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素描外业包都有什么

地质素描外业包都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21 01:18:39

❶ 地质数描图怎样画

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是以野外地质物象为对象,用素描技法描绘出地质客观实体的空间形态及相互关系。如地貌景观、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等内容。往往用许多文字还表达不清的地质现象,而一张素描图却表达得十分清楚,这对提高工效和工作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地质素描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两部份,第一步先要对井巷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收集,包括岩性、产状、构造、位置关系等,第二步进行内业整理,对外业工作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上图,按一定比例绘制地质情况,必要时附上文字说明,如有条件,对一些地质特殊地段还可采用井下摄影技术。
一、透视法在野外素描中的应用
按近高远低、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前远后、近弯远直的透视法原理,将地质景观反映到素描图面上
二、块面的应用法
为了将复杂的地貌形态反映到面上,就需要先简单的几何体将类似的地形形态逐块进行勾绘,构成与素描对象近似的块面,以及各部分相对大小和结合关系,组成景物的整体关系。块断面是构面形体的基本单位,不论地景形态多么复杂多变,但均可划分成理想的几何形体,有利于分析、对比和素描。
三、素描图中线条的运用
(一)、轮廓线条:它概括了物象外形特点,相当于逆光照片中物体周边线.
(二)、块面分割线条:表现物象表面起伏变化的线。在轮廓像中反映物体次级形态的一种线条,使物体具有立体质感,以表示物体的(竖面、平面、斜面、波状面和弧形面)五大块面。
(三)、阴影线条:用于反映物体明暗差别的线条或点。
运用线条时根据五大块面,可选用水平线、直立线、斜线、弧线和曲线分别表示地形、物体形态的变化。在素描中,运用各种线条要注意其反映物具体部位特征:弧线、曲线一般附合物体起伏变化特征,线条宜均匀柔滑,如缓山坡地形。陡坡、陡崖用直竖线,线条一般平行,不要相互斜交呈网。
四、野外常用的几种地质素描图
(一)、剖面素描:野外地质工作者经常在穿越主要地质路线时勾绘地质随手剖面,以反映所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地层、构造、侵入岩形态及穿插关系等),但多是和平常的剖面测制图相同,没有反映路线所通过的地形地貌和在不同高程上地质现象的变化,缺乏立体感。剖面素描应画出地貌形态特征,和不同高程上的地质现象,并勾连其地质构造,标注产状要素和岩性花纹。
(二)地景素描:主要是对地貌景观的大视域描绘,以此反映地质作用或不同性质的岩石形成的特有地形地貌特征。描绘时要认真观察地貌特征,进行块面勾绘,用透视原理及恰当的线条反映出明暗和地形陡缓变化关系。(三)、具有代表意义的地质现象素描。此素描选取范围不宜过大,一般常用于露头素描。用精细的描绘手法,将其地质构造特征较真实形象的反映出来,也可称作特写(图Ⅵ-8、9、10)
五、地质素描步骤
地质素描图从取景到成图,要有一个过程和步骤,首先要目的明确,就是画这一张图时要明确它要表现什么主要地质内容(如地貌特征、褶皱构造、接触关系等),取景时要将主要反映的地质现象放置在图的中心突出部位,同时考虑图面布局的合理美观。其素描图主要步骤可分为以下五个:
(一)、取景:确定控制点(灭点、最低点、最高点)、视平线、景观范围。
尽管范围,初学者常用“取景框”取景框用硬纸板或塑料片,中间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窗框,中间拉十字线,在图纸上也画上同样的十字线,边框上应刻上尺寸,当选好取景范围时,将突出的景观轮廓线在边框上和十字线的相交点确定在图上,以免相互比例和位置关系的失调。
(二)、勾画大体轮廓线及主要地质界线
先画出大体轮廓再画局部,先画主要再画次要,由简单到复杂,由直线到曲线。轮廓线和主要地质界线,首先用直线进行大致勾绘,再着意其位置和相互比例进行准确描绘。
(三)、画细部轮廓线和次级地质界线:在大块面上进一步画次级和小块面,然后再按物体形态特征将大体轮廓线勾成形态曲线,并将次级界线进行形态勾绘,即成为一幅白描图。
(四)、画明暗以增加质感,突出地址特征,检查整饰全图:在白描图上按小块面和明暗交界线画出明暗,有些还要画阴影。从而使物象具有质感,也突出了地质体的形态特征。
(五)、标明内容要素:图名、比例尺方位、主要地名、地质产状要素、地质代号、作者、日期。

❷ 怎么做好地质素描,有什么书对地质素描有详细介绍的吗我是搞暗挖隧道,想请教下各位!

多看视频,看一个老师的,虽说风格各异,但是道理都一样,你搞明白步骤画法,就可以走自己路线了,还得多练习

❸ 什么是矿井地质素描图

矿井生产过程中,通来过开掘煤巷,源岩巷等活动实际揭露的地质现象及实测结果直观反映出来的图件,主要包括,立井地质素描图,石门、斜井、岩石上下山地质素描图,岩巷地质素描图,主要煤层巷道地质素描图。首先你要现场收集资料,然后手绘,比如产状,构造,岩性等

❹ 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包括哪些内容

隧道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包括内容如下:
1、岩性:是最基本的地质资料。主要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风化程度等。新建狗磨湾隧道所见到的均是石英云母片岩,呈灰色—灰黑色,层状构造,片理发育,风化轻微—颇重,含绢云母,有滑腻感。
2、断层:是地壳上主要的构造痕迹,它的形成、特性及规模决定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对隧道施工影响极大,是开挖时发生塌方的主要地质原因之一。主要描述断层位置、产状、断层破碎带宽度及构造类型、断层性质及其与其它断层的关系、派生节理产状、密度及充填物等。在开挖面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断距很小的断层。
3、贯穿性节理:是造成块体塌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描述节理产状、密度、宽度、延伸情况、节理面特征(光滑、粗糙、起伏不平)、出露位置等。在开挖面调查中,曾多次发现贯通性非常好的节理,发生过几次块体塌方,由于我们进行超前预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提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因此,没有造成大塌方。
4、岩脉:岩脉侵入的位置往往是地壳的薄弱点。我们主要描述岩脉的岩性,出露位置、宽度、接触关系、破碎情况、风化程度等。在开挖面调查中,我们所见到的大多是石英岩脉,风化轻微,呈透镜状或线状穿插于围岩中,杂乱无规则,造成围岩非常破碎。
5、水:水增加了隧道施工难度。地层渗水影响喷射混凝土的质量;若在断层带内岩体破碎,或节理被次生粘土充填地段有水,则会大大降低围岩的自稳能力,增加坍塌的可能。我们主要描述出水点位置及其与断层和节理的关系、出水状态(滴、流、涌)、水味、水色、水温、出水点附近有无沉淀物等。同时了解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对于地下水与地表水可能存在水力联系的地方进行了地下水动态观测,提前确定施工中的排水措施,以防止造成涌水事故。

❺ 煤矿地质素描,包括矿井综掘巷道的地质素描和地质素描卡片

采区水平切面图

❻ 大坝基坑地质素描工作回忆

张占标

基坑地质素描工作,是大坝施工详图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它包括大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质观察,基坑最终基岩面上的破碎带和断层软弱带的技术处理,基坑平面素描图的实测,基坑验收和编写总结报告等五个部分。

1.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质观察

我调基坑地质组比较晚,没有赶上一期基坑的素描工作。据当年甘存绪介绍和查找有关资料,三门峡大坝基坑开挖是从1957年2月开始的,比大坝正式开工典礼还早两个多月。也就是说三门峡大坝的基坑素描地质工作,是从1957年2月开始的。

一期基坑地处黄河左岸。这里岛屿多,自然地形比较高,而坝体建筑物是溢流坝和护坦、隔墙,要求基坑的最终基岩面比较低。这样一来,要整个炸掉人门岛,削平梳妆台,开挖工程量很大,直到1958年3月,都在放炮开挖、运输清碴和修筑围堰,没有竣工基岩面交工。这段时期,基坑组有3人,除组长甘存绪外,还有人事关系属水电部门的小郭和小李。主要工作是跟随开挖施工进行地质观察和收集资料,重点是对构造裂隙、裂隙密集带、破碎带和断层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还和技术处的质检人员一起,监督开挖放炮打眼的直径、深度和装药量,都要严格按开挖规范操作;指导专业开挖队对基坑中软弱带和基坑边坡等有关问题的技术处理。工作不是很紧张,但天天都在机械轰鸣、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观测记录破碎带、断层的变化和岩石的风化情况,还要采标本,取岩样等,也很劳累。

二期基坑的素描工作是我和甘存绪两人完成的。二期基坑在黄河右岸,是电站坝体、厂房和尾水渠的基础部位。这里集中发育着1号、37号断层和10多条构造破碎带,在地形上正是人门、神门、鬼门三河汇流的河床地段,有一处不规则天然深槽,被称为“龙宫”。槽壁光滑矗立,槽内积满淤泥。与一期基坑相比,开挖量小了,清淤工程量却很大,而且由于这种地形的影响机械和车辆用不上,只能靠铁索吊运和人力A抬。为赶工程进度,工程局在1958年年底冒着寒冬,搞了人工清淤大会战,上至局长、书记,下至普通干部和工人,轮流到“龙宫”参加劳动,全靠人工用铁锨挖、用镐刨、用布兜A、用竹筐抗,每天都有近千人的队伍,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清出了几条道路,用上了汽车,才加快了进度,直到1959年2月才转入基坑基础软弱带的技术处理。这段时期,我和甘存绪天天在彩旗招展、人声鼎沸的清淤大军人流里,对照坝址区地质图,观察断层、破碎带的变化情况,检查以往水上钻探资料的准确程度,指导专业队伍对断层、破碎带和地下水的技术处理,还对龙宫的直立岩壁,光秃岩丘进行拍照、素描和描述。

2.基坑基础软弱带的技术处理

在我们素描的整个一二期基坑范围内,作为大坝主要建筑物基础的岩石,全都是闪长玢岩。它是一种浅灰绿色、坚硬、耐风化、饱和极限抗压强度1200~1800kg/cm2的块状结晶火成岩,是大坝的天然良基,但也发育着构造裂隙、裂隙密集带、破碎带和断层所构成的基础软弱带。因为这些断层和破碎带是对坝基产生危害影响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基础开挖、素描和验收过程中,进一步查清其分布规律和带内产物的性状,并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范进行技术处理,始终是我们基坑地质组的工作重点。

在素描和验收中,我们对这些基础软弱带的处理,主要采取了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设计图纸规定的办法:对软弱带进行加深开挖,其深度与软弱带的宽度相等,然后对软弱带的两壁各挖去0.5m,再以2:1的坡度与基坑的基岩面相接。

第二种办法是我们与工程局质量检查部门一起制定的根据软弱带内构造岩的岩性而采取的加深开挖的处理办法,即不管软弱带的宽度,也不管软弱带两壁与基坑基岩面相接的坡度,只要带内的构造岩岩性不好,就往下挖,一直挖到构造块状岩为主时为止。

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采用哪种办法,我们都是根据带内产物的具体情况,坝体结构物基础对该部位的要求和施工处理的难易程度,经与技术处质量管理人员和开挖单位负责人具体协商确定,而且大都争得了现场前苏联专家的同意。

1)一期基坑的软弱带处理

一期基坑主要是溢流坝和护坦的基础部位,坝体结构物对基础的要求,主要是抗滑和防冲防淘。这一地段的具体情况是,根据溢流坝标高低的要求,已普遍从原基岩面下挖了10~20m,基坑中的断层和破碎带内的产物大都呈现为新鲜或表面呈黄褐色的构造块状岩,而且最终基岩面大都是平坦的,所以这里的基础软弱带也大都是采取第一种办法处理的。有的下挖深度比规定深度还少了一些。但带内同时还有对防冲防掏不利的碎屑岩、未胶结角砾岩或粘土岩时,则按构造岩的分类处理原则再加深开挖。在进行这些处理时,全都是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风镐、洋镐和撬杠处理的。

对于第二类破碎带造成的软弱带,因为它没有明显的边界线,又是以构造块状岩为主的充填物,经过10m的开挖后虽已岩质坚硬,但有的岩块用锤敲击仍发哑音。遇到这种情况,则采用第二种办法,加深开挖,直到这种构造块状岩接合紧密为止。

对第三类破碎带造成的软弱带,因其主要是由方解石脉或方解石石英共生岩脉构成,岩脉本身是完整坚硬的,只在岩脉两侧伴有0.2~0.3m的灰白色碎屑岩。对其处理的办法,也只是用凿子沿岩脉两侧各挖0.2~0.3m深的小槽就行了。

2)二期基坑的软弱带处理

二期基坑是电站坝体、厂房和尾水渠的基础部位。坝体对基础的要求,主要是承重、抗滑和传力。而这一地段的实际情况是断层、破碎带的集中发育区。截流抽水后,有一深达10m,面积达11000m2的深槽。槽内的最终基岩面,对坝体要求来说,已经很低。清淤后,开挖队对坑内的基础软弱带,仍采用第一种办法处理,遇到边坡衔接难以施工的问题。因为由1号、37号断层和47号、89号、90号、91号、93号破碎带所造成的基础软弱带,已被冲刷成岩壁坚硬完整、光滑陡立的深沟,无法进行2:1的边坡施工,只好改用第二种办法处理,在清淤后的断层、破碎带所造成的深沟内继续深挖,有的挖2~3m,有的挖4~5m,最深的挖了6m,都挖到了达到要求的构造块状岩。对于由第二类、第三类破碎带所造成的软弱带的处理,仍采用了与一期基坑相同的处理办法。

在进行二期基坑深槽内软弱带深沟技术处理过程中,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清淤后,开始对软弱带深沟进行处理时,施工队遇到由于沟深壁陡,边坡难以施工的问题,我们和技术处的质检人员商议改用第二种办法加深开挖处理。这时一个刚从列宁格勒来的年轻地质专家,和我们一样认为其带壁坚硬完整,无需再用爆破的办法加大徒劳开挖工程量,但也不同意我们继续深挖,直到构造块状岩为止的方案,提出了一个在软弱带两壁打成排的风钻孔,再用粗钢筋“扒锯子”的办法。开挖单位首先反对,认为深沟的宽度变化很大,“锯子”没法预制,现场不能加工。我们和技检处的人也不同意,认为钢筋的拉力,对地质应力来说没有意义,而且太琐碎、太费事,对赶工期也不利。因为当时国家有正确对待外国专家建议的严格要求,我们只好三条线向各自的上级汇报。开挖队向谢副局长作了汇报,技术处向汪胡祯总工作了汇报,我们向贾工作了汇报。最后由汪胡祯和贾福海两位总工出面,去找前苏联专家组长协商,才否定了“扒锯子”方案,仍按我们的意见采用深挖方案处理。后来听说,那个年轻地质专家是个新来工地实习的研究生,此事之后就没有再在工地见到他。

3)地下水的处理

一期基坑中的断层、破碎带内有几处地下水出露点,水量都不大,最大的也不超过0.2L/s;二期基坑深槽因地势较低,有10多处出水点,多呈点滴状,泉流状需要泵排水的只有3处,整个基坑内地下水的渗出总量约有0.5~1L/s。其处理方法是:水量小的,先用水玻璃堵死,再浇筑混凝土;用水玻璃堵不住的,用水管将水引流基坑外,待浇混凝土凝固后,再把管子堵死。这项工作我们没有亲自做过,基坑中的地下水处理,都是由浇筑队结合混凝土浇筑进行的。

3.基坑地质素描图的测制

基坑地质素描图,是在基坑开挖到最终基岩面时,由地质人员现场测制的一张竣工基坑综合地质图。它既要反映坝基最终基岩面的裂隙、破碎带和断层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产状要素、充填物、捕虏体及地下水出露点的情况,又要反映以往各勘探阶段的坑、孔位置等,既是基坑验收的必备图件,又是勘探单位向设计部门提供的最新地质资料。其测制过程大体分以下三个步骤:

1)野外平面素描图的实测

当开挖单位将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并将基岩面按验收标准清理干净后,由地质组测制基坑平面地质素描图。其作业过程是:先用皮尺和红漆对照着浇筑块设计图纸,画好边长2m的方格网,然后用竹尺和米格纸,采用1:100的大比例尺和总队规定的标准图例,在本次申请验收的基坑内一块一块地把基岩面的裂隙、软弱带、捕虏体、地下水出露点和勘探坑、孔位置等都填在图上。同时将裂隙、断层、破碎带的编号、产状要素等记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或记录本上。

方竹尺边长2m,每10cm刻一个刻度,移动一次可画4m2。画完一块,两人平抬竹尺向下一块移动,直到将本次验收范围的基岩面画完为止。素描范围的大小,往往是根据坝体结构物的基础块段和有无混凝土浇筑条件来确定,有时几十个浇筑块基础要一次画完,大到几百平方米;有时十几个浇筑块,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一般我们不管素描范围的大小,只要达到验收标准我们都及时把素描图画完。

2)平面素描图的内业整理

野外画好的素描图,要及时进行内业整理。其内容包括:①把野外记录表格或记录本的记录资料都填到图上,对特大裂隙、裂隙密集带、断层、破碎带要统一编号,过去没有出现过的,要按顺序予以新的编号,如有分支,可在其编号的右下角加a、b、c等字样;②将本次画完的断层、破碎带与以往画完的相邻素描图对接,如接不起来,应持图去现场找原因;③根据开挖单位提交的开挖竣工图,本次实测的平面素描图和开挖过程中收集的有关资料,按规范要求编制相应数量的纵、横剖面图,并把各剖面线的位置和编号标在平面素描图上;④将本次素描范围的各浇筑块编号标到图上,还要将图例和本次素描图在总浇筑块图中的位置也标出来。

3)编写工程地质结论书

在进行平面素描图内业整理和编制纵、横剖面图的基础上,写出本次基坑素描范围的工程地质结论书。这是一篇与平面素描图、纵横剖面图相对应的、短小精干的文字资料,要求简洁明了。论述的重点是基坑最终基岩面的质量。内容包括:岩石、地质构造、破碎带、断层、地下水处理和结论。在结论中要重点说明那些由断层、破碎带所造成的基岩软弱带,经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已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等。

写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说明一下,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并不是每做一次基坑平面素描,就跟着做一次纵、横剖面图和写一次工程地质结论书。基坑平面素描图是根据基坑开挖的进度,基坑中断层、破碎带的处理情况和浇筑施工的需要来确定的。而写工程地质结论和加编纵横剖面图,是按坝体结构物基础浇筑的段块划分进行的。前者是为基坑验收准备图件,后者是为设计部门提供新的地质资料。所以,如果没有设计部门的特殊要求,我们是作完一坝体结构物单元的基坑素描后,才进行平面图对接,加编纵、横剖面图和编写工程地质结论书,并送总队技术主管进行审核、签批、清绘、翻译俄文、蓝晒复制等,最后送交工程局机要处转送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因为甘存绪是工地三人质量检查小组成员,现场工作比较忙,这些送审的事情多是由我办的。记得刚开始是由陈祺江审批,由李松花或汪玉珍进行清绘。1959年3月以后,队上的地质人员分别去了新疆和内蒙,但贾福海主任工程师仍在队上。一方面是因二期基坑的工作还没有完成,同时他在这时正在进行第四纪三门系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整理。所以陈祺江去新疆以后,基坑工作就由贾主任工程师直接管理了。

4.基坑验收

基坑验收是为确保大坝的基础质量,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为了做好这一工作,三门峡工程局成立了以副局长为首、各有关单位领导参加的验收委员会和现场质量检查小组,具体工作由技术处的金喜卿、丁宝琦和地质总队的甘存绪三人负责。金、丁负责开挖放炮等施工技术操作和松动岩石、软弱带的处理检查,还负责起草验收情况说明书和签发验收合格证书;甘负责基坑素描和编写工程地质结论书。任务虽有分工,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助,都把现场实测基坑素描图作为最后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查,一起作好基坑的素描和验收工作。

基坑验收的一般程序,是先由开挖单位进行自检、清底、并用高压风水枪将基岩面冲洗干净,提交开挖竣工图和提出验收申请;再由地质组实测基坑地质平面素描图,现场质检小组结合地质素描图的测制,进行最后的全面质量检查,并写出验收情况说明书;最后由验收委员会验收,并签发验收合格证。由此可见,地质素描和基坑验收,既是同时又是统一进行的。地质素描是基坑验收的最关键环节。

一期基坑的素描和验收,是从1958年3月开始的。当时,左岸基坑围堰基本完成,灵宝砂石厂和混凝土拌和楼相继投产,开挖队选择运输条件较好、地处基坑最南端的隔墙基坑,进行清底、自检、并提出验收申请,随后地质组实测了大坝基坑的第一张平面素描图,经验收委员会验收后,1958年3月18日,由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和工程局党委第二书记张海峰,亲手打开混凝土吊运大罐,在大坝隔墙基础地段浇筑了第一罐混凝土。自此以后,地质组在开挖队和技术处有关人员的大力帮助下,紧张进行素描,直到1958年7月,全部完成隔墙、隔墩、梳齿、护坦等部位的基坑素描工作。这一时期,素描工干的相当艰苦,一方面是素描刚开始,操作方法尚不熟练;另一方面,开挖队经过1年多的施工,已有大面积的基坑准备竣工,所以素描工作必须紧张作业,否则就不能及时进行验收,就会影响浇筑施工,时间非常紧迫。在这种情况下,地质组在坝址分队大力支持下,分成两组、三组搞突击素描,白天画不完,有时晚上接着干,终于加快了速度保证了验收和浇筑进度。

二期基坑1959年2月清淤、清底结束,开挖队先在电站厂房基坑部位,按浇筑设计图纸逐块进行光面凿毛、软弱带深挖处理,然后冲洗、自检和申请验收。我和甘存绪两人画素描图,丁和金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也很紧张,但我们的素描技术已经熟练。往往是我们两人在一起,先用皮尺画好方格网,然后一人一块图板,分成两组,自己移动竹尺,自测产状要素,并将测得的数据直接标到图上,不再填表格。老丁和小金见我们两人太忙,在检查完松动岩块和软弱带处理情况后,就来帮我们画方格网或移动竹尺。后来还把技术处的测量人员叫来,用水准仪在高差大、拉皮尺难的“龙宫”边缘和软弱带深沟地段,帮我们测点放线画方格网,使我们大大提高了素描速度。到1959年6月,全部完成二期基坑的素描验收任务。前后两期共提交了基坑地质素描图45份。

5.基坑地质素描总结报告的编写与丢失

1959年6月,随着二期基坑最后一张素描图的画完,三门峡队所承担的大坝地质勘探任务全部胜利完成。其队伍早在年初,就分两队分赴新疆和内蒙去组建治沙队。队伍撤离时,地质部所属领导离队较晚,贾主任工程师和张洪生副总队长,是在5月底或6月初回北京的,夏其发工程师是在水库勘探工作全部结束后,于8月份回北京的,会兴镇队部只留下王相坎(组长)和冯文福(干事)、何宇弟(会计)三人留守小组,看管房屋和已封存的地质资料,管理尚未迁走的随队家属。我和甘存绪住在史家滩,开始着手编写基坑地质素描总结报告。

基坑地质素描总结报告,是在贾福海主任工程师的直接指导下编写的。他在主持出版前八卷总报告时,就考虑要把拌和楼滑坡报告列为第九卷,基坑总结报告列为第十卷。早在年初,他和陈祺江到工地来检查二期基坑软弱带深挖处理情况时,来到我们在史家滩的办公室,让我们在进行二期基坑外业工作的同时,着手考虑基坑素描总结报告的编写问题,并就报告的指导思想、论述重点、文字章节和图件精简缩编等方面谈了原则意见。

基坑素描总结报告的编写,从7月初开始,我和甘存绪先按贾工要把重点放在基础软弱带的处理与评价上的要求,拟了个提纲,然后甘存绪起草文字初稿,我缩编整理图件。初稿写出后,我修改誊清,他审查图件,计划两个月完成。写完后,他回广西休探亲假,我带着资料和王相坎一起回北京向贾总汇报。

国庆节后,甘存绪也回到了北京。我俩根据贾总的初审意见,由我执笔对总结报告作了补充、修改,但图件未找到清绘人员。这时贾总奉派援助越南,忙于出国准备,基抗报告的事就暂时停了下来。报告、图件和原始资料仍放在我从三门峡带回的两个帆布箱里,由我保管。

1962年底,贾总回国后,又让我们对报告进行整理。这时,甘存绪已调回广西,我和张洪生、汪玉珍随综合队与北京队合并到西郊八里庄。我和汪玉珍被抽出来,在张队长的领导下,对三门峡基坑总结报告和图件,按出版要求,又进行了整理和清绘,并送到水文局贾总办公室,由贾总进行最后审查。这时贾总再次被派援越,这份整理好,也审查完的报告,又被搁置起来。后来听张洪生队长说,贾总那次出国前,向他交待了拌和楼滑坡和基坑报告出版的事,因为离前八卷报告的出版已有好几年,与出版社的账务早已结清,他想让水文一大队出点钱,怎奈当时地质队强调计划管理,“打油的钱不能买醋”,再加上两队合并后的领导班子矛盾重重,几年也未列上计划,直到“文革”前也未办成。

“文革”后期,有一次去部里开会遇到贾总,又谈起三门峡基坑报告的事。他说出国前,基坑素描和拌和楼滑坡的两份报告都放在他的办公室,文革中贾工的办公室被他人占用了,回国后就没有找到。这两份报告是我们在大坝施工阶段的勘察成果,缺了它们我们的总报告就少了一块,就不完整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2004.9.16于北京望京

参考文献

1.三门峡基坑素描、验收地质工作初步总结

2.三门峡大坝基础闪长玢岩中的断层及构造破碎带和对这些软弱带的处理

3.“万里黄河第一坝”一书中有关基础开挖、验收的回忆文章

❼ 请问隧道开挖地质素描的图怎么画

地质素描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两部份,现在我主要针对你所说的地铁工程概专括一下,第一步属先要对井巷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收集,包括岩性、产状、构造、位置关系等,第二步进行内业整理,对外业工作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上图,按一定比例绘制巷道一帮或者两帮巷道地质情况,必要是附上文字说明,如有条件,对一些地质特殊地段还可采用井下摄影技术

❽ 地质素描的图需要画哪些内容

一楼的同志不懂就不要乱回答,地质素描图是有专门的规定的,煤层和岩层,还有穿层都是不一样的,具体画法《煤矿地质规程》中都有明确规定,你可以找来看看。

❾ 搞地质适合考什么九大员

要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认识。

地质素描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内两部份,第一步先容要对井巷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收集,包括岩性、产状、构造、位置关系等,第二步进行内业整理,对外业工作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上图,按一定比例绘制地质情况,必要是附上文字说明,如有条件,对一些地质特殊地段还可采用井下摄影技术。

❿ 如何作地质素描

地质素描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两部份,现在我主要针对你所说的内地铁工程概括一下,容第一步先要对井巷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收集,包括岩性、产状、构造、位置关系等,第二步进行内业整理,对外业工作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上图,按一定比例绘制巷道一帮或者两帮巷道地质情况,必要是附上文字说明,如有条件,对一些地质特殊地段还可采用井下摄影技术。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