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什么是计算机地质制图

什么是计算机地质制图

发布时间: 2021-02-21 02:23:08

㈠ 什么是电脑制图啊

就是利用电脑,作一些二维平面图,设计之方面的图形标注

㈡ 计算机制图的特点

(1)质量优,精度高。可以根据制图要求对图件的质量、精度和精确性进行随时监测、处理和修订,以符合图件精度和质量要求。

(2)工艺流程简单。由编稿原图输入到计算机,经过在屏幕上编辑加工后,就可以在屏幕上进行检查和校对,无误后即可通过喷墨绘图仪出图;也可用激光照排机,出分色反阳胶片,直接晒PS版上机印刷。

(3)提高制图效率、降低制图成本、缩短了制图周期。一方面节约了时间、精力、纸张,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图件数据库,数据可以再利用或永久保存;再一方面可以将图件数据库变成信息,进行远距离快速传送。它与传统的手工地质制图相比,成本降低了60%左右,效率提高了5~8倍,缩短了制图周期。

(4)建立图件数据库。一张地质图件制成后即有了一个图件数据库,若干张地质图件制成后就有了若干图件数据库。图件数据库,特别是基础图件数据库,其数据可以无限制重复再利用,数据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这是计算机地质制图最重要的作用。

(5)操作容易,图件的修改和更新极为方便。现在计算机地质制图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操作十分便捷。只要有新的资料和信息,就可以随时对原图件进行修改、更新。

(6)计算机制图可以方便查看各要素的属性和进行地质问题的研究,并且随着数字高程(DTM)研究的日益深入和成熟,地质学家完全有可能“足不出户”研究地质问题,实现了地质制图技术的重大突破。另外,可以进行线划镂空技术、立体制图技术、动画制图技术等。

(7)简化了地质图件的评审程序。一是可以在计算机屏幕前进行审查,二是可以通过局域网或公共网进行远距离审查。评审地质报告仅带上磁盘就可以了。

(8)印刷出版可随时随意进行。只要将图件编制好后,就无需出版大量图件。因为数据库建好后,可以随时打开进行印刷出版。而且,还可以根据用图需要,将图件印刷出版成自己所需要的大小版面。

(9)计算机成图资料(保存数据)易实现资源共享。每一个地质图件制成后,就建立了一个地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只需保存图件的数据,无需保存图件。这个数据库只需一个光盘就可以了,而无需更大的空间来保存印刷出版的地质图件。

㈢ 计算机地质绘图

就用cad不就得了,还有里正,mapgis等等
看看你具体做那个行业的地质工作

㈣ 计算机制图平面地质图全开、半开是什么意思

纸张大小的意思,全开 781×1086,半开就它一半。

㈤ 学习任务一 了解地质制图与数字地质图

一、地质制图

地质图件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地质制图贯穿于地质工作的全过程。据统计,地质工作的制图作业占全部工作时间的1/3以上。利用计算机自动制图能减轻地质工作者的制图负担,从而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地质分析工作。传统的地质制图过程工艺繁琐复杂,成图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不便及时进行动态编辑修改。利用计算机实现地质制图过程的自动化,形成现代化数字制图流程,可实现地质图件的数字化,建立图形和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数据库,实现地质图数据分层管理;可灵活对地质图信息进行查询、编辑、统计和分析。借助相关的计算机制图软件,缩短了地质制图的修编周期,提高了地质图件的应用价值。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地质制图是现代地质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

二、数字地质制图的优点

数字地质图具有以下一些优越性:

◎质量优,精度高。可以根据制图要求对图件的质量、精度和精确性进行随时监测、处理和修订,以使其符合图件精度和质量要求。

◎工艺流程简单。计算机地质制图技术简化了复照、晒蓝、清绘、刻图、翻版分涂、撕膜、晒网线等常规复杂的制图工艺。由编稿原图输入到计算机,经过在屏幕上编辑加工后,就可以在屏幕上进行检查和校对,无误后即可出图。

◎加快了成图速度,缩短了制图周期。过去手工制作一幅1∶20万正规地质图,从编稿到清绘,需要两名制图者用近一年的时间,现在通过计算机制图只需一名制图者三个月即可完成,缩短了制图周期,加快了成图速度。

◎降低了制图成本,提高了制图效率。计算机地质制图一方面节约了时间、精力、纸张;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图件数据库,使数据可以再利用或永久保存;再一方面可以将图件数据库变成信息,进行远距离快速传送。据统计,计算机地质制图与手工地质制图相比,制图成本降低了60%左右,制图效率提高了5~8倍,大大地节约了资金和现有资源。

◎建立图件数据库,且数字地质图资料的使用很容易实现资源共享。一张地质图件制成后即有了一个图件数据库。图件数据库,特别是基础图件数据库,其数据可以无限制地重复利用,使数据可以更加充分发挥作用。

◎操作容易、修改方便。现在计算机地质制图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应用软件种类也比较多,操作十分容易。对于图件内容的修订、更改、删除、调换、旋转、扭动、增加、添补、移动等均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实现,以达到更加完美无缺。即使校样图出现了问题,也可以进行修改。

◎图件更新方便。只要有新的资料和信息,就可以随时对原图件进行修改和更新。只需采集和添加新的资料和信息,而无须采集老的资料和信息,这也大大提高了图件更新的速度,节约了成本。

◎数字地质图可以很方便地查看各要素的属性和进行地质问题的研究,并且随着数字高程(DTM)研究的日益深入和成熟,地质学家有可能足不出户就可研究某些地质问题,实现了地质制图技术的重大突破。

◎简化了地质图件的评审程序。一是可以在计算机屏幕前进行审查;二是可以通过局域网或公共网进行远距离审查。而原来在评审地质图件时需要把一大堆图件“捧”到评审现场,请专家进行审查和评审。现在评审地质报告带上磁盘就可以了。

◎有利于保密。图件数据所赋存的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保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有些保密性强的图件,一方面可以不用印刷;另一方面只需印刷少量图件供核心决策和研究利用即可,无须多量印刷。

三、数字化地质制图

数字化地质制图,是指利用计算机图数转换技术、交互式图形技术将图件数字化,对其进行编辑修改,然后通过高精度图形设备,直接制图或生成制版胶片,同时生成可反复使用、任意个性的数字图件。实现地质图数字化,建立图形和属性两类地学数据相结合的数据库,将地质信息全部存储于计算机中,实现对地图数据分层信息成片存储,这样易于管理和查询,并为分析应用开拓了新领域。GIS与多媒体、互联网等结合,可实现地质制图的信息共享及多途径显示、输出、分析,实现动态化制图。地学信息总是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地学图件内容的变更,会引起修改再版时注入新资料,利用GIS可方便地将信息调出,作必要修改,重新输入,大大缩短修编周期,生成的地质图件精度高、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地质图件的应用价值。

用于数字化地质制图的软件有很多种,本课程以目前地质工作中应用比较普遍的MAPGIS系统作为主要工作平台,学习数字化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工作原理,其他地质制图工作平台作为拓展学习的内容。

㈥ 计算机地图制图高手进

1.计算机地图输出分为电子数据显示输出和纸质输出两大类。所需设备不同版。
计算机地图显示输出设备权主要是显示器,其图形显示的分辨率、色彩种数等性能取决于显示器及相应的图形显示卡的配置及性能,它直接影响图形、图像的显示质量。
纸质输出所需设备主要包括打印机和绘图仪。
2.推荐一篇论文,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基于形式本体的基础地理信息语义分析——以陆地水系要素类为例》
3.根据地图数据所反映的信息以及地图实体和属性的概念,可以将地图数据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两种结构类型。
空间数据对应于地图基本要素即实体,所以又叫几何数据,它是用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分布等各方面的信息,是对实现世界中存在的具有定位意义的事物和现象的定量描述。根据在计算机系统中对地图数据的存储组织、处理方法的不同,以及空间数据本身的几何特征,空间数据又可以分为图形数据和图像数据。
非空间数据主要包括专题属性数据、质量描述数据、时间因素等有关属性的语义信息。非空间数据是对空间信息的语义描述,反映空间实体的本质特性,是空间实体相互区别的重要标识。典型的非空间数据如空间实体的名称、类型和数量特征等。

㈦ 计算机和地质

可以,制图,计算储量,处理遥感数据,建 立地质矿山数据库,,,,,,,

㈧ 构造解析的基础——地质制图

1.变质岩区地质制图的原则

地质制图是一切地质工作的基础,也是进行构造解析的基本手段。随着人们对变质岩区构造特点认识的深入,认识到变质岩区地质制图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应与沉积岩区制图的原则和方法有所不同,一般采用“先构造,后地层,地层和构造工作并举”的工作方法。

2.变质岩区地质制图的步骤

在变质岩区,尤其在地层层序不清的变质-混合岩化强烈地区,地质制图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填绘构造岩性图

在深变质杂岩区地质制图的最初阶段,只能填绘构造岩性图。构造岩性图包括两方面内容:

l)各种岩性单位,包括各类变质岩及其组合,各类混合岩、侵入体等等,按岩石露头圈绘,对其中具有控制意义的标志层或标志层组合以及各种构造要作详细的工作,注以标记;

2)均匀地标注各种构造数据,包括层理、面理、线理、褶皱、断层等的产状方位。

构造岩性图是一切地质图件的基础,是第一性实际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后续整个工作。这张图上一切界线都应该是实测的。因此,每一片露头都要圈定出来,逐步进行详细的观测。

(2)编制或填绘形面图

形面图是表示一个地区透入性变形面理空间展布趋势的图件,目的在于把一个地区的构造形象反映出来。因此,正确确定主期褶皱变形面的性质和展布就成为这项工作的关键。主期褶皱变形面可以是残余的层理,也可以是新生的面理,究竟选定哪种,应视测区岩石的变质程度及构造置换程度而定。

(3)选择关键地段深入进行构造研究

所谓关键地段,一般是指能比较直观地认识各种构造要素的几何特征、力学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地段。这种地段也是有利于恢复地层上、下关系,恢复一个地区地质历史的地段,如主期褶皱的转折端等地段。在这种地段上应进行深入详细的工作。现将其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1)详细观测各种残余构造和新生构造,层理和劈理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不同期次劈理、片理和线理的产状特征和相互关系;

2)详细研究大小褶皱之间,褶皱与断裂之间,以及褶皱、断裂与其他构造之间,在产状和样式等方面的几何关系及成因关系;

3)详细研究主体构造的叠加干扰型式及各种小型构造之间的形成顺序;

4)结合岩石学和地层学的研究,鉴别变质岩石的性质及其演变,并查明岩石本身力学性质及不同形变环境中可能的变形习性。

(4)测制地质剖面和全面建立地层系统

在剖面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l)剖面应尽可能横切主期褶皱的岩性单元,此外,还应有适当的辅助剖面;

2)要注意利用残余及新生结构要素的特点和关系,确定地层的正倒;

3)按一定尺度要求划分岩性组合,确定地层单元;

4)审定构造岩性图上各种地质界线的地质含义,确定地质界线及成图地层单元。

至于建立起来的地层系统是沉积褶叠地层系统,还是褶皱变质的混合杂岩地层系统,或是两者的结合,应依工作区的地质条件而定。

(5)成图阶段

按新审定的地层系统对构造岩性图及形面图进行全面综合,然后再到野外进行实地修图。在修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叠加褶皱型式的多样性及古断裂的特殊性。

变质岩区地质图的图面结构一般是比较复杂的,为了避免图面负担过重,要求工作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地突出重要的地质现象。有时也可以采取单项制图,分别测制岩石分布图、构造图,甚至更详细的面理、线理分布图及混合岩化程度图等。

㈨ 什么是计算机二维制图

计算机二维制图就是平面制图。三维制图也就是立体图。

㈩ 计算机制图是什么

如 AUTO CAD,三维的有soid works ,都是一些专业的制图软件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