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有哪些地理书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回,以及地震、火山、答地热害等。
常见的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贰』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哪些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然、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中国的法律中的界定,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主要分类方法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
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主要类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
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叁』 请各位推荐几本观天文(预测刮风下雨),地理书籍,还有军事防御工事工程学的书籍。
这是我的老师在高考前给我发信息?我读地理高考刚刚结束??
高中地理必背试验基地
第一单元的专题地图
经度的递变规律:增加向东度,东经度,向西度增加西经。
2。纬度的递变:向北北半球高纬地区增加的程度,增加向南度南纬。
3。的纬纱:相互平行的圆的形状和长度,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从而逐渐缩短的磁极。
4的形状和长度的经纱: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相等。
5。事情的判断:增加沿旋转的经度的方向,减少经度。
6。南北纬的判断:增加度,北纬,增加至南南纬。
7。划分东西半球:20°W向东至160°E?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的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法(例如,东经80°以1°为东经170°W以西)
规模的大小和图标:地图片,规模更大,范围越小表示尺度较小的范围越大代表。
10。在地图上确定的方向:在一般情况下,“南下北,左西右东”;信标的地图,指向的箭头指向北的主题;
经纬网地图,经线表示,北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轮廓的密度:密度较大的同一图中的轮廓,斜率越陡,等压线致密风更大的等温线是更致密,更大的温度差
12。凸的地形轮廓:轮廓顶部突出的山谷,突出的低脊。
13。凸轮廓河轮廓突出流向相反的方向和河流。
14。等温线凸向和电流:等温线在相同的方向上突出的,流动的电流。
第二单元主题的地球运动
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及其他。
2,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 - 银河系(银河外星系) - 太阳系 - 地球 - 月球系统
特点:巨行星类似地球的行星(水金火) (木,土),巨行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前面的月亮总是朝向地球,白天和黑夜的变化。
(2)没有大气层,所以温差表面的月亮天,晚,火山口,没有任何声音,没有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玛丽亚),在火山口上。
5,地球上的生命存在一个稳定的光照条件下,安全的宇宙环境,合适的气氛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 -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11年周期的变化。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 - 影响气候耀斑 - 电离层 - 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 - 磁场 - 磁暴
9,太阳辐射:①保持表面的温度,促进的主要驱动力在地球上,大气,生物活性和变化水。
②太阳能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日常使用的能源。
10。逆时针旋转方向:从西到东,北极,南极上空的顺时针
速度:(1)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了极为0外,约等于)
周期:(23h56m4s实际周期)(2)①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白天和晚上更换周)
重要意义:①天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③移动的物体(北右左南)
11,暮线:沿旋转方向的夜晚到白天的过渡早上线,每天晚上过渡淡淡的线(电平偏移暮在线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暮色线与经线:暮光之城暮光之线与经线----夏至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倾角最大,冬至
13时间计算:寻道时间=已知时间±区的差异+的方式
14,面积=经度/ 15°(如果不能整除四舍五入)区的差异,时区差异
15的世界:本初子午线(0°)的时间为标准,也被称为格林威治时间,但也面积?初始区域。
16日的分割:零东经至日边界(180°)以西至周日在地球上的界限“今天”,“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的日期减去一天加一天,从东到西横跨日期(不完全后,180°子午线)。
月18日,卫星发射基地位置的选择:
自然因素(①的天气条件要求初始速度的天气是好的,(2)地球的自转:根据纬度和地势③地形平坦宽阔);
人为因素(一个人烟稀少的地区,交通便利,国防和国家安全的需要,符合)。
①太原:雄厚的技术力量;②酒泉:大陆性气候,阳光充足;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的初始速度,海运方便。
19,转速:月初 - 近日点 - 速度快,7月初 - 远日点 - 慢;
意义:①②正午太阳高度的更换,在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变化③四季④形成
20五,公转和自转的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移动的阳光直接照射点 - - 白天和黑夜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的存在---的点阳光直射移动 - 移动气压与风的长度季节 -
②形成的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五个区域温带界限: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的极圈的极之间的北方
③红,黄,角度大,热带和寒带大,温带变小;黄红之间的夹角小,热带和寒带,温带较大
黄赤交角为零,太阳赤道从来不是直接的,世界日晚上同样的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减少
②正午太阳高度= 90° - △(直接点与点的纬度间隔)的北部和南部的直接点计算双方
③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夏至中午仰角年最高,最低值在今年的南半球
南回归线以南,??冬至区中午年高度角最大,北半球年的最低值。
地区④南北回归线癌症-----两次直接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的仰角较小的,更大的间距建筑物。
22日白天和晚上,时间分布和长度: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半球天长夜短,北半球夏季,日间和夜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短。
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个半球半球的一天,它的增长,和北半球天,最长的6月22日和12月22日在最短的。最高日之间的长度
③南北回归线癌症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是不会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白天和黑夜的长度,纬度分布:短
北半球夏半年白天和晚上,越往北白天(日出越早日落更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BR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往南越长日(日出越早日落更高版本)。如海口,广州>
24,上海,一天的长度=日落时间 - 日出时间,白天= 24小时 - 夜长。
日出时间= 12:00 - 昼长/ 2(或长度为0的夜晚:00 + / 2),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 12:00 +白天/ 2(或24:00 - 夜长/ 2)在赤道上的点赤道点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球体 - 白天和晚上的现象
球 - 地球的自转日夜变化(转速周期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变化)
倾斜地球围绕移动领域 - 直接点在正午的太阳高度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度 - 四季五带
26个典型季节性现象
地理现象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北半球冬半年
七月初,近远日点,地球角速度,线速度最慢月初,近近日点,地球的角速度,线速度最快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可达
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左右,赤道和南半球12月22日左右达到最低,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可达赤道和北半球的摩羯座,达到最低
天,晚白天和黑夜的长度越短,北极圈内的,那一天一天短夜长,北极圈内的极夜
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土地,海洋相反
压力与风带北移阳光直射
直接指向太阳向南上升的雪线雪线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电流的西南季风和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逆时针流动的电流
降水夏李风,降水和冬季风利,降水少
我们的河流流河因高温导致更多的冰川融水的流出的河流在夏季季风的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雨季,东北地区分春汛的夏季洪水结冰期进入枯水期,北方的秦岭淮河河流,一些河流干涸现象
季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风从海洋,在国家主题的冬季季风从大陆大部分地区的高温和降雨,寒冷干燥
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一般高温作物的生长季节,作物熟三种作物从南到北,从一到两年的逐步过渡,三种作物一熟的最北端部分作物在越冬期,大量的水和热量的南部热带地区,生产反季节蔬菜,水果和
气象灾害,干旱和洪水(中国北方干旱,长江夏末) ,暴雨,台风(表现:强风大雨,风暴潮)冷,沙尘暴,干旱,暴雪
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多一事不如少
第三单元的气氛专题 1时,对流层的特点:①温度随高度增加减少显著;②大气对流运动(12公里),(3)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流畅,主要的水平运动,有利于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 - 地面变暖 - 地面辐射 - 大气变暖 - 大气(逆)辐射 - 大气保温
4,削弱了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和天气,地形:阳光明媚的天气,高海拔和稀薄的空气,光,越强;
我们的太阳系最高的青藏高原的分布,四川盆地,是最低的。
6,大气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热传回地面。
7,温度和白天天气: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夜间多云,最高温度(大气逆辐射)。
8,温度的垂直分布:对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9,温度水平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温度越低,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土地;
③高温的地方投射到高纬度地区的等温线,与此相反,低温度等温线是凸低纬度。
10,年平均气温:(1)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植被的水分状况,云计算有多少。
②变化: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阳光明媚>阴天。
11,热循环特性的性质
(1)标准的方向,相邻的地热 - 垂直气流上升 - 低气压(气旋) - 雨季
(2)水平方向相邻的表面寒冷的地方 - 垂直气流下沉 - 高压(反气旋) - 晴朗
(3)垂直方向的温度,压力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下降,但空气变稀,空气压力减小。
(4)从低纬度的气流 - 温暖,潮湿的空气流动(5)从高纬度 - 寒冷干燥
(6)(7)从海洋的气流 - 湿大陆气流(两个属性关闭陆风) - 干
(8)不同的气流相遇 - 额叶 - 雨季,风
12,气压和温度水平方向:表面附近的上升,温度高,空气膨胀,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空气的收缩下沉的地面形成的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称为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的形成,风等压线密集的直接原因。
14,风向:(1)风 - 风来;
(2)根据与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例如绘画的风向和力量点A
①确定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线和点的压力由高压低压
②确定转偏向力的方向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倾向的权利,在南半球左侧
③近地面的摩擦力(风的方向相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成的夹角,上层大气风方向的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与等压线平行;
附近最大风力地面气压梯度力,科氏力和之间的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
16,正面与不同的天气(冷,暖空气质量水平运动满足)
①冷锋过境雨区后的前雨,雪,凉爽的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的的前额叶连续性降水雨。交通,温度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月17日,主要方面影响我们的天气是冷锋:中国北方地区夏季暴雨,冬季的寒潮,冬季和春季沙尘天气。
18,空气压力系统和天气(空气质量的垂直运动):
1气旋(低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多雨。 ②反气旋(高压)的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次风带的流通和空气压力:
①三次循环垂直分布
画在右边的经向环流回路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
画上正确的气压与风的地图
(北 - 南写挥“)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西北部的浮动窗口,以避免在东南方向;
黄河研究站的红旗西南浮动的窗口,以避免东北方向
20,气压与风带运动:运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
运动方向:在北半球通常北移夏季,冬季向南
21,季风循环:海陆热力差异的变化与季节和亚太地区的中心:
夏季亚洲大陆上的亚洲低压的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形成的
22日,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右)
东: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的亚洲大陆亚洲太平洋阿留申低压高压形成。造成的差异的性质,海陆热力。
南亚:在夏季,冬季东北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移动共同作用,形成海陆热力性质的西南风差异。
23日,旱灾和水灾,雨带移动的副热带高压强度密切相关。
①雨带移动
晚春(五月),雨带南中国(珠江流域)(中国北方干旱,东北春汛)
初夏(6 --- 7月),雨带移至长江中下游---雨季(准静止锋)
7 - 8月,雨带移动的东北部和北部中国,长江中下游的“夏末”(反气旋)<br /月,副高南退任,北端的
②在雨季开始晚,北短暂的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早雨季,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在去年底的一天晚上,长雨季
③过热的速度,干旱,洪水和副热带高压向北(季风),在北涝南干旱
副热带高压北移速度偏慢(弱)夏季风,南涝北旱。
在中国的洪涝和干旱灾害的根本原因:夏季风的强度和进退的早晨和傍晚。 /> 24,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以确定气候类型的步骤:(1)确定的南半球和北半球,(2)确定热③判断雨型。
①热带4个气候类型:各月平均气温是15度以上,降水量是不同的,不同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高温和降雨全年)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副高的土地,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冬季盛行东北信风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 - 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转移到潮湿的季节,当信风转移到干燥的季节,农业生产活动多雨季节种植,旱季收获),
(2)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0度以上,只有两个全球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大洲分布在大陆的西岸,位置西风带的北部和南部北纬30° - 40°之间,副高,冬季温和多雨,炎热,干燥的夏季的
亚热带的季风气候: - 偏北风 - 低温干燥的夏天 - 夏风 - 高温多雨的冬季。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0℃。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北纬40° - 6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度侧),常年的西风带,终年温和多雨的的
温带季风气候控制:分布在北纬35° - 55°的大陆东海岸的高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侧面),由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影响,高温和降雨的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的大陆性气团控制,日,每年的范围内,降水稀少,降水量在夏季。
26日,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北半球的分析): BR />在7月的日变化和年范围内的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
海洋气候的日变化和年的范围内,最热的8月,最冷的2月,更多的年降水量。
月27日,主要的气象灾害:指直接导致的灾难,由于暴风雨,洪水和干旱,台风,寒冷,多风的灰尘(浓)雾,高温,低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台风干旱,洪水和寒潮
夏天和秋天春末和夏秋秋,冬季,早春的
发源地的海洋热带或副热带海洋蒙古,西伯利亚
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西部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的青海,西藏,云南,贵州,海南
天气变化和强风,大雨,除了在全国各地受灾地区,风暴潮,暴雨,大雨或暴雨强风,雨,雪,冻雨
28,主要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的损耗氟碳化合物(CFCs的烃消耗O3),酸雨(SO2,NO2)
月29日,温室效应
①燃烧化石燃料 - 大气中的CO2增加 - 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砍伐森林 - 光合作用减弱 - 相对增加了CO2 - 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 - 温室效应的影响 - 气温不断升高 - 全球热量分布的变化 - 经济结构调整(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损害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利益,以便采取适当的农业生产,粮食生产地域狭窄的下降。)
④极地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恶化的沿海地区。
30,环境效益的绿化: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可以
②绿色的植物和防护林带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和吸烟灰尘过滤空气的作用,减少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第四单元的水环境/ > 1,水的循环:①其发生字段被划分成一个大的环路陆地和海洋之间,土地锁相环和大海内环路。
②的水回路的主要部分的:蒸发,水蒸汽,降水和径流。
③它的意义在于:淡水资源的不断添加,更新和水资源再生,保持动态平衡的全球水。
2,之间的相互关系陆地水:
①主要是雨水灌溉的河流径流量和径流一致的地中海气候,河流径流量最大,冬季;季风气候的主要河流,流在夏天?温带海洋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密切相关的冰雪物资主要河流径流随温度的变化:冰川的河流,其流量夏季。
③河水和地下水之间相互提供的河水湖泊,存储功能。
3,中国的河流补给: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夏季洪水和东北地区春季冰雪融水)
②中国西北地区当地河流的冰和雪融水主要(夏季之间的区别洪水和冬季干燥)
4,海水等温线的解释:(1)确定北半球和南半球(北越冷的北半球)
②洋流的流动和海水等温线在同一方向突出:高低温流动低的温度是温暖的,相反的寒冷。
5 - 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洋流的形成:定向风(与风在地球上)的基本动力因素的影响洋流的形成,海水温度风的洋流是最基本的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幅画在正确的洋流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是反时针方向的
②北半球高纬度逆时针电流圈
): ③南半球40-60度海
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顺时针方向的夏季。
8。洋流的地理环境形成的西风漂流:(1)影响气候(热 - 气候变暖增湿,寒流 - 减温器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 - 渔业③影响海里④海洋污染的影响
9。在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业---的防寒保暖路口,秘鲁渔业 - 上涌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里阳光集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浮游生物繁荣,丰富的饵料。
11。海洋灾害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海洋的渊源。
12。海洋环境,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的人活动: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赤潮
第五单元的地球环境
内部地球层圈:地壳(地表到莫霍面),地幔(莫霍面 - 古登堡面),核心(以下古腾堡)
范围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圈
层)成因:(层理构造,的化石)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
4,地壳物质循环:岩浆冷却并凝固 - 外部势力“→”沉积 - 变质→变质岩 - 熔化→岩浆
5→岩浆岩,地质过程:1内力(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风化,侵蚀,运输,沉积,整合成岩)
6,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故障(上升岩 - 垒,下沉的岩石 - 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的张力,容易侵蚀到山谷;挤压滑道部,他们成为岩性坚硬,不容易被侵蚀的山。
8,垒 - 庐山,泰山;地堑 - 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流域。
9,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背斜(贮油)向斜(蓄水),大型项目的网站,应避免故障
10。外力与常见的地貌:
①水的侵蚀 - 冲沟,峡谷,瀑布,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的表面,洞穴(岩溶)
河湾 - 凹岸侵蚀,凸岸沉积(②水沉积 - 山麓洪积扇,河流三角洲,河流,中间和下游的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 - 风力侵蚀沟侵蚀洼地,蘑菇,风蚀口应建在凹岸)
『肆』 有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的专著有哪些
您好: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然、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中国的法律中的界定,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主要分类方法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
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主要类型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
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满意】O(∩_∩)O
欢迎追问O(∩_∩)O~
祝学习进步~
『伍』 地理灾害有哪些分为哪几种.
根据灾害来的地理属性分自为:
①气象气候灾害。如寒潮、台风、暴雨、冰雹、霜冻、冷害、热害、沙暴等;
②地貌灾害。如泥石流、滑坡、雪崩、水土流失等:
③生物灾害。主要指植被和农作物的病虫害、天然森林火灾、植被退化、生物灭绝等;
④水文灾害。如洪涝、风暴潮、泥沙淤积等;
⑤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地层陷裂等;
⑥土壤灾害。如表土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碱化等。当其达到一定强烈程度,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生产生活、社会物质财富构成威胁或破坏时,始能称为灾害。
按照灾害波及的地理范围分为全球性、区域性灾害。
依照持续时间的久暂分为长期性、季节性和暂时性、突发性灾害。
来自网络。
『陆』 那中地理书好
书名:高中总复习.地理教师用书(北教精品 1轮)
ISBN:7530328395
定价:36.00
著作者:
译者:
出版社:北京教育
出版商:
出版日期:2004-04-01
开本:大16开
装帧:平装
字数1
页数:458
内容简介:第一部分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学时1 宇宙、太阳、月球与地理学时2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学时3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单元综合训练第二单元 大气环境学时1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热力状况学时2 大气的运运和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学时3 常见的天气系统及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学时4 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大气环境保护单元综合训练第三单元 海洋环境学时1 海水温度、盐度和海水的运动学时2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海洋环境保护 和海洋权益单元综合训练第四单元 陆地环境学时1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地貌学时2 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学时3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土壤学时4 陆地环境的整体和差异性学时5 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单元综合训练……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活与地理环境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第七单元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 持续发展第二部分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二单元 城市的地域结构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第四单元 旅游活动与环境第五单元 世界政冶经济地理格局第六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国土整冶与区域发展第七单元 中国国土整冶与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概况第三单元 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第三单元 东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四单元 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五单元 欧洲西部、东部和北亚第六单元 北美、拉丁美洲第七单元 大洋洲、南极洲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第一单元 中国的政区、人口和民族第二单元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海洋第三单元 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和工业第四单元 中国交通、商业和旅游业第五单元 中国区域地理
购买地址: http://www.bookmall.com.cn/bookmall/servlet/cn.com.kehwa.KHMTServlet?TASK_ALIAS=proddisp&prodno=6167040
『柒』 塌方,泥石流 地质灾害在地理书的第几次高中。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捌』 地质灾害都有哪些种类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
1、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3、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4、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5、地裂缝:地裂缝是累进性发展的渐进性灾害。按其成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内动力形成的构造地裂缝,如地震裂缝、基底断裂活动地裂缝、隐伏裂隙开启裂缝等;另一种是非构造型,即外动力作用形成的地裂缝,如松散土体潜蚀地裂缝黄土湿陷地裂缝、膨胀土胀缩地裂缝、滑坡地裂缝等。
(8)地质灾害有哪些地理书扩展阅读:
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玖』 有没有人知道有关辽宁自然地理方面内容的书籍有哪些,谁写的,哪出版社出的
辽宁地质灾害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LIAONING PROVINCE eng 钟以章等编著
钟以章 编著
--------------------------------------------------------------------------------
ISBN: 7-5028-0462-5 CNY5.50
题名与责任者: 辽宁地质灾害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LIAONING PROVINCE eng 钟以章等编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1.8
载体形态: 126页 地图 26厘米
提要或文摘附注: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辽宁的自然地理概况;第二章,地 质构造条件分析;第三章,辽宁的地质灾害;第四章,城市地 震灾害;第五章,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及灾害预测;第六章, 灾害对策。
图书馆: 北大中心馆 地球空间
并列正题名: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Liaoning province eng
学科名称主题: 地质-自然灾害 辽宁
学科名称主题: 自然灾害-地质 辽宁
中图图书分类法类号: P642.2
个人名称—等同责任者: 钟以章 编著
『拾』 地质灾害的类型有那些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裂缝,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