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路线图怎么画
Ⅰ 路线图怎么画的
一、画路线图
(1)拿到题目仔细读题,看清题目要求,知道我们需要画几步:
Ⅱ 野外地质素描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素描是从地质观点出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地质素描类似于照相,但照相是纯直观的反映,而地质素描则可突出地质客观实体的空间形态及相互关系,作者可以有所取舍。照相需要条件,地质素描则可随时随地进行,一般就在野外记录本上用铅笔或钢笔画。往往用许多文字还表达不清的地质现象,而一张素描图却表达得十分清楚,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地质工作者应当学习地质素描的方法,将其作为地质调查的手段。
3.3.1地质素描的种类
地质素描按其内容,最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类型:
(1)地层素描。素描对象是地层,表示地层层位关系、产状特征、构造特征、接触关系等,如路线剖面素描图(信手剖面图)。
(2)典型地质现象素描。在动笔素描前,应首先观察典型地质现象的“标志性形态特征”,以及如何表达的素描技法。实际素描时,对“标志性形态特征”可着重描绘,以求将典型地质现象充分显示出来,如褶皱、断层中的“标志层”;断层破碎带中的角砾岩特征、地貌特征;几组不同方向的节理的交角大小和各组节理的宽度大小;各类接触关系中的接触面(带)的特征等(图3.23)。
(3)地貌素描。地貌素描是一类视野颇大的素描,从地质角度考虑,主要是表现地貌特征与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的关系,或表现风化、水流侵蚀、冰川、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图3.23 倒转地层
(北京坨里,据蓝淇锋等,1979)
3.3.2地质素描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1)选定素描对象的范围,确定景物在画框内的位置。安排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的大小比例及其相对位置关系,并在图框内勾画出范围(图3.24)。
图3.24 素描步骤(1):确定控制点、基准线
(李治堂等,2007)
(2)勾画大体轮廓线及主要地质界线。主要是抓住外形轮廓,如山脊、陡崖、河床、阶地、地质体界线等。先画出大体轮廓,再画局部;先画主要,再画次要;由简单到复杂;先近后远,近处画得细致、清晰、浓重,远处画得粗略、轻淡、隐约。尽量按透视原理来运笔(图3.25)。
(3)画细部轮廓线和次级地质界线,并添加阴影线。突出地质体的形态特征以及景物形象的立体感,使其逼真如实。适当画些背景或衬托物,用以美化画面(图3.26)。
(4)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画面的内容,如村庄、地质体符号或其他说明等。最后写上图名、地名、方位、测量数据、比例尺及其他必要的说明(图3.27,图3.28)。
图3.25 素描步骤(2):勾画大体轮廓线及主要地质界线
(李治堂等,2007)
图3.26 素描步骤(3):勾画细部轮廓线和次级地质界线
(李治堂等,2007)
图3.27 素描步骤(4):描绘明暗质感、整饰全图
(李治堂等,2007)
图3.28 侵入接触关系素描图
(赣州市月光塘村,谢文伟绘制)
Ⅲ 好心人 地质界线具体该怎么画啊 可以详细说下吗
地质界线:您发表在美术栏?不知道是地质工作用,还是画画用、
现就地回质工作说点意见:
1、地质界答线平面上要“V”字形法则,就是依倾角和地形高底不同,连成弯曲线,不对随意连成直线。
2、总体控制的用实线,推测的用虚线。第四纪内不画地质界线。基本用黑色。
3、线型依据国家图例GB 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整合,不整合,构造等,严格按要求做图。
4、地质界线是基础,如有工程等后期线必须在地质界线上部。
5、剖面上有工程网度控制的,用直线连,包括储量计算图。深部推测的,自己爱怎么连就怎么连。
6、像画画一样的,画漂亮来!
Ⅳ 怎样画路线图
不知道你画什么线路图,领域不同软件不同画法不同
①CAD
②EXCEL
③Protel
④WORD
(标注:标明回主干道,及其答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目的地完整名称(可以加点公交、地铁乘车路线箭头指示)
图形:小标志标注标志性建筑,突出设计目的地
用色:道路间建筑模块用色与主干道区别开来,美观的话也可以根据实际绿化带修饰下。)
Ⅳ 地质数描图怎样画
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是以野外地质物象为对象,用素描技法描绘出地质客观实体的空间形态及相互关系。如地貌景观、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等内容。往往用许多文字还表达不清的地质现象,而一张素描图却表达得十分清楚,这对提高工效和工作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地质素描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两部份,第一步先要对井巷现场地质情况进行收集,包括岩性、产状、构造、位置关系等,第二步进行内业整理,对外业工作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上图,按一定比例绘制地质情况,必要时附上文字说明,如有条件,对一些地质特殊地段还可采用井下摄影技术。
一、透视法在野外素描中的应用
按近高远低、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前远后、近弯远直的透视法原理,将地质景观反映到素描图面上
二、块面的应用法
为了将复杂的地貌形态反映到面上,就需要先简单的几何体将类似的地形形态逐块进行勾绘,构成与素描对象近似的块面,以及各部分相对大小和结合关系,组成景物的整体关系。块断面是构面形体的基本单位,不论地景形态多么复杂多变,但均可划分成理想的几何形体,有利于分析、对比和素描。
三、素描图中线条的运用
(一)、轮廓线条:它概括了物象外形特点,相当于逆光照片中物体周边线.
(二)、块面分割线条:表现物象表面起伏变化的线。在轮廓像中反映物体次级形态的一种线条,使物体具有立体质感,以表示物体的(竖面、平面、斜面、波状面和弧形面)五大块面。
(三)、阴影线条:用于反映物体明暗差别的线条或点。
运用线条时根据五大块面,可选用水平线、直立线、斜线、弧线和曲线分别表示地形、物体形态的变化。在素描中,运用各种线条要注意其反映物具体部位特征:弧线、曲线一般附合物体起伏变化特征,线条宜均匀柔滑,如缓山坡地形。陡坡、陡崖用直竖线,线条一般平行,不要相互斜交呈网。
四、野外常用的几种地质素描图
(一)、剖面素描:野外地质工作者经常在穿越主要地质路线时勾绘地质随手剖面,以反映所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地层、构造、侵入岩形态及穿插关系等),但多是和平常的剖面测制图相同,没有反映路线所通过的地形地貌和在不同高程上地质现象的变化,缺乏立体感。剖面素描应画出地貌形态特征,和不同高程上的地质现象,并勾连其地质构造,标注产状要素和岩性花纹。
(二)地景素描:主要是对地貌景观的大视域描绘,以此反映地质作用或不同性质的岩石形成的特有地形地貌特征。描绘时要认真观察地貌特征,进行块面勾绘,用透视原理及恰当的线条反映出明暗和地形陡缓变化关系。(三)、具有代表意义的地质现象素描。此素描选取范围不宜过大,一般常用于露头素描。用精细的描绘手法,将其地质构造特征较真实形象的反映出来,也可称作特写(图Ⅵ-8、9、10)
五、地质素描步骤
地质素描图从取景到成图,要有一个过程和步骤,首先要目的明确,就是画这一张图时要明确它要表现什么主要地质内容(如地貌特征、褶皱构造、接触关系等),取景时要将主要反映的地质现象放置在图的中心突出部位,同时考虑图面布局的合理美观。其素描图主要步骤可分为以下五个:
(一)、取景:确定控制点(灭点、最低点、最高点)、视平线、景观范围。
尽管范围,初学者常用“取景框”取景框用硬纸板或塑料片,中间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窗框,中间拉十字线,在图纸上也画上同样的十字线,边框上应刻上尺寸,当选好取景范围时,将突出的景观轮廓线在边框上和十字线的相交点确定在图上,以免相互比例和位置关系的失调。
(二)、勾画大体轮廓线及主要地质界线
先画出大体轮廓再画局部,先画主要再画次要,由简单到复杂,由直线到曲线。轮廓线和主要地质界线,首先用直线进行大致勾绘,再着意其位置和相互比例进行准确描绘。
(三)、画细部轮廓线和次级地质界线:在大块面上进一步画次级和小块面,然后再按物体形态特征将大体轮廓线勾成形态曲线,并将次级界线进行形态勾绘,即成为一幅白描图。
(四)、画明暗以增加质感,突出地址特征,检查整饰全图:在白描图上按小块面和明暗交界线画出明暗,有些还要画阴影。从而使物象具有质感,也突出了地质体的形态特征。
(五)、标明内容要素:图名、比例尺方位、主要地名、地质产状要素、地质代号、作者、日期。
Ⅵ 如何画地质图剖面图啊
首先在地质图上画一条直线,便是你即将要画的剖面,剖面图的长度便是内这条直线的长度。
将这条容线经过地区的地貌投影到你的图上。剖面图上的关键点便是地质图上的各条地层界线。而地质图上的向斜、背斜、断层等也必须要表现在剖面图上。
你说的角度就看地质图上一般有向斜、背斜或者断层的地层界线旁边都有一个T,短竖线的方向就代表地层的倾向,T旁边有个角度便是地层的角度。这个角度和倾向便是你剖面图中要画出来的。
你拿长全面点的地质图,上面一般都附带一个剖面图,比照一下就知道了
Ⅶ 路线图怎么画
因为路线图比较复杂,你不如参考一下地图,以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路线
Ⅷ 信手(路线)地质剖面图的绘制
主干地质路线在进行来连自续路线观测的同时必须绘制信手(或称路线)地质剖面图。剖面比例尺1:5000~1:1万,也可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路线长短选取比例尺大小。路线剖面平距可根据相邻两地质点在地形图上的距离量取,高程从地形图上读出,再按实际地形特征绘出地形线。地形线上要绘制特殊地物,标注地形、地物名称、标本代号及编号、化石符号、地质点号、前进方向。地形线下绘制断层线、地层分界线、岩性花纹,标注断层及岩层产状。若路线与断层面或岩层走向斜交,断层线或地层界线及花纹层面线均应按视倾角绘制。
Ⅸ 怎样画地质剖面图
其实不难,首先根据这十个点进行直接插值生成高程图,或者加入断层等地质要素,再插值生成构造图,然后再作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