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主要地质是什么
1. 湖南省花垣县大脑坡矿区铅锌矿普查
(1)概况
勘查区位来于湖南自省花垣县龙潭镇、团结镇和道二乡境内。
2011年至2013年,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5队承担开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铅锌矿,工作程度为普查,勘查资金1991万元。
(2)成果描述
大致查明了主矿体受复礁体灰岩控制,呈北东方向伸展,两侧为线状延深的无矿带(礁间微相或礁前微相)。在以往确定的砂坝区(大脑坡一带)发现较好铅锌矿床,改变了藻礁体控矿的观念,形成了复礁体控矿的思路。在李梅背斜南东翼(单斜构造)发现较好的铅锌矿床,突破了以“油藏”理论为基础形成的背斜控矿的观念,形成了多元构造控矿的思路。
矿区单工程矿体累积厚度10~20米,单工程矿体累积最厚48.42米,矿体品位Zn 0.84%~7.64%,一般Pb 0.05%~0.7%;预计提交远景资源量750万吨,新增资源量280万吨。
2. 湖南省花垣县狮子山花垣铅锌矿
花垣铅锌矿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境内,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资源后备基地,具有形成以铅锌为主的超大型矿床前景。
花垣铅锌矿田位于花垣-张家界深大断裂与麻栗场断裂(保靖-铜仁-玉屏深大断裂北东段)之间,属南岭中段Pb-Zn-Ag-Sn-W-Mo-Bi-Cu-RM-Mn-Fe-硫铁矿成矿亚带。该矿田由7个矿区组成,其中狮子山矿区矿层和矿体厚度大、特征典型,以下矿区地质概况以狮子山矿区为主。
1.矿区地质简述
(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有青白口系、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和第四系。其中寒武系广泛出露,属于台地边缘浅滩相沉积。寒武系由老至新为:下统牛蹄塘组、石牌组和清虚洞组,中统高台组,中-上统娄山关群。清虚洞组为矿区铅锌矿的含矿地层,据其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灰岩段,含4个岩性亚段;上段为白云岩段含两个岩性亚段。区内铅锌矿主要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下段第三亚段藻礁相灰岩地层中。
(2)构造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有F1、F2、F3、F4、F5、F6、F7、F8共8条断层,是矿区的主要构造格架。其中洞里断层F4是矿区内与矿体分布关系最为密切的一条重要断层,断层走向北东40°~54°,断面倾向南东,倾角63°~77°。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褶皱以狮子山背斜为主体,轴向北东,轴部有断层通过,轴部开阔平缓,两翼基本对称。区内节理-裂隙-缝合线构造分布普遍,它们对区内的成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岩浆岩
花垣铅锌矿属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矿床成因与岩浆岩无关。矿区范围内火成岩一般不出露,零星发现的火成岩也与成矿无关。
2.矿床特征简述
(1)矿体特征
矿区含矿岩层主要为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下段第三亚段,岩性主要为厚层至巨厚层藻灰岩或砂屑灰岩,矿区已发现的铅锌矿体98%位于该层中。矿区第二个含矿岩层为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下段第四亚段,主要是下部含有铅锌矿体,岩性主要为砂屑灰岩,次为藻灰岩。
矿区矿体形态简单,主要是似层状矿体,且具有多层性。铅锌矿体在含矿岩层中均大致顺层产出,倾角一般2°~10°,十分平缓,局部受断层影响可达18°。由于本矿区的含矿岩层呈缓波状弯曲,因此造成矿体的倾向及走向不明显。经勘查,在矿区共圈定矿体65个,其中大型矿体5个,中型矿体15个,小型矿体45个。
似层状矿体走向以北东为主,北北东向、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有少量矿体;倾向以北西为主,倾角一般5°~9°,局部因断裂构造影响,可变陡至15°~25°;矿体沿走向延伸长一般为800~3000m,倾向延伸100~350m,矿体厚度一般为2.6~3.1m,最大厚9.73m。Pb+Zn平均品位为3.75%。脉状矿体走向北东,倾向以南东为主,倾角一般70°~80°。
(2)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根据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组分含量可划分为锌矿石、含铅锌矿石、铅锌矿石、含锌铅矿石及铅矿石5个自然类型;按矿石构造又可划分为环状矿石、斑脉状矿石、细脉状矿石和斑点状矿石。矿区内矿石工业类型以硫化矿石为主,氧化矿石微量。
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次为草莓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环状构造、斑脉状构造、细脉状构造、斑点状构造等。
标本名称 层控低温热液型铅锌矿矿石 编号 DB102 形成时代 早寒武世
中国典型矿山大型矿石标本图册
标本采自狮子山矿区8号采场。标本呈钢灰白色,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团块状、浸染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脉状-浸染状方解石等。Pb品位为1.29%,Zn品位为2.57%
成因类型 层控低温热液型 产地 湖南省花垣县狮子山花垣铅锌矿
3. 一个风景区的地质特点
张家界奇特的地质与地貌
来张家界旅游观光的人,无不对武陵源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和九天洞、黄龙洞神奇的地下喀斯特景观感到惊奇,并被它惊人的魅力所倾到。惊叹之余,不少人会研究它,更深入地去认识它。追根索源,探索其奇特的自然景观所形成的奥秘机理,以增添无穷的游兴。为了帮助大家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大自然,有必要将市区形成自然景观要素的地层、构造、矿产、地貌、作一简单介绍。
地层市区内的地层,除前震旦系没有出露,石炭系缺失外,基本上发育都较为齐全。寒武系、奥陶系在本区发育完整,岩性以石灰岩为主,还有白云岩、页岩。发育完好的岩性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经常前来考察。近年来笔者就接待过不少考察团,其中有美国、法国学者。可以说,张家界不但自然风光有名,张家界的地层也很有名。
张家界市区的地层,主要为石灰岩层,这为我们建筑业用石料、石灰,生产水泥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材料。我市地下喀斯特溶洞景观形成,石灰岩层是先决条件,因为石灰岩中主要成份为钙,钙容易溶解于水,当这种水在地下深处有一定压力时,溶解更甚。灰岩中的钙被水溶解带走,经过几十万、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沉积钙化,石灰岩地表就会形成溶沟、溶槽,地下就会形成空洞,所以有落水洞、溶洞、暗洞等。当这种含钙的水,在流动中失去压力,或成份发生变化,钙有一部分会以石灰华的堆积物形态沉淀下来,变成地下空洞。由于免受自然外力的破坏与逐渐堆积,便形成了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其次,在市区分部的为页石、砂岩。这类砂岩,尤以中泥盆流的云台观组石英砂岩在我市最为著名。厚层状,结构致密坚硬,不易风化,便是这类砂岩的特点。武陵源景区内的金鞭岩、南天一柱等奇特石峰,就是这种砂岩性格的充分体现。它是我们张家界的骄傲,是形成武陵源景观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没有我们今天武陵源的美丽风光。
除此之外,张家界的地层中还蕴藏了更为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二叠系中珊瑚化石是生产龟纹石的原料,埋葬在侏罗系中的芙蓉龙恐龙化石七十年代在桑植的芙蓉桥挖掘,今陈列在省地质博物馆。可以说,张家界的地层蕴藏了不少真正的宝藏,等待着人们不断的探索和挖掘。
构造市区大地构造跨越江南古陆和扬子准地台两大一级构造单元。总的为较为稳定的陆地台块,以上下升降运动为主,褶皱运动不强烈,也没有岩浆石活动出露,断裂构造只在两大构造单元接触部位即市区澧水河谷一带较为发育,其他地区不多。这样稳固的地壳基础,是武陵源景区内几千座石英砂岩峰林千百万年永不崩塌的真正奥秘。了解本区大地构造特点,有助于加深我们这一认识。不少游人,可能已经感到奇怪,象武陵源这样的石英砂岩,在我国各地,何止一处两处,为何独有武陵源有上百米几百米高的砂岩巨峰屹立青山,耸立蓝天而不倒呢?奇迹!就这样选择了张家界的武陵源。
矿产地层和构造的特殊条件,使张家界的矿产以沉积形成的矿产为主,有煤、铁、镍、钼,其次有低温热液形成的铅、锌、铜,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营石、重晶石、硅石(石英)等,还有矿泉水。
总之,从科学和工业的观念上讲,泥土石矿能烧制砖瓦,砂石矿能建造桥梁、高楼。能利用,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都是有用的矿产资源,都应该珍惜和保护,只是其价值大小不同罢了。
形成武陵源景区奇特的砂岩峰林地貌的石英砂岩,本身也是一种矿产资源。其二氧化硅含量达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九点零六,是生产石英玻璃的优质原料。是开采作为矿石,还是保存其峰林景观,我想,人们肯定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因为后者的价值简直无法计算。
地貌在张家界市区境内,由于受地理、地层、构造、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从地势上来看,我市西接云贵高原,东临洞庭湖,北与鄂西山区接壤,南又与雪峰山毗连。其总的地势是:东南与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两岸,又有一块一块的冲积土平原。我市境内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溪流发育,各条溪流的均汇集到澧水河,然后从西向东,一直流进八百里洞庭湖。湖内,沉积着几十米几百米厚的泥沙。
与洞庭湖相反,从东向西,地势又逐渐升高,到市区中心地段,便出现了海拔高达1500余米的天门山、七星山等高山峻岭。有高山峻岭,又有低谷平原,这就是本区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
武陵源景区内的巨厚的石英砂岩,产状平缓,使岩层不能沿层面薄弱部位滑塌,覆盖在志留系柔性的页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刚性的石英砂岩垂直节理发育,在水流强烈的侵蚀作用下,岩层不但解体、崩塌,流水搬运,残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险、秀、幽、旷等千奇百怪的峰林,是武陵源风景区的主体。
慈利县五台山风景胜地,同样也是由同一层位的石英砂岩组成,岩层产状也平缓。到过那里观光的人,可能会提出疑问,五台山怎么不形成峰林地貌,却形成一个台地,既人们所称为“方山”呢?游人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五台山顶部有黄绿色的页石、泥灰岩覆盖,它是隔水岩系,可以保护下伏砂岩免受流水侵蚀。可惜那只是百万年或千万年以后的事了。
流水侵蚀地貌,在市域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来不及将河流拓宽,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窜成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张家界市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这种河谷地貌。当你泛舟或漂流在这种河谷的急流险滩上,惊涛骇浪使你感到刺激,进入忘我的境界。两岸陡峻秀丽的景色,又使你留恋人生,勇气会在心中升起,会使你在激流中拼搏,奋斗人生。为什么众多的年青人,也有不少中老年人,到了张家界,非到茅岩河、澧水河、娄水河漂流不可,真谛,也许就在这里。
喀斯特地貌(近年来学术界也称岩溶地貌),也是张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的特点。约占全市面积百分之四十左右,且种类,不论地表、地干,其堆积物均发育齐全,是我国湘西北喀斯特地形发育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桑植县、慈利县大部,武陵源区、永定区东南部是这一地形发育的地区。
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沟、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内各地可见,唯石林在市区少见,在天门山风景区能见到一些单个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区只有在自治州花垣县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称“石栏栅”,颇引人注意,也吸引了不少游人学者观光考察。
天门山风景区地貌,应属高山地形,有流水的侵蚀作用,也有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貌。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岩层产生崩塌,形成悬崖陡峭,极为壮观,面临澧水,更是雄伟。喀斯特溶洞高挂山峰,奇妙无比,历来为游览胜地。
地下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积物形态。在张家界,更是堪称一绝。其溶洞规模,桑植县的九天洞能列入世界洞穴学会会员洞,也真不愧为亚洲地一洞的响亮称号,可见不是一般。
九天洞和位于武陵源区的黄龙洞,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们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为一体。其洞内喀斯特堆积物,石钟乳、石笋、石柱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可以说,想什么,像什么,极大地拓展了游人想象的空间,往往使人很难找到恰当的词汇和语言来赞美她。
4. 什么是基础地质数据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公益性基础地质信息,现阶段主要包括区域地质调查、回区域地球物理勘查答、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区域遥感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域海洋地质调查、大洋和极地地质调查,以及地壳深部探测数据等。
5. 戈壁滩的地质概况都是什么
你好!来
戈壁土壤主要是灰褐色源与褐色的碳质土(富于碳)、石膏土(含有石膏)、粗砾石土,常与多沙盐沼及黏土结合在一起。
荒漠中的吹蚀区中的各类沉积物,例如山前洪-冲积平原面上的洪积物、冲积物、冰川、冰水平原上的冰碛物和冰水堆积物以及基岩经强烈风化后的碎屑残积物等,经过强劲的风力作用,细粒砂与粉尘被吹掉,留下粗大的砾石,成片覆盖于地面形成砾漠。
如有疑问,请追问。
6. 搞地质具体是干什么
地质队,说的通俗一些是找矿的,说的专业一些是资源勘查工程。主专要是利用地质方法属,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地质遥感卫星等技术,分析当地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元素富集异常性等,在一定得地层中找到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
7. 张家界地质形成原因
地形地貌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介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全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张家界市的地层复杂多样,造化了当地的特色景观。 在张家界市区境内,由于受地理、地层、构造、气候等诸多条件的影响,便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貌奇观。从地势上来看,张家界市西接云贵高原,东临洞庭湖,北与鄂西山区接壤,南又与雪峰山毗连。其总的地势是:东南与中部低,四周高,沿澧水河流两岸,又有一块一块的冲积土平原。该市境内一年四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溪流发育,各条溪流的均汇集到澧水河,然后从西向东,一直流进八百里洞庭湖。湖内,沉积着几十米几百米厚的泥沙。与洞庭湖相反,从东向西,地势又逐渐升高,到市区中心地段,便出现了海拔高达1500余米的天门山、七星山等高山峻岭。有高山峻岭,又有低谷平原,这就是本区独特的流水侵蚀地貌。 武陵源景区内的巨厚的石英砂岩,产状平缓,使岩层不能沿层面薄弱部位滑塌,覆盖在志留系柔性的页岩之上。重力作用,使得刚性的石英砂岩垂直节理发育,在水流强烈的侵蚀作用下,岩层不但解体、崩塌,流水搬运,残留在原地的便形成雄、奇、险、秀、幽、旷等千奇百怪的峰林,是武陵源风景区的主体。慈利县五雷山风景胜地,同样也是由同一层位的石英砂岩组成,岩层产状也平缓。五台山顶部有黄绿色的页石、泥灰岩覆盖,它是隔水岩系,可以保护下伏砂岩免受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地貌
在市域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由于地壳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来不及将河流拓宽,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峡谷。河的谷底极窜成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张家界市澧水源头、娄水上游、茅岩河段,就是这种河谷地貌。
喀斯特地貌
近年来学术界也称岩溶地貌,也是张家界地貌的另一突出的特点。约占全市面积百分之四十左右,且种类,不论地表、地干,其堆积物均发育齐全,是我国湘西北喀斯特地形发育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桑植县、慈利县大部,武陵源区、永定区东南部是这一地形发育的地区。地表喀斯特地形的溶沟、溶槽、石芽、干谷、石丘、石陵市内各地可见,唯石林在市区少见,在天门山风景区能见到一些单个石柱,但很少成林。湘西北地区只有在自治州花垣县小排吾一地,有一片石林,俗称“石栏栅”,颇引人注意, 也吸引了不少游人学者观光考察。 地下喀斯特溶洞、喀斯特堆积物形态。在张家界,更是堪称一绝。其溶洞规模,桑植县的九天洞能列入世界洞穴学会会员洞,也真不愧为亚洲第一洞的响亮称号,可见不是一般。九天洞和位于武陵源区的黄龙洞,是张家界地下喀斯特地形的代表。它们集溶洞、溶洞河、暗河、落水洞、漏斗为一体。其洞内喀斯特堆积物,石钟乳、石笋、石柱更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可以说,想什么,像什么,极大地拓展了游人想象的空间,往往使人很难找到恰当的词汇和语言来赞美她。
8. 地质地貌是什么作用的结果
造成现今地质地貌抄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前者主要指的是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来源于地球内部的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火山作用、变质作用等。后者主要指这些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外部,如太阳,月球等。这类作用主要有海洋、地面流水、湖泊、冰川、风、冰川等的地质作用。内动力作用主要使得地球表面凹凸不平,而外动力地质作用趋向于削高填低,使地壳达到均衡的状态。我们现在的地貌就是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山脉、平原、高原、丘陵、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等等。
9. 湖南省花垣县清水塘矿区铅锌矿普查
(1)概况
勘查区位于湖南省花垣县内,勘查面积35.5平方千米。
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湖南回省地质矿答产勘查开发局405队开展了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铅锌矿,工作程度为普查,该项目2013年支出费用779万元。
(2)成果简述
矿体累积厚度6~15米,主要为铅锌矿。初步估算(333+334)铅锌资源量192万吨,矿体一般品位Zn+Pb 2.5%~3%。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5队开展了勘查工作,共完成钻探7100米,槽探2000米,已经通过野外验收,报告已送审。
10. 地质有什么
一类土(松软土):砂土、粉土、冲击砂土层;疏松的种植土、淤泥(泥炭);版
二类土权(普通土):粉质粘土;潮湿的黄土;夹有碎石、卵石的砂;粉质混卵(碎)石;种植土、填土;
三类土(坚土):软及中等密实粘土;重粉质粘土、砾石土;干黄土、含有碎石卵石的黄土、粉质粘土,压实的填土;
四类土(砂砾坚土):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汗碎石、卵石的中等密实是粘性土或黄土;粗卵石;天然级配砾石;软泥灰岩;
五类土(软石):硬质粘土;中密的页岩、泥灰岩、白垩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石灰岩及贝克石灰岩;
六类土(次坚石):泥岩、砂岩、砾岩;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密实的石灰岩;风化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
七类土(坚石):大理岩、辉绿岩;玢岩;粗、中粒花岗岩;坚实的白云岩、砂岩、砾岩、片麻岩、石灰岩;微风化安山岩、玄武岩;
八类土(特坚石):安山岩、玄武岩;花岗片麻岩;坚实的细粒花岗岩、闪长岩、石英岩、辉长岩、辉绿岩、玢岩、角闪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