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千佛山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什么

千佛山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19 19:11:18

❶ 泰山是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

在距今25亿年前后,鲁西地区发生了强烈的造山运动泰山运动。版
原先形成的岩层褶权皱隆起,形成巨大的山系,古泰山就是这些山系的一部分,耸立在海平面之上,伴随着岩层的褶
皱隆起,产生了一系列断裂,大量的中酸性岩浆侵位,并发生了区域变质作用。从而逐渐形
成了表壳变质岩系和分布广泛的闪长岩花岗岩类的古老侵入岩体,具有明显的期次。这类岩
石约占泰山主体面积的95%以上,是泰山主体组成的物质基础。由于这些不同岩性和地球化
学特征的花岗质岩石的大规模存在,为探索太古宙巨量花岗岩的形成提供了极佳的研究对象,
在建立前寒武纪底层系统中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耸立在海平面上的古泰山经过18-19亿年的风化剥蚀,地势渐趋平缓。至距今约5亿2千万年前的古生代初期,华北广大地区大幅度下降,海水侵入,古泰山也随之沉没到海平面以下。在古泰山的风化剥蚀面上沉积了近2000米厚的寒武奥陶纪海相地层。代表这个时期沉积的地层是位于泰山北侧的张夏寒武系标准剖面,地层发育齐全,出露良好,含丰富的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研究程度高。是华北地壳演化历史早古生代阶段的重要的地位

❷ 千佛山是怎么形成的

千佛山属古生界志留系沉积皱段裂带,西南侧绝壁高耸,似刀劈斧削,壁下形成幽内深的沟谷,有多容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瀑布、海子、山腰万亩野生杜鹃和山顶的日出云海,佛光构成“一山分三带,景色各千秋”的独特自然景观。 千佛山高大巍峨,雄壮多姿、垂直气候分布明显,四季主色调鲜明,形成“春看杜鹃、夏望瀑布、秋赏枫叶、冬观冰雪”的典型亚高山生态景观,山峰苍翠挺拔,巨石雄奇嶙峋,树木郁郁葱葱,熊猫、金丝猴等动物在山间丛中悠闲自在,山奇、石怪、水秀、峰险、林幽、云美,构成千佛山奇特的自然风光。

❸ 形成1地河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哪些

河流的地质作用

河流凭流水的机械冲击力、化学溶解力以及携带的碎屑物质对河谷的组成岩石和地形的破坏和建造作用的总称。河流的地质作用过程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者前后衔接,互相联系。河流地质作用以机械作用为主,伴有化学作用。河流在大陆上分布极广,是塑造大陆形态和建造大陆沉积物的重要营力。
河水运动 流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运动,位能转变为动能。 流水动能(K)与流水的质量(M)和流速有关。流水的质量与流量呈正相关,可以流量度量。河流的流量受降雨量、蒸发量、渗透量和流域大小的影响。河流的两点间的高程差与其距离之比叫纵比降。纵比降和河谷横断面形态、河床的粗糙度是决定流速的主要因素。天然河床的组成物质随河段而异,有的是坚硬的岩石,有的是松散的沙、土层,而且河床底部的起伏、平面形态的曲直、河谷断面的宽窄也都是变化的。河水在具不同特征的河床上运动时,其水动力特征不同。天然河流中的水质点的运动一般是不规则的紊流,但在平坦河床上的缓慢水流,紧贴底部的薄层河水的水质点可以为规则的层流。河流中还有向下游推进的螺旋形水流,其在断面上的投影呈环形,称环流。环流在直河道和弯河道都可形成。此外,在崎岖不平的河床上,由于局部障碍还产生涡流。河流的流水动能和水动力特征及其变化,制约着河流地质作用的进程,是以破坏作用为主,抑或以建造作用为主。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水破坏组成河床的岩石、松散沉积物的作用。河水破坏河床有3种方式:水力冲击(蚀);磨蚀(流水挟带的沙、砾对河床的磨损);溶蚀(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作用)。根据河水对河床的破坏方向,侵蚀作用可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①下蚀作用,河水对河床底部进行侵蚀,使河床降低的作用。下蚀作用在河流的上、中游段或山区河流中占显著地位。在这里水流受基岩河谷挟持,断面狭窄,纵比降大,流速大,多急流、涡流。由于组成河床的岩石的抗蚀能力存在差异,河床纵剖面崎岖不平,常呈台阶状。河水流经其上则形成瀑布、急流。从高处跌落的河水,以强大的冲击力和沙、砾旋钻,磨蚀陡坎下的河床,掏空陡坎基部,陡坎上部岩石受重力作用而坍落,台阶后退。一段如此不断地进行,台阶终于消失,河床被夷平。在河流的源头多有跌水,下蚀作用引起的掏蚀坍落,使河头向源头伸长,向分水岭上部发展,这种现象称溯源侵蚀作用。当分水岭两侧的河流侵蚀力强弱不同时,侵蚀力强的向弱的方向延伸,分水岭向弱者方面迁移,甚至被切穿。两条河流相连,侵蚀力强的河流夺取另一条河流在连结点以上的上游。这种现象称河流袭夺
下蚀作用不是无限的,当河流在河口到达其汇入的静止水面时,流速丧失,下蚀作用也就终止。外流河以海平面为河流下蚀作用的极限面,称终极侵蚀基准面。此外,河流还以其流经的湖面,支流以其注入的主流水面等为其局部侵蚀基准面。在大陆稳定和侵蚀基准面长期不变时,下蚀作用将河床上的起伏、台阶夷平,河床纵比降减小,流速变低,流水动能减小。当坡度减小到流水动能与河水搬运泥、沙所消耗的能达到平衡时,河床的纵剖面在理论上是一条下凹的圆滑曲线,称为河流平衡剖面。力图达到平衡部面是河水改造河床的总的趋向。 ②侧蚀作用,河水破坏河床两侧的作用。它是在河弯处单向环流的作用下发生的。侧蚀作用在河流的中、下游段或平原区河流中最为显著。天然河流总有弯曲,河水从直道进入弯道时,原来沿河流轴线运动的主流,因惯性离心力的影响偏向河弯的凹岸,造成横向水位差,从而单向环流发育起来。环流的表流冲击凹岸弯顶的下段,掏蚀河岸引起崩坍,落入水中的沙、石被环流的底流带到河弯凸岸边堆积,形成边滩。随凹岸后退扩展,凸岸边滩增长,河弯顶不但后退而且缓慢下移,河床的弯曲度加大,变成 S形,进而演变成一串Ω(正反相接)形。这种形状的河流称河曲或蛇曲。当两个河弯贴近,河水便冲开连接两弯的细颈部,弃弯走直。这一过程称为裁弯取直作用。遗留下的废河道,变成了新月形的牛轭湖。河弯在环流作用下,不断摆动,使河谷的谷坡不断破坏,河谷底部加宽,但河床的宽度基本不变。侧蚀作用使河床的长度增加,纵比降减小,流速变低。河流在自己形成的堆积物中迂回流动。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科里奥利力,可使除赤道区纬向河流外的其他地区任何流向的河流的水流方向偏离,从而加强河流的侧蚀作用。

❹ 阿尔金山北部是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阿尔金山山脉蒙语意为“有柏树的山”。山脉地处藏北高原北缘,南北界于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东西与祁连山和昆仑山两大山系相连,其山脉东西长约730公里,南北宽约60-100公里,近似东西走向。山脉东西部两端高,中部较低(海拔在4000-4200米之间)。
海拔5000米以上的区段发育着现代冰川。
阿尔金山地区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它的面积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保护区核心区属第三纪末地壳变动形成的封闭型山间盆地,群峰巍峨,峡深谷幽,丛林莽莽,人迹罕至,是各类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1987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区里生息着野骆驼、野驴、野牛、盘羊、藏原羚、藏羚羊、斑头雁、黑颈鹤、雪豹等珍禽异兽50多种,其中属国家级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多达15万余头。
阿尔金山山脉西段、中段最高峰苏拉木塔格峰(6295米)、玉苏普阿勒克峰(6062米)由于较难进入和缺乏资料,至今仍是处女峰;东段山区相对易进入,最高峰也称为阿尔金山,海拔5828米,东距甘青公路约100公里是党金山口,此处是阿尔金山山脉与祁连山山脉的分界处。
目前,阿尔金山山脉东段北坡山麓处于疏勒河下游南岸,南坡在苏干湖附近,南北相对高差分别为3000米和4800米左右,主峰拔地而起直插云天,它处于阿尔金山深断裂线上,这与峰区高耸峻拔有直接联系。
自南向北,峰区有三列山地相间两条谷地,其地貌概况如下:
南列主峰区山峰高度在5200-5828米之间,主峰区沿山脊线两侧分布着近30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山脊两侧发育着31条现代冰川,其中北坡冰川有20条。萨木萨克沟冰川有17条。10号冰川为本区最大的冰川,其长度3.8公里,冰川末端海拔4520米,冰川粒雪线海拔为4840米。主峰阿尔金山位于南坡5号冰川两粒雪盆结合处的后壁。在萨木萨克沟南侧10号冰川粒雪盆的后壁上,另有一座5782米的高峰与东侧主峰相对,二者相距6000米,相对高差46米。萨木萨克谷地,东高西低,海拔4200-4400米,为河流形成区,该沟向北穿越中列山地中部断裂后汇入青石沟,是青石沟的上源。
中列山地山峰海拔在4700-5550米之间。山地切割破碎,北坡发育了12条冰川,南坡仅有一条小冰川。中列山地最大的冰川是七里沟冰川,其长度2.1公里。冰川末端平均海拔4660米。中列山地与萨木萨克沟谷地相对高度约1000米。萨木哈布塔拉谷地,海拔在3500-4200米之间。谷地西段(青石沟)较宽阔,海拔也较低,向东部延伸则有5个4000-4200米之间的分水岭处于该谷地中。
北列山地(青石沟东西一带)地势明显降低,地形散漫,山峰高度在3500-4849米之间,没有现代冰川分布,该山地为阿尔金山的外围山地,再向此逐渐进入山麓地带,最后没于疏勒河下游。

❺ 齐云山,形成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地质作用有哪些

齐云山丹霞地貌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产生、演化而成。在距今9000至6500万年间的晚白垩世形成了紫红色砾岩、砂岩、钙质砂岩互层的浅湖相——山麓河流相沉积,组成了齐云山组和小岩组,期内有一次基性玄武岩喷发构成齐云山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而稳定成层产出的玄武岩又给丹霞地貌镶嵌了一个绚丽的“花边”。
始于距今5300万年前的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使盆地全面抬升变为侵蚀区。在几千万年的抬升过程中,由于差异升降,齐云山地区的抬升幅度高于周边地区,相对高出100~300米。抬升过程中形成
的断裂、节理,构成了齐云山丹霞地貌的展布格局;近水平的地层产状和岩性的明显差异,为平台、崖洞等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伴随地壳抬升,流水和重力作用是齐云山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直接因素。其中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显著,地面流水对岩层冲刷侵蚀,首先沿垂向张节理发育形成冲沟,流水继续冲刷侵蚀,冲沟加宽加深便形成沟谷。如“五老峰”景观,流水沿北西向冲刷形成沟谷,沿北东向冲刷形成一组冲沟,形成五峰并列的奇观。沟谷边缘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张性节理崩落,形成峭壁,相对高差数十至数百米,最高峭壁达300米,如“紫霄壁”、“真仙洞府”等。岩石在自身重力负荷作用下,向沟谷倾斜沿节理面拉开一道很深的裂隙而形成奇特的“一线地”景观,岩石崩落形成丹壁,岩石崩塌形成造型地貌。流水的下蚀和地壳的抬升共同作用使沟谷演变为幽深狭谷,如“楠木谷”。
另外,园内还分布有中生代白垩纪齐云山组标准地层剖面遗迹、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化石、恐龙尾迹化石遗迹;以及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及新构造运动遗迹等。

❻ 形成橘子洲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什么

橘子洲是流抄水冲积而成。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中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是长沙的重要名胜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❼ 形成向斜山主要的地质作用为什么是侵蚀

C 外力作用——侵来蚀自.内力塑造地表的基本格局,背斜山,向斜谷.
但背斜成谷,主要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影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久而久知,两侧背斜被侵蚀掉,而凸显出了向斜,向斜反而成山(一句话:差异侵蚀导致)

❽ 高二 地理 吐鲁番盆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什么 请详细解答,谢谢! (13 21:39:12)

看了3楼的答案明白了 题目里问的是地质作用 不是外力作用
冰川、风力都是外力 直接排除A、B、D 只有C是地质作用。

❾ 吐鲁番盆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什么

吐鲁番盆地气候极度干旱,雨水极少,水流自然移运物的能力极差,故盆地中堆积物极其微小,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第四次新构造运动中,盆地中部又形成了一条由东向西的火焰山,由于这座低山的阻隔作用,从天山被流水携带下来的风化物质只能在山北积累,而山南就受到了保护,避免了堆积,因而长期以来得以保持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势。吐鲁番盆地的地势特殊,四周环山,其北面的博格达山的主峰海拔达5445 米,而盆地中的艾丁湖面海拔-154 米,在这样短的水平距离内,高差竟达5600 米,堪称自然界中的一绝。
吐鲁番盆地——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89度11分。北纬42度56分。

吐鲁番盆地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山间盆地,位于天山山地东端。“吐鲁番”是维吾尔语“低地”的意思。它是一个典型的地堑盆地,也是全国地势最低和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有些地方比海平面还低。盆地四周为山地环绕,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一段,高度都在3500~4000米之间。其中博格达峰海拔54米。南部的觉罗塔格山,一般在1500米以下。而紧邻盆地南部山麓的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却低于海面1米,是全国最低的洼地。如果以周围山脊线为界,面积50140平方千米,其中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有4050平方千米,盆底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大陆的最低处,盆地边缘群山环抱,最高的博格达峰终年积雪。

吐鲁番盆地属大陆荒漠性气候,干旱炎热,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夏季最高气温有过49.6℃的纪录,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因此这里自古有“火洲”之称。日照时间长,全年约3200小时,无霜期210天左右。由于盆地气压低,吸引气流流入,这里也是全国有名的“风库”。达坂城吹下的春季风暴,每秒达50米,七角井吹下的大风,曾吹翻过车辆。

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其水源主要是天山的冰雪融水。冰雪融水在通过地下粗砂砾层向盆地渗透过程中,被火焰山所截,在山间沟谷呈泉涌出地面,并汇成河流。河流两岸田园苍翠,风景秀丽,盛产瓜果,最著名的水果品种是无核白葡萄和哈密瓜。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千米处的葡萄沟久负盛名。该沟长7千米,宽约2千米,横穿火陷山,东西两侧山峰对峙,沟内泉水欢流,果树丛生,清爽宜人。一行行参天白杨郁郁葱葱,满沟满坡的葡萄架层层叠叠,一串串葡萄如翡翠般嫩绿,晶莹夺目,被誉为“中国的绿珍珠”。

❿ 求图示地质地貌景观名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图示地质地貌景观为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专质混合不均匀胶属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