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地质所是什么
Ⅰ 什么是总图工程师
工程师不说了,职称,给你说说总图,简单说,就是要把各种建筑安排到各种地方版去。给你当地权的天文地质资料,然后把厂房用地的平面图做出来,然后把厂房、建筑、设备像摆积木似的放好。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国家规定的距离啦,工艺条件啦 ,节能降耗啦 等等。需要的话,可以给你我的总图看一下。
Ⅱ 地质图怎么看啊分别代表什么我只知道有产状,但是其他圈圈分别是什么啊,还有里边点点,还有全白的地
C2,C3,P,T3,J1,J2的时代一次变新。分别代表:中石炭,晚石炭,二叠纪,三叠纪,早侏罗和中侏罗世,。
不同的花纹代表不同的岩性。
上面两圈闭是盆地(中间老四周新);瞎编两是穹窿(中间新四周老)
Ⅲ 地质成图情况是什么意思
地质图是将来沉积岩层、火源成岩体、地质构造等的形成时代和相关等各种地质体、地质现象,用一定图例表示在某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是表示地壳表层岩相、岩性、地层年代、地质构造、岩浆活动、矿产分布等的地图的总称。
根据野外调查路线、观测点的距离,调查精度的比例尺划分为小(1/50万及其以小)、中(1/25~1/20万)、大比例尺(1/5万及其以大)地质图。依据内容分为:基岩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岩性-岩相分布图、构造地质图、矿产图、第四纪地质图、古地理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和环境地质图等。
地质界线、构造线、矿产和地理底图等要素的标示精度,投影方法的准确性是衡量地质图成图效果的主要考核指标。我国对不同比例尺、不同地质图类别的成图方法技术都有具体的规范要求。
Ⅳ 什么叫地勘总图
就跟施工平面布置图一样啊,只不过内容是地勘的!
Ⅳ 地质分区图要反映一些什么东西
地质分区图要反映的是
其工程类型和
分布进行工程地质
分区的评价。
工程地质分专区是在研究属区内,
依据工程地质条件相似或
相近的基本原则进行的区域划分。
其成果是编制出
工程地质分区图和说明书,
并配以表格形式说明
各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和评价。
Ⅵ 几种常用的地质图
1.地质图
广义的地质图包括所有反映地质内容为主的图件。狭义的地质图就是将一个地区的地层、岩浆岩体、地质构造及矿产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线条、符号和颜色表示在平面上的图件。
2.地质构造图
在地质图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构造分析,用规定符号标明各种地质构造形迹的图件。
3.地质剖面图
指垂直于区内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所切割的地质体剖面,反映地质体深部地质特征的图件。可在地质图上切割绘制(图切剖面图:连接地质图相对图框上的两点A、B画一条直线,称为剖面线,沿此线将地形、地层、岩体、构造等地形地质内容及产状,投影到剖面上绘制的)。也可以在野外实地测量绘制(实测剖面图)。
4.综合地层柱状图
在地质图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区内地层、岩体的岩性、时代、厚度及其接触关系,以由老到新、自下而上的顺序,按一定比例尺,用线条、符号及颜色绘制在一个呈柱状的剖面图上,两侧标示出地层时代、岩性、化石、地层厚度及接触关系等的图件。
根据生产任务或研究目的不同,还有各种类型的地质图,如地质矿产图、矿产预测图、岩相-古地理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勘探线剖面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等。
Ⅶ 中国地质图类及亚洲地质图的区别是什么
地质图是把地质信息按一定的图例和比例尺标绘在地形图上的图件。在地质科学研回究中,地质答图件是直观地表示各种地质作用、地质现象和矿产资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展演化与分布的客观规律及特征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从1958年到1981年间,在地质部统一部署下地质研究所等单位通力合作,陆续编制出一系列全国性及区域性综合地质、矿产图件(包括挂图和图案)以及亚洲地质图,并编纂了相应的说明书。论文和专著。其中影响较大的图件16种,共341幅,说明书、专著、论文等163册,共1250余万字。分阶段地完成了“中国地质图类及亚洲地质图”项目的研究工作。
这一整套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地质矿产研究水平,加深了对我国地质、矿产特征及其规律的认识;发展了我国地质科学,丰富了世界地质科学理论;为中国地质矿产工作、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地质资料;开展了国际交往,提高了我国国际声誉。1976年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25届国际地质大会展览会上,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和1:500万《亚洲地质图》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一致赞扬。
Ⅷ 什么是地质图
1、什么是地质图?
它是一种图件,由一定符号、色谱和花纹等来表示地壳版某部分各种权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产等的)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2、地质图的组成
(1)图名:取名主要依据图件所在地区、内容和特征等;
(2)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如1:200,类型数字比例尺,线条比例尺;
(3)图例:是一些规定的符号和线谱、色谱。
(4)顺序:一般是地层、岩石构造和其它,其中地层从上到下,由新到老,从左到右,有新到老。岩体:从酸性到基性到超基性。
3、分类:
(1)根据内容:构造地质图、地质图、岩浆岩图、变质岩图、盆地分布图、矿床分布图,油气资源分布图、地球物理图等。
(2)根据形状: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A剖面图:一般形式,剖面线(按标高),方向,地质界线
B柱状图:一般交地质图时都需要附柱状图。
Ⅸ 整理地质图
(一)确定编图单位及编图边界
1)以1:5万、1:20万、1:25万地质图及其他实际材料图中侵入岩内容作为基础。
2)对原岩相分带界线的性质进行审查和/或确认,进行侵入单元解体。
3)核对野外记录本,补充登记原来认为意义不大的小侵入体和岩脉。
4)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填写实测侵入岩体登记表(表5-1)。
5)成分、结构、构造均一的侵入体称为一个侵入单元,由多个同时代或侵入期次侵入单元组成的侵入体称为复式侵入体,由多个不同时代或侵入期次侵入单元组成的侵入体称为杂岩体。进行侵入岩体登记时,应当详细,描述侵入体的组成结构,并按照构造岩浆带、段、区、热中心、岩石组合、侵入单元等岩浆构造单位进行系统编号,如I(构造岩浆带编号)-A(段编号)-a(区编号)-1(热中心编号)-1(组合编号)-(1)(侵入单元编号)。
表5-1 实测侵入岩体登记表
(二)收集并整理物、化、遥资料
1)收集地球物理资料,包括航磁、重力、电法探测资料及其推断解释,为综合识别隐伏侵入体奠定基础。
2)收集遥感资料,包括航、卫片及其推断解释,特别关注环形构造与放射状构造以及解释的蚀变带类型与空间展布。
3)收集区域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综合判断侵入岩对元素浓聚中心的贡献。
4)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根据各种异常中心的叠置关系综合判断隐伏侵入体边界范围(表5-2)。
表5-2 推测侵入岩体登记表
(三)收集并整理同位素测年数据
1)收集现有地质报告和正式出版物中发表的侵入岩测年数据,填写同位素测年结果登记表(表5-3),并依据侵入岩地质特征确定各测年结果所代表的地质意义。
表5-3 侵入岩体同位素测年结果登记表
2)在不违背地质证据的条件下,确定侵入岩形成年龄时单矿物年龄优于矿物-岩石混合年龄,后者优于全岩样品年龄;当对比测年结果均为单矿物年龄时,按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图5-1)高低确定成岩年龄;锆石U-Pb测年结果之间进行对比时,当单颗粒锆石仅有一次生长历史时,TIMS的精度要高于SHRIMP年龄精度。当颗粒锆石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生长历史时,SHRIMP年龄优于TIMS年龄(陆松年,2009,个人交流)。
3)对收集到的测年结果进行原始数据登录,包括原始编号、侵入单元编号、岩石名称、取样位置、样品类型、样品特征、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测试精度、测试单位、测试时间、资料来源(参考文献),并按照实验室给出的原始数据格式记录所有原始测试数据,同时讨论测年结果可能代表的地质意义。
4)对区域侵入岩同位素测年结果进行面积加权统计,作区域侵入岩形成年龄频率直方图,以众数值作为区域岩浆活动峰期年龄,以低值区和高值区的镁铁质岩浆活动(包括脉岩与火山岩)分别作为岩浆-构造演化旋回(阶段)结束和开始的年龄。进而划分岩浆侵入期次和岩浆活动时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