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地质调查需要什么证
1. 地质调查证申请流程
据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申请(非油气类)办事指南,在CO2地质封存场地地质调查和勘探前,需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地质调查证。按有关规定,不得无证勘查。
(一)申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3)《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
(4)《地质资料管理条例》;
(5)《关于矿产资源勘查登记、开采登记有关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7号);
(6)《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地矿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价费字[1992]251号)。
(二)申请程序
1.接收申请
政务大厅接收申请人提交的探矿权申请材料。
2.资料审查
主办司局接到政务大厅转来的申请材料,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主办司局出具《补充修改材料告知书》或《退回申请材料通知书》,需要退回申请的,连同申请材料交政务大厅转发给地质调查申请人。
3.受理
主办司局对符合要求的地质调查申请进行研究,准予受理的,出具《受理地质调查申请的通知》,交政务大厅转发给地质调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出具《不予受理地质调查申请的通知》,连同申请材料一并交政务大厅转发给探矿权申请人。
4.备案
受理后,主办司局审查人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并报送处领导复核。处领导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报分管司领导。分管司领导提出复核意见报司长。司长签发审批意见。
5.结果通知
准予备案的,主办司局出具《领取地质调查证的通知》,交政务大厅;不予备案的,主办司局出具《不予备案地质调查的通知》,连同申请材料交政务大厅转发给申请人。
6.颁发地质调查证
(1)地质调查申请人按要求完成了相关要求的事项,并缴纳探矿权备案费后,主办司局将收费通知单交政务大厅,政务大厅与财务司联系,领取缴费发票;
(2)政务大厅从财务司领取发票后,通知主办司局制印地质调查证,同时通知地质调查申请人领取地质调查证;
(3)政务大厅将地质调查证和发票交地质调查申请人,同时将地质调查申请人的领取地质调查证的证明文件交主办司局备案。
7.公告
主办司局将地质调查备案项目备案材料交政务大厅转发给项目所在的省级国土资源部门;
8.资料归档
主办司局将批复后的全套材料整理归档。
(三)申请材料要件
(1)《地质调查申请登记书》(原件,一式3份,每跨一个省级行政区增加1份);
(2)申请的区块范围图(原件,一式1份);
(3)勘查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在有效期内并已经年检(复印件,1份);
(4)勘查单位《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在有效期内并已经统检(复印件,1份);
(5)地质调查项目资金来源证明文件(原件,1份);
(6)地质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及附件。
(四)备案时限
自受理地质调查申请项目之日起至签发之日止,时间为20个工作日。符合《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在审查过程中需要申请人补充材料或对有关情况做出进一步说明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时限之内。
2. 地质勘察资质共分几类几级
地质勘查资质分类分级标准按甲、乙、丙三个级别对勘查技术人员、勘查设备仪器、质量管理版体系、权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地勘资质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类分级。
勘查技术人员主要包括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的专业和数量:
1、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为单位在编或在册的,事业单位的与其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本年度在编或在册“单位职工花名册”一致,企业单位的与其本年度“单位职工花名册”一致。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须为全职聘用,且仅受聘于该技术人员所在资质申请单位。
2、申请地质勘查资质时,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男性年龄不大于60周岁,女性年龄不大于55周岁。
3、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具有省部级人事部门颁发或认可(省部级人事部门批准的厅局级人事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或批准文件。
4、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或批准文件未填写专业名称、专业名称不明确的,以勘查技术人员的主要勘查工作经历及业绩认定。
5、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取得多个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资格证书的,在申请地质勘查资质时,只能使用其中一个专业。
6、同一单位申请多项资质类别时,同一专业的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可以重复计算。
3. 地质调查技术人员需要哪些证
暂时不需要证书;本科毕业5年可以申请工程师证;10年可以申请高级工程师证
4. 矿山生态修复需要哪些资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甲级勘察单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甲级设计单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甲级施工单位。
5. 地质调查局工作需要什么学历
一般都需要博士毕业,还得有导师推荐。下属的6个调查中心有些会招收硕士,例如沈阳所会招收吉大毕业的硕士(有导师推荐)。
6. 矿山地质环境评要什么样的资质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山 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05]28号文件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鲁政发[2005]144号)精神,按照《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莱政发[2005]57号)(以下简称《57号文》)有关部署要求,结合我市 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
为统领,以《山东省地质环境 保护条例》为依据,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省的要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以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为基本出发点,以城市规划区及其周边、铁路和重要公路沿 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已毁山体恢复治理工作为重点, 遵循“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和“边开发,边恢复”的原则,稳步推进矿山企业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历史久远,计划经济时期,由于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影响,部分矿产资 源被掠夺式开采,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水泥、石材等各种建筑材料需求量大增,建材矿山数量迅速增多,点多、面广,遍及城乡各地,由 此导致的植被、景观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露天开采和工程施工建设,遗留了大量的采石坑、凌空面、不稳定边坡和废石(土)堆,严重破坏了地质地貌景观,恶化了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在“三区两线”(城市规划区、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铁路、重要的公路沿线)范围内,矿山开发遗留的高陡边坡、废石(土)堆成为滑坡、泥石流 地质灾害的隐患,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经调查,全市矿山采空面 积约为3480公顷,严重塌陷区面积达700余公顷,矿山尾矿(砂)坝、固体废弃物等占地面 积43.2公顷,城市周边及主要交通沿线两侧已毁山体有26处(附件1),山体损毁面积30多 万平方米,恢复治理工作非常繁重。
三、范围和重点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范围包括“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已遭破坏山体和所有的生产矿山企业。具体为:莱城、钢城城区及周边;博莱高速、莱新高速、泰莱高速、济莱青高速,莱明路( S242)、博莱路(S803)、莱马路(S329)、泰莱路(S330)、09公路(S244)、仲临路( S327)以及辛大、磁莱铁路可视范围内的已毁山体。
7. 地质灾害治理设计需要什么资质要求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属于工业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根据工程规模和资金不同,所需资质也不同。
一级资质
可承担单项合同额 3000 万元以上的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 200 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2)高度 240 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二级资质
可承担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 100 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2)高度 120 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3)建筑面积 4 万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4)单跨跨度 39 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三级资质
可承担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 50 米以下的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2)高度 70 米以下的构筑物工程;
(3)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4)单跨跨度 27 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7)生态地质调查需要什么证扩展阅读:
影响或控制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环境和总体条件。它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既存在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指的是造成地质灾害的直接因素;地质灾害背景指的是控制和影响地质灾害的更高层次的基础条件。地质灾害背景由两个系列组成:
①以地球动力活动为核心的自然背景;
②以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核心的社会经济背景。地质灾害背景虽然不能直接决定一个具体灾害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但从宏观上控制了一个地区一种或多种地质灾害的成灾程度和变化的总体趋势。因此研究地质灾害背景条件是进行地质灾害宏观评价的重要内容
地质灾害勘查不同于一般建筑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特点至少包括如下几方面。
(1)重视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调查,井从区域因素中寻找地质灾害体的形成演化过程和主要作用因素。
(2)充分认识灾害体的地质结构,从其结构出发研究其稳定性;
(3)重视变形原因的分析,并把它与外界诱发因素相联系,研究主要诱发因素的作用特点与强度(灵敏度)。
(4)稳定性评价和防治工程设计参数有较大的不唯一性,霄表现为较强的离散性,应根据灾害个体的特点与作用因素综合确定,进行多状态的模拟计算。
(5)目前尚未研究出具有昔适性的稳定性计算方法(也许并不存在),现有的方法都有较多的假定条件。
(6)勘查阶段结束不等于勘查工作结束,后续的工作如监测或施工开挖常常能补充、修改勘查阶段的认识,甚至完全改变以前的结论。因此,地质灾害的勘查有者延续性特点,即使是非常认真详细的工作,也不能过于希望毕其功于一役。
(7)地质灾害勘查方法选择是强谰应用经验与技巧,寻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最低的投资,获得最佳的勘查效果;
(8)勘查工作量确定的最基本原则是能够查明地质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变形破坏的作用因襄t满足稳定性评价对有关参数的需求,而不拘于一般的勘察规程。
在此前提下,勘查工作量越少越好,使用的勘查方法越少越好,勘查设备越简单越好,勘查周期越短越好。一般而言,勘查工作量依据地质灾害体的规模、复杂程度和勘查技术方法的效果综合确定。
(9)勘查队伍是实现勘查目标、选择合理勘查方法和优化勘查工作量的关键。从事地质灾害勘查的工作实体应在地质技术^才,勘查设备和室内分析试验等方面具备条件,井拥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8. 如何办理地质调查证
1、《地质调查申请登抄记书》(袭原件,包括书面和电子文档); 2、申请的区块范围图(原件); 3、申请人《法人营业执照》或公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复印件); 4、勘查单位《地质勘查单位资格证》在有效期内并经年检(复印件); 5、勘查计划或勘查合同(原件或复印件); 6、勘查项目资金来源证明(原件或复印件); 7、地质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及附件(原件或复印件); 8、工作区交通位置图(复印件)。
9. 环境地质调查
根据区域发展需求与重大地质环境问题防治需要,在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城市地质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全球变化地质响应与二氧化碳储存研究、农产品主产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随着一批重要经济区先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工作驶入快车道。在环渤海湾环境地质调查先行探索的基础上,2008年启动了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珠江三角洲、北部湾、长江中游(包括武汉城市圈、长株潭、昌九工业走廊等)等重要经济区和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调查;2010年启动了中原城市群、关中盆地城市群、重庆都市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2011年启动了长吉图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2012年启动了中原-冀中南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调查;2013年启动了成渝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引导和拉动下,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共同推进重要经济区与城市群的地质环境调查工作。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按照“区域上开展1∶25万系列编图,重点地区开展1∶5万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针对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网及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总体思路推进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在1∶25万调查与编图、1∶5万调查、城市地质调查、地质环境问题专题研究、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了重要地学基础资料。
城市地质调查取得了较大进展。2003~2008年,国土资源部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地方合作开展完成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6个特大城市立体地质调查,系统建立了地下三维地质结构,全面评价城市地质环境容量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实现多源、海量、异构地学数据的集群化管理,建立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便捷的地质信息服务。2004~200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了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9个地州盟所在地县级城市(共计306个城市)环境地质摸底性调查,查明了主要城市群和城市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为推进重要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奠定了基础。
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典型矿集区动态调查。2000~2005年,完成了全国以省(区、市)为单元的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首次系统地对我国所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摸底调查,共调查矿山113149个,调查矿山面积581.9×104hm2,基本摸清了我国矿山环境的现状,系统总结了不同区域环境地质背景和不同矿类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特征及其危害,分析了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为政府部门今后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对晋陕内蒙古陕北煤炭资源开发区、晋陕内蒙古东胜—准格尔能源基地、辽宁阜新煤矿区、吉林辽源煤矿区、陕西潼关金矿区等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对湘东南有色金属和煤炭矿区、胶东半岛金矿区、冀东唐山煤炭矿区等典型矿区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近年来,选取山西太原东西山煤炭集中开采区、贵州省纳雍县北部煤炭建材矿区、陕西潼关金矿区、陇南有色金属集中开采区等典型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和矿山开展了动态调查,通过矿区1∶5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对矿山环境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了全球变化地质响应与二氧化碳储存研究。2010年以来,开展了全球变化地质记录研究、地质碳汇潜力研究、二氧化碳地处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以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变化的精细记录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球气候变化重点时段地质记录研究,深入了解更新世晚期末次间冰期以来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周期性及突发气候事件序列,揭示了气候变化长期趋势中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通过研究岩溶、土壤和矿物等的地质作用下的碳汇机制,对我国地质碳汇潜力进行了调查评价。在评价主要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基础上,编制了全国1∶500万评价图系和主要盆地评价图集,圈定出一批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目标靶区;构建了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工程选址、场地勘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与神华集团合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成功实施了我国首个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
服务农业发展实施了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推进了中东部主要农耕区多目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系统获得了土壤中包括氮、磷、钾、硒等有益元素和镉、汞、铅等重金属在内的54项元素指标的含量及分布规律,查明了中东部主要农耕区土地质量状况,把握了土壤污染区域、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为我国土地规划、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管护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近几年选择长江三角洲Cd、Hg等重金属元素的重点污染地区及农耕区土壤Hg异常区,开展了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与监测预警试点研究。
根据国土资源规划需要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根据区域资源环境空间分布、地区差异条件和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建立了四大资源(土地、矿产、水、海洋)、四大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气候环境)为主体的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完成了全国资源环境综合分区图和分区表的编制。开展了四种重要资源单要素、四种重要环境单要素评价和资源型、生态型、城市群等三种类型区的研究与评价。推进了关中—天水、北部湾、长株潭、中原城市群等4个重点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
10. 地质行业资质证书有哪些等级
地质勘查资质抄分为综合地质勘查资质和专业地质勘查资质。综合地质勘查资质包括区域地质调查资质,海洋地质调查资质,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液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石油),气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天然气),煤炭等固体矿产勘查资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资质。
专业地质勘查资质包括地球物理勘查资质、地球化学勘查资质、航空地质调查资质、遥感地质调查资质、地质钻(坑)探资质和地质实验测试资质。
区域地质调查资质、海洋地质调查资质、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资质、气体矿产勘查资质(不含天然气)、航空地质调查资质、遥感地质调查资质和地质实验测试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两级;其他地质勘查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级。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