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地质面貌有哪些
⑴ 西北地质的介绍
西北地质主要报道西北地区地质大调查中造山带地质、资源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回境地质、数字地质方面的创答新性研究成果,反映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区地调项目管理、工作动态及地调最新进展。并优先发表由国家、省部委重大科技项目及基金资助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也报道大地调中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区地调项目管理方面的地质调查动态。
⑵ 大西北和大西南的自然景观有哪些
大西北的有:蒙古高原。
大西南的有:横断三区,云南石林,桂林三水,
⑶ 西安的地质有哪些结构
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北邻内蒙古,西接宁夏、甘肃,南和四川、重庆、湖北相连,东与山西、河南毗邻,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
全省南北长约870千米,东西最宽约500千米,从北至南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大地貌景观区。境内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
陕西的地质位置在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特点,它处于欧亚、特提斯、太平洋三大构造域交汇地带,地跨三个一级地层、构造单元,地层出露齐全,各种岩石类型发育,中央造山带秦岭山系横亘陕西南部,地质构造复杂。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长河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地质事件,留下了无数典型的地质遗迹。陕西省河流众多,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流域,黄河在境内的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青涧河、延河、渭河、泾河(渭河支流)、洛河等。长江在境内的支流属汉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
一、地层
陕西的地层自太古代至第四纪均有出露,地层建造序列主要含古老结晶基地,火山沉积过渡基地和沉积盖层。沉积相有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海陆交互相主要见于石炭系,广泛的陆相始于二叠系(华北)、上三叠系(扬子)和侏罗系(秦岭),沉积类型有活动、稳定和过渡三种。地层经历多期不同程度变质和构造变动,基底为深中浅变质相,盖层浅变质未变质。
陕西地层的分布和发育特点是前寒武系主要沿古老地块的边缘呈带状分布,秦岭造山带内侧呈穹窿状或构造岩片残存,寒武奥陶系和二叠三叠系省内普遍分布。华北缺失志留和泥盆系,扬子区大部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新生界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北,以汾渭分区最为发育。
在古生代生物群的分区上,华北区属北方大区,扬子区属南方大区或古地中海大区,秦岭区常为上述两大区的过渡类型。在中生代海相地层,秦岭区出现北方的菊石及南、北方瓣鳃类的混生。陆相地层植物群,主要以温暖、潮湿的蕨类为盛,并有银杏,炎热环境的苏铁类次之。
根据境内地层的发育特点,华北南缘中、晚元古界发育较完整。扬子区至秦岭区震旦系寒武系横向上变化连续,徽县旬阳县分区旬阳、西口一带,晚古生代地层发育齐全,剖面连续,化石较为丰富。陕甘宁分区中生代地层系统发育,关中、陕北等第四系黄土分布广,剖面较为完整,在我国少有。
二、岩石
陕西境内的沉积岩分布广泛,海、陆相均较发育,环境多样,物源复杂,岩类较多,成岩后生作用明显,时空上多种岩类共生互变为特点。在划分的十一个岩类中,以碎屑岩、碳酸盐岩及黏土质岩最为发育,具硅质岩、磷块岩及含铁、锰、铝细碎屑岩,形成于特定的环境,局限在少数层位,可燃有机岩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并以华北区为主。
陕西境内的岩浆活动以具多期次,多岩类为特征。在划分的十个期中,最早为阜平期,火山活动有九期。岩浆侵入活动有七期。前寒武纪以火山岩占优势,寒武纪后以侵入岩为主。按其分布的面积,侵入岩中心花岗岩类最广,空间上以秦巴地区最为发育。
陕西境内变质岩亦较发育,自太古代至三叠纪地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变质。主要分布于秦岭区,扬子区以基底变质为主,华北区除基底变质外,南缘中元古界至早古生界盖层也经历有轻微变质。岩石类型较多,除榴辉岩外其他各类岩石均有。变质地层的原岩类型及变质程度,前震旦纪以火山型及混合型为主,一般形成中低级变质,震旦纪以来以正常沉积型及混合型为主,一般形成低级变质,部分为中级变质。
三、区域地质史
陕西地壳结构极不均一,导致各类块体的构造性质及演化的显著差异。区域构造演化具有多旋回性、迁移性、继承性的普遍规律。
境内地质历史经历六个发展阶段。前震旦纪包含两个发展阶段,为大型地壳块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它以大陆地块边缘增生形式出现,经历中条、晋宁两次重要地质事件,使华北、扬子大型地块先后形成。震旦纪以来,包含四个发展阶段。为秦岭活动带及南、北地块之间相对运动,拼接和早生代及新生代两次规模不等的陆壳解体,最终形成今日的构造地貌形式。
四、水文
1、黄河流域
陕西境内的黄河流域以渭河水系为主。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渭源县乌鼠山,于宝鸡凤阁岭附近流入陕西,在潼关注入黄河。渭河由西向东贯穿关中平原,南靠秦岭,东至黄河干流,北至子午岭、黄龙山与陕北黄土沟壑区相连。北岸主要支流有泾河、洛河、千河、漆水河、石川河、沮河等,水量较丰富,源远流长;南岸支流有黑河、沣河、霸河、尤河等,河流短小,比降大,汛期河水陡涨陡落,枯季河流干涸。渭河干流全长818千米,陕西境内河长502千米,渭河的集水面积为62440平方千米,陕西境内渭河流域面积33560平方千米。
2、长江流域
陕西境内的长江流域以汉江水系为主。汉江是长江重要的一条支流,也是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宁强县踏家山,全长1700千米,流域面积达174300平方千米。汉江从西乡县流入安康市区,由石泉县左溪河口入境,经石泉、汉阴、紫阳、岚皋、汉滨区、旬阳、白河七个县区,从白河县河口附近出境奔腾东去直到湖北。丹江是汉江的一大支流,其发源于秦岭南麓,途经商州市、丹凤和商南县,到河南省的淅川县后汇入丹江口水库,在陕境内长约243千米。
综上所述,陕西境内的地质、水文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地质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岩石种类多样性强,流水作用普遍,为观赏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陕西具有形态佳、石质好、颜色亮、纹理变化大、意韵丰富的观赏石成为必然。
目前,汉江石、洛河源头石、泾河石、秦石、黑河石和各类化石、矿物奇珍及宝玉石原生、次生矿物等石种大量发现,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丰富多彩的观赏石石种被开发、研究和赏玩,会使陕西赏石界充满更大的活力。
⑷ 大西北包括哪些地方
大西北包括的地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一部分专
⑸ 大西北资源有哪些
天然气 石油
⑹ 中国大西北有那些
自从1991年重庆脱离四川省成立直辖市以来,华中和西北地区再建一个直辖市的讨论,在学界和民间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网络上,总是有中国第五个直辖市的分析与猜测。
国家在传统的京津沪之外,设立新的直辖市的目的,就是通过提高一个城市的地位,取得国家政策与资金的的扶持,吸引国际资本的投入,形成一个区域经济中心和资本中心,拉动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重庆的脱省建市,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立杆见影,但显然是成功的范例,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也可见设立直辖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朋友们闲聊之际,提出武汉,郑州,西安三个城市,作为中国第五个直辖市的方案。其中郑州与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不用讨论就可以否决。
设立新直辖市的目的是通过直辖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飞跃,取得全国均衡发展。但是华中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相当方便,经济基础相对良好。华中位于西部资源区与东部经济发达区之间,各省又都有各自的经济强项,经济发展有足够的动力与前景,不需要额外再来拉动。华中地区设立直辖市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武汉与郑州不需要考虑。
西部一直是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尤其是大西北。中国近千年的历史上,一直倾东南之富,填西北之贫,长期依赖中央政府的救济与补助,从来没有办法实现大西北的自我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大西北的口号提出十几年,也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在西南设立重庆之后,在西北也设立一个直辖市,带动大西北的经济腾飞,也未尝不是良策。
但是西安是决对不能脱离陕西省,成为直辖市的。理由如下。
西安把陕西全省稍有经济发展余地的地区全部划为已有,作为自已的一个县或者区。临潼本属渭南,只因有了秦始皇陵与骊山等旅游资源,被西安纳为临潼区。远在千里之外的陕北阎良,因为有国家的飞机制造基地,也早被西安纳为阎良区。陕西全省的经济拳头都被西安收编了,西安脱省,等于扶持一个直辖市而消灭了一个省,剩下的陕西只能跟非洲国家相提并论。这样既不符合设立直辖市的目的,也对陕西四千万人民太不公平。
而且,西安脱省之后,陕西根本没有合适的城市作为省会。宝鸡太偏,不足以带动全省,咸阳太近,一直作为西安的卫星城市,西安国际机场就在咸阳。如果西安做为直辖市,市区稍一扩张,咸阳就在西安的三环以内了。陕西的南北中三大版块地形地貌区别太大,根本找不到一个新的省会,西安无论如何是不能脱省建市的。
更何况,陕西虽然号称西北六省区之一,但是请大家看一下中国地图,西安是中国中心地区的中心位置,完全是西部资源区与中东部发达较发达地区的传承地带。西安不能做为直辖市,与华中地区不能设立直辖市一样。除了思想,西安从来不是落后地区。
还要说明,也不要指望兰州成为直辖市。甘肃省西部走廊与东部山区之间,同样找不到足以带动全省的中心城市了,甘肃离开兰州,正如陕西离开西安。加之兰州狭长的地形限制,根本不可能做为一个带动全西北的直辖市。
西北的直辖市应该选在哪里呢?一个无人注意的城市,已经在大西北静静的躺了近千年,等待着国人去开发,去建设。只有这个城市,才是大西北的中心,才是大西北经济腾飞的希望----那就是银川。
银川平原自古塞外江南,地形条件优越,城市发展空间巨大,西靠贺兰山脉抵御风沙,东面黄河水源丰富,地形上俨然一个西部的北京城。地理位置适中,东有陕北地区资源丰富,北有河套平原经济相对发达,近有兰州与平凉,辐射关中与陕南,就近直通青海,西向遥控新疆。假设宁夏的河南地区划与甘肃,而银川成立直辖市,有了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吸引国际资本的投入,完全可以带动大西北经济腾飞。
其实,这也是行政区转换,由假想的银川直辖市取代原来的宁夏自治区。但是对于宁夏来讲,一来河南地带纯属山区,划归甘肃之后,无损于宁而有利于甘,两省之间不难协调。二来银川平原全归直辖市,所有居民全为市民,初期投入国家承担,民众思想不难动员。对于国家,一者东部地区重复建设浪费投资,不如开发西部,平衡全国。二来既使不设直辖市,每年西部补贴也不在少数。与其补助,不如开发。
不要说银川城市规模太小,经济基础薄弱,不具备作为直辖市的条件。如果西部自身能有一个现成的超级城市,就不需要讨论直辖市了。正是因为大西北的经济落后,现在单靠自身已经无法形成龙头城市,无法实现区域经济腾飞,才会出现西部大开发的话题,才会出现西北设立直辖市的话题。
对于带动经济发展,直辖市的设立不是变魔术,不一定会有神奇的变化,还要看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投入,还要看直辖市的发展战略与策略。但是无论如何,在西北地区打造一个适宜的经济中心,资本中心,总比由东部资本进入西部开发,然后携带巨额利润离开,更有利于大西北的发展。就是因为大西北没有一个经济中心,所有资源大开发的红利都不会留在西北。大西北需要一个资本大本营,而西北各个城市之中,无论如何找不到比银川更合适的地方了。
在大西北设立一个直辖市,在大西北实现资本本地化,在大西北实现经济腾飞而不是资源输出,才有可能实现国家的总体经济平衡,才有可能改变上千年的倾东南之富填西北之贫的失衡格局,才有可能实现国家的全面繁荣与真正富强。
⑺ 我国大西北有哪些高大的山岭
我国主要山脉,“五纵三横一弧”:
①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版南:南岭权。另五指山。
②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脉;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③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西藏与印度、尼泊尔、锡金边境上,2400千米长,平均海拔6000多米。最高峰中国与尼泊尔边境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④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
⑤南北走向…横断山
⑥界山:A国界山:喜马拉雅山…中国与印度、尼泊尔、锡金;阿尔泰山中段…中国与俄罗斯、蒙古。
B省界山:大别山…鄂与豫皖;巫山…鄂渝;大巴山…川与甘陕、陕渝;昆仑山…新藏;南岭…粤与湘赣;祁连山…陇青;太行山…晋与冀豫;武夷山…闽赣
⑦山脉纵横交织,把我国地表分割成若干个地形区,各地形区内分布着相对低下的地形区。
⑻ 如果去大西北地质工作,以后定居也在那儿可以不在那儿么
楼主你好!
去大西北地质工作,其性质是出去勘察?那么基本上是居无定所。。。。。这样你房子买那不都差不多,个人觉得还是考虑离工作地近点、方便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