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四川的地质遗存有哪些

四川的地质遗存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02-22 12:26:43

❶ 四川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有哪些具体一点

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土壤类型丰富,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土类和亚类数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3.48%和32.60%。
四川有世界遗产6处,列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世界自然遗产3处(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处(峨眉山一乐山大佛),世界文化遗产1处(青城山一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处(东风堰)。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保护区有4处(九寨、卧龙、黄龙、稻城亚丁)。
四川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156家(其中5A级10家,4A级130家),有“中国旅游胜地40佳”5处。峨眉山、九寨沟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四川共建自然保护166个,面积8910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4%,卧龙、蜂桶寨、喇叭河、草坡、鞍子河、白水河、黑水河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作为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地最精华区域,也已进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0年森林公园经营总面积74.1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5%。2013年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121处,国家森林公园33处。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质地貌景观丰富,已发现地质遗迹220余处,有兴文和自贡2处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为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国家地质公园14处,国家水利风景区16处,其数量居全国前列。
四川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6处。

❷ 四川省常见的地质灾害有哪些类型

主要为泥石流、滑坡,因为是多少地区,而且雨量充沛,泥石流、滑坡非常常见。

❸ 四川都有哪些名胜古迹

四川省的名胜古迹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乐山峨眉山旅游景区、乐山乐山大佛风景区、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等。

  1. 九寨沟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

拓展资料:

四川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项,世界自然遗产3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处,4A级景区185处;中国最佳旅游城市1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8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处。

参考资料:网络四川省

❹ 四川有5处世界遗产是那些

1.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1992年12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自然遗产类别。

2.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1992年12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自然遗产类别。

3.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类别。

4.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年11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文化遗产类别。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年7月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自然遗产类别。

(4)四川的地质遗存有哪些扩展阅读:

世界遗产的选定标准

一、文化遗产:

凡被推荐列入《世界遗产》的文化遗产,须至少符合下列一项标准,并同时符合真实性标准:

1.能代表一项独特的艺术或美学成就,构成一项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在相当一段时间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于建筑艺术、文物性雕刻、园林和风景设计、相关的艺术或人类住区的发展已产生重大影响的;

3.独特、珍贵或历史悠久 的;

4.构成某一类型结构的最富特色的例证,这一类型代表了文化、社会、艺术、科学、技术或工业的某项发展;

5.构成某一传统风格的建筑物、建造方针或人类住区的典型例证,这些建筑或住区本身是脆弱的,或在不可逆转的社会文化、经济变动影响下已变得易于损坏;

6.与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思想、信仰、事件或人物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它在设计、材料、施工或环境方面的真实性都要经得起考查。真实性不仅仅关系到文物的初始形式和结构,而且也要关系到文物存在过程中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后加的修改和增添。

二、自然遗产:

凡被推荐列入《世界遗产》的自然遗产,须至少符合下列一项标准,并同时符合真实性标准:

1.代表地球演化的各主要发展阶段的典型范例,包括生命的记载、地形发展中主要的地质演变过程或具有主要的地貌或地文特征;

2.代表陆地、淡水、沿海和海上生态系统植物和动物群的演变及发展中的重要过程的典型范例;

3.具有绝妙的自然和物种多样性的栖息地,包括有珍贵价值的濒危物种。

❺ 就是详细的描述四川地质从古到今的演变历史!各个地质时期四川的相关地质情况!

你这个也太泛了,我觉得还是推荐你看个书吧,去看万天丰写的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那里面什么都有,如果打上来我要累死了.

❻ 四川的地质特点,

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重的省份之一。因处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 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和暴雨、地震等诱发因素频发影响, 使之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易发区。汶川大地震更是给四川和全国带来巨大损失和伤害。本文分析了四川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一些初步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一 四川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

(一) 地质灾害分布广,频繁发生

四川省的地质灾害在地域分布的总体格局是西部多于东部,且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灾害发生盆周山地多于盆中,河谷多于平坝,工程活动频繁区多于工程活动稀少区。

据部分统计, 全省现具有一定规模, 造成危害的崩塌、滑坡约10万余处, 泥石流沟3000余条,危及120余座县市所在城区和800多个乡、镇,500余家工厂、矿山的安全。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亿元, 2007年全省21个市(州)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灾害类型仍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为主,因地质灾害伤亡200多人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亿多元。

(二)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

四川省是一个矿业大省,近年来不合理开采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恶化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给矿山企业及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矿山不合理开采引起了崩塌、滑坡, 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干, 地表开裂、矿碴泥石流等灾害, 如1995 年眉山大洪山芒硝矿在开采过程中, 因其回风巷道穿过了顶板芒硝淋溶带致使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干,造成矿区附近余居民缺水;1995 年宜宾维兴镇在采煤过程中,关刀岩坡顶发生地表开裂,形成塌陷带,前缘发生大规模崩塌。

(三)人类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随着四川省各项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力度加大,交通能源、水利、城建等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加深,特别是地质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灾害也更加严重。 由于大量建设的挖方、填方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边坡失稳、诱发滑坡、崩塌或形成危岩并导致老滑坡的复活。

(四)季节特征明显

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四川省内降雨集中分布每年的5-10月, 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大量的降雨入渗、浸润、软化岩土体,降低斜坡的稳定性。据统计几乎所有的地质灾害暴发均与暴雨及长时间降水有关,特别是泥石流的发生更与降雨关系密切。

(五) 地质灾害造成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地面的剥蚀、侵蚀作用,必然要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的最严重的侵蚀形式以表层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主要分布在基岩裸露的斜坡、陡坡地带, 虽然它的总的水土流失、侵蚀面积所占比例不大, 但其危害严重。

四川省泥石流发生程度高,大、特大规模泥石流的发生是造成省内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严重的泥石流活动区,土壤年侵蚀模数接近3000立方米/平方公里,强大的侵蚀作用使得沟谷和岸坡重力作用不断加剧,山地环境退化,森林植被破坏,并致使泥石流多发区失去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洪水和保护水土的能力,水土流失现象也随之加剧。

二、四川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生物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促使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岷江上游大渡河中上游、安宁河上游、雅砻江及金沙江中下游、嘉陵江中上游地段因森林砍伐、开山采石、采矿等活动对原始植被及自然边坡造成严重破坏,从而导致一系列地质灾害的发生。为此须采取相应的生物治理措施,恢复生态环境以达到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发生的目的。

生物治理的措施主要包括:封山育林,恢复植被,提高自然水土保持能力;对陡坡旱地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减少人类工程活动对坡体自然平衡的破坏;禁止任意采石取土,破坏丘陵和山地地表,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灾害的发生。

2、工程治理措施

(1)防治滑坡的主要措施:消除和削弱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滑坡形成的影响,采用拦截、 护坡、堵塞方法防止地表水入渗;修建排水沟、渗井等排走滑体内地下水;增大滑体的抗滑力,阻止滑坡的形成,如修挡土墙、抗滑桩或锚拉抗滑桩;改善坡体形态,消除隐患,可采用后缘减载、前缘加载等方法;改良坡体岩土体性质,提高强度,增大稳定性。可采用灌浆、 锚固、释水等方法。(2)防治崩塌的主要措施:修建护坡、护墙、人工削坡等消除小型崩塌隐患;疏导地表水和地下水,减缓冲蚀及侵蚀(3)防治泥石流的主要措施:拦截、滞流,修建拦砂坝、 拦渣坝,设置停淤场,减弱泥石流的动力作用;减少物质流通,疏导下游;设置排导槽,约束水流,改善沟床平面, 抑制泥石流暴发。总之,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从多种因素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采取生物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三、四川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1、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多方面,需在各级政府的统一协调指挥下才能有效的减轻地质灾害损失。国土、气象、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互通情报,确保省、市、区县之间的信息畅通,达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为制定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防治措施提供正确依据。

2、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宣传地质灾害知识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易发区内或重要地质灾害点附近的单位和群体,要建立地质灾害日常监测制度,并按照有关要求随时上报灾害发展情况,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监督检查。

四川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艰巨。提高全民地质灾害预防意识和知识水平是重要而有效的防灾减灾途径,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材料、宣传栏和发放防灾明白卡等方式,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地质环境保护意识。

3、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查清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和危害情况,编写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具有指导意义。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并通过对各县、区地质灾害资料的综合研究,根据地质灾害防治的投入水平,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指导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按照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轻重缓急,分批分期安排治理,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以取得最大防灾减灾效果。

4、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各县区要拟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各项职责。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值班制度、险情巡视制度和灾情速报制度。成立地质灾害防治组织机构,实行值班、带班制度,并按照有关要求随时上报灾害发展情况,向社会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接受社会报警和监督。及时掌握地质灾害信息。一旦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快速组织抢险救灾、灾民安置、灾害防治、重建家园等工作,以减轻地质灾害损失,逐步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

5、加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杜绝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作用强烈,大规模挖山填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必须认真做好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非常重要。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建设场地须进行专门的治理,防止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6、设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

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年度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建立重要的资金支持系统,确保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勘查设计、治理等工作的及时顺利进行。

❼ 四川的地质构造是怎样的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它跨中国三大构造域:西部是特提斯-喜马拉 雅构造专域,东部属属滨太平洋构造域,北部为古亚洲构造域。四川境内东、西 部构造分带明显,大致以北川-汶川-康定-小金河为界,该界以东为扬子 准地台(台区),以西是松潘-甘孜褶皱系和三江褶皱系(槽区)。此外, 玛沁、略阳、城口、房县一带以北属秦岭褶皱系。 东部扬子准地台基底具双层结构,下构造层为结晶基底,由康定群及其 相当岩群组成,同位素年龄 19 — 29.5 亿年。上构造层是褶皱基底,由会理 群及其相当岩层组成,同位素年龄 8.5 - 17.0 亿年。西部槽区也发现上构造 层岩群,如恰斯群,它与会理群相似。东部台区的盖层是上震旦统-中三叠 统,属海相地台型沉积。西部槽区的震旦系-三叠系为冒地槽型沉积。 各类构造形态及空间分布,东西两部明显不同。台区川中为舒缓斜、穹 隆与向斜,川东为梳状褶皱,川东南是垛状褶皱,川西北为短轴褶皱。西部 槽区构造线多为北西和北北西向,或呈向南凸出的弧型褶皱。

❽ 四川世界遗产有哪些

四川世界遗产有: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

❾ 四川省有哪些文化遗存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大多分布在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西北的鸭子河南岸,以及马牧河南北两岸的高台地上,是四川省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

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可分为4期,其中,一期为早期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期至4期则属于青铜文化。

三星堆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西城墙遗址、月亮湾城墙遗址、祭祀坑遗址、古城墙遗址、仁胜墓地遗址最为重要。

西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部鸭子河与马牧河之间的高台地上,呈东北、西南走向。

在城墙的中部和北部,各有一宽约20余米的缺口,将西城墙分为北、中、南三段。其中段南端在缺口处向东拐折延伸约40米,与中段北段略成垂直相接。

结合从北端鸭子河和南端马牧河冲刷暴露出的城墙剖面,以及夯土内包含物分析来看,西城墙的结构、体量、夯筑方法和年代,与南城墙及东城墙相近。

月亮湾外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中北部的月亮湾台地东缘,按走向可分南北两段,北段为东北和西南走向,南段略向东折,基本上呈正南北走向,整条城墙与西城墙北段基本平行。

月亮湾内城墙全长650米,顶宽20米左右,高2.4米至5米。北端宽30米至45米,中段有拐折,夹角为148度,北端为32度,南端成正南北走向。

城墙南段较高。城墙东侧有壕沟。根据在北段北部的情况,月亮湾墙横断面呈梯形。

墙体采取了无基槽式平地起夯,由东向西依次分块斜向堆筑的夯筑方法,墙体材料主要为泥土和沙土,局部采用卵石垒筑、支撑。城墙结构清楚,夯层明显,夯筑方法较为特殊。

三星堆著名的一、二号祭祀坑位于三星堆城墙东南是三星堆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两坑坑室走向一致,均为东北和西南走向。坑口呈长方形,口大底小,坑壁整齐,经填土夯打而成。

坑室内器物均分层放置,埋藏现象前所未见,大多数器物埋藏时或埋葬前明显经过有意的焚烧和破坏,或烧焦、发黑、崩裂、变形、发泡甚至熔化,或残损、断裂甚至碎成数块或数段,而散落在坑中不同位置。部分青铜器、头像及面具有的口部涂朱,有的眼部描黑。

一号坑共发现各类器物567件。其中,青铜制品178件,黄金制品4件,玉器129件,石器70件,象牙13根,海贝124件,雕云雷纹骨器10件,完整陶器39件,以及约3立方米左右的烧骨碎渣。

二号坑共发现各类遗物以及残片和可识别出的个体6095件。其中,青铜制品736件,黄金制品61件,玉器486件,石器15件,绿松石3件,象牙67件,象牙珠120件,象牙器4件,虎牙3件,海贝4600枚。

两坑中器物的种类,除部分中原地区夏商时期常见的青铜容器、玉石器和巴蜀文化遗址常见的陶器外,大多是其他地方从未发现过的新器物,如青铜群像、青铜神树群、青铜太阳形器、青铜眼形器、金杖、金面罩等。

两坑器物不仅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文化面貌复杂、新颖、神秘,而且造型奇特,规格极高,制作精美绝伦,充分反映了商代蜀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黄金冶炼加工技术、玉石器加工技术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宗教信仰。

三星堆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南部,呈西北和东南走向。西北端的地面部分,现存部分长约40米;东南端临马牧河岸缘,原城墙分布情况依稀可见。

根据城墙基础可知,三星堆城墙长度为260米,基础宽度为42米。城墙南侧有壕沟,宽度30米至35米,壕沟距地表深2.84米,壕沟深2.4米。

城墙上开有两个缺口,据考证,缺口的年代不会早于明代。因此,三星堆是一条内城墙。

三星堆城墙结构、筑法、体量及城墙内的包含物与东、西、南城墙基本一致,唯顶部宽度不及其他城墙。

仁胜村墓地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部西城墙外的仁胜村,这是首次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成片分布的公共墓地,也是首次在古城以外发现重要文化遗迹。仅在约9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发掘出29座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和狭长形竖穴土坑墓葬。

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墓向基本一致,墓室加工较为考究,绝大多数墓葬有一具人骨架,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17座墓葬出土有玉器、石器、陶器、象牙等几类随葬品。

其中,玉石器大多是三星堆遗址首次发现的新器形,如玉锥形器、玉牙璧形器、玉泡形器、黑曜石珠等.而玉牙璧形器极为罕见,玉锥形器则明显地具有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风格,引人注目;另有一件玉牙璧形器,表面钻有9个圆孔,可能与古代占卜术有关。

这29座墓葬的下葬年代基本一致,相当于中原的夏王朝时期。仁胜村墓地的发现,对于进一步摸清三星堆古城的布局,了解三星堆文化的丧葬习俗及占卜礼仪,以及与其他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青关山遗址位于鸭子河南岸的台地上,发现大型红烧土房屋基址一座,其平面呈长方形,西北和东南走向,能观察到的面积约为100平方米。

西北和东南都由红烧土夯筑而成,并夹杂大量卵石。土房屋基槽宽三四米。据推测,其修筑方法为先挖基槽,然后夯筑房基。

在房基内外两侧距离房基边缘均发现成排的红烧土块檐柱遗迹。红烧土块一般为长方形。两排檐柱之间可能为廊道。

该房屋基址的实际面积、修筑方法、残存高度、进深开间并不清晰,但如此规模的房屋基址,在三星堆遗址中是从未遇到的,其功能已远远超过一般居室的需要,它们极有可能是宫殿性质的建筑,建筑年代为商代。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

三星堆博物馆保存的玉瑗

❿ 四川的地质井有哪些

地质井???还是地质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