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包括哪些方面

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包括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 2021-02-19 22:51:33

❶ 地质作用按动力可分为哪二种作用构造运动的分类

按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一般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回。
内动答力地质作用的能源主要是地热能、重力能和旋转能。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主要有: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能源是太阳的辐射能。海洋和陆地吸收的太阳能约为7.2×1016J/s或2.72×1024J/a。其次为日、月引力能,它明显地影响海水的运动,对岩石圈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能源。外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崩滑左右、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❷ 内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地质学把自然界中各种动力引起的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构造及地表形回态的等变答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动力地质作用,或简称为地质作用(geological
process),把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地质学中一般根据动力来源不同,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种基本类型。
地表地质作用的程序一般是按照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这样的顺序进行的。
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是发生在岩石圈内,主要由内生能源引起的一系列地质作用,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构造运动、岩浆作用以及变质作用。

❸ 动力来源

产生重力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块体内部的重力与外版部的触发力(主要权是水)。

1.重力作用

地表的岩石处于斜坡位置时,是否能保持稳定取决于两种作用力的对比。其一是来自于物体重力(G)沿斜坡的下滑分力(F1),它具有使物体沿斜坡向下运动的趋势;其二是物体的摩擦阻力(f)(图11-1)。

图11-1 物体受力情况

当摩擦阻力大于下滑分力,物体就能保持稳定状态,一旦两力趋于平衡,物体便趋向于运动。一旦加入外部的触发力,打破了平衡,物体就发生运动。山坡越陡,下滑分力越大,因此高山深谷、降水量充沛的山区重力地质作用最易发生。

2.外部的触发力

主要为水的加入、冰雪的覆盖等增加了运动体的重量,同时减小了土体内部质点间的内聚力以及岩块与基底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促使物体发生运动。而风、雷电闪击、洪流与浊流、地震等突然的推动力可以触发本来是平衡的物体发生运动。同时地形、气候、岩石性质及地质构造特征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重力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分布。因此,重力地质作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相当的复杂性。

❹ 地质作用包括哪些 高一必修一的内容 新课标

地质作用复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制动力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硬结成岩作用.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材》
你这样答,绝对没错.

❺ 动力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地球以外的能量称外来能量,而地球内部的能量称为内生能量。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宇宙空间能。太阳辐射能引起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运动。内生能量主要有地球的热能、重力能及地球自转和转速变化的动能。内生能源可以促使岩石圈运动。
地质学中一般根据动力来源不同,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种基本类型。但是许多地质作用并不仅仅是由所谓外来能量(外力)和内生能量(内力)引起的,而是各种内外力联合起来作用的综合结果。在地球中,岩石圈表面即地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界面。在这个界面的上下,地球的空间特征和物质状态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上是大气圈物质的存在和活动的主要范围;其下则是岩石圈和软流圈等。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对地表以上的地质作用可用直接观察和测量的方式加以研究;对地表以下的部分只能用简洁的方式进行研究。由此,我们可以用地表这个界面将地质作用分为地表的动力地质作用和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凡发生于地表界面以上的地质作用及发生于极为接近于地表界面的岩石圈表层的动力地质作用,称为地表动力地质作用(简称地表地质作用)。发生于地表界面以下岩石圈中的地质作用,称为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简称岩石圈地质作用)。

❻ 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任何地质作用都要消耗能量,根据引起地质作用的能量的来源和特点专,可将其分为内能和属外能两大类。
1.内能:是指来自地球内部自身的能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重力能
B.放射能
C.旋转能
D.结晶能和化学能
2.外能:是指来自于地球以外的能量,主要包括:
A.太阳辐射能
B.日月引力能

❼ 动力地质作用主要有哪几种

地质学把自然抄界中各种动力引起的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构造及地表形态的等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动力地质作用,或简称为地质作用(geological process),把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地质学中一般根据动力来源不同,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种基本类型。

地表地质作用的程序一般是按照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这样的顺序进行的。
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是发生在岩石圈内,主要由内生能源引起的一系列地质作用,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构造运动、岩浆作用以及变质作用。

❽ 地质作用包括哪些

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营力。力是能的表现,按照能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版为外力作用和内权力作用.
1,外力作用按照方式不同分为风化作用,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剥蚀作用,包括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搬运作用,包括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作用两类.沉积作用,包括机械,化学,生物三类.
2,内力作用,
它们既发生于地表,也发生于地球内部。有的强烈急促,如地震;有的微弱缓慢,如风化作用。地球的地表现状是地质作用对地球表面长期改造的结果。

❾ 简述地质作用的定义表现形式及其分类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受到某种能量(外力、内力)的作用,从而引起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

地质作用主要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作用、斜坡重力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等。

构造运动:是指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
它有垂直和水平两种运动形式。构造运动可使岩石变形、变位,形成各种构造形迹,塑造岩石圈的构造,并决定地表形态发育的基础。

岩浆作用:是岩浆从形成、运动直到冷凝成岩的全过程。

表形式岩浆是地下岩石的高温(800~1200℃)熔融体。它不连续地发源于地幔顶部或地壳深部。岩浆形成后循软弱带从深部向浅部运动,在运动中随温度、压力的降低,本身也发生变化,并与周围岩石相互作用。

变质作用:是岩石在风化带以下,受温度、压力和流体物质的影响,在固态下转变成新的岩石的作用 。岩石变质后,其原有构造、矿物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可完全改变原岩特征。

风化作用:是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因大气温度的变化,水分、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分解,碎裂的作用。

斜坡重力作用:是斜坡上的土和岩石块体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低处移动的作用。重力是主要营力 ,斜坡是必要条件,暴雨、地震、人为开挖往往起诱发作用。块体物质的运动方式分为崩落、滑移、流动和蠕动。前三者运动较快,后者较慢。

剥蚀作用:是河流、地下水、冰川、风等在运动中对地表岩石和地表形态的破坏和改造的总称。
搬运作用:是地质营力将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物质从原地搬往他处的过程。

沉积作用:是各种被外营力搬运的物质因营力动能减小,或介质的物化条件发生变化而沉淀、堆积的过程。

硬结成岩作用:是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上覆沉积物的重荷压力作用使下层沉积物减少孔隙,排除水分、碎屑颗粒间的联系力增强而发生;也可以因碎屑间隙中的充填物质具有粘结力,或因压力、温度的影响,沉积物部分溶解并再结晶而发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