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学中突变说是什么意思

地质学中突变说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1-02-21 18:13:24

工程地质中“发育”一词究竟是什么概念

这是工程地质学里的一个专有名词,一般说不良地质现象发育,节理裂回隙发育。答
发育在这里的含义可理解为强烈程度,及对工程的危害程度。
如果不良地质十分发育或者说强烈发育,那就意味着该场地十分不稳定,会直接危害工程的安全;
如果说一般发育,说明有不良地质现象,但不是十分强烈,,对工程设施安全的影响不严重;或者说对工程安全可能有潜在的威胁 。
跟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发育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要弄混了。

㈡ 前些时遇一博士,他说生物进化论与地质学专业联系更紧,什么意思

他说的来是对的。
其实了解一下自博物学就会明白,生物进化论是一基于多方面综合知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涉及到地质学、古地理学、古气象学、古生物学,这些内容恰恰都与地质学专业有关而与当代生物学关系相对较远。事实上现在进化论用得最多的专业就是古生物学,而古生物学一般划入在地质学专业中。
有关博物学的资料参阅:http://ke..com/view/568000.htm

㈢ 一些地质学问题,看了你的很多解答,很可靠,快考试了,希望得到你的回答!

谢谢夸奖!
1、这个题很多书上都有啊,总结一下就行,自然地理学、普通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灾害等等上都有。勤快有好处。
2、这个题以前我回答过,可惜提问者删除了那条问题。再说一遍真的有点那个。。。我就再说一下思路吧: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一是岩石鉴定,即砂岩鉴定,对砂岩的岩性进行描述,包括粒度、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等,然后对砂岩初步定名(如长石石英砂岩,还是石英砂岩,还是细砂岩、砂砾岩等等)。二是地质构造分析,在周围踏勘,看它与上下层接触关系,测岩层产状,确定这个砂岩层是否是褶皱构造的一部分,或者岩层内是否发育断层。三是层序划分,这属于地层分析内容,看砂岩层可以分成几个序列,据此初步对砂岩分层,确定沉积旋回,甚至判断沉积环境。本身这个问题问的是有问题(我认为),因为研究目的不明(研究砂岩层的目的如何),对象不清(砂岩是一层还是多层),上面我说的是一个大概的研究思路,供参考。
3、在地质时间上三者的共同点:在很大程度上时间相互吻合。不同点:有时时间界线不一致,相互穿越,具体来说生物地层单位会穿越年代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与岩性地层单位会互相穿越。岩性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相互不会穿越,它们是不同级别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具有全球性,岩性地层单位是地方性的。
5、篇幅关系,我系统不了。简单说一下思路:从作用方式方面来回答,一是外动力作用发生的重要介质,比如作为沉积介质参与沉积作用、作为化学反应介质参与化学作用中;二是外动力作用发生的重要动力,比如流水的搬运能力、携带泥沙的侵蚀能力,又如水的溶解能力、结晶能力和作为化学反应物的化学能力等等;三是水对其它外动力地质作用因素的重要作用,比如水是生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而生物作用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一种。又如水的形态与分布对大气环流有重要影响,而风力作用是仅次于流水的第二大外动力地质作用。
你也可以据此增加一些内容,也可以以另一种思路组织回答,其实就是对专业知识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归纳、总结而已

㈣ 基因突变里提到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呀其中哪一个是我们常说的正常的呢

在自然群体中往往有一种占多数座位的等位基因,称为野生型基因。

突变型基因往往由野生型内基因突变而来容。

突变型基因:一座位上的其他等位基因一般都直接或间接地由野生型基因通过突变产生。相对于野生型基因,称它们为突变型基因。

(4)地质学中突变说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野生型基因和所有基因一样也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能忠实地复制自己,以保持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是基因能够“突变”,突变绝大多数会导致疾病,另外的一小部分是非致病突变。非致病突变给自然选择带来了原始材料,使生物可以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出最适合自然的个体。

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除某些病毒的基因由核糖核酸(RNA)构成以外,多数生物的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构成,并在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基因一词通常指染色体基因。

在真核生物中,由于染色体都在细胞核内,所以又称为核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等细胞器中的基因则称为染色体外基因、核外基因或细胞质基因,也可以分别称为线粒体基因、质粒和叶绿体基因。

㈤ 什么是地质学,为什么有人说地质学不是真正的科学

因为地质学研究方法的缘故,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极其准确的解决地质学问题。现在比较常用的版方法就是地球化学权的方法来解决的,但是仍然就非常多的问题,需要结合地质现象,野外调查与描述等。所以不像其他学科那么准确。存在经验的缘故。因此,有人认为不严谨,不像是真正的科学。希望帮助到你。

㈥ 为什么说近代地质学是我国发现的

不知道你的这一认识从何而来,现代地质学之父是英国的莱伊尔,以他所著的《版地质学原理权》为开端。工业革命的欧洲,在采矿、修路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地层和岩石,发现了大量的地质构造,现代地质学正是从欧洲起源的,而那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虽然中国有少量的学者当时发现过或者提出过地质学的一些现象(如沈括发现了石油、沧海桑田说等),但很少有科学的解释,地质学在中国也就没有上升到科学高度

㈦ 均变论学说是什么

均变论
在1800年前后,当地质学作为充满活力的科学出现后,关于地球变化的另一种观点—“均变论”(Uniformitarianism)开始得到了发展。
莱伊尔被誉为“现代地质学之父”的莱伊尔对均变论的形成和确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830年1月,发表了《地质学原理》第一卷(1831年出版第2卷,1833年5月出版第3卷)。他坚持并证明地球表面的所有特征都是由难以觉察的、作用时
间较长的自然过程形成的。他指出地壳岩石记录了亿万年的历史,可以客观地解释出来,而无需求助于圣经或灾变论,同时,他承认陆地的升降运动,把意大利塞拉比寺院的三根石柱(它们曾部分被海水淹没)作为《地质学原理》的刊头画,并指出斯德哥尔摩附近海面以上200呎的海生动物的贝壳说明陆地的上升。
也就是说,要认识地球的历史,用不着求助超自然的力和灾变,因为通常看来是“微弱”的地质作用力 (大气圈降水、风、河流、潮汐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慢慢起作用,就能够使地球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莱伊尔强调“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这一思想被发展为“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理,这种“将今论古”的科学方法对达尔文的影响很大。
在莱伊尔逐步取代了居维叶之后,均变论在长达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成为地质学的信条,奠定了现代地质学的科学基础。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地质学教科书,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莱伊尔用均变论统一说明了地质现象,建立了科学的地质学”。

㈧ 通常在地质学里说的 南北走向意思就是以中心为点向南北延伸吗还是什么

南北走向指的是该构造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做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版即为构造的走向,一权般所说的是岩层的走向。

走向的严格表述方式是两个方位角数值,如NE30°,SW120°,即是以南北为主要方向,然后参照实际情况,如北偏东30度等等。

严格的讲可以说北南走向,而南北走向不常说;

云的走向是需要参照运动方向的。
因为地质体几乎是不运动的,而云则是运动的。

㈨ 转换断层说是什么意思

地质学家图佐·威尔逊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转换断层说。威尔逊是加拿大版著名地质学家,权从海底扩张学说一提出,他便开始注意这个学术动向。当他用新的视角和理论提出转换断层的新概念后,就受到学者们的欢迎和认同。绝大多数的地质学家们看到,转换断层的思路,不但为海底扩张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而且还使人们看到地学革命的新曙光。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威尔逊并不相信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而是一名“地球冷缩说”的鼓吹者。但是,后来的研究实践使他看到“冷缩说”没有前途,又改为相信地球“热胀说”,但还是走不通。最终,他终于看到大陆漂移、地幔对流、海底扩张学说的生命力,投身到这个新的学术研究理论,并且提出了“转换断层”的独特见解,树立起支持“海底扩张学说”的一根强有力的支柱。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