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神农架是什么地质结构

神农架是什么地质结构

发布时间: 2021-02-21 01:35:29

『壹』 神农架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4镇4乡和1个林业管理局(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人口8万人。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远古时期,神农架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燕山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将其抬升为多级陆地,成为大巴山东延的余脉。山脉呈东西方向延伸,山体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山峰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为”华中第一峰“。西南部石柱河海拔398米,是神农架的最低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为2707.4米。

神农架是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4个水系。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相差3-4天。“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当南方城市夏季普遍是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世界。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我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神农架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菌类730多种,地衣190多种,蕨类29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子植物2430多种,加上苔藓类可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兽类70多种,鸟类300多种,两栖类20多种,爬行类40多种,鱼类40多种,昆虫56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物种。

神农架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苍劲挺拔的冷杉、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梭罗、风度翩翩的珙桐、独占一方的铁坚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金丝猴、白熊、苏门羚、大鲵以及白鹳、白鹤、金雕等走兽飞禽出没草丛,翔天林间。一切是那样地和谐宁静,自在安详。这里还有着优美而古老的传说和古朴而神秘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其同构成我国内地的高山原始生态文化圈。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野人”之谜、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川鄂古盐道、土家婚俗、山乡情韵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诱惑力。这里山峰瑰丽,清泉甘冽,风景绝妙。神农顶雄踞“华中第一峰”,风景垭名跻“神农第一景”;红坪峡谷、关门河峡谷、夹道河峡谷、野马河峡谷雄伟壮观;阴峪河、沿渡河、香溪河、大九湖风光绮丽;万燕栖息的燕子洞、时冷时热的冷热洞、盛夏冰封的冰洞、一天三潮的潮水洞、雷响出鱼的钱鱼洞令人叫绝;流泉飞瀑、云海佛光皆为大观。

神农架茫茫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条件,原始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也使神农架享有了“绿色明珠”、“天然动植物园”、“生物避难所”、“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清凉王国”等等众多美誉。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神农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态环境而引起世人瞩目。

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房县、兴山、巴东三县交界处,面积70467公顷,1978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199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主要保护对象为北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特有、珍稀物种。

本区地处大巴山系与武当山系之间,主峰大神农架海拔3052米,素有“华中屋脊”之称。区内植被以亚热带成分为主,兼有温带和热带成分,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本区是国内各动植物区系汇集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特有属的分布中心之一。高等植物有191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水青树等32种。药用植物有12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有5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丝猴、小熊猫等43种;神农架特有物种有神农香菊等10多种。近年来,神农架多次发现有”白熊“、“白金丝猴”等白化动物,引起中外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此外,神农架奇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浓厚的神秘色彩,是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的胜地。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荆湘,南临长江,西接重庆,北靠武当。因相传远古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尝百草而得名,又因其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素称“华中屋脊”。神农架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种动植物的避难所,以致在第四纪冰川时许多动植物在这儿幸免于难。因此,神农架在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计划。

神农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茂密,是探险避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同时神农架的野人之谜、白化动物等神秘现象也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观光揽胜。“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风霜雨雪同时存,春夏秋冬最难分”,相信神农架一定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里拥有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古老、特有而且珍稀。苍劲挺拔的冷杉、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梭罗、独占一方的铁坚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金丝猴、白熊、苏门羚、大鲵以及白鹳、白鹤、金雕等走兽飞禽出没草丛,翔天林间。神农架区内还有众多的奇洞、潮水河、猴子石、南垭山、小当阳等美景……一切是那样地和谐宁静,自在安详……神农架山区,位于湖北、陕西、四川三省的边界,南濒长江,北望武当山,是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交结的地方,亦是我国南部亚热带向北部温带过渡的地带。全区面积达3250平方公里,主峰太神农架高达3300米。1978年,国家决定在其中的大小神农架诸峰周围20平方米公里地带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金丝猴、珙桐等珍稀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

神农架林区地处大巴山东段,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由石灰岩、砂岩组成的许多条脊岭,构成雄伟山体,整个地区峻岭盘结,错综复杂。相传这里曾是远古时代神农氏(炎帝)定居耕田,遍尝百草,采药治病的地方。因此山高壁陡,神通广大的神农氏也只好搭架而上因此得名“神农架”。

寒冷、潮湿、天气多变,是神农架气候的主要特征。这种温凉阴湿的气候,为多种类型的林木,特别是冷杉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生长条件。由于地处我国东西,南北植被的过渡地带,这种植物种类非常繁多;又因山地高耸,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十分明显。海拔1000米以下,主要有油桐、杜仲、乌柏、核桃等副热带经济林;1000-1700米,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林带,代表树种有泡桐、检皮栎、茅栗等。1700-2200米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以华山松,锐齿松、山毛榉等为主;2200米以上,则是以冷杉为主的针叶林带,冷杉是神农架主要树主之一,树干高直,材质好。神农架植物种属达2000余种,其中珍贵植物30余种,有“绿色宝库”之称。林区有优质的楠木、木质坚硬的马铃光、树冠覆盖面积达一亩多的刺揪、质地柔软的泡桐、生长快速的华山松、用于雕刻的黄杨木等。主峰东南13公里的千家坪,生长着大量孑遗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鹅掌揪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第三批孑遗树种,被誉为“活化石”。其中珙桐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树形端正,木材坚美,花开形如飞鸽,故有“中国鸽子树”之美称。

神农架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达500余种之多,其中20多种是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哺乳动物种类,既有属于东洋区系列动物群的苏门羚、獐、麝、麂、毛冠猴、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云豹、金猫、鼬獾、豪猪等,又有古北区系的狍子、中华鼢鼠等。鸟类也反映了两大区系的过渡特点,昆虫种类更是繁多,可称是一个天然动物园,这里的动物最为异之外,在于金丝猴、白熊等珍稀动物。神农架是我国金丝猴重点保护区之一,而主峰近峰顶一带的箭竹林,则是白獐、白猴、白麂、白麝、白松鼠、白苏门羚、白蛇和白熊的集中区。这些白色动物引起科学界从遗传学角度,研究动物“白变”规律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示神农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神农架之神秘、离奇和引人入胜,更在于这一带有关“野人”的传闻,记载和观察活动。“野人”的存在,至今仍属“世界四大自然之谜”之一。在中国“野人”一说,从古代的传说发展成为现代传闻,不时有人报告亲自遭遇这一神秘动物的情景。1976年5月14日一次遭遇后,中国科学院落组织了考察队,探查“野人”群体生活和繁殖的环境条件,收集到“野人”的粪便、毛发等实物和脚印,但至今全世界尚未捕获一个活的“野人”,所以还不能作为科学结论。

为满足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林区近年在几处重点风景点建立了旅游设施,如燕子垭已经得到开发。燕子垭位于林区北部,海拔2000余米,山势高峻挺拔,苍翠如绘,山顶建筑亭台,供游人观览林区群峰和茫茫森林景观。

神农架内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主峰大神农架即神农顶,海拔3105米,是华中地区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区内古木参天,奇花异卉遍布,有’绿色宝库‘之称。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主峰东南千家坪生长着大量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它们大多都是举世闻名的第三纪冰川树种。林区的西南部,有一独立奇峰称’望农亭‘,亭下有一片石林,上接悬崖,下临深涧,或盘结曲扭,或亭亭玉立,或如猿猴抱柱,或如猛虎下山,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林四周,流云飞雾,若隐若现,有’石林云雨‘之称,为神农架林区一大奇观。神农顶北侧,峡谷蜿蜒,峰岩壁立,飞瀑参差,景致奇秀,有’红坪画廊‘美称。此处,神农架区内还有众多的奇洞、潮水河、猴子石、南垭山、小当阳等胜景。

保护区内,不仅景色秀丽,物种丰富,还有种类繁多的珍稀动物。除名贵的金丝猴外,有白雕、白鹿、白松鼠、白蛇、白熊等,堪称是一个’白色的动物王国‘。

“华中屋脊”神农架是一座充满神秘野趣、拥有生物多样性和诸多难解之谜的“绿色宝库”,区内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最低海拔398米,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之成为中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稀有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神农架四季景色各异:春的翠绿、夏的凉爽、秋的绚丽、冬天的神农架更是银装素裹,满树银花,雪质尤佳的神农架被誉为“南国滑雪胜地”。

“华中屋脊”神农架是一座充满神秘野趣、拥有生物多样性和诸多难解之谜的“绿色宝库”,区内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最低海拔398米,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之成为中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稀有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神农架四季景色各异:春的翠绿、夏的凉爽、秋的绚丽、冬天的神农架更是银装素裹,满树银花,雪质尤佳的神农架被誉为“南国滑雪胜地”。

为了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需要,繁荣冬季旅游活动项目,神农架最近推出冬季旅游新产品--神农架滑雪、赏雪雕。

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留存于世的大型雕塑,多半属于被人们膜拜的神像、或附于宫殿、或附于皇陵,成为一种文化遗产。而在今天,神农架林区作为世界旅游胜地,将雪雕这一点缀空间的艺术品,置于风景点,不仅可以吸引游人欣赏的目光,留给游人无限的遐想,而且为景区营造出一种特定的艺术氛围,充分展示出神农架人与自然和谐的家园这一生态旅游主题形象。

中国东部最大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全区面积3250平方公里,以其奇特的地貌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古老的风景画面。

湖北省西部有一片群峰耸立、林涛起伏的高大山地,它横亘于长江、汉水之间,方圆3250平方公里,这就是我国著名的神农架林区。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炎帝)曾在这里遍尝百草为民除病,由于崖高壁陡,珍稀药草不易采到,神农氏就伐木搭架而上,因此后人称这里为’神农架‘。

神农架现存有1000余种树种,其中包括距今1-8千万年以前第三世纪的珍贵孑遗树种。五百七十种野生动物中还有少见的白化动物,如白熊、白蛇、白鹿、白猴。所以这里被誉为“华中林海”和“天然动植物园”。

多年来曾经有200余人在这里亲眼目睹过野人并引起了科学家和人们的好奇心。去神农架可进行冒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修学旅游等。也许您有机会碰到野人的出现神农架内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主峰大神农架即神农顶,海拔3105米,是华中地区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区内古木参天,奇花异卉遍布,有’绿色宝库‘之称。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主峰东南千家坪生长着大量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它们大多都是举世闻名的第三纪冰川树种。林区的西南部,有一独立奇峰称’望农亭‘,亭下有一片石林,上接悬崖,下临深涧,或盘结曲扭,或亭亭玉立,或如猿猴抱柱,或如猛虎下山,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林四周,流云飞雾,若隐若现,有’石林云雨‘之称,为神农架林区一大奇观。神农顶北侧,峡谷蜿蜒,峰岩壁立,飞瀑参差,景致奇秀,有’红坪画廊‘美称。此处,神农架区内还有众多的奇洞、潮水河、猴子石、南垭山、小当阳等胜景。

保护区内,不仅景色秀丽,物种丰富,还有种类繁多的珍稀动物。除名贵的金丝猴外,有白雕、白鹿、白松鼠、白蛇、白熊等,堪称是一个’白色的动物王国‘。

神农架山区,位于湖北、陕西、四川三省的边界,南濒长江,北望武当山,是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交结的地方,亦是我国南部亚热带向北部温带过渡的地带。全区面积达3250平方公里,主峰太神农架高达3300米。1978年,国家决定在其中的大小神农架诸峰周围20平方米公里地带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金丝猴、珙桐等珍稀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

神农架林区地处大巴山东段,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由石灰岩、砂岩组成的许多条脊岭,构成雄伟山体,整个地区峻岭盘结,错综复杂。相传这里曾是远古时代神农氏(炎帝)定居耕田,遍尝百草,采药治病的地方。因此山高壁陡,神通广大的神农氏也只好搭架而上因此得名“神农架”。

寒冷、潮湿、天气多变,是神农架气候的主要特征。这种温凉阴湿的气候,为多种类型的林木,特别是冷杉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生长条件。由于地处我国东西,南北植被的过渡地带,这种植物种类非常繁多;又因山地高耸,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十分明显。海拔1000米以下,主要有油桐、杜仲、乌柏、核桃等副热带经济林;1000-1700米,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林带,代表树种有泡桐、检皮栎、茅栗等。1700-2200米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以华山松,锐齿松、山毛榉等为主;2200米以上,则是以冷杉为主的针叶林带,冷杉是神农架主要树主之一,树干高直,材质好。神农架植物种属达2000余种,其中珍贵植物30余种,有”绿色宝库“之称。林区有优质的楠木、木质坚硬的马铃光、树冠覆盖面积达一亩多的刺揪、质地柔软的泡桐、生长快速的华山松、用于雕刻的黄杨木等。主峰东南13公里的千家坪,生长着大量孑遗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鹅掌揪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第三批孑遗树种,被誉为“活化石”。其中珙桐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树形端正,木材坚美,花开形如飞鸽,故有“中国鸽子树”之美称。

神农架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达500余种之多,其中20多种是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哺乳动物种类,既有属于东洋区系列动物群的苏门羚、獐、麝、麂、毛冠猴、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云豹、金猫、鼬獾、豪猪等,又有古北区系的狍子、中华鼢鼠等。鸟类也反映了两大区系的过渡特点,昆虫种类更是繁多,可称是一个天然动物园,这里的动物最为异之外,在于金丝猴、白熊等珍稀动物。神农架是我国金丝猴重点保护区之一,而主峰近峰顶一带的箭竹林,则是白獐、白猴、白麂、白麝、白松鼠、白苏门羚、白蛇和白熊的集中区。这些白色动物引起科学界从遗传学角度,研究动物“白变”规律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示神农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神农架之神秘、离奇和引人入胜,更在于这一带有关“野人”的传闻,记载和观察活动。“野人”的存在,至今仍属“世界四大自然之谜”之一。在中国“野人”一说,从古代的传说发展成为现代传闻,不时有人报告亲自遭遇这一神秘动物的情景。1976年5月14日一次遭遇后,中国科学院落组织了考察队,探查“野人”群体生活和繁殖的环境条件,收集到“野人”的粪便、毛发等实物和脚印,但至今全世界尚未捕获一个活的“野人”,所以还不能作为科学结论。

为满足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林区近年在几处重点风景点建立了旅游设施,如燕子垭已经得到开发。燕子垭位于林区北部,海拔2000余米,山势高峻挺拔,苍翠如绘,山顶建筑亭台,供游人观览林区群峰和茫茫森林景观。

神农架山脉位于鄂西山区,是秦巴山脉东端的崛起,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地貌具有山川交错、脊岭连绵,高低悬殊的特征。境内最高海拨3105.4米,最低海拨1700米,方圆3000平方公里,超过3000米的高峰达6座,故有华中屋脊之称。相传古代神农氏曾在这里遍尝百草,因千峰陡峭,须搭架采药,故得”神农架“地名。近年常传有“野人”出没其间,再次为神农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神农架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野生动物500多种,有天然动植物园之称。现列为国家重点自称保护区之一,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接纳为成员。

这里拥有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古老、特有而且珍稀。苍劲挺拔的冷杉、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梭罗、独占一方的铁坚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金丝猴、白熊、苏门羚、大鲵以及白鹳、白鹤、金雕等走兽飞禽出没草丛,翔天林间。神农架区内还有众多的奇洞、潮水河、猴子石、南垭山、小当阳等美景……一切是那样地和谐宁静,自在安详……

『贰』 神农架属不属于秦岭山脉

神农架隶属于大巴山脉。

大巴山脉位于中国西部,广义的大巴山脉是中国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

大巴山脉由米仓山、大巴山(狭义)、大神农架、武当山、荆山等组成。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北临汉水,南近长江、东介汉水与大洪山相望,西介嘉陵江与摩天岭相对,东北、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相接。

东西长约56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山脊海拔一般2000米左右。山区石灰岩、白云岩、砂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多峰丛、溶洞、暗河等。岭谷高差800~1200米

大巴山脉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

(2)神农架是什么地质结构扩展阅读:

大巴山地层古老,以石灰岩、白云岩、变质岩、砂岩为主,局部有花岗岩分布。前二者多峰丛、溶洞、暗河等喀斯特地貌,著名者有广元龙洞、旺苍黄洋洞、通江中峰洞等。山脊由坚硬的结晶灰岩组成,经上升剥蚀后浑厚雄伟。

大巴山地质上属复背斜结构。轴部多为结晶石灰岩所构成的高山峻岭,两翼石灰岩面积广大,喀斯特地貌发育,有许多大型的溶蚀洼地、溶洞、漏斗及岩溶泉等,多沿结构线发育。由于构造褶皱紧密,断层发育,加之谷坡陡峻,崩塌、滑坡等重力地貌现象较为突出。

河流切割强烈,多峡谷,山谷高差达800~1200米,山体整容凌乱,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常需在峭壁上凿隧道而行,自古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著称。

『叁』 神农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人文背景】 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开创者之一,后人将其丰功伟绩列陈有八:训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为缅怀祖先,颂其伟业,林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开始在神农架主峰南麓小当阳兴建神农祭坛一座,塑其雕像于群山之中,但见牛首人身的神农氏双目微闭,似思似眠,神农塑像与千年古朴相拥而立,景致浑宏,气宇不凡,蔚为壮观。 神农架人文历史久远,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秦汉以来,神农架地区分属历朝历代邻近州郡县管辖(仅三国至隋初设绥阳县),清代隶属湖北省郧阳府房县及宜昌府兴山县。由于这里谷深林密,交通不便,历来为兵家屯守之地。唐中宗被贬为庐陵王后,命神农架山脉为“皇界”。清顺治、康熙及嘉庆年间,义军刘体纯部及白莲教军先后在此屯守11年之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红三军在此建立苏维埃政府。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国家以采伐木材为主要目的着手对神农架进行开发,并于1966年修通贯穿南北的公路。1970年国务院以〔1970〕国发47号文件,批准神农架林区建置,由湖北省直辖,行政地域由房县、兴山、和巴东三县毗邻区域划出,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此后行政隶属几经变更,终于于1987年确定直属省辖至今。 神农架文化遗存众似繁星,民俗乡风淳厚质朴。阳日古刹净莲寺、九冲佛影天观庙传承佛教衣钵,川鄂古盐道依稀再现南方丝绸之路的繁荣,残存的木雕、石刻及民间刺绣显示炎帝后裔五千年的智慧。在此发现并已整理出版的《黑暗传》被称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从而打破西方关于中国没有自己史诗的百年神话。反映秦巴平民喜怒哀乐的百代民风土家婚俗、打丧鼓、山锣鼓、打火炮堪称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神农架不仅是东西南北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交汇地,而且是华夏民族四大文化种类的交汇地。以神农架为原点,西有秦汉文化,东有楚文化,北有商文化,南有巴蜀文化。神农架是一处文化洼地,各种文化溪流在这里交融。神农架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共同构成了神农架绚丽多彩的画卷,隽秀如屏的群峰,茫茫苍苍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使神农架成为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净土和乐园。 【动物王国】 ·神农架白色动物有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和白熊。 神农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麂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的六月至十月是神农架旅游的最佳季节。 神农架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随海拔增高,依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极端低温-21℃ ,极端高温38.5℃ 。 每年九月底到次年四月为冰霜期,山内气候不十分稳定,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时有出现,有一首诗是这样描绘神农架的气候特征的:“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四时有,春夏秋冬最难分”。此时不适宜到神农架旅游。

『肆』 神农架是不是重山交错呢,神龙架又有什么地貌特点呢

神农架位于抄湖北西部边陲袭,东与湖北省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依房县、竹山且近武当。总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神农架既是一个风景区,又是一个行政区。神农架林区面积3250公里,林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为68.5%。

『伍』 神农架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1、神农架的秘密是指野人的秘密。

2、神农架

神农架林区,简称 神农架,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 湖北省管辖,是中国唯一以“ 林区”命名的 行政区划。神农架林区位于 湖北省西部,东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接壤,西与 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 巴东而濒 长江三峡,北倚十堰市房县、竹山县,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全区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坐拥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辖6镇2乡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林地占85%以上。神农架是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 世界地质公园、 世界遗产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2016年7月17日,正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 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湖北神农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湖北省第1处、中国第11处世界自然遗产。

3、神农架地方民俗

神农架是殷商文化、秦汉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源源不断汇集地,地域民俗文化资源蕴藏丰富,门类繁多。珍贵的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优美抒情的民间歌谣,绚丽多彩的传说故事,构成了神农架民间文学的宝库,也是上个世纪以前的古老文化封存在神农架的有力见证。由于长期处于原始封闭状态,自然生态、地理环境特殊,人们深受传统观念、信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形成和保存了种种古老、淳朴的年俗、婚俗、丧俗、酒俗、饮食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唐(堂)戏、皮影戏、打丧鼓、狩猎、薅草锣鼓、打火炮、吊锅等成为其主要表现形式。松柏、红坪、下谷、九湖、新华、宋洛等乡镇多有分布,涵盖国家划分的十大类别,四十多个小类。

『陆』 湖北的地质现象是什么

鄂西地区地质灾害频繁,高山峡谷,卡斯特地貌尤其发育,鄂东有大别山系,其余以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为主。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丘陵、平原,地质构造比较复杂

『柒』 湖北神农架是生命系统的哪个结构

①一个细菌属于细胞或个体层次;②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鲫鱼属于种群层次;③一片草地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④一个生态瓶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层次.故选:C.

『捌』 神农架有哪些地质奇观

在红花乡境内有一条潮水河,河水一日三涌,早、中、晚各涨潮一次,每次持续回半小时。涨潮答时,水色因季节不同而不同:干旱之季,水色混浊;梅雨之季,水色碧青。

宋洛乡里有一处水洞,只要洞外自然温度在28摄氏度以上时,洞内就开始结冰,山缝里的水沿洞壁渗出形成晶莹的冰帘,向下延伸可达十余米,滴在洞底的水则结成冰柱,形态多样,顶端一般呈蘑菇状,而且为空心。进入深秋时节,冰就开始融化,到了冬季,洞内温度就要高于洞外温度。

『玖』 湖北神农架山属什么山脉

大巴山脉。

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

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仅398米,为境内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708.2米。

(9)神农架是什么地质结构扩展阅读:

大巴山脉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地区山地的总称。东西绵延500多公里,故称千里巴山,简称巴山。大巴山也是嘉陵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的地理界线。

广义的大巴山系指绵延在四川、甘肃、陕西、湖北四省边境山地的总称。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河谷以东,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边境。

大巴山脉由米仓山、大巴山(狭义)、大神农架、武当山、荆山等组成。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北临汉水,南近长江、东介汉水与大洪山相望,西介嘉陵江与摩天岭相对,东北、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南阳盆地、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相接。

东西长约56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山脊海拔一般2000米左右。山区石灰岩、白云岩、砂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多峰丛、溶洞、暗河等。岭谷高差800~1200米。

主峰“无名峰”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境内,海拔3053米。大巴山的林、矿资源很丰富。有红桦、红杉、冷杉等茂密原始林。林中有白熊、白獐、金丝猴等珍贵动物。

『拾』 神农架是什么

神农架林区,简称神农架,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中国唯版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权区划。处于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组成的旅游带上。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长江三峡,北倚十堰市房县、竹山县,远眺武当山风景区。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全区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坐拥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辖6镇2乡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林地占85%以上。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