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罗盘仪结构包含哪些内容

地质罗盘仪结构包含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 2021-02-23 12:22:56

1. 地质罗盘仪的刻度盘包括几个

三种吧,产状三要素

2. 地质罗盘的使用

地质罗盘的正确使用及各类产状要素的测定,是一个地质工作者应熟练掌握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1.地质罗盘的结构

地质罗盘由刻度盘和在水平面上能自由转动的磁针组成。它不但可以识别方向、测量方位,还可以测量水平面、倾角及仰、俯角度等,是地质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袖珍仪器。其结构如图5-1所示。

图5-1 罗盘的结构

2.定向和基准

地面上某一点的经纬度为已知,则此点的位置就确定了。若测定地面上某一点的方向,则必须有一参照点(参照方向)——即基准点(基准方向)。测量方位角是指在水平面内测出与基准方向间的夹角。

基准方向有两个:一是南北方向,即地理北极方向;二是磁北方向,即地球的磁北极方向。因地理极与磁极二者不重合,有夹角(各地不同),故我们常用真北方向作为基准方向,一般测得的角度要进行换算或事先校正罗盘。

方位测定,在水平面内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圈划分为360°,以正北方向作为0°,用N表示;东为90°,以E表示;正南为180°,以S表示;西为270°,以W表示。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即从0°转过的角度)称为方位角。如夹角 45°,即为北东方向,写成NE45°,也可写成45°(读作北东45度)。

测量方位一般是先从已知点(观测者所在点)测向未知点的。如图5-2,欲测B点的方位,A点为观测者所在之点(已知点),那么观测者只需将地质罗盘长照准合页指向B,圆形水准气泡居中(罗盘水平),读磁北针指向刻度环上的数字,即为B点的方位。如图示为90°,即B点在A之东(亦即A在B之西)。如将罗盘移到B 点(已知点)观测A(未知点),则刻度环上读数为 270°,A在B之西。交换观测点位置之后,读数相差 180°(AB连线为一直线)。如不移动(交换)观测位置,在如图5-2情况下,欲知A点对B点(已知点)的方位,则只需将罗盘调换180°,即将长照准合页对准A,读磁北针指向刻度环上的数值即可,如不调换罗盘,直接读磁南针指向的数值亦可(270°)。

3.地形图的定向和后方交会

如果地形图的图廓纵边是真北方向,则将罗盘的长边平行于图廓,使地形图与罗盘一起转动,当磁北针指向0°时(圆形水准气泡要居中),则地形图的位置与实地地形的方位取得一致(即与实测地形图方位相当),定向工作就完成了。此时可以一边参照实地地形一边读地形图和判读各种地质体的空间关系。

后方交会是在地形图上确定地质观测点位置的一种方法,即将实地地点标在地形图上,以便将观测到的地质现象转绘到地形图上。交会时先参照实地地形,在地形图上选定3个已知点(一般是标有高程的三角点)。选点时注意不要太远,各点展开的角度最好大于30°,两点不能在一直线上,将小照准合页分别指向三点(若用长照准合页指向三点,则应读磁南针数值),各方位角求出后,用量角器在地形图上画出方位线,如三线交于一点,则应是观测点在地形图上的位置,如交会出一个误差三角形,较小时可参照实地地物等标志平差后得出一个较佳点;如误差三角形过大,则重测,直到准确为止。

4.磁偏角校正

各地区的磁北方向与地北方向不完全一致,二者之间的夹角称磁偏角。为了在地形图上正确标定地质要素的地理方位,野外工作者首先要对罗盘进行磁偏角校正,使其读数能直接代表地理方位。磁偏角可以从测区正规地形图上查到,东偏取“+”,西偏取“-”。校正的方法是拨动其刻度盘。例如嵩山地区磁偏角为西偏4.5°(即为-4.5°),拨动罗盘的刻度盘,使355.5°的刻度对准指标(原0°位置),即可消除因磁偏角引起的读数误差。

5.面状构造要素测量

各种地质界面如层理面、断层面、片理面、片麻理面、劈理面、节理面、侵入体与围岩接触面以及岩体中的面体流动构造(流面)皆可视为面状构造而对其进行测量。现以层面为例介绍有关的测量步骤和方法。

图5-2 方位测量

图5-3 测量产状要素图

首先在测量岩层走向时,可选一有代表性的岩层层面,层面上测出任一水平线(图5-3),其两端的方位为岩层走向(亦可在岩层面上滴水,则水流方向代表岩层倾向,与其垂直画一条线即为岩层走向),将罗盘长边贴于层面上(一般为上层面,使罗盘水平,此时磁针两端指向刻度数值即为走向方位角)。测量倾向时,可将罗盘盖(带反光镜者)贴于岩层面上,长照准合页指向倾向方向,使罗盘水平读磁北针指向的数值,即为倾向方位角(倾向只有一个方向)。

测量倾角时,将罗盘长边平行真倾斜线(即倾角最大方向)置于层面上,转动罗盘底盘的外旋柄,使测斜器上长水准气泡居中,读倾斜刻盘上的数值即为倾角度数。

有时由于上层面剥露不好或由于露头所限只能测量岩层底面,若此,应以罗盘N端朝倾斜方向读北针所指刻度;如以罗盘S端朝倾斜方向则读南针所指刻度,倾角测量方法同前。

在某些情况下可借助野外记录簿、图夹、硬纸板对暴露不佳或受到某种限制而不易直接测量的面状构造进行产状要素的测量。操作方法是将上述物件置于与被测面相当或平行的位置上,再用罗盘在野外记录簿、图夹和硬纸板上进行测量。如某一节理面暴露范围有限,则用硬纸板以相当的状态插入,而后在硬纸板上进行测量。

6.线状构造要素测量

如矿物生长线理、皱纹线理、交面线理、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杆状构造、擦痕、褶皱枢纽以及岩浆岩体中的线状流动构造(流线)皆可视为线状构造而对其进行测量。

倾伏向(指向)和倾伏角的测量在多数情况下需借助于铅笔、木棒或地质锤柄等,将其置于与被测线状构造一致或平行的位置上,再用罗盘在锤柄等物件上进行测量。罗盘N端要朝构造线的倾伏方向且使其水平,罗盘轴线必须投影在锤柄上,此时北针所指读数为倾伏向。将罗盘侧边置于锤柄之上,紧贴或与其平行均可,此时测斜针所指读数为倾伏角。

当线状构造包含在某一倾斜面内时(在断层或层间滑动面上发育的线理如擦痕),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的锐角即为其侧伏角。侧伏向则是构成上述锐角的走向线那一端的大致方向,借助半圆仪(半圆量角器)即可进行测定。

7.测定产状要素的技术要求

产状要素的测定及有关数据的收集都应注意其可靠性、代表性和系统性。

所谓可靠性就是判断所测露头是否为基岩,是否因为受到滑坡、山崩及塌陷等作用而使其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非构造因素可影响一定的范围。非构造变动现象在软弱岩层如泥灰岩、页岩、千枚岩、片岩及含煤地层中常见,所发育的次生产状会使地层层序混乱或歪曲地质构造现象,因此在测量产状之前要认真观察分析,判别真假产状。另外,即使在基岩出露的区段,由于较强的构造变动而发育的诸如劈理、节理等次生面状构造也极易与原始层理相混。因此,在野外要仔细追索、观察并严格区分。鉴别层理与次生构造面理并分别测量统计,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

测量产状要素时还要注意观察所选择的面状构造或线状构造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层理为例,当岩层产状在较大范围内比较稳定且层面较为平整时,在该层面上任选一点进行产状要素测定一般具有代表性。但由于受原生、次生、构造、非构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某一段岩层产状可能发生局部变化,因此要进行一定的追索并在宏观上根据总体产状特征选择具有代表性者进行测量。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构造变动强烈、构造现象复杂的区段,如实习区的复杂褶皱剖面,很难选择一段能测出具有代表性产状的岩层,因为在较短距离内产状变化很大,褶皱不同部位的产状都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同级别的褶皱具有成因联系且为同期产物,则可采用分段系统测量与制图(素描图或大比例尺剖面图)相结合的方法,大致恢复出由次级褶皱所呈现的包络面,它不仅反映了大一级褶皱的形态,而且还可将其视为简化了的褶皱岩层界面。

产状要素测量的系统性,是为了掌握某一地质体或某一构造在空间上的展布状态及变化规律,因此,在路线地质观察中要注意产状变化并随时测量。如在实习区进行箕山花岗岩体的圈定,就应沿岩体与围岩接触的界线进行追索并系统测量接触面的产状,这样才能对其空间产出形态有进一步的了解。又如在中岳庙后沟斜歪背斜转折端的追索观察,就应对东西两翼及转折端部位的产状进行系统测量并一一标绘在地形地质图上,仔细观察分析岩层产状从西翼至转折端再至东翼依次显示出向西北、向南东、向东、向北东、向北倾斜呈有规律的变化而表现出外倾转折的特点。

3. 简述用地质罗盘仪如何测量岩层三要素过程

简单地说: 1。脸朝下。然后打开指南针,使刻有“ n”的一面指向山坡的倾斜方向内(指南针的瞄容准面,也称为长曝光铰链,指南针的顶部有一个圆孔,与指南针的镜面相对) ;。读取指南针的刻度,由白色指针(也称北针)指示是斜面方向。注: 1、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使用前应进行校正,但斜率的准确度一般不需很高; 2、记录读数,最好同时记录象限数目,便于检查,如 ne60度(斜率东北,方位角60度) ,sw200度(斜率西南,方位角200度)。写 ne130是错误的,因为 ne 的范围只有0到90度。图3。录音后,立即检查是否正确。看看这个: 转动指南针,使“ n”的末端与指南针的白色指针重合,并且面对白色指针的方向。看看山的哪一边在你那边。如果在右前方,应该在东北方,坡度应该在0 ~ 90度,如果不是,应该是测量误差,重新测试。

4. 地质罗盘的结构

地质罗盘的种类很多,但主要有两种:一种外形呈长方形,简称长罗盘;另一种外形呈近八边形或盒式,简称圆罗盘或盒式罗盘,也称盒式袖珍经纬仪(图1-1)。尽管地质罗盘的样式较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都相同。现以盒式罗盘为例,予以说明。盒式罗盘是用联结合页将上盖、外壳与底

盘联成一体,且可以开合的罗盘仪。最主要的元件是磁针、玛瑙轴承和顶针。此外,尚配有反光镜、刻度环、方向盘、圆水泡、长水泡、指示盘和手把、开关、长照准合页、短照准合页和小照准钉等部件(图1-2)。

图1-1 盒式罗盘示意图

图1-2 盒式罗盘结构简图

磁针 由人造磁铁制成,用来指示磁南、北极。磁针一般为黑色,有的北针常为灰色或白色。不管磁针是什么颜色,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磁南针缠有铜环或铜丝。磁针中间常用玛瑙等硬度较大的矿物嵌于其中,以保护磁针不被磨损。顶针 是由硬合金制成的细针,固定在底盘上,顶针尖端向上,磁针平放在顶针尖端之上。

倾斜仪 由长水泡垂直指示盘轴线组成的一个整体。它固定在底盘上和手把相连,转动罗盘底面的手把可 180°转动,是为测定目标物倾斜角或地形坡度角而设计的。

刻度环及倾斜刻度 刻度环是由铝等金属装置在罗盘外壳和底盘上。刻度环最小刻度值一般为 1°,按 0° ~360°逆时针方向刻划。其中四个基础方向东 ( 90°) 、南 ( 180°) 、西( 270°) 、北 ( 360°) ,分别用英文的缩写 E、S、W、N 表示。除南、北之外,其东、西与正常的左西右东方向恰好相反,这主要是为了读数方便。其道理是因为当磁针开关打开后,无论罗盘如何旋转,磁针永远指北,但随罗盘的旋转,刻度环上的南北线也随着旋转。当在量测某一方向时,是以罗盘的南北线对准或与所测方向一致后取磁针的读数。如图 1-3 所示,把罗盘放平,使磁北针与刻度环 “北”一致,这时表明罗盘南北线所指方向即为所测方向。如果将罗盘向东旋转 90°而指向实际方向 “东”时,磁针不动,这时磁北针所指读数恰好是刻度环上的 “西”,造成了磁北针读数和实际所测方向相差 180°。由此可知,要想从刻度环上直接读出所测方向,必须将刻度环上的 “东”、“西”互换才能实现,这就是罗盘刻度环上 “东”、“西”反刻、角度反向的道理。

图 1-3 罗盘刻度环东、西反刻原理

倾斜刻度是指刻在方向盘南北线右侧的一组刻度,其中间为 0°,向两侧分别为 90°。旋转倾斜仪可用来量测倾角或坡度角。

齿轮 又称校正螺丝。它是在罗盘旁侧通过齿轮带动刻度环转动的一个装置,用来校正刻度环上的 0°是否对准方向盘的正北,或校正磁偏角而设置的。

开关 又叫磁针制动器。它由简单的杠杆组成。通过罗盘上方的螺旋,可使磁针顶起与玻璃盖接触而使磁针固定不动,松动制动器后磁针可自由转动。

水准泡 分圆水泡和长水泡,水泡居中时分别表示罗盘水平和与倾斜面相交的水平面。

此外,反光镜能把目标映入镜线,小照准合页的尖和视孔、短照准合页的尖和视孔、反光镜的椭圆孔的有机组合可在不同条件下测量产状和进行地形草测。

5. 地质罗盘仪的介绍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回定出方向,观察点答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等。因此必须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

6. 地质罗盘怎样使用

1、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

4、岩层倾向测定。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5、岩层倾角的测定: 岩层倾角是岩层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即真倾角,它是沿着岩层的真倾斜方向测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测得的倾角是视倾角。视倾角恒小于真倾角,也就是说岩层层面上的真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真倾角,层面上视倾斜线与水平面之夹角为视倾角。野外分辨层面之真倾斜方向甚为重要它恒与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于使之在层面上滚动或滴水使之在层面上流动,此滚动或流动之方向即为层面之真倾斜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直立,并以长边靠着岩层的真倾斜线,沿着层面左右移动罗盘,并用中指搬动罗盘底部之活动扳手,使测斜水准器水泡居中,读出悬锥中尖所指最大读数,即为岩层之真倾角。

6、目的物方位的测量

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

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时亦同样)。

若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进行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与前者比较这是因为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故影响测物与测者的相对位置。

为了避免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

7. 地质罗盘仪的注意事项

1.磁针和顶针、玛瑙轴承是仪器最主要的零件,应小心保护,保持干净,以免影回响磁针的灵敏度。不用时答,应将仪器关牢。仪器关上后,通过开关和拨杆的动作将磁针自动抬起,使顶针与玛瑙轴承脱离,以免磨坏顶针。
2.所有合页不要轻易拆卸,以免松动而影响精度。
3.仪器尽量避免高温暴晒,以免水泡漏气失灵。
4.合页转动部分应经常点些钟表油以免干磨而折断。
5.长时期不使用时,应放在通风、干燥地方,以免发霉。

8. 地质罗盘仪的分是什么意思

分可以表示岩层产状,比如走向和倾向,或者倾角,也可以作为方位角,找到地物相对于你的角度,还可以作为指南针, 分一半是估读出来的,直接能读的是度

9. DQL-8地质罗盘仪(阻尼式)使用说明

DQL-8型袖珍经纬仪主要应用于林业、农业、矿山、地质勘察、水利、气象等部门。

DQL-8型袖珍经纬仪以其设计合理、性能优异、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大而受到国外客户的欢迎。同时因其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于交通、远洋、林业、戡察、探险等众多领域。

【详细说明】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也是军事、航海、地质、探险活动必备的基本观测工具。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指南针的其实是具备基本功能的小型罗盘,正式名称应该是指北针。大多数情况下,地图的都是以正北方向作为参考方向绘制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是世界通行的标准。
⊙很多情况下,我们把指北针称为指南针,是因为在古代的中国,罗盘是以正南方向作为参考方向的,因此被称为司南,小型的罗盘就被称作指南针,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今天。

使用方法 ;
指南针务必使之水平使用,同时为避免磁针发生错乱,要与铁丝网、高压线、汽车和飞机以及含有磁性的物体保持一定距离,具体参考指标如下:
1、离铁丝网>10米;
2、离高压线>55米;
3、离汽车或飞机>20米;
4、离含有强磁的物体,如各种磁铁、外磁式喇叭>10米;
5、离磁性较弱的物体如磁性按扣等>0.5米。

广泛应用
⊙即使是方向感再好的人,到了陌生地方也有找不着北的时候。人多的地方可以向当地人询问,如果到了荒郊野外迷失了方向,可就麻烦了,轻则挨饿受冻、担惊受怕,重了就不好说了。求人不如靠自己,指南针携带方便。配合地图,使你随时知道自己的位置,不仅可用于无线电猎狐、探险、野营等体育运动,还适用于地质、矿业、林业、勘察、农田水利、建筑、旅游等领域,是定向、粗测必备的工具。在市区也有辩别方向性的时机,玩家的宝贝,出门旅行的伙伴,收藏的精品。

⊙磁性指南针结合旅游、户外活动及日常生活的特点,设计过程中注重灵敏度、实用性、装饰性、宣传性等因素,部分产品还具有测距,测温,测角度,同时其灵敏度高、重量轻盈,外观精巧,装饰性强、便于携带等特点,非常适合旅游、远足、登山、户外运动等场合使用。
⊙尽管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的应用逐步普及,但指北针因其原理是利用地球自身磁场进行定位,无需任何能源,没盲区.这一点在恶劣的环境下非常重要。指北针在没有受到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具有简单可靠的优点,国外旅游、远足、登山、户外运动者必备磁性指南针.磁性指南针至今仍是军事、航海、地质、探险等野外活动的必备基本工具。

一、用途
DQL-8型地质罗盘仪主要用途可供:
1 测产状: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2 地形草测:包括定方位(即交会定点),测坡角,定水平;
3 测垂直角
二、主要性能
1 磁针阻尼时间(磁针偏转90°至停留在原位置上的时间)小于15秒。
2 读数误差:
a 磁针转动前后所指示之度数误差不大于0.5°;
b 磁针在0-180°、90-270°处由于偏心所引起误差不大于0.5°;
c 测角器的读数误差不大于0.5°。
3 水准器灵敏度:
a 长水准器20′±5′/2mm
b 圆水准器30′±5′/2mm
4 仪器外观尺寸(长×宽×高)为80×70×35(mm)。
5 仪器重量为0.24kg。
三、原理、结构
1、原理:本仪器是利用一个磁性物体(即磁针)具有指明磁子午线的一定方向的特性,配合该度环的读数,可以确定目标相对于磁子午线的方向。根据两个选定的测点(或已知的测点),可以测出另一个未知目标的位置。
2、结构
仪器由上盖与外壳通过联接合页构成仪器主体。上盖内装有反光镜,可使目标映入镜中。外壳的外部装有长照准器,配合小照准器可瞄准目标。外壳内装有刻度盘和磁针,可以直接读出目标的方位置,圆水准器可以指示仪器的水平位置。长水准器和指示盘供测量坡角用,可以在方向盘的倾角刻度上直接读数。开关为磁针制动机构,在外壳的侧面备有磁偏角调整轴。
该仪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携带方便、精度可靠、性能稳定等特点。
四、使用方法
(一)测产状(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1 测走向:
走向即岩脉在水平上投影的方向。
将仪器上盖打开到极限位置,用开关放松磁针,调好本地区的磁偏角,将仪器两个长边靠在岩层的特征面(具有代表性的面),保持圆水泡居中,则读磁针北极所指示的度数,即为岩层的走向。
2 测倾向:
垂直于走向所批示的面的方向
用联接合页下边的底盘的短边或上盖的背面靠稳岩层的特征面,保持圆水泡居中,则读磁针北极所指示的倾向。
3 测倾角:
垂直于走向水平面夹角的角度。
先用开关将磁针锁住,上盖打开到极限位置,仪器的侧边垂直于走向而贴紧岩层的特征面,调长水泡居中,读指示器所指的方向盘的度数,即为岩层的倾角。
在实际测量中,走向和倾向两因素,只需测其中一个就可以,因为走向和倾向是互为90°的关系。
(二)地形草测(包括定方位、测坡角、定水平线)
1 定方位:
目标所处的方向和位置,定方位也叫交会定点。
① 当目标在视线(水平线)上方时的测量方法。
右手握紧仪器,上盖背面向着观察者,手臂贴紧身体,以减少抖动,打开磁针,左手调整长照准和反光镜,转动身体,使目标、长照准尖的象同时映入反光镜,并为镜线所平分,保持圆水泡居中,则读磁针北极所指示的度数,即为该目标所处的方向。
按照同样的方法,在另一侧点对该目标进行测量,这样两个测点对同一目标进行的测量得出两线沿着测出的度数,相交于目标,就得出目标的位置。
② 当目标在视线(水平线)下方时的测量方法
右手紧握仪器、反光镜的观察者的对面,手臂同样贴紧身体,产减少抖动,打开磁针。左手调正长照准器和上盖转动身体、使目标照准尖同时映入反光镜的椭圆孔中,并为镜线所平分,保持圆水泡中,则读磁针北极所指示的度数,即为该目标所处的方向。
按照同样的方法,在另一测点对该目标进行测量。这样从两个测点对该目标进行测量,得出两线沿着测出的度数,相交于目标,就得出目标的位置。
2 测坡角:
目标到观察者与水平面的夹角。
先将磁针锁住,右手握住仪器外壳和底盘,长照准器在观察者的一方,将仪器平面垂直于水平面,长水泡居下方。左手调正上盖和长照准器,使目标、照尖的孔同时为反光镜椭圆孔刻线所平分。然后右手中指调正手把、从反光镜中观察长水包居中,此时指示盘在方向盘上所指示的度数,即为该目标的坡角。
如果测某一坡面的坡角,则只需把上盖打开到极限位置,将仪器测边直接放在该坡面上,调整长不泡居中,读出该坡面的坡角。(与测产状中的倾角相同。)
3 定水平线:
先将磁针锁住,指导长照准器扳至与盒面成一平面,上盖扳至90°而照准尖竖直,平行上盖,将指示器对准“O”,则通过照准尖上的视孔和反光镜椭圆孔的视线,即为水平线。
(三)测物体的垂直角
先将磁针锁住,把上盖扳到极限位置,用仪器测面贴紧物体(如钻杠)具有代表性的平面,然后调长水泡居中,此时指示器的读数,即为该物体的垂直角。
五、注意事项
1 磁针和轴尖、玛瑙轴承是仪器主要的零件,应小心保护,保持干净,以免影响磁针的灵敏度,不工作时,应把磁针锁牢,以减少磨损。
2 的有合页不要轻易拆卸,以免松动而影响精度。
3 仪器尽量避免高温暴晒,以免水泡漏气失灵。
4 合面转动部分应经常点些钟表油以免干磨而折断。
5 长时期不使用时,应放在通风、干燥地方,以免发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