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广州是什么地质

广州是什么地质

发布时间: 2021-02-21 06:36:57

Ⅰ 广东是属于什么地形

平原。

分析:广东简称粤,是中国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省会广州.广东省位于南岭以南,南中国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琼州海峡相望。

广东地区在语言风俗、传统、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岭南文化(南粤文化),省内土地丰足、水资源丰富,位处珠江沿岸一带的珠江三角洲一直被称作华南地区的渔米之乡。

解: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地形属于平原。

(1)广州是什么地质扩展阅读:

广东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贯粤西、粤中和粤东北的罗平山脉和粤东的莲花山脉;粤北的山脉则多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脉,此外粤东和粤西有少量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

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

构成各类地貌的基岩岩石以花岗岩最为普遍,砂岩和变质岩也较多,粤西北还有较大片的石灰岩分布,此外局部还有景色奇特的红色岩系地貌。

如著名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等;丹霞山和粤西的湖光岩先后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沿海数量众多的优质沙滩以及雷州半岛西南岸的珊瑚礁,也是十分重要的地貌旅游资源。沿海沿河地区多为第四纪沉积层,是构成耕地资源的物质基础。

Ⅱ 广州地理位置

广州--广东省的省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版。
广州位于东经权113°17',北纬23°8',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属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

Ⅲ 广州属于什么地带

属于岭南抄文化
岭南文化是中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地域上来说,岭南文化大体分为珠江系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主要以属于珠江系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这是岭南文化的主体。其中尤以广州话方言区即粤文言区的广府文化,特别是近代前后以来的广府文化为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广州作为广府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期开始,有建城前的百越文化、建城后的汉越文化融合和中西文化交融.一直绵延不断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考古文物到文献记载,从历史遗址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商业文化、宗教文化到各种文化艺术,都贯穿着一种开放的人文意识,特别是变改意识、商业意识、务实意识和平民意识,反映出广州人的开放观念、兼容观念和改革观念。传统的文化艺术,从粤语、粤剧、广东音乐、广东曲艺、岭南书法、岭南画派、岭南诗歌、岭南建筑、岭南盆景、岭南工艺到岭南民俗和岭南饮食文化,都反映出岭南文化丰富内涵和独具一格、绚丽多姿的岭南地方特色。从岭南文明史开始,几千年来,广州一直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岭南文化的代表。

Ⅳ 广州的地质灾害

主要有滑坡和泥石流。分布比较广,以丘陵地区为主,不过在市中心部分地方也有小型滑坡存在。

Ⅳ 广州的地理位置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陆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海岛面积1600平方公里,南临南海,大陆海岸线总长3368公里,岛屿众多。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2122公里长的珠江为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形 广东省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全省土地面积1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2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025万公顷,荒草地面积57万公顷。其中,山地占全省面积31.7%,丘陵占28.5%,台地占16.1%,平原占23.7%。
气候 全省地处亚热带,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366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100毫米,属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22℃,年日照时数1828小时。全年草木葱绿,生机盎然。
矿产资源
广东矿产资源丰富,已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89种。全省煤、铁矿石、硫铁矿保有储量分别为5.47亿吨、5.53亿吨和4.45亿吨。其中有34种居全国前5位,泥炭、脉石英、高岭土、粗面岩、锗、碲等居首位。2004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7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3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9 种,水气矿产5种。国土资源调查及地质勘查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5处。有1处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
生物资源
全省森林覆盖率57%,活立木蓄积量3亿立方米。广东海域辽阔,河网纵横,水库众多,鱼塘遍布,水产资源丰富。全省海水养殖可养面积78万公顷,淡水养殖可养面积43万公顷。农业主产水稻、蔬菜和水果,湛江是最大的剑麻基地,茂名是最大的水果产地。主要林木有松、梓、杉、桉等,水果有200多种,其中菠罗、香蕉、荔枝、龙眼和柑橘被誉为岭南佳果。
水资源
全省水力理论蕴藏量1073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容量666万千瓦,已开发约60%。
旅游资源
全省已开发成旅游点的省级以上森林公园40个,自然保护区30个。继广州、深圳、珠海、肇庆之后,又有中山、佛山、江门、汕头、惠州及南海市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其中中山、南海市分别位居该批全国地级市和县级市的第一、二名。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务院批准在珠江三角洲和汕头等10市实施"144小时便利签证"。广州白云山和香江野生动物世界、深圳华侨城和观澜高尔夫球会、珠海圆明新园、中山孙中山故居、肇庆星湖、佛山西樵山、韶关丹霞山、清远清新温矿泉、阳江海陵岛大角湾等11家景区(点)被评为全国首批最高级别的4A级旅游区。
环境状况
及问题
2004年全省21个地级市中,有19个市空气质量良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局部地区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城市酸雨污染较严重。全省城市区域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有52.4%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较好,77.3%的监测路长噪声达标。全省建成烟尘控制区175个,面积3256.7平方公里;环境噪音达标区 235个,面积1740.4平方公里。

人 口
人口统计 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03.7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9.50万人。受常住人口总量增大的影响,全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有所下降。其中,出生率13.13‰,死亡率5.12 ‰,自然增长率8.01‰,分别比上年下降0.53、0.19和0.34个千分点。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全国56个民族中广东就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0.7%,以壮、瑶、畲、回、满等为主。
文化程度 2004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48万人,比上年增长27.6%;在校研究生3.7万人,毕业生0.69万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6.46万人,增长17.2%;在校生72.69万人,增长23.7%;毕业生12.5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4.65万人,增长5.7%;在校生65.54万人,增长3.9%;毕业生19.0万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50.8万人,在校生131.31万人,毕业生31.8万人,技工学校在校生28.0万人。全省初中招生158.6万人,在校生449.55万人,毕业生131.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8.5万人,在校生1049.6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幼儿园在园幼儿213.2万人。

经 济
国内生产
总值 初步核算,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1603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三种产业
比重 200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245.4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890.29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5903.75亿元,增长10.4%。
财政收入 2004年财政总收入达3539.5亿元,不考虑出口退税因素为4343.18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8.1%;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16.87亿元,增长16.1%;一般预算支出1852.59亿元,增长9.3%。
外贸状况 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571.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0%。
外资利用
状况 2004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资新签项目8322宗,增长18.2%;合同外资193.6亿美元,增长43.6%;实际使用外资100.12亿美元,增长34.1%。全年新批总投资和净增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844宗,合同外资110亿美元,分别增长34.6%和12.9%。截至2004年底,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5.53万家。
贫困人口及扶贫计划 省财政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财政困难市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及调整工资专项补助总额为43.2亿元,其中补助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12.l亿元;全省从去年10月起实行对行政单位和教师等人员工资集中支付制度,保证工资按时发放。 从2001年起省政府每年安排3亿多元,建立免收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制度,去年已有60万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享受了全免费教育。省财政专项拨款支持山区和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试点。 改善山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环境。重点加强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公路建设。加快建设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连接中心城市的高等级公路网,确保2003年清远、韶关、河源、梅州4个山区市高速公路连通珠江三角洲。
支柱产业 家电、塑料制品、食品、服装、纺织、电子、电力、冶金。

电 讯
电话拥有量 2004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395.33万户,年末达到2962.3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135.4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826.86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312. 11万户,年末达到5367.07万户。年末全省互联网用户达到1111.15万户。
电台电视台 2004年广播电台22 座,电视台24 座,县级广播电视台7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1%和96.4%。有线电视用户986.8万户,自制与合制生产电视剧17 部。

交 通
铁路 有4个铁路公司,有京九、京广、广梅汕、三茂等铁路干线。
公路 2004年新建四级以上公路9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7公里;改建公路4349公里。新(扩)建港口码头泊位11个,年吞吐量1747万吨。
水路 有港口100多个,主要有黄埔、湛江、蛇口、赤湾等。2003年新(扩)建港口码头泊位5个,年吞吐量240万吨。
航空 有民航机场8个,白云机场是全国客流量最大的三大国际机场之一,国内航线23条,地区航线5条。

摩星岭的高度是海拔372.4米。(广州市最高的山---白云山)

广州市总面积为7434.4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4.18%。

Ⅵ 广州地区工程地质如何

一、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工作的实践

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广州市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旨在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109项"城市形象工程",这109项城市形象工程成为广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的主要内容。

1999年底,根据省市领导关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整治城市环境秩序、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的有关精神,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根据正在上报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三年一中变"城市规划纲要》,在此基础上,广州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广州市城市建设管理 "三年一中变"规划》,一批城市建设项目有计划、有步骤的得以实施。

为加强规划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广州市规划局根据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组织编制了专项实施计划与工作建议。如为保证"九运会"的顺利召开,2000年制定了《迎"九运"城市规划实施工作建议》,还专门制定了《九运会期间交通改善实施建议》。

在制定"五年行动计划"的阶段性规划的同时,在近期建设的总目标下又分重点、有目的地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如广州市规划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广州市土地开发控制与管理研究》。

2000年6月,花都、番禺两市撤市设区,原上报的城市总体规划因行政区划的调整而暂缓批复,为确保行政区划调整后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城市结构框架以及规划引导与控制政策,广州市开展了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作,并组织编制了《番禺片区发展规划》、《花都片区发展规划》,在这些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规划局又编制了《2002年度城市规划实施工作建议》和《2002年度市政规划实施工作建议》,有效指导了2002年度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

广州市在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中,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及时制定阶段性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等各类规划,加之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与相互配合,城市规划实施效果明显,充分发挥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城市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的目标顺利完成。

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内容,概括的讲,分为"两个规划层次,两个核心内容"。

"两个规划层次"是指五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城市规划实施计划这两个层次。"两个核心内容"是指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与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安排。

具体的讲,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主要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1、近期建设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

对近五年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本年度城市规划实施计划的实施成效与问题进行全面回顾与分析评价,明确提出本次近期建设规划中需要改进和重点加强的方面。

2、明确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制定城市近期建设目标。

3、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及建设时序。

4、制定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计划。5、确定市政基础设施与公益性公共设施。

6、其它方面。

对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的住宅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自然生态与历史遗产保护,区域协调与城市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和措施。

7、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策略与政策。

分别针对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机制、城市财政融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与政策。

二、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工作的创新

l、工作方法的创新。

Ⅶ 广州属于什么地形

广州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专北部从化市与龙属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狂藏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2条,河宽5米以上的河流1368条,总长5597.36千米,河道密度达到0.75千米/平方千米,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

(7)广州是什么地质扩展阅读

广州的山丘

1、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

2、莲花山

莲花山堪称神奇。300多年前的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地语篇中,赞莲花山为“牂牁大洋之捍门,南越封疆之华表,一郡风水之所系。”近年来,获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广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是您访古、祈福、赏花、度假之首选。

Ⅷ 广东省地质单位有哪些

广东省主要地质专业单位(广东省地质学会理事单位)一览表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1号

广东省物料实验检测中心

邮编:512026

韶关市新华南路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

邮编:516008

惠州市古塘坳鹅岭南路101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3地质大队

邮编:524018

湛江市椹川大道南20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4地质大队

邮编:512023

韶关市北江路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5地质大队

邮编:512023

韶关市工业西芙蓉二路嘉兴楼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6地质大队

邮编:526020

肇庆市端州梅庵路9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19地质大队

邮编:515021

汕头市护堤路30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22地质大队

邮编:514089

梅州市环市路地质大厦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23地质大队

邮编:516300

惠东县平山镇广汕路107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56地质大队

邮编:529000

江门市河南中沙41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57地质大队

邮编:524033

湛江市椹川大道北88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

邮编:519000

珠海市香洲区梅华东路

广东省珠海工程勘察院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秀全大道59号

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

邮编:518023

深圳市宝港路7号

深圳市地质勘查局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

广东省地建集团

邮编:528000

佛山市卫国路43号

广东省佛山地质局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邮编:510510

广州市沙河五仙桥

广东省工程勘察院

邮编:510510

广州市广花路石柱岭大街34号

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

邮编:510510

广州市沙河五仙桥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探矿机械厂

邮编:510620

广州市体育东路160号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邮编:510620

广州市体育东路160号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邮编:510030

广州市豪贤路193号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邮编:517000

河源市长安路73号

河源市国土资源局

邮编:510510

广州市沙河五仙桥

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邮编:510440

广州市白云区新市嘉禾园坛岭路200号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

邮编:510663

广州市天河东圃

广东省食品药品学校

邮编:524057

湛江市坡头区22号信箱

中海石油湛江分公司

邮编:510663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89号燕侨大厦1404号

广州泰峰地质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邮编:510630

广州市天河北路鸿翔大厦B座2505室

广州云金地数码科技公司

邮编:510060

广州市环市东路348号(东)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邮编:510075

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邮编:510440

广州市白云区嘉禾地质大院

广东煤炭地质局

邮编:511515

韶关市曲江县犁市镇

广东煤炭地质局201勘探队

邮编:512143

清远市小市北江三路

广东煤炭地质局202勘探队

邮编:510034

广州市越华路116号

广东省煤炭工业总公司

邮编:514500

兴宁市城镇106号区

广东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四望嶂留守处

矿山安全技术事物有限公司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滨湖路1号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

邮编:512026

韶关市63信箱

核工业290研究所

邮编:528133

佛山市三水区河口文塔西路11座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291大队

邮编:510800

河源市18号信箱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292大队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路48号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293大队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滨江大道1号

广东省核力工程勘察院

邮编:512028

韶关市芙蓉北路64号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邮编:510075

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广州公司

邮编:510275

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邮编:510640

广州市五山1131信箱地化所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邮编:510301

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邮编:510070

广州市先烈南路81号

广东省地震局

邮编:510403

广州市机场路111号

中国建材地勘中心广东总队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云山大道宾馆新村二栋

广东省化工地质勘察院

邮编:510170

广州市荔湾路陈家祠道48号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东环路4号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

邮编:512026

韶关市新华北路126号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932队

邮编:526040

肇庆市明珠路26号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933队

邮编:516023

惠州市小金口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938队

邮编:510600

广州市东风东路846号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邮编:510611

广州市天寿路沾益直街19号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邮编:510631

广州市石牌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邮编:510405

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广州大学地理学

邮编:528000

佛山市江湾一路18号

佛山科技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

邮编:510070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编:510060

广州市建设二马路23号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邮编:510230

广州市前进路157号

广州四航工程技术研究院

邮编:510631

广州市五山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邮编:518026

深圳市福中路15号市勘察研究院

深圳市地质学会

邮编:518028

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深勘大厦410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邮编:518026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东路15号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49号8楼

广东省黄金公司拓展部

邮编:510030

广州市越华路116号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

邮编:511400

广州市番禺市桥桥兴路29号

番禺区城市建筑设计院

邮编:515500

揭阳市北环路8号

揭阳市建筑设计院

邮编:512028

韶关市曲江县沙溪凡洞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

邮编:512129

韶关市曲江县沙溪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地测分公司

邮编:512325

韶关市凡口

广东省凡口铅锌矿坑口地质科

邮编:510510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Ⅸ 广州有什么矿产

广州市矿产资源现状(最新情况)

首轮规划广州市发现矿产46种,矿产地794处,其中进行过地质调查工作的43种。本轮规划经重新调查核实,新增加水晶矿1种,合计广州市发现矿产47种,进行过不同精度的地质调查工作,矿产地82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18处。

1.能源矿产

广州市能源矿产主要有煤和热矿水。

(1)煤矿:主要集中分布在白云区黄石路―嘉禾和花都区中洞-华岭两地,分布面积约650平方千米,全区煤矿探明总储量3191.8万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开发利用高峰期,九十年代后期全部矿井闭坑。关闭矿山残留资源储量约97万吨。

(2)热矿水:本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有矿产地15处,主要集中在从化市温泉至良口地区和增城市高滩地区,温度为中低温型,按热能划分,地热田规模均为小型。

2.金属矿产

广州市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钨锡、钽铌铁、铜钼和铷等。

(1)铁矿:全区已发现铁矿产地28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市东北部的天堂山山脉一带。经多年零星开采,品位较高的铁矿已基本开采完毕,剩余为含铁砂岩,TFe含量5%~25%,品位低。目前铁矿点1处,位于增城市派潭林场,矿石资源储量137千吨。

(2)钨、锡矿:全区已发现钨锡矿产地37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增城两市交界处;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次之为含钨锡矿石英脉型,均为小型矿床。本次核实大部分富矿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开采完毕,剩余矿点品位低或小规模的矿化点,目前不具工业利用价值。其中钨矿点2处,分布在从化市良口镇石岭和广州市大岭山林场一带,钨氧化物(WO3)资源储量为1240吨,WO3含量0.1%~0.15%。锡矿点4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市龙潭河-流溪河上游及增城市高滩一带,锡石(SnO2)矿物资源储量为1742.3吨,SnO2含量50克/立方米~300克/立方米,平均值200克/立方米,难以开采,不具有工业价值。

(3)铌铁矿、钽铌铁矿:全区已发现钽铌铁矿产地6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市和增城市两地,目前资源储量8718吨(矿物量),钽铌铁矿含量1.25%~3.11%。个别矿床如增城市派潭钽铌铁矿规模达大型,探明资源储量8319吨(矿物量),目前基础储量尚有7494吨左右(矿物量)。

(4)铜钼矿:全区已发现铜钼矿产地1处,分布在从化市吕田镇三羊坑,铜矿金属资源储量2881.33吨,铜含量0.647%。钼矿金属资源储量3118.33吨,钼含量0.152%。该矿铁、钨、铋等伴生元素可综合回收利用,开采条件复杂。

(5)铷矿:全区已发现铷矿产地1处,即从化市红坪山铷矿,铷氧化物(Rb2O)资源储量12万吨,矿床类型为花岗岩风化壳矿床,含铷品位0.12%,该矿钾、锂、铌、钽、铯等伴生元素可综合回收利用,经济价值较大。

3.非金属矿产

广州市非金属矿产主要有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熔剂灰岩、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岩、瓷土、瓷石和建筑用花岗岩等。

(1)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灰岩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花都区赤坭镇中洞岭-炭步镇乌茶布,炭步镇红峰-大坳,增城市北部派潭镇高滩、灵山,从化市鳌头、吕田镇等地。总资源储量140465万吨,全区目前正在开采水泥用灰岩矿产地13处,开发利用年产量903.2万吨,其中单个矿床达大型规模的4处。一般矿石质量较好,CaO含量在48%~53%之间,如花都炭步乌茶布矿区青龙岗矿段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34373万吨,CaO平均52.13%,是一处优质水泥用灰岩矿床。

(2)冶金用熔剂灰岩:全区已发现冶金熔剂灰岩矿产地1处,分布在花都区赤坭镇下把水,探明资源储量1748万吨,单个矿床可达中型规模,矿层厚度50米,矿石质量较好,可达到冶金用熔剂灰岩一级品要求。

(3)盐矿和芒硝:全区已发现硝盐矿床1处,即白云区龙归硝盐矿,资源储量NaCl 5988万吨,Na2SO4 2962万吨,属大型硝盐矿床,矿石质量较好,Na2SO4平均含量17.77%,NaCl 40%~80%,Li 32~50 ppm,矿床类型属第三系湖相沉积硝盐型矿床。

(4)霞石正长岩:全区已发现霞石正长岩矿产地1处,位于从化良口镇与佛冈县交界处,岩体出露面积7平方千米,资源储量25000万吨,矿石质量较好,经选矿后可获得含K2O+Na2O 2%~11%,含Fe小于0.2%的长石精矿粉,精矿产率达到50%~70%,为碱性玻璃纤维的主要原料。

(5)萤石:全区已发现萤石矿产地5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北部,矿石类型为萤石-石英脉,充填在燕山期花岗岩裂隙中。经过多年开采,本次核实仅有3处,萤石(CaF2)资源储量2.5万吨,CaF2 43%~60%。由于萤石矿为地下斜井开采,到2005年底,从化井山?萦┦?矿开采地已按广州市政府要求停采,其余2处储量规模小,不具有开采价值。

(7)大理岩:全区已发现大理岩矿产地5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北部,矿床类型为热液蚀变岩型。大理岩矿石资源储量813万立方米。到2005年底,全区关闭所有地下开采大理岩矿,目前仅有1处露天开采。

(8)陶瓷土、长石矿:全区已发现陶瓷土和长石矿产地47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市鳌头镇洲洞―山心,吕田镇东明鸡公山及花都区梯面镇一带,目前资源储量52000万吨,矿床类型主要为钠长石化花岗岩风化残积型瓷土矿及蚀变花岗伟晶岩脉钠长石矿。到2005年底,全市已停止开采所有瓷土和瓷石矿。

(9)建筑用花岗岩:全区目前已作简测的资源储量62613万立方米(166391.4万吨),原有开采点超过1200个,经关闭整治大部分小型采石场,现保留建筑用花岗岩矿山14处,开发利用年产量42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从化市、增城市。建筑用花岗岩为本市优势矿种,其分布面积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0%,主要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矿石质量好,强度大,放射性强度符合一般建筑材料要求,是优质建筑石料。

4.水气矿产

广州市水气矿产主要有地下水(含矿泉水)。

矿泉水:全区目前已开采矿泉水22处,探明允许开采量4365.7 立方米/日,产矿泉水量183.37万立方米/年,主要分布在白云区、天河区、萝岗区、番禺区及从化市,属偏硅酸矿泉水,水质优良,其中萝岗区八斗村和白云区太和镇头陂村矿泉水储量较大。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矿管发[2007]23号)的要求,正对《广州市矿产资源规划》进行修编,通过修编将对资料和数据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自广州市国土房产局

Ⅹ 广州是中国的什么中心地

多了去了。看你关注哪一部分?
比如说,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南中国的商业中心、经济中心、外贸中心、航运中心,国内飞往南半球和东南亚的航空中心等等、等等
广州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禅教中心、改革开放的中心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