部岩性,底部为一巨厚层灰质砾岩,其上为中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三部分岩性组合的变化反映了白垩系上统自下而上粒度总体由粗变细的规律。

❼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

郧县青龙山恐龙蛋来化石群是继河南自西峡恐龙蛋化石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海外报刊惊叹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全球最完整、规模超西峡”。地质专家声称:“这一罕见的地质遗迹是地球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以其独特之处为国内外研究恐龙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对探讨恐龙蛋化石的系统分类与演化、对探索地球上恐龙大批死亡、灭绝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❽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

青龙山保护区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保护与开发工作,通过争取地质遗迹保护经费和自筹、招商引资等方式,目前已修建高2.7米、总长629米的封闭式围墙,将核心区24555平方米范围内的恐龙蛋化石实施封闭保护;架起了一长100米、宽6米的太阳板防风化棚,防止核心区已裸露的恐龙蛋化石风化;开通了排水沟和人行通道;建起了地质遗迹防护栏;树立了保护区界碑。2007年6月,装饰一新的保护区综合楼竣工并交付使用;保护区管护人员得到了落实,办公、交通、通讯设施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另外,修建了从209国道通往保护区的5千米水泥公路;在核心区建立了岗哨和化石陈列室;制作了恐龙模型。保护区管理的人、财、物基本得到落实,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得到了改善,地质遗迹保护职能充分发挥。
青龙山保护区重视科研工作,开展了1:10000地质与生态环境调查、1:500地质景观详细调查、产蛋地层调查、恐龙蛋化石类型鉴定等基础性地质工作,提交了《湖北郧县青龙山一带晚白垩世地层及恐龙蛋化石初步研究》、《湖北郧县青龙山一带的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等科研论文。
2005年,以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为主的郧县国家地质公园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它拥有举世罕见的恐龙蛋化石群奇观,同时这里还出土了单棘龙、巴克龙骨骼化石,“郧县人”头骨化石、梅铺猿人牙齿化石,每一次新的发现都让世界为之一震,这让郧县成为古生物与古脊椎动物研究的理想地。
现在,保护区抢抓郧县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机遇,加强保护区管护能力,制作了《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郧县国家地质公园青龙山主题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两个规划正在逐步实施之中,相信通过努力,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明天会更好。

❾ 恐龙蛋化石群的[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

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有关课题组96年2月提交的《湖北省郧县青龙山一带白垩纪地层、恐龙蛋化石及其地质遗迹保护初步研究报告》和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李风麟教授等专家考察研究,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 数量大。地表可见的恐龙蛋化石或蛋坑有2000个。在分布最集中的腹地青龙山一带约6万平方米范围内,地下贮存的恐龙蛋化石更多。
· 埋藏浅。产蛋地层大多已露出接近地表,稍加揭露即可见到在窝成片完整的恐龙蛋化石,对研究、开发均有利。
· 种类多。目前国际报导发现的8个恐龙蛋科,国内报导发现的7个恐龙蛋科中,在该区发现有5个科,且本区恐龙蛋化石和科中多数的属种为首次所见。
· 分布集中。蛋化石密集程度高,在地层剖面上产蛋层位一般为2-6层,且层位比较稳定,仅土庙岭分布有5层,同一层位蛋窝间距一般为3-5米,最密处不足3米,每窝蛋的数量一般为10个左右,最多可见25个。
· 保存完好。化石及区内地貌保存较完整,基本保存了原始成窝状态,地质信息相当丰富。 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是继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海外报刊惊叹青龙山恐龙蛋化石“全球最完整、规模超西峡”。地质专家声称:“这一罕见的地质遗迹是地球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以其独特之处为国内外研究恐龙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对探讨恐龙蛋化石的系统分类与演化、对探索地球上恐龙大批死亡、灭绝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下面是青龙山恐龙蛋保护区大事表。
一九九五年三月,湖北省郧县柳陂镇青龙山发现恐龙蛋化石,在青龙山周围不足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恐龙蛋分布集中的有8处,其中以红寨子和土庙岭两地恐龙蛋分布最为集中,在这里,恐龙蛋化石成片出露,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保存之完好,实属世界罕见。这一重要发现,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一九九七年,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遗迹保护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地质遗迹保护区。
一九九八年,郧县人民政府斥资100多万元人民币,在恐龙蛋化石最为集中的土庙岭修建了500多米长的集科普、旅游和保护为一体的围墙,保护区总面积为0.6平方公里,有效地保护了这一珍贵的地质遗迹。
二〇〇八年五月一日,郧县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开园揭牌。 郧县国家地质公园由香港华袤控股公司投资开发经营,计划在5年内将其建成国家4A级旅游区。公园核心区位于郧县柳陂镇,东距县城约8公里,南距十堰市区约23公里。景区所辖“一园八区”。核心区主要有:地质博物馆、恐龙文化广场、恐龙科普园、恐龙湖水上游乐园、恐龙蛋化石展示长廊、恐龙游艺园、地质景观墙、燕窝群、恐龙生态园、恐龙标志碑、牌、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科普展示中心等景区.点。该区的恐龙蛋化石具有埋藏浅、数量多、种类全、分布集中、保存完好的特点,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龙蛋同在一个区域共生,在全世界还属罕见 。
住宿:
景区内没有住宿,可以回十堰住宿,推荐十堰酒店。
也可以到郧县住宿,推荐郧县旅馆。
交通:
到十堰客运站乘绿色交通车到柳陂镇,然后乘的士直达。
美食:
糊辣汤是郧县独有的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小吃。糊辣汤用料讲究,佐料齐全。主要有:粉条(本地红薯粉)、面筋、山药、黄花、木耳、海带丝、牛肉丁等。佐料有:胡椒、丁香、肉桂、草果、西茴、辣椒粉等,混合碾碎备用。
糊辣汤的做法是:先将主要用料煮熟,再用糖酱加色,并用洗面筋的水粉打黄,加入一口大锅里煮,30分钟左右即可。做好后的糊辣汤呈粉红透明的糊状,热乎乎的,香气扑鼻,味美可口,微辣而味长。
喝糊辣汤加烧饼(或油条)是郧县人冬季最爱吃的早餐。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容易消化。也是病人最好的营养滋补食物。

❿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介绍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郧县境内,地处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史有版“鄂之屏障,权陕之咽喉,蜀之外局”之称,其东枕道教圣地武当山,西傍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地理坐标东经110°42′50″-110°48′42″,北纬32°47′30″-32°49′40″,总面积约45平方千米。保护区以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为主要保护对象。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