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处地质年代为什么
① 地质年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起很奇怪的名字,依据是什么
地质年代的时间表述单位:宙、代、纪、世、期、阶;地层表述单位:宇、界、系、统、组、段
在“宙、代”这一级单位,应该是按照生物的演化顺序,新生物的出现、发展、消亡来划分的,
宙分为显生宙、隐生宙,隐生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太古宙之前,没有精确的代的划分。
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代。其中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属于显生宙。
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期,可以是从46亿年前到38亿年前或34亿年前,是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命痕迹的时间。
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
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是1863由美国人洛冈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古生代由英国人赛德维克制定,他依照洛冈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中生代,新生代。这两个代均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现代。
再细分的话,接下来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纪元。元古代的震旦纪、古生代的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等等。
震旦纪有裸露动物出现
寒武纪有硬壳动物出现
奥陶纪有无颔类生物出现
志留纪有裸蕨植物出现
泥盆纪有节蕨植物出现
石炭纪不知道,应该是延续前一个吧,应该有大规模的生物灭绝,石炭纪是主要的煤层。
二叠三叠纪有裸子植物出现
侏罗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出现
白垩纪有被子植物出现
至于命名,地质界经常以发现这个地层的地表出露的人名、地点等命名。以侏罗为例,侏罗纪的名称取自于德国、法国、瑞士边界的侏罗山。寒武纪是源自英国威尔士的古拉丁文“Cambria”。日文音译,我国沿用。因为是首先在那里研究的,故就地取名。
第三纪和第四纪名称就简单多了,相信以后会有第五第六第789纪等。
再往下分就区别地域了。不通地域分法、名称各不相同。
② 为什么要学习地层及地质年代
地层是复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制因沉积作用以及岩浆喷出活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地质年代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绝对地质年代)。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我们现在进行地球科学的学习,就是为了讲古论今、论未来。 通过研究之前地球上事件发生的规律,研究现在正在发生的地质事件,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 所以必须学习地层和地质年代,知道在什么时候发生过什么事情。
③ 地质年代的解释
(GeologicalTime)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绝对年龄是根据测出岩石中某种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产物的含量而计算出岩石的生成后距今的实际年数。越是老的岩石,地层距今的年数越长。每个地质年代单位应为开始于距今多少年前,结束于距今多少年前,这样便可计算出共延续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于距今2.3亿年前,止于6700万年前,延续1.2亿年。
按地层的年龄将地球的年龄划分成一些单位,这样可便于人们进行地球和生命演化的表述。人们习惯于以生物的情况来划分,这样就把整个46亿年划成两个大的单元,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被称做隐生宙,而将可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做是显生宙。隐生宙的上限为地球的起源,其下限年代却不是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字,一般说来可推至6亿年前,也有推至5.7亿年前的。 指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根据其衰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在人类找到合适的定年方法之前,对地球的年龄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更多含有估计的成分。
宙下被划分为一些代。通常的分法大致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代。太古代一般指的是地球形成及化学进化这个时期,可以是从46亿年前到38亿年前或34亿年前,这个数字之所以有数以亿计的年数之差是因为我们目前所能掌握的最古老的生命或生命痕迹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元古代紧接在太古代之后,其下限一般定在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这个时期在5.7亿到6亿年前。太古代和元古代这两个名称是1863由美国人洛冈命名的,他命名的意思是指生物界太古老和生物界次古老。自寒武纪后到2.3亿年前这段时间为古生代,这个名称由英国人赛德维克制定,他依照洛冈取了生物界古老的意思,此事发生在1838年。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为中生代,从0.65亿年后到如今为新生代。这两个代均由英国人费利普斯于1841年命名,取意分别为生物界中等古老和生物界接近现代。
代以下的划分单元为纪。最古老的纪叫长城纪,然后是蓟县纪、青白口纪、震旦纪。震旦纪,由美籍人葛利普于1922年在中国命名,葛氏当时活动在浙、皖一带,他按照古代印度人称呼中国为日出之地而取了这个名称。起于18或19亿年前,止于5.7亿年前。这个时期的生命主要是细菌和蓝藻,后期开始出现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
1936年赛德维克在英国西部的威尔士一带进行研究,在罗马人统治的时代,北威尔士山曾称寒武山,因此赛德维克便将这个个时期称为寒武纪。33年以后,另一位英国地质学家拉普华兹在同一地区发现一个地层,这个与较早发现的志留纪与寒武纪相比有着诸多不同的地方,它介入上述两个层之间,显然是属于一个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时期,因此他根据一个古代在此居住过的民族名将这个时期称为奥陶纪。志留纪的名称的产生比寒武纪和奥陶纪都要早,大约是在1835年,莫企孙也是在英国西部一带进行研究,名称的意思来源于另一个威尔士古代当地民族的名称。莫氏和赛德维克于1839年在德文郡(Devonshire)将一套海成岩石层按地名进行了命名,中文翻译为“泥盆”。石炭这个名称的出现可能是最早的,1822年康尼比尔和费利普斯在研究英国地质时,发现了一套稳定的含煤炭地层,这是在一个非常壮观的造煤时期形成的,因此因煤炭而得名。二叠纪这个名称是我国科学家按形象而翻译的,最初命名时是在1841年,由莫企孙根据当地所处彼尔姆州(俄乌拉尔山乌法高原)将其命名为彼尔姆纪。后来在德国发现这个时期的地层明显为上是白云质灰岩下是红色岩层,这也是中国后来翻译成二叠纪的根据。以上为古生代的六个纪。
中生代为三个纪。第一个是三叠纪,由阿尔别尔特命名于德国西南部,这里有三套截然不同的地层,因此得名,此事在1834年。在德国和瑞士的与瑞士交界处有一座侏罗山,1829年前后布朗维尔在这里研究发现该处有非常明显的地层特征,因此以山命名,如果1820年英国人史密斯首先命名的话,肯定不会是侏罗纪这个名称,因为他当时在英国面部研究的菊石正好就是这个时期的。两年后的1822年,德哈罗乌发现英吉利海峡两岸悬崖上露出含有大量钙质的白色沉积物,这恰恰是当时用来制作粉笔的白垩土,于是便以此命名为白垩纪。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上大多地区该时期的地层并不都是白色的,如在我国就是多为紫红色的红层。
莱尔曾经将古生代称第一纪,中生代为第二纪,新生代为第三纪,1829年德努阿耶在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时按魏尔纳的分层方案从第三纪中又划分出来了第四纪,这样,新生代便由这两个纪所组成。从前的第一纪则由纪升代含六个纪,同样第二纪也升代含三个纪。
纪下面还有分级单位,如“世”,一般是将某个纪分成几个等份,如新生代依次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等。
地质年代分为: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④ 有关地质年代的,什么意思,别问我为什么不看图例了,晕
你的上一个问题我也看到了,这不是看不看图例的问题,这是基本功不扎实的专问题属。学过地层学、地史学之后就不应该出现这个问题。
大写字母的意思非常明确,在这个图上这个符号不表示地质年代单位,而是年代地层单位。区域地质调查中,对地层采用1-3的符号分别表示下部、中部、上部的地层,其中,与年代地层单位相匹配的下标表示该年代地层单位的再分,上标表示对再分的年代地层单位的二次划分。
C表示石炭系,C1+2表示下石炭统-中石炭统,P2(下标)1(上标)表示中二叠统下部。如果大写字母的意思也不明确,请复习地质年代表。
⑤ 同样的地质年代所处的地质环境,它们有着什么样的地质变比
你这个问题问的不清楚呀,什么是地质变比?变化比较吗?
地质内学有一个重要思容维就是将今论古,我们现在的世界处于统一时间,世界各处的地质作用不相同,形成的地貌、岩石也不同,但是有的岩石具有相同的特点,比如他们的磁场受到地磁场影响,是和我们在的这一时期相匹配;又例如此时形成的冰层记录的大气信息都是这个时间段的信息等等。
因此,同样的,在地质历史时期上,全球的地质变化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是因为所处地质年代相同,具有同样的大气、同样的磁场、同样的受到板块运动影响。不同是因为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地形、温度、压力、元素种类克拉克值不同。
⑥ 现在我们处于什么地质年代
现在属于什么地质年代 第四纪全新世。全新世,第四纪二分的第二个世,开始于12000 10000年前持续至今,是最年轻的地质时期(地质时代)。这一时期形成的
⑦ 地质年代包括了什么内容
地球46亿年历史可分为3大阶段。①天文时期:46亿~35亿年,根据行星地质学推论,地球上基本未保留这一时期的地质体。②隐生宙时期:35亿~6亿年,这一时期地质体在部分地区有保留,已有原始生命出现。③显生宙时期:6亿年至今,此期地质体遍布全球,研究较深入。
地球从形成、演化发展46亿年来,留下了一部内容丰富的大自然的巨大史册,这就是各时代的地层。地质年代的划分是研究地球演化、了解各处地层所经历的时间和变化的前提。1881年,国际地质学会正式通过了至今通用的地层划分表,以后又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张系统完整的地质年代表。
地质学家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古生物学2种方法来划分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①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的地层或岩石的年代,是地层或岩石的真实年龄,称为绝对地质年代;②用古生物学方法测定的年代,只反映地层的早晚顺序和先后阶段,不说明具体时间,称为相对地质年代。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地壳的演变历史。
地质学家把地层分为6个阶段:远太古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其中远太古代、太古代和元古代为地球的发展初期阶段,距今时间最远,经历时间也最长,当时的生物仅处于发生和孕育时期。进入古生代时,海洋里的生物已经相当多了,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开始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进化。到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像恐龙、始祖鸟、鱼龙、古象等大型动物相继出现,地球生物界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为了深入揭示各地质年代中地层和生物界的特征,地质学家又在“代”的下面划分出许多次一级的地质时代。如古生代自老到新可分为6个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这些“纪”的名称听起来很古怪,但都各有各的来历。例如,在英国的威尔士地区,古时候曾居住过两个名叫“奥陶”和“志留”的民族,于是地质学家便把在这儿发现的两套标准地层称为“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又如,在德国和瑞士交界处的侏罗山里发现了另一种标准地层,就取名为“侏罗纪”地层。而“石炭纪”和“白垩纪”,则表明地层中含有丰富的煤层和白垩土,等等。
⑧ 关于地质年代的问题
相对地质年代只是给出了一个地质演化的顺序~
而同位素年龄测到的是绝对内年龄,同位素的测容量是有很大误差的,现代地质学只有公认的地层顺序,很多地层界限还是有争议的,而对于具体的时间界限争议更大~
相对地质年代是研究地质学的一个基准,只有先确定了先后顺序才能进一步研究~而同位素年龄是为了更进一步明确时间轴,他们实际上统一的~
楼主可以参考一些地层学的资料~在确定地层年代的时候要参考很多因素,同位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另外古生物、地磁变化都是很重要的因素~目的就是在矛盾中寻求统一~
⑨ 地质年代是如何的划分
地质年代(geologic
time)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包含两方回面含义:其一答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称为相对地质年代;其二是指各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这两方面结合,才构成对地质事件及地球、地壳演变时代的完整认识,地质年代表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地质年代的划分和研究,是通过岩石和化石的历史来确定的。
【地层系统】dìcéngxìtǒng
地壳是由一层一层的岩石构成的。这种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包括松散沉积层)及其间的非成层岩石的系统总称,叫做地层系统。“宇”、“界”、“系”、“统”分指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一级是“宇”,分为隐生宇(现已该称太古宇和元古宇)和显生宇。
【地质年代】dìzhìniándài
地质,即地壳的成分和结构。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地层形成的顺序,按地壳的发展历史划分的若干自然阶段,叫做地质年代。“宙”、“代”、“纪”、“世”分指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级是宙,分为隐生宙(现已该称太古宙和元古宙)和显生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