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探测中风化怎么描述
A. 理正勘察中白云岩泥岩互层怎样描述强风化及中风化
理正勘察中白云岩泥岩互层怎样描述强风化及中风化。
1、中等风化泥岩里专可能含属有砂,抗风化能力强,而强风化泥岩里泥质含量特高,抗风化能力弱,全风化泥岩基本全是泥质。全风化泥岩风化程度高。
2、中风化的岩石是不容易掰开或折断的,强风化则比较容易折断。但准确的判断需要做实验,确定岩石的单轴强度后,才能判定。最好有地质勘察人员判定。
B. 怎么辨认中风化岩层以及强风化岩层
灌注砼桩施工时,设计图纸常常要求桩端的持力层为岩石且必须进入该岩层一定深度。岩层深埋地下,情况极其复杂,判断是否进入持力层不仅重要而且有一定难度。如果判断不准,不仅是影响工程造价,还将会对单桩承载力产生影响,甚至造成工程的结构安全隐患。
1、在整个桩基施工前,甲方、乙方、监理、勘察设计应一起确定桩基持力层基岩判定原则,制定相关标准。
2、仔细阅读工程地质勘探资料,绘制出每个桩体持力层顶端标高等高线,待施工中钻孔深度达到等高线附近时可进行判别。由于等高线为根据钻孔资料推测绘制而成,当持力层岩面起伏较大时可能相差较大。
3、认真进行钻孔记录,详细了解钻进情况。根据现场观察,桩基入岩后往往钻进较平稳,不会出现跳钻、别钻现象,钻进速率在强风化层中一般为20~50cm/h,在中风化层中为<20cm/h。钻进速率一般与桩机型号及钻头种类、钻头磨损程度有关。
4、仔细检查岩样(钻进返渣)。强风化层岩样一般棱角不明显,多为次棱及次圆形,粒径一般5~12cm,硬度较低,矿物风化蚀变较强,多见石英及长石颗粒;中风化层岩样多为棱角形及刃角形,粒径3~8cm,硬度较高,矿物较新鲜。碎石层岩样一般成份较杂。
5、如果发生桩深变化很大或甲方对持力层入岩有怀疑时,可以采用钻芯取样的方法鉴定。
C. 地质勘探亥武岩强风化怎么描述
由于复风化强烈,第三系玄武岩被结制构面改造严重,表现为散体结构或层状结构;岩土体大部分呈土状,工程性质较差。岩体内存在多种结构面,如软岩或极软岩夹层、构造节理、风化界面,由于岩性的差异以及节理的切割作用,岩体呈现不同的结构类型,存在多种失稳模式。
D. 地质报告中强风化什么意思
风化是指岩石经过长期风吹、日晒、雨淋、霜冻后,逐渐变成沙土的过程.强风化的意思是指这里的风化过程比较快
E. 地质岩层的中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的区别
地质岩来层的中强风化、中风自化、微风化的区别:
1、结构上的差别:
地质岩层中的微风化的结构基本未变,地质岩层中的中风化结构部分破坏,地质岩层中的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
2、外观表面的差别:
微风化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中风化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有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干钻不易钻进。强风化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3、波速比和风化系数的差别:
岩石风化是通过波速比和风化系数来划分的。波速比是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的压缩波速之比。风华系数是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4、特点的差别:
地质岩层中的中强风化的特点是原岩已基本成土状失去原貌,地质岩层中的中风化的特点是原岩还能辩出,地质岩层中的微风化的区别与原岩差别不大(颜色上可观察)。
F. 桩基中如何分辨强风化与中风化岩层,持力层为中风化
灌注砼桩施工时,设计图纸常常要求桩端的持力层为岩石且必须进入该岩层一定深度。岩层深埋地下,情况极其复杂,判断是否进入持力层不仅重要而且有一定难度。如果判断不准,不仅是影响工程造价,还将会对单桩承载力产生影响,甚至造成工程的结构安全隐患。
1、在整个桩基施工前,甲方、乙方、监理、勘察设计应一起确定桩基持力层基岩判定原则,制定相关标准。
2、仔细阅读工程地质勘探资料,绘制出每个桩体持力层顶端标高等高线,待施工中钻孔深度达到等高线附近时可进行判别。由于等高线为根据钻孔资料推测绘制而成,当持力层岩面起伏较大时可能相差较大。
3、认真进行钻孔记录,详细了解钻进情况。根据现场观察,桩基入岩后往往钻进较平稳,不会出现跳钻、别钻现象,钻进速率在强风化层中一般为20~50cm/h,在中风化层中为<20cm/h。钻进速率一般与桩机型号及钻头种类、钻头磨损程度有关。
4、仔细检查岩样(钻进返渣)。强风化层岩样一般棱角不明显,多为次棱及次圆形,粒径一般5~12cm,硬度较低,矿物风化蚀变较强,多见石英及长石颗粒;中风化层岩样多为棱角形及刃角形,粒径3~8cm,硬度较高,矿物较新鲜。碎石层岩样一般成份较杂。
5、如果发生桩深变化很大或甲方对持力层入岩有怀疑时,可以采用钻芯取样的方法鉴定。
G. 图纸上地质为中风化怎么看强度兆帕
这要看地基勘察报告,里面有个大表,各种土质的强度都有
H. 工程地质中全风化砾岩怎样描述有砾质粉砂岩吗或者含砾粉砂岩,怎样描述谢谢
既然是粉砂岩,那么颗粒的粒径为为0.0625~0.0039毫米。如果需要“砾”这个专级别,那么颗粒的直径属大于2mm。这两个粒径范围没有交汇点,所以不能这样描述。
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描述然后命名:
1、 砾岩的颜色;
2、 确定砾岩的成分,注意砾石成分在平面上和剖面上的变化规律,描述各种砾石的鉴定特征,统计各种砾石成分的百分含量;
3、 观察并测量砾石的粒度,可以无选择的测量100个以上砾石的视长轴或测量一定范围内所有砾石的视长轴,求出平均粒径。确定那个砾岩的分选性。注意观察砾石粒度在剖面上平面上的变化规律;
4、 观察并确定砾石的磨圆度、球度和形状;
5、 确定填隙物的成分、含量、填充方式等;
6、 确定砾岩层的沉积构造特征,如有无层理和粒序性变化,砾石的排列是否具有方向性,测量砾石长轴的延伸方向和砾石最大扁平面的倾斜方向;
7、 测量砾岩层的厚度、产状,注意观察砾岩层与下伏岩层的接触关系、底面特征等。
8、 综合命名。
I. 地质里面风化是什么意思啊
使岩石发生破坏和改变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一般可定义为在地内表或接近地表的常容温条件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崩解或蚀变。崩解和蚀变的区别反映了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差异。物理作用涉及岩石破碎而不涉及造岩矿物的任何分解。相反,化学作用则意味着一种或多种矿物的蚀变。风化作用产生在结构或成分上不同于母岩的表层物质。风化带称为表土或残馀土。风化作用的下限称为风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