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质地貌景观有哪些
Ⅰ 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奇特,主峰天柱峰(图1)如巨柱擎天,飞来
A、燕山期对于中国的东部地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造成了包括中国东部在内的大面积地区的褶皱隆起,形成李四光命名的“新华夏构造体系”. 褶皱是地壳上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此期间沉积作用形成了褶皱构造的基础岩层.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所以此景观的形成没有断裂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燕山期对于中国的东部地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此期间,造成了包括中国东部在内的大面积地区的褶皱隆起,形成李四光命名的“新华夏构造体系”. 褶皱是地壳上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此期间沉积作用形成了褶皱构造的基础岩层.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奇特,主峰天柱峰如巨柱擎天.地貌景观是花岗岩峰丛景观,花岗岩是地幔中的岩浆上升冷凝形成的侵入岩.景观的海拔1000多米,说明是地壳向上运动,形成海拔高的山地.形成了山地后,在外力的风化,侵蚀等作用下,形成现在的景观.所以此景观的形成过程是:沉积--侵入--隆起--侵蚀,故正确;
C、图中的景观是花岗岩,它是侵入岩,不是岩浆喷出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D、地貌景观是花岗岩峰丛景观,花岗岩是地幔中的岩浆上升冷凝形成的侵入岩.所以此景观的形成过程应该有岩浆活动侵入上升,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Ⅱ 列举地质地貌景观的类型,特点,各举一例
山地:特点:峰峦起伏,坡度陡峭,一般在海拔500m以上
举例:昆仑山版
平原:特点:平坦广阔,权一般在海拔200m以下
举例: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特点:起伏不大,坡度和缓,一般在海拔200~500m之间
举例:江南丘陵
高原:特点: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举例:青藏高原
盆地:特点:四周高,中间低
举例:四川盆地
不知道这么回答,你满不满意?我们上课老师就这么讲的!
Ⅲ 我国地质地貌景观有哪些主要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中国地大物博,地质抄形态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种较为著名的作为代表。
中国地形呈现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第二级阶梯黄土高原,第三级阶梯华北平原。
第一阶梯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貌主要是高寒荒漠,戈壁滩,冰川。著名代表新疆罗布泊,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藏北高原。
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沙漠为主,地貌主要是高原,沙漠,盆地。著名代表新疆塔里木盆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貌主要是低矮山脉,半岛,洼地。著名代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Ⅳ 地貌、自然景观各有哪些
黄河地貌
Ⅳ 地质地貌景观有哪些主要类型
地貌景观有几种:
河流地貌:三峡
冰川地貌:绒布冰川
黄土及风成堆积地回貌:黄土高原,答塔克拉玛干
雅丹地貌:新疆魔鬼城
岩溶地貌:桂林山水
黄土地貌:塬、梁、峁
流水地貌: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
风蚀地貌:雅丹地貌(新疆魔鬼城)、新月形沙丘
海岸地貌:基岩海岸(石老人)
Ⅵ 江西省和安徽省的地质、地貌以及其特点
http://ke..com/view/7824.html?wtp=tt江西介绍江西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气候明显。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全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江西省年平均气温 18℃ 左右。赣东北、赣西北和长江沿岸年均气温略低,约在 16℃ 到 17℃ 之间;滨湖、赣江中下游、抚河、袁水区域和赣西南山区约在 17℃ 到 18℃ 之间;抚州、吉安地区南部和信江中游约在 18℃ 到 19℃ 之间;赣南盆地气温最高,约为 19℃ 到 20℃ 之间。 全年全省极端最高温度南北差异不大, 甚或略呈北高南低现象, 但几乎都接近或超过 40℃,个别县区日最高气温曾经达到过 44.9℃。极端最低气温则南北差异较大: 九江大部分地区在 -12℃ 到 -14℃ 之间, 个别县区还出现过日最低气温 -18.9℃ 的极端最低值;赣南则在 -5℃ 左右,全省其他地区一般在 -7℃ 到 -12℃ 之间。江西年均日照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97千卡到114.5千卡;都昌县最多,铜鼓县最少。年均日照时数为 1473.3 小时到 2077.5 小时;都昌县最多,崇义县最少。江西多雨。年均降水量 1341 毫米到 1940 毫米,一般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武夷山、怀玉山和九岭山一带年均降水量多达 1800 毫米到 2000 毫米,长江沿岸到鄱阳湖以北以及吉泰盆地年均降水量则约为 1350 毫米到 1400 毫米,其他地区多在 1500 毫米到 1700 毫米之间。全年降水季节差别很大。秋冬季一般晴朗少雨,1977 年大部分地区整个秋冬季以阴雨天气为主的现象较为少见。春季时暖时寒,阴雨连绵,一般在四月份后全省先后进入梅雨期。五、六月份为全年降水最多时期,平均月降水量在 200 毫米到 350 毫米以上,最高可达700 毫米以上。 这一时期多大雨或暴雨,暴雨强度为日降水量50 毫米到 100 毫米, 最大甚至可达 300 毫米到 500 毫米以上。7 月雨带北移,雨季结束,气温急剧上升,全省进入晴热时期,伏旱秋旱相连, 而从东南海域登陆的台风将给江西带来阵雨,缓解旱情,消减炎热。降水量除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外,年际变化也相当悬殊,最多年份可达最少年份一倍以上。除庐山外,全省年均风速为每秒 1 米到每 秒3.8 米,最小为德兴市,最大为星子县。年均大风日 0.5 天到 28.5 天,最少为宜黄县,最多为星子县。鄱阳湖滨,赣江、抚河下游和高山顶及峡谷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均风速在每秒3米到每秒5米。全省主要自然灾害有寒害、洪涝、干旱和冻害以及持续时间较为短暂的高温危害等 http://ke..com/view/4380.html?wtp=tt安徽介绍[编辑本段]【自然地理】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分别流经全省长达416公里和43O公里,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江淮之间西耸崇山,东绵丘陵,山地岗丘逶迤曲折;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主要山脉有大别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最高峰黄山莲花峰海拔1860米。 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编辑本段]【气候环境】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南北相差2°C左右,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上面很详细
Ⅶ 安徽浮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火山地貌景观
神奇的火山地貌景观主要位于浮山破火山机构之中,由奇峰怪石,火山洞穴,火口湖等构成。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极尽鬼斧神工之妙,为国内罕见。 好似凌空巨石,如海螺,似葱头,似动非动,摇摇欲坠,名日“飞来石”,旁有题刻“何地飞来”。有诗为证:“何地飞来石,蓝天耸玉葱”。
天柱峰:
突兀于“盆地”之中,为火山钟(熔岩穹丘)景观,又名樯山。 形如锅底,浮山最高峰。峰上有一亭,叫“望江亭”。俯首西望,樯山如柱,缆山如索,极目远眺,“长江如带,九华若笋;振风塔、天柱峰隐约可见”。近观则湖山相间,潦绕回环;农舍渔村,星罗棋布;良田纤陌,纵横如秤;林鸟沙鸥;烟霞出没;轻帆片片,堤柳依依。
天地清淑之气,无不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若在金秋时节,人立妙高峰顶,西望天柱山,耸立天际,夕阳西下,太阳下方,渐渐出现一个三角形的黑影,黑影慢慢上升,像一座宝塔映在圆盘之中。此乃“天柱日影”,为浮山独有的奇景。海岛雪浪,峭壁千仞,石纹赤黑相间,如雪浪翻滚。岩洞心空如蜂房,立壁之上苔藓悬挂,若飞瀑坠下。雨天里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人立其下,如置身海岛之中,惊涛骇浪,震耳欲聋。晴天则有天河坠玉,悬挂若帘之妙。
浮山怪石,天然雕塑,千姿百态,精巧绝伦。玉兔拜月,紫霞万千:天鹅孵蛋,惟妙惟肖;灵猴迎客,石景寓情;指月石上,得月最早,双蛙戏岸,活灵活现。千奇百怪,引人入胜。 浮山洞壑藏幽,峭壁凌空。其“削成绝壁千寻峭,生就悬崖万窍空的卓绝风姿,令人神往。
据《浮山志》记载,全山有洞穴五百多,著名的有三十六岩七十二洞。最大的金谷岩,长十三丈,宽五丈,解放初岩内尚有庙宇,现洞口仍留有罗汉松,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其附近有两壁夹峙的“一线天”,和被称
为“浮山第一水”的滴珠岩。 如上天池和明镜池。上天池的“天池云影”乃浮山一绝。上天池为古火山口遗迹或为火山灰流岩层间的一处负地形?发人深省。明镜池,池水清秀,波光鳞鳞,青山环绕,叫人流连忘返。
此外,龟裂纹地貌景观可在莲花峰至云梯峰一带常见。这是岩浆喷出后冷却收缩的遗迹。
Ⅷ 6大类地貌景观分别有哪些
中国丹霞
丹霞,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即“丹霞地貌”),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在地质和地貌学层面上,丹霞可以定义如下:“丹霞是一种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中国丹霞”于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刚果盆地
为非洲最大盆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又称扎伊尔盆地。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中部。呈方形,赤道横贯中部。面积刚果盆地约337万平方千米。位于下几内亚高原、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及低小的阿赞德高原之间,大部在扎伊尔境内,西部及北部包括刚果及中非的部分领土。
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西抵安第斯山麓,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4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该国领土1/3)。平原西宽东窄,地势低平坦荡。最宽处1280公里,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马瑙斯附近只有海拔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流、支流冲积而成。平原降水多,原因是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影响。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位于巴西东南部。大部在米纳斯吉拉斯(Minas Gerais)州和圣保罗州境内巴西高原。主要由低山、丘陵高地和平顶高原构成。面积有500多万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中东部,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倾斜。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等古老基底岩系出露地表。其中东部岩性坚硬的石英岩、 片岩部分,表现为脊状山岭或断块山,凸出于高原之上;西部即戈亚斯高原和马托格罗索高原,具有桌状高地特征。高原边缘部分普遍形成缓急不等的崖坡,河流多陡落成为瀑布或急流,切成峡谷。
哈萨克丘陵
亦称“哈萨克褶皱地”。哈萨克斯坦中、东部丘陵。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北接西西伯利亚平原,东缘多山地,西南部为图兰低地和里海低地。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400~900千米。海拔300~500米。西部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宽达900公里;东部较高,平均海拔500—1,000米,宽400公里,地表受强烈切割。面积约占哈萨克斯坦的五分之一。有克孜勒塔斯(海拔1,566米)、卡尔卡拉雷(海拔1,403米)、乌卢套、肯特(海拔 1,469米)和科克切塔夫等山。哈萨克丘陵为古老的低山台地。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地表较平坦,多沙丘和盐沼。由于深居内陆,地面又坦荡单调,年降水量仅200毫米左右。7月平均气温24℃,冬季由于北部没有高山屏障,北方冷气团长驱直入,气温可降至-30℃以下,气温年较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属荒漠、半荒漠地带。自北向南分属草原带(已开辟大片耕地)、半荒漠带。东南部在巴尔喀什湖附近为荒漠带。山区有松林。生荒地用作牧场。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铅、锌、铬、煤、铁、石油、天然气和铝土矿等。
安第斯山脉
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三倍半,属美洲科迪勒拉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主干。南美洲西部山脉大多相智利巴塔哥尼亚地区的安第斯山脉互平行,并同海岸走向一致,纵贯南美大陆西部,大体上与太平洋岸平行,其北段支脉沿加勒比海岸伸入特立尼达岛,南段伸至火地岛。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阿根廷等国 ,全长约8900千米。一般宽约300千米,最宽处在阿里卡(Arica)至圣他克卢斯 (Santa Cruz)之间,宽约750公里,。整个山脉的平均海拔3,660 米,有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海拔超过6000米 ,由一系列平行山脉和横断山体组成 ,间有高原和谷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超过6000米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汉科乌马山海拔7,010米,为西半球的最高峰。地质上属年青的褶皱山系。地形复杂。南段低狭单一,山体破碎,冰川发达,多冰川湖;中段高度最大,夹有宽广的山间高原和深谷,是印加人文化的发祥地;北段山脉条状分支,间有广谷和低地。多火山,地震频繁。安第斯山最高峰是位在阿根廷内的阿空加瓜山(Aconcagua),海拔696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火山,也是最高的死火山。此外安第斯山脉中的哥多伯西峰(Cotopaxi)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海拔5897米。南美洲诸重要河流的发源地。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富森林资源以及铜、锡、银、金、铂、理、锌、铋、钒、钨、硝石等重要矿藏。山中多垭口,有横贯大陆的铁路通过。泛美公路沿纵向谷地和海岸沟通安第斯山区各国。安地斯山脉是由许多连续不断的平行山脉和横断山脉(或科迪勒拉)组成的,其间有许多高原和洼地。分别称为东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东、西山脉界线分明,勾勒出了该山系的主体特征。东、西科迪勒拉总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但东科迪勒拉有几处向东凸出,形成形似半岛的孤立山脉,或像位于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毗连地区的阿尔蒂普拉诺那样的山间高原。
Ⅸ 安徽省有哪些山
安徽有六大名山,它们是:
1.黄山风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全国十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黄山风景区(Huangshan
Mountain)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7m。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九华山风景区
九华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地藏菩萨道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九华山风景区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安徽风景(4张)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华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北纬30°。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3.天柱山风景区
柱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天柱山风景区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经不为游人所开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地质遗迹丰富,是全球瞩目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重要地段,面积135.12平方公里。
4.齐云山
齐云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古称白岳。位于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5.相山风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相山风景区坐落在淮北市相山南麓,是淮北市唯一的大型综合性风景名胜公园,以“相山十景”而闻名。相山山脉自徐州蜿蜒而来,主峰为皖北地区至高点,方圆诸山之宗;有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人文景点有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和藏经洞等数十处。山顶云洞吞吐云树、顷刻万端;香炉峰形势惟峭;叠翠峰翠色诱人。显通寺(习称相山庙)建于晋朝。新建儿童乐园、相山天池集古今中外文化于一体,是人们游乐休息的好地方。
6.八公山风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八公山风景区位于淮南市八公山区与寿县交界地带。206国道可达。距淮南市区约15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休闲、人文历史和地质地貌为一体的综合型风景旅游区。1998年8月开发建设景区,2001年9月15日对外开放。景区整体规划面积120余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为18.85平方公里。大小40余座山峰起伏叠障,苍松迭翠,雄奇灵秀,淮河流经群山之北,曲折环绕而东下。淝河沿山南麓注入淮河。八公山神秀,自古诸多骚人墨客争趋而至,刘安、李白、苏轼、欧阳修、刘禹锡、吴均、韦应物的足迹均踏遍过八公山,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