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西樵山属于什么地质

西樵山属于什么地质

发布时间: 2021-02-23 12:15:31

Ⅰ 西樵山有什么景点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五千万年历史的死火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距广州市68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
1 南海观音文化苑
西樵山南海观音文化苑坐落于西樵山大仙峰顶,海拔二百九十米,占地约两百万平方米,景区主要由牌坊、影壁、法像等组成。
2 白云洞
白云洞在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风景的总汇。白云洞是儒、佛、道三教福地,划分为三个洞天、二十四景,主要景点有奎光楼、飞流千尺、三湖书院、字祖庙、白云古寺、云泉仙馆、连理枝榕树、四面佛、灵感石、仰辰台等,其中的“西樵云瀑”早在清朝时候已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3 桃花园
西樵山桃花园是珠三角最大的观赏性桃花园,其面积四百多亩,种有各种桃花四千余株,品种上百种,有不少还是名贵品种。在桃花盛开时,满山红遍,景色优美。
4 宝峰寺
西樵山宝峰寺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为南粤四大名寺之一,是一个旅游、祈福的好地方。自晋代佛教东传,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宝峰寺得到惠连法师兴教弘法,颇有名气。该寺建于明永乐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刹风华正茂之际,历尽沧桑,现仅存断墙残壁。
5 翠岩
翠岩位于西樵山中部,是一条上窄下宽的漏斗状的峡谷。
6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位于西樵山西南麓禄舟村,馆址为黄飞鸿故居附近的黄氏宗祠原址。狮艺武术馆占地面积5.23亩,建筑面积1006平方米。1996年开始筹建,1998年8月15日正式开馆。馆舍建筑平面成四方形,正门门厅,飞檐翘角,气势宏伟,朴实庄重;门厅中间设黄飞鸿铜像,右为“百草堂”,左为“宝芝林”。
7 奇幻九龙洞
九龙洞在山中寺边村南龙爪峰旁,是山南部一条最长的峡谷。两崖石壁曲突蟠屈,形成许多水蚀洞穴,九孔(又名九龙)岩就是其中之一。
8 四方竹园
四方竹园是一个集四方竹、宝峰胜处、宝峰寺遗址、春风亭、茶园、茶花园、霍韬妾氏墓等多个景点为一体的公园。西樵山,不但是一座泉的山,花的山,而且还有不少民间流传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就是讲无笃石螺和煎燶鲫鱼的。
9 石燕岩
石燕岩位于西樵山的东南面,是一处古采石场遗址,从明代早期,就有很多能工巧匠在此开采岩石,石燕岩景区包括有景良亭、天窗格、石屏风、石燕岩、石祠堂、云岩古寺、云岩飞瀑、冬菇石等景点。
开放时间每日7:30-18:00开放
门票成人票70元 半票35元

Ⅱ 地质都包含什么

就是大抄地构造,把大地解剖了…袭…简单吧!岩性/褶曲,比方说,见了一块岩石,是属于什么岩?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属性?他是哪个时期的东西?他的上下是什么岩层?很白话了,,说的太专业,一般的人根本不明白,在大地构造方面人类只能说是迈了一小步……

Ⅲ 丹霞地貌是什么地质

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这就是丹霞地貌。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山丹霞山(名称来源)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
方圆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故称丹霞山。丹霞山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Ⅳ 地理山顶的地质构造属于哪个

你好,复你的这个问题问的制不太对啊。一般我们说:地壳在水平挤压的情况下会弯曲变形,隆起部分叫背斜,形成山地,下凹部分为向斜,形成山谷。当背斜和向斜受到外力侵蚀的情况下。背斜会被流水等作用侵蚀成为谷底,而此时向斜会突出形成山地。
另外,当地壳在垂直方向上升降运动的话,会形成断层。上升部分会形成断块山。
如有疑问请继续追加。不谢~

Ⅳ 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怎么样,值得去吗

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环境不错,值得去。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是广东版四大名山之一,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


“岭南名山西樵山,是源远流长的百越文化发祥地和千古文化名山,更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西樵山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包容、与时俱进的特质。

Ⅵ “西樵山文化”,为何是珠三角地带古文化遗存的代名词

西樵山的名称由来已久,据传说古之广州人经常到东南方向的罗浮山采樵,就称为“东樵”;而西樵山古称为“锦石山”,广州人到西面的锦石山采樵,就称为“西樵”。可见西樵山自古以来就是山精水秀的天然乐园。据专家预测,珠江三角洲以使用双肩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西樵山文化”大约产生于5000年前。

西樵山石器

珠江三角洲疍人是岭南最古老、最原始且延续时间最长的土著族群之一。“西樵山文化”是先秦珠江三角洲疍人创造的一种原始文化。距今6000年前,疍人就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上西樵山,利用西樵山岩石制造石器,用来渔猎、捕捞。

天湖是一个古火山口,面积120亩,三面青峰环抱,湖水澄碧,水光潋滟,青山苍翠,古木参天。湖中有九曲桥横过水面,似玉龙卧波,青山绿树倒映在水中,景色特别优美。湖中还建有龙珠亭、问龙亭和水月轩等景点。

农耕文化

西樵山下的桑基鱼塘是珠三角地区保存最好的桑基鱼塘区,面积3000多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保护单位,誉为“世间少有的美景”、“良性生态循环的典范”。

西樵是纺织之乡,素有“广纱甲天下”之美誉。西樵纺织业始发于五六千年以前,20世纪80年代形成“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产销规模。广东自古就是国内蚕桑主产地之一,早在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广州附近的蚕桑业已初具规模。唐、宋时期,人们在开发珠江三角洲的过程中,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独特的生产形式。明朝时已经成为广东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嘉靖年间就享有“广纱甲天下”的美誉。到鸦片战争前后,棉纺织业遍及南海县。西樵轻纺城为我国南方主要的纺织品批发市场。

宗教文化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西樵山又是一座宗教名山。西樵山宗教文化特色鲜明,以佛、道、儒三教融合为其特点。

自南汉始,西樵山便是佛教胜地。至明朝,西樵山佛教发展达鼎盛之时,山中有云岩寺、宝峰寺、宝莲寺、接承寺、白云寺等。宝峰寺曾经是广东历史上的名刹之一,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自晋代佛教东传,得到惠莲法师兴教弘法,颇有名气。与广州光孝寺、曲江南华寺和鼎湖庆云寺并称为南粤四大名寺。惜宝峰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被毁。

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保护文化遗产,西樵山在蛇岗一带重建宝峰寺,宝峰寺保留明代建筑风格,雄伟开阔,气势非凡,主殿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两边有玉佛殿、舍利殿。此外还有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弥陀殿等。整座宝峰禅寺森林环绕,水绿山清,瑞霭氤氲,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烟霞飘绕,空气清新,鸟雀和鸣,灵气萦绕。

1998年,西樵山还兴建了南粤著名的佛教景点——云海莲台。景区位于西樵山大仙峰,主要由牌坊、影壁、法像、放生池等组成,观音铜像高61.9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观音坐像。法像弯眉朱唇,眼似双星,头顶宝珠圆光,凌空端坐,披天衣,着罗裙,慈祥亲切。站在观音法像的莲花座往下眺望,西樵山万千峰峦,尽收眼底,云卷云舒,风光无限。山下还有黄大仙圣境园、白云古寺、云泉仙馆、字祖庙等宗教景点。

Ⅶ 西樵山的占地面积是多少急急急!!!

西樵山位于北纬22度55分至22度57分,东经112度56分至113度0分,该山突兀于珠江三角洲西部平原之上 东临北江下游干道 西濒西江下游干道。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北距广州市区仅45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 自然景点 西樵山自然风光美轮美奂,山上72峰峰皆奇,42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葱葱,洞壁岩缝,储水丰富,古人赞之为“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今人称之是:“绿色翡翠”,“固体水库”。正是因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国务院、国家林业部才相继授予它“国家级风景名基础会计上的课据此可见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两顶桂冠。 、山上的奇崖、怪洞、寒潭、飞瀑,以及名胜古迹,吸引游人寻幽探胜,纷至沓来。主要景区有:白云洞景区、碧玉洞景区、翠岩景区、石燕岩景区、南海观音文化苑、黄大仙圣境园、天湖公园等。“百步梯”,枫柯夹道,花草迎人;“碧玉洞”,香蕉你现在出现在仓库cxz,诸景纷呈,幽趣不绝;“玉岩飞瀑”,云其如烟如雾;“云岩飞瀑”,淙淙琤琤,四山皆鸣;“翠岩”,石崖峭峻,满目清翠;“无叶井”,水清常溢,冰莹皎洁; “石燕岩”,岩内有湖,湖水清澈,湖中泛舟,幽渺奇幻;“清暑岩”,奇形怪状,清凉无比;“石屏风”,形如屏风,雄伟奇特;“九龙岩”,,怪石嶙峋;“天湖”,天光秀色俏丽,泛舟湖上,人在图画中。西樵山融风景、地质、考古、理学、奇花异木、民间故事于一体,林林总总,千姿百态。 著名景点 云泉仙馆 原为玉楼书院,后被改建为道观,观内建有守真阁、听泉楼、高士阁及道教神殿等,皆依山借势而筑,画栋雕梁,清雅别致,宛若仙宫。 白云洞 白云洞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1522—1566 年),现名樵园,园之周围峭壁凌空,飞泉吐玉,亭 台楼阁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樵园后山有天湖、云路村、丹桂园等景点,东麓有石燕岩、冬茹石、响水岩等胜景。白云洞位于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称为西樵山风景区的总汇,曾有“欲揽西樵胜,先应访白云”之说,历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给白云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如三湖书院、奎光楼、云泉仙馆、白云古寺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南海观音文化苑 西樵山南海观音文化苑坐落于南海市西樵山大仙峰顶,由南海观音主体法相、圣境汇芳、圣域市肆、福寿莲池和环海镜清组成,面积15万平方米,所在大仙峰海拔292.47米,系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别为双马峰和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龙蜿蜒,右白虎驯伏,背玄武垂头、前朱雀翔舞”之最佳吉穴之势。 观音法相高为61.9米,寓意观音成道于6月19日之意。法相为坐姿,顶有宝珠天冠,项有圆光,弯眉朱唇,眼似双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挂璎珞,带项饰,着罗裙,慈眉善目地稳坐在莲花台上,广视众生,显现安详凝重,救苦救难的慈悲法相。观音法相莲花座直径36米,外部镶嵌上下三层共66片莲花瓣。法座内部是蔚为壮观的五层大厅,陈列众多的观音文化艺术品及功德林等。莲花座四面环水,有四桥通达,寓意四方净土,八方德水,四边皆道之佛境。 三十三座名亭 与宏伟壮观的观音巨像相映的还有千佛映辉景点,依山傍势建成的三十三座名亭,分别供奉着观音的三十三种化身。大仙峰左侧,建成极具艺术价值的国内外观音寺庙,观音造像的微缩景区。还有圣域市肆、福寿莲池、环海镜清、牌坊广场等别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观音文化建筑群。

Ⅷ 喜马拉雅山属于什么地质构造,拜托啦

单纯讲地质构造是褶皱…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
亚欧板块与专印度洋板属块碰撞挤压是一种地质作用,而不是地质构造,所以是错误的理解。

褶皱也分背斜和向斜,一般收到内力作用会形成褶皱,突起的就是向斜,一般为山,但容易受到外力作用侵蚀,所以有时也成谷。向斜一般为谷,有时因为挤压而变得坚固,受外力作用侵蚀小,反而成山。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挤压碰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带,地形被不断抬高,而形成的褶皱也不断在外力作用下被作用。经历上亿年的作用,最终形成全球最高的珠穆朗玛峰。

由于地质作用还在继续,但同时外力的侵蚀也还在继续,不过内力作用比较大,所以珠穆朗玛峰还在不断长高。

Ⅸ 西樵山的地理环境

西樵山是一个火山岩锥体,形成于古近纪始新世。三水盆地火山活动始于燕山运动晚期,从距今40百万年前的古近纪中期开始,逐渐增强,晚始新世最为强烈。西樵山经历了柨心组、宝月组及华涌期火山喷溢--爆发,多次反复,最终形成了以粗面岩和玄武岩火山熔岩为主的山体。
西樵山火山岩体形成之后,遭受长期的雨淋日晒、风化剥蚀,特别是西樵山火山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构成“米”字状多组断层、节理,受后期断裂切割,形成陡崖。火山岩空隙多、节理裂隙发育形成了贮水空间,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充沛的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流水常年累月沿节理裂隙面冲刷侵蚀和下切、较大落差的适宜地形、及岩块沿陡立的断裂面崩塌,最终形成了西樵山美丽的奇谷、怪石、瀑泉飞泻地貌景观。 (一)发育完整的粗面质火山岩相岩性和火山机构
西樵山火山机构是三水盆地火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同位素资料,该火山机构形成于早古近纪始新世。在地貌上为一近等轴状,略向北东方向伸展的锥状山体。其直径4-5km左右,占地面积11.76km。锥体顶部地势较平缓,有众多波状起伏的小山峰组成,大科峰为其主峰,海拔高344.4m。山体边部挺拔陡峻,一般高度大于200m,边坡角往往大于30—40°。从中心向外,放射状水系及沟谷发育。
该火山机构喷发中心位于整个火山机构中心偏南的大科峰至石燕岩一带。火山口则可能位于九龙岩至石冬菇之间一带,被火山集块岩占据。喷发中心由大量的爆发相和喷发—沉积相组成,以前者为主,后者主要见于景良亭—石燕岩—石祠堂—石冬菇以东一带。主要岩石类型由粗面质火山集块岩、集块角砾岩、角砾岩、角砾凝灰岩及粗面质凝灰角砾、沉角砾凝灰岩、沉凝灰岩以及具沉积特征的粗面质复成分砾岩等。由于上述岩石的覆盖,火山颈相岩石未曾出露。从中心向外,依次为粗面质熔岩(粗面岩和石英粗面岩)、粗面质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和粗面质潜火山岩。分属于喷溢向、爆发相、喷发—沉积相和潜火山岩相。不同岩相的岩石大体上呈半环状或月牙状围绕喷发中心分布。
至火山活动晚期,由于岩浆房内压力减弱,火山活动形式由早期的爆发、喷溢为主转变为以喷溢和潜火山为主。目前的天湖即为晚期形成的较明显的火山口。该火山口周围岩性以粗面质熔岩为主,次为火山集块岩和火山角砾岩。在地貌上为一负地形的洼地,由水体充填,成为天湖。
(二)奇特的古火山地形地貌
西樵山火山岩形成之后,经过后期的构造地质作用和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幽深洞穴、飞泻银瀑等自然地质景观。如碧玉洞、翠岩、白云洞等均为后期断裂构造切割火山岩体,后经长期风化剥蚀而形成。而陡立的断层面,伴随多组节理的发育,使岩石崩塌,形成峭壁,山上湖水、泉水等水体沿陡壁倾泻,形成了壮观的大大小小的瀑布,著名的有“飞流千尺瀑”、“玉岩珠瀑”等。规模较大的北东向节理形成了气势不凡的“玉屏风”“天上黄河”等;而后期的球状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了“蘑菇石”“洗心石”“砥柱石”等许多奇岩怪石。
西樵山粗面岩地貌,具有气孔状构造,节理发育,原生节理与后生裂隙纵横交错,风化侵蚀作用沿岩石节理深入活动,又扩大和增多了岩石中的裂隙,因而山体易于吸水和储水。而西樵山属于南亚热带温湿气候,雨量充沛。因此,潜水十分丰富。所以西樵山发育泉瀑湖井。就泉而言,山中计有主泉32,大小泉眼200。著名的如上述“无叶井”以及翠岩区的蟹眼泉、石牌村的双鱼泉等。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