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一般是什么地质
『壹』 这是什么地方这种石山如何形成的
美国西部的抄纪念碑大袭峡谷
因为当地原有的山区是由很多种不同的岩石组成,而长久经过风蚀及水蚀,较硬的岩层被保留,而较松散的几种岩石就被切割。其中最大部份是属於很易被风侵蚀的红色沙石sandstone,长期的风蚀使到沙石被一层层剥蚀,成为谷底,及构成红色细沙,并很容易被雕刻成风吹的弧状。此外的组成还包括较硬的花岗石,石灰石,火山石,水晶石等,而较硬的石就保留在中间,就出现这样的形状。
『贰』 广西南宁的地形地貌和地质资料、气象资料是什么
南宁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湿润多雨,年均气温20.3 --22.4,年平均降雨量815--1686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275--1579小时。
境内山岳绕,丘陵起伏,山多地少,地貌复杂多样,以山丘为主体山地占总面积512.7%,丘陵占10.1%,平地占28.1%。境内山脉和河谷呈西北--东南走向,地势大致呈西北及西南略高,向东倾斜,中部被左江、右江和郁江及支流切割,形成错综合颁的丘陵平原。东北部的大明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1760米。千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东部的镇龙山,西部的西大明山和泗城岭,南部的大青山和公母山等10余座。
南宁地区地质构造古老,多以泥盆纪,二迭纪和三迭纪为地质基层,崦性以石灰岩占优势,页岩、砂岩次之,第四纪红土层为地表盖层。 境内河流属西江水系。以郁江、左江、右江为主干流从西南、西 北及东面切割,流经中部,形成大大小小的河网。
全地区集雨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13条,河流面积为92400平方公里,其中左江干流全长539公里,流域面积3159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174亿立方米;右江干流全长707公里,流域面积3861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45亿立方米。
南宁市地形是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
这个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北为高峰岭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凤凰山(西大明山东部山地)。形成了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盆地中央成为各河流集中地点,右江从西北来,左江从西南来,良凤江从南来,心圩江从北来,组成向心水系。盆地的中部,即左、右江汇口处,南北两边丘陵靠近河岸,形成一天然的界线,把长形河谷、盆地分割成两个小盆地,一是以南宁市区为中心的邕江河谷盆地;二是以坛洛镇为中心的侵蚀――溶蚀盆地。
南宁市地貌分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5种类型。
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面积为1037.3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57.78%,分布于左、右江下游汇合处和邕江两岸。
低山总面积82.64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4.6%,分布于市区西部边缘的凤凰山,为一穹窿山地,一般海拔300米―600米,坡度25度―40度;位于市北部的高峰岭,为一列褶皱低山,呈东北东――西南西走向,一般海拔250米―450米,坡度20度―40度。
石山面积46.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61%,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边缘和坛洛镇一带,分峰林石山和孤峰石山两大类,峰林石山海拔300米―400米,谷地海拔120米―160米;
孤峰石山一般海拔200米―250米,平地海拔80米―100米。丘陵总面积279.8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5.59%。
台地多为第三系的侵蚀面,微切割,起伏和缓,海拔在120米以下,是低平的古剥蚀面,一般呈缓坡起伏而顶面齐平的地貌。
『叁』 广西上林的石山属于什么石
为石灰岩峰林。
上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南宁市东北端,大明山东麓,地跨东经108°′~108°52′、北纬23°12′~23°28′之间。上林县境东北邻来宾合山市,西北连马山县,北靠忻城县,西南毗武鸣县,东南接宾阳县。总面积1869.64平方千米。县境东西最大横距5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5千米。上林县人民政府驻大丰镇,距广西首府南宁市市区95千米,距桂中重镇来宾市区124千米,黎塘火车站73千米,广西三大港口北海港343千米、钦州港245千米、防城港306千米。有宾阳至上林、上林至马山、忻城周安至宾阳新桥3条二级公路。
上林县属桂中南山区,西部多山,东南部多丘陵和平地,山脉多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大明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68千米,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上林县西南部天然屏障。县境东部和北部为石灰岩峰林所环抱。各类地貌分布为: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分布在西燕、大丰、明亮、巷贤4个乡镇,沿大明山一带,面积19041.46公顷,占总面积10.18%;海拔在500~800米的低山,分布在大丰、明亮、塘红、镇圩、西燕等乡镇,面积30173.3公顷,占总面积16.14%;海拔在250~500米的山丘,分布在乔贤、白圩、三里、西燕、澄泰、巷贤、木山、明亮等乡镇,面积27076.18公顷,占总面积14.48%;海拔在150~250米的丘陵,除镇圩乡和大丰镇外,全县各地皆有分布,面积53526.7公顷,占总面积28.63%;海拔在150米以下的平地,主要分布在白圩、大丰、明亮、巷贤、澄泰、三里、西燕等乡镇,面积57146.67公顷,占总面积30.57%。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含有河流2300.25公顷、水库1574.6公顷、坑塘2397.46公顷,分布于各类地貌中。上林县境内有大明山、凤凰山、狮子岭山、岜仙山等4条较大的山脉,有镇圩、塘红西部、岜独和弄贬一带4片喀斯特峰林区,还有八角山等诸山以及大龙洞等70多个洞岩。
『肆』 海口石山火山群为何能成为国家重要的地质遗迹
海口石山火山群以火山成因的典型性、类型的多样性、形态的优美性、版矿泉的珍稀性,以权及火山生态的完整性而成为国家重要的地质遗迹。80年代初,石山火山口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9月27日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世界旅游日活动的主会场。2004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伍』 石山与土山的优点和缺点
土山是外力堆积形成,如风力堆积、冰川堆积、流水堆积,石山是内力作用形成,褶皱或断层;通常石山高、土山低矮,土山植被与山下植被不会有太大差别,石山要看高度了,几百米到8000多米,情况太复杂了。
『陆』 苗族因划分土山型和石山型地区的依据是什么
苗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50%以上,生活在贵州,其余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地。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一般几家或十几家形成村寨,但主要是和其他民族杂居。苗族居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其地理环境可分土山型和石山型。
苗族语言使用苗语,但多通用汉语。苗族主要从事农业,妇女长于刺绣、蜡染、剪纸。土山型地区的苗族人民以大米为主食,而石山型地区以玉米为主食。老少爱饮酒,每当劳累归来,要喝上几口,以恢复疲劳,感到快慰。待客无酒,以为失礼。苗族人民饮食一般没什么禁忌和限制,讲究实惠。
苗族女装极为绚丽多样,用料、颜色、绣花、款式千姿百态,多达130余种。他们能歌善舞,芦笙舞流传于苗家地区,苗歌通俗易懂,常讲述苗族的历史。苗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有使用西部方言的、有信仰基督教的。
苗族地区大约在东汉末年(公元3世纪)正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从魏晋到隋唐,和汉族接触后,已开始阶级分化,并向封建制度过渡。宋元时期,大部分苗族地区已形成封建领土经济,从明朝起开始向封建地主经济过渡,大约在清朝乾嘉年间,才基本消灭了领主制。解放后,同其他民族联合建立了自治州、县。
苗族人民相传蚩尤是自己的祖先,远古就在黄河边生息。
据研究,屈原为苗族人,现代多产作家沈从文也是苗族人。
湘西苗族妇女缠的头帕最长达3丈余,包裹方式如圆桶形、人字形、粽子形、层台形等。
『柒』 古老石山是什么意思
词目:石山
拼音:shí shān
1. 岩石积成的山。
《诗·周南·卷耳》“陟彼砠矣” 毛 传:“石山戴土曰砠。” 宋 郭熙 《林泉高致·画诀》:“土山戴石,林木瘦耸。石山戴土,林木肥茂。”
2. 传说中的山名。
《山海经·北山经》:“又北三百里,曰 石山 ,多藏金玉。”
3. 状如山石的花纹。
《后汉书·王符传》:“犀象珠玉,虎魄瑇瑁;石山隐饰,金银错镂,穷极丽靡,转相夸咤。” 李贤 注:“山石谓隐起为山石之文也。”
最快回答,望采纳,谢谢
『捌』 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的介绍
海口石山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海口市西南石山镇,距市区仅15公里,西回线高速公路转绿答色长廊可达,绕城高速公路穿过园区。属地堑一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动地质遗迹,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万年)火山喷发活动的休眠火山群之一,具有极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游观赏价值。4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据地质学家考证,琼北火山喷发于新生代早第三纪,最后一次喷发是第四纪全新世,距今约1万3千年前。历经万年沧海,大地变迁,这里还保存了36座环杯锥状火山口地貌遗址,其中马鞍岭火山口海拔222.8米,乃琼北最高峰。
『玖』 海南属于怎样的地质结构
海南岛区域地质特征海南岛地层发育较齐全,从中元古界长城系列新生界第四系,除缺专泥盆系和侏属罗系外,其它地层均有分布。海南地质遗迹主要类型有海蚀地貌、火山活动、矿泉活动、构造剥蚀、岩溶洞及石林、陨石等6类。 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在海南岛留下了许多死火山口。最为典型的是位于琼山市的石山,石山有海拔200多米的双岭,岭上有2个火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