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上什么是检查孔
Ⅰ 什么是地质钻探一类孔
地质来钻探质量验收有六大指自标:岩矿心采取率、弯曲度偏斜、孔深校正误差、简易水文观测、封孔质量、岩矿心保管。满足相应钻探规范的质量要求和地质目的的即为地质一类孔,个别指标不能满足但可以利用的降级为二类孔。详见《岩心钻探规程》等。
Ⅱ 勘察孔是什么意思
工程来地质勘察(详勘)时,源勘察单位一般都有该区域的普勘情况,对该区域的地质有大致了解。再结合地形图及拟建建筑物的高度、房屋重要性、荷载情况,确定在所布孔位中选择重要的孔位做重点,以减少总工作量。这是符合规范的。
重要的孔位探孔深度一般不得少于硬持力层下5米甚至更深;各层取原状土样,一切严格按GB50021-2001勘察规范进行,此为“控制孔”。其它孔一般孔深只钻到硬持力层下1米左右,由岩土师确定是否取样、是否深钻。
Ⅲ 地质钻孔中的原状孔和标贯孔有什么区别
我没听说过原状孔。
钻探孔是用来揭露地层的。
另外波速测试孔、标贯孔、取土孔专都是在钻探孔里进属行的,你想想如果不钻探,如果下标贯器和取土器。当钻孔内不取土也不进行标贯等试验时叫鉴别孔。
静力触探孔就不说了,适用于较软弱的地层。
Ⅳ 目视检查孔是什么
目视检查孔是设备上预留的,供操作者目测检查设备有关信息的窗口;
如设备润滑油的液面检查口等。
Ⅳ 地基勘察中,控制性探孔与一般性探孔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控制性探孔谢谢各位大侠指导
一、控制性探孔和一般性探孔的区别
1、布设目的不同
(1)控制性勘探点:为控制场地地层结构,满足场地、地基基础和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变形评价。
(2)一般性勘探点:为查明地基主要受力层性质,满足主要受力层地基承载力评价。
2、布设数量不同
(1)控制性勘探点:高层建筑群控制性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探勘点总数的1/2。
(2)一般性勘探点:与之相对,高层建筑群一般性勘探点数量不多于探勘点总数的1/2。
3、布设深度不同
(1)控制性勘探点:除了满足一般性钻探孔深度要求,还应该满足:沉降计算、结构验算、整体稳定验算等要求,所以深度要大于一般性勘探点。
(2)一般性勘探点:只需要适当大于主要受力层深度即可。
二、控制性探孔的概念
控制性勘探点(探孔):为控制场地地层结构,满足场地、地基基础和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变形评价等评价要求布设的勘探点。
(5)地质上什么是检查孔扩展阅读:
1、为了能够控制天然地基或桩基持力层的起伏,一般对于勘探孔的间距都有一定的要求;但有时对于持力层以下土层的分布需要掌握,特别如沉降计算需要压缩层范围内的指标,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孔打得比较深,能够达到设计计算所要求的深度,这种类型的勘探孔就被称为控制孔,用以控制深部地层的分布与性状。
2、但是由于各地的地质条件相差非常悬殊,对勘探孔的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上述勘探孔的分类和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可控区间。其实勘探孔的定义和分类只是手段,其目的是探明地质条件,因地制宜是最重要的。
Ⅵ 检查孔是什么
是指机械设备在制造过程中预留给日后可供修理人员进行检修或检查的孔或洞.也称人孔或手孔
Ⅶ 帷幕灌浆检查孔、先导孔钻孔、灌浆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检查孔主要是为了复检查灌浆质量制,它一般布置在帷幕中心线上、地质复杂部位、认为帷幕灌浆不理想的部位,检查孔数量宜为灌浆孔总数的0.1。检查孔压水试验一般在灌浆结束后14D后进行;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
Ⅷ 检查孔是干什么用的
检查孔又称工程孔,用于查明井筒穿过的岩(土)层构造、岩(土)性、岩(土)体稳定性以及含水层的厚度、深度及其透水性和涌水量等。
Ⅸ 检查孔法
检查孔法是针对注浆要求较高的工程所采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也是目前认为最可靠的方法。检查孔法是在注浆结束后,根据注浆量分布特征,以及注浆过程中所揭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点,并结合对注浆 P-Q-t 曲线分析,对可能存在的注浆薄弱环节(一般在注浆量少的孔、涌水量大的孔、终孔交圈处)设置检查孔,通过对检查孔观察、取心、注浆试验、渗透系数测定,从而对注浆效果进行评价。
一般来说,检查孔数量宜为钻孔数量的3%~5%,且不少于3 个,在高压富水地层注浆堵水工程中,检查孔数量宜达到5%~10%。注浆要求越高,检查孔数量应越多。检查孔原则上不得利用原注浆钻孔。检查孔钻设深度以小于超前钻孔1 m,以不钻穿设计的注浆圈为宜。
(1)检查孔观察法
检查孔观察法是通过对检查孔进行观察,察看检查孔成孔是否完整,是否涌水、涌砂、涌泥,检查孔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坍孔,是否产生涌水、涌砂、涌泥,通过观察,定性评定注浆效果。一般要求,经过注浆后,检查孔应成孔完整,不得有股状流水(一般要求应小于0.2L/(m·min)),不得有涌砂、涌泥现象。检查孔放置1 小时后,也不得发生上述现象,否则,注浆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应进行补充注浆。
【工程实例】 检查孔观察法在圆梁山隧道正洞DK354+460~+490溶洞注浆效果检查评定中的应用
①工程概况:见上文。
②施工方案:见上文。
③注浆效果评定:检查孔观察法
图8-7 检查孔观察照片
注浆结束后,根据注浆P-Q-t曲线分析,结合注浆量分布特征,在注浆薄弱环节钻设检查孔。由图8-7检查孔图片来看,检查孔无涌水、涌砂,且成孔好。检查孔放置1小时后,仍无坍孔、无涌水、无涌砂,因此,可以判定注浆效果是良好的,能满足安全开挖要求。
(2)检查孔取心法
对检查孔进行取心,通过对检查孔取心率、岩心的完整性、岩心强度试验等进行综合分析,判定注浆效果。一般检查孔取心率应达到70%以上,岩心强度应达到0.3MPa以上。
【工程实例】 检查孔取心法在广州地铁杨-体区间饱和动态含水砂层注浆效果检查评定中的应用
①工程概况
广州地铁杨-体区间隧道位于中山路东端南侧,YDKl3+969.1~YDK14 +020 和 ZDKl3 +969.1~ZDK14 +030 段长111.8 m通过饱和动态含水砂层。该段地下水位为地表以下2.03~2.84 m,水流自东向西,地层渗透系数为2.5×10-2cm/s。
②施工方案
针对饱和动态含水砂层,采取洞内全断面超前预注浆和地表垂直注浆综合法,采用袖阀管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注浆材料采用超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③注浆效果评定:检查孔取心法
注浆结束后,针对注浆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孔取心试验。现场共进行了5个检查孔取心检查,取心表明,岩心呈柱状,完整性好,如图8-8。对检查孔取心率和岩心加固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8-1。
图8-8 检查孔取心照片
表8-1 检查孔技术数据统计分析
由检查孔技术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岩心提取率在 60%以上,岩心加固优良率为71.5%~96.6%。对岩心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在灰色细砂中为0.295~0.428MPa,在黄色中粗砂中为1.15~3.29MPa。
(3)检查孔P-Q-t曲线法
对检查孔进行注浆试验,根据检查孔P-Q-t曲线特征判断注浆效果。检查孔P-Q-t曲线应较正常注浆时曲线形态要陡,注浆10min后,P、Q值均应达到设计值,否则,说明注浆阶段参数设计不合理,应进行必要的补充注浆和下一步注浆施工中的参数重选。
【工程实例】 检查孔P-Q-t曲线法在圆梁山隧道平导PDK354+255~+275溶洞注浆效果检查评定中的应用
①工程概况:见上文。
②施工方案:见上文。
③注浆效果评定:检查孔P-Q-t曲线法
对检查孔进行注浆试验,绘制检查孔注浆P-Q-t曲线,如图89。由检查孔注浆P-Q-t曲线来看:开始时,注浆初压为2MPa,注浆速度为15L/min,随着注浆进行,注浆压力和注浆速度基本保持不变,这主要是起到了补充注浆作用,并进一步劈裂强化注浆效果。维持5min后,注浆压力突然上升,超过设计注浆终压3MPa,同时注浆速度急剧下降,当注浆压力达到4MPa时,地层基本注不进浆,而此时注浆量远小于设计注浆量,可见检查孔区域已饱和密实,达到了注浆设计要求,满足注浆设计的填充、挤压、劈裂再挤压的堵水固泥目的。
图8-9 检查孔注浆P-Q-t曲线
(4)检查孔渗透系数测试法
对于注浆堵水工程,特别是注浆截水帷幕,注浆后测试地层渗透系数是评定注浆堵水效果的最主要、最可靠的方法。测试注浆后地层渗透系数的方法常采用注水试验,采用下式计算地层注浆后渗透系数。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式中:Kg为注浆后地层渗透系数(m/d);Q为稳定流量(m3/d);l为试验段长(m);s为水位差(水头压力高度,m);r为钻孔半径(m)。
注水试验步骤:
①采用钻机垂直于地面钻孔,不测试部位采用套管护壁,测试部位下入外包滤网的 PVC管(周边钻孔)。
②测定地层中的初始水位。
③在地面采用稳定的流量向孔内进行注水。
④通过调节水流量的大小使管内形成稳定水位并测试。
⑤测试水位稳定时的注水流量。
⑥通过公式计算注浆后地层渗透系数Kg。
注水试验测试方法及原理图如图8-10。
图8-10 注水试验测试方法及原理图
对于城市基坑工程,常利用供水管道进行注水试验。试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水头大小,以保证给水与渗透水的水力平衡,从而确定稳定流量与水头差。
对于超前注浆截水帷幕,现场常采取对检查孔进行注浆试验,一般可采用水灰比为1∶1的水泥浆,通过测试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注浆后地层的渗透系数。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地下工程注浆技术
式中:Kg为渗透系数(m/d);ω 为地层单位吸水量(L/(min·m·m));L 为注水(浆)段长度(m);γ为注水(浆)孔半径(m);
对于注浆截水帷幕和超前注浆堵水帷幕而言,地层经注浆后,渗透系数应达到10-4~10-5cm/s才能满足下一步安全施工的要求,否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渗透性破坏,难以保证工程安全。
【工程实例】 渗透系数测试法在深圳地铁益田站注浆截水帷幕效果检查评定中的应用
①工程概况
深圳地铁益田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段,工程采用顺作二层三跨框架式结构。基坑中部、顶部为冲积粘性土、砂层及人工堆积层,底部为残积土层。场地地下水为动水,水流自东向西,地下水埋深3~5.7 m,水位变幅1~1.5 m。该工程围护结构为圆形和椭圆形的人工挖孔咬合桩,为保证围护结构的施工,需在围护结构外侧施作截水帷幕,然后通过在基坑内降水,以满足围护结构的安全施工。经过方案比选,围护结构外侧采用注浆截水帷幕。
②施工方案
帷幕采用桩外三排地表垂直悬挂式帷幕结构,帷幕厚度1.5 m,帷幕深度以进入相对不透水层2.5 m,注浆孔梅花型布置,间距1.15 m,排距0.58 m。注浆采取袖阀管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注浆材料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③注浆效果评定:渗透系数测试法
注浆截水帷幕施工结束后,测试地层渗透系数为1.8×10-5~2.5×10-6cm/s,满足工程安全施工要求,达到了注浆截水帷幕的目的。在随后桩基开挖中,仅有少量渗水,工程得以安全施工。现场注水试验测试照片如图8-11。
Ⅹ 地质上的透孔是什么意思
因为钻孔发生孔斜或其他孔内事故或其他地质目的,用水泥或其他材料将其填死,而后在原孔位上重新钻进,就叫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