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茅兰沟地质公园怎么样

茅兰沟地质公园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1-02-18 15:22:31

㈠ 茅兰沟森林公园与地质公园离多远

有伊春到复嘉荫的客车,每天从伊制春发车,有7.20、8.10、1.30、3.40的,还有铁力、哈尔滨的车。需要在嘉荫住,早上去茅兰沟,在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到嘉荫票价大约30元。到茅兰沟没有班车,要到旅游公司租车或出租车,41座客车1200元,小型车7座200元.

㈡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多少钱门票

门票80元,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七月份免费参观,嘉荫有茅兰沟,红石水电等

㈢ 家乡的名片作文(我家是嘉荫的)有恐龙地质公园和茅兰沟还有黑龙江。

孩子自己动脑想比什么都好!

㈣ 红星火山地质公园的事件

5月18日,我踏上了去伊春的沃尔沃客车。哈尔滨到伊春的距离不是很远,只有不到400公里(好象是360多公里),可是路不太好走,一路上只有几十公里的高速公路(哈尔滨出了呼兰后,到绥化的一段路),其余的都是国道,还要进绥化、铁力等地的城区,总之,不好走。
说到这,我又不得不比较了,相比之下,黑龙江的公路比辽宁要差得远了。近几年,我和LG去了辽宁的一些地方,开车走了沈阳——抚顺线、沈阳——大连线、沈阳——锦州线、沈阳——四平线,全部都是高速公路,路面也不错,我们五一去锦州时在附近走了一大圈,到了兴城、葫芦岛等不大的城市,都有高速公路连接,下高速很快就可以进入市区,感觉很方便。可是黑龙江的状况要差多了,近几年我差不多走遍了黑龙江的地市,高速公路只有三条,即同江——三亚黑龙江段(同江 ——哈尔滨——双城,其中集贤到同江还没修,是国道),哈尔滨——牡丹江(只修到尚志,再后面就更乱了,有国道,有省级路,甚至乡村路,不过现在正在修)、哈尔滨——大庆,还有一段是佳木斯到鹤岗60公里的高速公里,不过那是鹤岗集团修的。所以算下来,黑龙江连几个主要的城市之间都不能实现高速公路相连,差距不言自明了。当然我对黑龙江高速公路的了解,只是基于我走过的这些,如果有遗漏或差错,请多谅解。
去伊春,短短300多公里的路程跑了五个小时,虽然是大客车要注意安全,但也还是夸张了点。主要原因还是路况不好。哈尔滨去七台河、鸡西,也只是走哈同(哈尔滨——同江)公路,到伊兰后还要走200公里左右的国道。我是去年去的黑河,去的时候没走公路,到了黑河后又从那里去了五大连池,后来又到了北安,从北安回哈尔滨,路程不远,同样走了3个多小时,同样是因为路况不好。
言归正传吧,我是18日晚上6点半到的伊春,LG和两个朋友从鸡西开车过去,路也不好,弯多且不封闭。由于这一次是别人帮着安排的,所以住宿和吃饭就没有太多推荐了。
当晚我们住的是公共事业管理局的招待所,条件一般,晚饭也是在招待所吃的,感觉当地特色的东西不多。19日上午我们去了红星去看杜鹃花,这次出来也是朋友推荐看花才成行的。我们开了两台车,到红星大约走一个小时,到了之后还要往山里走,都是乡间土路了,88公里的路程开了一个半小时,路两边是无边无际的森林,这里就是小兴安岭的一部分了,果然有林海的感觉。这里的杜鹃花也叫达达香,我去井冈山的时候记得那里的杜鹃花叫映山红,五一去秦皇岛祖山的时候也看到杜鹃花(只是不知道小名叫什么),果然这几种杜鹃在颜色和形状上会有所区别。伊春的杜鹃花还有一点出奇,就是它是长在火山岩上的,据说火山岩可能有上亿年了,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久远,不过看到岩石上长出的树和花,也觉得这应该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事。杜鹃花的面积不大也不算小,我们用了一个小时也就基本上走完了,其间都是木板铺的路。照了几张花的照片,供分享。看完花已经到中午12点了,就在公园门口的一家饭店吃了午饭,江鱼还不错,可是等的时间太长了,一直到2点才吃上饭,以至于我们到嘉荫已经是5点多了,没有看成恐龙博物馆。
吃过饭,又用了一个半小时走完那段土路,然后往嘉荫方向走。嘉荫是黑龙江省的一个边境小县,据说县里人口只有2万多(我猜是城区人口吧)。上国道后用一个小时到了嘉荫。嘉荫给我们的感觉太好了。静静的小城,规划得很好,整齐的街道、房子,绿化也很好,在那里接待我们的就是管绿化的,在此也替他宣传宣传,真的很不错。我们住的是财税招待所,离黑龙江不过200米左右的距离,在房间可以看到江,这里的条件应该算很不错了,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小城里。晚上我们去了当地据说是去年才开业的东湖鱼村,饭店环境很好,吃了当天从江里打上来的鱼,还有山野菜,什么广东菜(不要以为是广东的,是当地的一种山野菜,和蕨菜很象)、刺老芽、婆婆丁等,很有特点,味道也不错,唯一感觉遗憾的是都咸。
吃过晚饭,我们沿着江边走了走,江水很静,供休闲的江堤不长,但修得很好。不知道为什么,附近的水都有些红色,类似铁锈的颜色。但可以看出,水质很好,没有污染。LG感慨说嘉荫的建设比鸡西的好多了。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而且我们看到的也不是全部。
由于20日我要返回哈尔滨,LG要返回鸡西,所以我们不得不舍弃了嘉荫很有名的恐龙博物馆。20日一早就奔茅兰沟了。从嘉荫出来往伊春方向走,大约走40公里,从一个叫乌云的地方下道,走了一个小时的土道,到了茅兰沟。这里是国家地质公园,我们来的时候比较早(七八月份是人最多的时候),而且听陪我们的人说,这里被个人承包了,从去年开始收费,所以当地人很少来了。
可能因为人少,我们的车被准许开进去,停在里面的一个停车场。停车场旁边有一个角度大约能达到80度的铁楼梯,当然两边都有铁链。楼梯有几十米高吧,一位陪我们的大姐没敢下,当然看着是挺吓人的,不过有铁链还算安全。这座垂直的楼梯对面是山,但在山前有两块高耸的大石头,几乎的楼梯一样高,平地拔起,而且石头上还有树和花,神奇吧。下到底下,就是水了,过了一座浮桥,往右走是瀑布,往左走是植物园方向。这里的地方并不太大(我们只走到植物园的牌子那就往回返了,如果植物园里面也不很大的话,那我的结论是成立的),我们先去了瀑布,虽然现在是五月,黑龙江省还处于枯水期,但瀑布比较壮观,着实令近几年很少看到象样的水的我们激动了一把。
这里有两大特色,一是桥多,虽然地方不大,可是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桥。有浮桥、独木桥、石头桥,各有特色,既可观景,又可娱乐。二是植物种类多,各种山野菜这里都有,摆到饭店桌上的广东菜这里到处都是,我们后悔没带个袋子好摘点回去。还有很多种中药材,什么接骨木、五味子等等(我的记性实在不好,忘了十之八九了),再有当然就是树了。
由于赶时间的缘故,我们在这里停留了2个小时,出来后在大门口照了相就上路返回伊春了。
这次的旅游时间有点紧,因为我们原来没打算去嘉荫的,是到了伊春,听说这个季节茅兰沟比五营国家公园好玩才临时决定到嘉荫和茅兰沟去,去了之后真是庆幸,两个都是好地方,很值得再去的,而且是需要慢慢品味的地方。

㈤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怎么样

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介绍及其推荐景点如下: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嘉荫县向阳乡辖区,距县城76公里。西、南与乌伊岭前卫农场相接,北与乌云镇连接壤,东临黑龙江。整个森林公园面积60平方公里。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于一身,是旅游、度假、科考、攀岩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风景区有茅兰瀑布、黑龙潭、仙女池、太子峰、熊头峰、鸽子峰、石头人、石婆、镇潭石、丹凤泉。茅兰沟是伊春市最为壮观的奇特石林群自然景观。被誉为黑龙江的“九寨沟”。
仙女池断裂

断裂走向北北西,两侧岩石中原生节理面发生位移,移动距离2m左右。仙女池便形成在茅兰沟断裂与仙女池断裂的交汇部位,岩石易于破碎而积水成池。

窝集安嘎

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其传统民居"仙人柱"也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为"木杆屋子",是用木杆和桦树皮或兽皮搭盖而成的简易房屋。它类似于美洲印第安人的庐帐住所,容易拆盖,适于游猎生活,"仙人柱"内的摆设非常简单,除了睡铺之外,都是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

石老妪
位于茅兰河中游266.5高地半山腰半身处有一尊由数块天然巨石叠合而成的半身人像,其头、颈、躯干十分分明,如人工雕琢一般,惟妙惟肖。半身人像约高40m,面积为35m²,最大周长为12m。石老妪的主体有三块岩石组成,分别构成了老妪的头部、身体及下部,岩石四组方向的节理面经球状风化后形成了圆滑的身体曲线及形象的头部轮廓;同时,顶部岩石上分布的两块由暗色矿务形成的析离体易于风化和冲蚀,形成了两处凹坑。
野鸽峰
位于茅兰河中游,茅兰沟两岸高深的峡谷之间。相对高度110米。峰上驻有上百只野鸽,四季不离。它们时尔环绕峰顶盘旋,哨音回响在碧野蓝天,时尔滑翔于深谷溪涧,成群结队觅食狂欢。人们羡慕野鸽的浪漫豪放,在亭中题写下这样的诗句"香巢偏向奇峰筑,秀水只沿深壑流"。

㈥ 茅兰沟好玩吗嘉荫茅兰沟怎么样

风景区有茅兰瀑布、黑龙潭、仙女池、太子峰、熊头峰、三阶潭、野鸽峰、石头人、石婆、镇潭石、丹凤泉等30多个景点。

㈦ 嘉荫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导游词

大家好!首先诚挚的欢迎您来到界江之城、恐龙之乡——嘉荫,请允许我代表8万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江城人民向您献上最诚挚的祝福。(自我介绍) 您在这里每消费一分钱,就是为我的家乡经济建设给予的一份支持,请允许我用我们当地特有的五小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语”向您问候“阿不嘎腊”,献上龙乡人民吉祥如意的祝福。
朋友们,这就是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茅兰沟景区位于我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北麓,嘉荫县向阳乡辖区,距县城76公里。西、南与乌伊岭前卫农场相接,北与乌云镇连接壤,东临黑龙江。整个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它集山奇、水秀、林茂、潭幽、瀑美于一身,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省级地质公园于一体,是旅游、度假、科考、攀岩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茅兰沟是黄河以北、黑龙江以南为数不多,经地壳变迁后形成的集所有山水美景于一体的构造深谷。
茅兰沟景区精华部分即核心景观区为茅兰峡谷,是由地壳变迁形成的构造峡谷,呈西—东北方向延伸,长约2公里,发源于五子旗大岗的茅兰河流经峡谷,谷内涧深林茂,云溪环绕,峰石峭立,壁崖陡峭,水流湍急。景色幽深而壮观。茅兰沟风景区建于1992年,原名“猫狼沟”,因这里涧深林茂,常有狼虫虎豹出没而得名,后因这里风景优美以及取“猫狼”谐音,更名为“茅兰沟”。这里一年四季不失姝容,是我省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瑰宝。2001年11月茅兰沟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3年3月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11月被批准为AA级旅游景区,2005年9月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2006年12月被批准为AAA级旅游景区。
茅兰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小兴安岭山脉的五子棋大岗和茅兰沟河构成公园的主要地貌。公园大多为漫岗丘陵区,少部为砂软质河谷平原,最低处为茅兰沟河下游“镇潭石”处,海拔96米,平均海拔250米左右。园区内形成少量的孤峰,如“野鸽峰”、“石老妪”等。
区内主要河流为茅兰沟河,在区内长16.2公里,发源于公园西部小兴安岭山脉的五子棋大岗,呈西南---东北向延伸流入黑龙江。受地势影响,形成跌水而发育成众多瀑布和深潭。茅兰沟是以印支期花岗岩构造峰林地貌和第四纪冰缘地貌、新构造崩塌地貌为代表的地质地貌综合体,是目前小兴安岭发现唯一一处类型最齐全、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的花岗岩峡谷地质遗迹,也是印支期花岗
岩形成构造峡谷地质遗迹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印支期花岗岩构造剥蚀作用、第四纪冰缘作用新构造运动及区域地质环境演化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印支期花岗岩形成构造峡谷地质遗迹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
(植物园)
现在我们来到了茅兰沟第一处景观——植物园区,植物园线路总长1460米。这里是一座天然的野生植物园,森林覆盖率为98%,这里原始植被保护完好,土层较厚,以典型的地带型土壤——暗棕壤为主,森林物种群落、多样,稳定,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生态科普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茅兰沟植物区系属长白植物区系,但由于受其它区系的影响,成分比较复杂。据不完全统计,园内共有高等植物103科512种,其中苔藓植物12科19种,蕨类植物6科15种,裸子植物1科6种,被子植物84科472种。园内挺拔的苍松翠柏,婷婷玉立的白桦树,鲜花锦簇的奇花异草,功效奇特的药用植物,享誉中外的山特产品,独具特色的雕木小品,各种罕见的名贵树木,使植物园成为小兴安岭植物群落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示了我县丰厚的植物资源。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走在植物园崎岖的山路上,这里清静幽雅,空气清新。可以让您感受到大自然向人类赐予的无比绚丽、充满想象的美。置身于林海的怀抱,脚下踩着柔软的泥土,聆听着溪水与鸟鸣的交响,这份惬意就是您不枉此行的见证。
茅兰沟森林资源丰富,林木品种较多。有三大珍贵阔叶林黄菠萝、胡桃楸、水曲柳。还有山槐等珍贵树种,其它树种如杨树、柞树、白松、云杉、椴树等也有较大分布。树龄最长的有300年,胸径达70多厘米,树高可达25米左右;野生药材有黄花、五味子、党参、刺五加、苍术、柴胡等50余药材;山野果类有葡萄、都柿、山梨、山丁子、稠李子、猕猴桃、山核桃等20多种;食用菌类有蘑菇、猴头、木耳、灵芝等。另外,还有蕨菜、薇菜、黄瓜香、刺嫩芽等几十种山野菜。
本区是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主要野生动物有:驼鹿、野猪、狍子、灰鼠、黄鼬等几十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鹳、黑鹳、细嘴松鸡三种。其它如:黄鹂、灰惊鸟、沙半鸡、小杜鹃等20多种。还有常年栖息在野鸽峰上成群的野鸽。
让我们在行进中认真欣赏这里的丰富的树种和奇树,尽情的吮吸大森林中富含负氧离子的新鲜空气。(朋友们请看:这是一棵普通的杨树,但这看似很平常的树却有它的不平常之处,由于受地理位置、太阳辐射、大气环境的影响,这里有着四季分明的气温差异。早春低温多雨,暮春少雨干旱;夏季温和潮湿;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干燥严寒。这种气候差异使附近的百姓稍不小心,就有冻坏手脚的现象发生,这时人们就会到这里寻找根治冻疮的灵药,这种被人们称为灵药的植物就生长在这种树的树冠上。它叫“冻青”,是冬天寄生在杨树上面的一种植物。冻青的果是红色的,很甜,据说吃多了会造成小肠粘连,冻青的茎叶是绿色
的,天气越冷它越绿,用它熬出来的水是很好的治疗冻疮的药物,只是采集非常麻烦,因为它生长在树的高处。每当严冬季节,光秃秃的树干上长出一束或几束冻青,翠绿的叶子、红艳艳的果实,如盛开着朵朵鲜花,在白雪的映衬下,绚丽多姿、格外耀眼。那可是茅兰沟冬天一道靓丽的风景。但这道靓丽的风景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有机会饱览。如果您有兴趣,就请在冬季来此吧,相信这遍谷的玉叶琼枝傲雪凌霜会让您感受到大自然赐予您的另一种风韵和美丽。)(水荷花、铁线、黄菠萝)
(水冬瓜)我们再来看这棵造型奇特的树,它的学名叫“毛赤杨”,俗名“水冬瓜”或“水冬瓜赤杨”,桦木科、赤杨属。本是同根生的一棵树,却因志向不专一而选择了两种发展方向。从树型来看,由主体分离出来的这株,在刚刚离开主体时,曾经有过旺盛的长势,但由于走过一段弯路,在大量能量释放之后,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所以身体有些单薄 。而另一株却永远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鼓励同伴努力前进。
这种树作用可大了,它不但冠形好,果皮和树皮可以提取染料,栲胶,制作黑火药,木炭的最佳原材料哪!木材可以做乐器、家具,为护岸和绿化树种,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五仙扬手) 这棵树为“五仙杨首”,为什么叫五仙哪?故事还得从茅兰秀色说起,据传有五个仙人骑五色羊并驮有五谷周游列国,飘然来到茅兰谷地,看到这里秀色迷人,便落在山坡上,每人手里各撒一谷于山岭谷地,五仙人即变成一丛毛赤杨树,扎根于此。所以说,后来的茅兰沟遍地青绿,种出的粮食也粒饱棵大,人们把粮食都叫五谷杂粮哪,奉为祭祀天地的神物,有用五谷杂粮在节日
这棵“摆肘树”冠形多奇巧,它也是一棵带有浓郁色彩的情感树,为什么它有情感呢?就是因为男女伴侣只要坐在此树上,就可一心一意,同心同愿,决不会胳膊肘往外扭!
(山里人家)
这里大家看到的是“山里人家”的居宅,所谓山里人家得追溯到很早以前先辈们闯关东的年代,我们都看过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吧,说的就是他们,东北地大物博,吸引了很多关内百姓,所以其祖籍多来自山东与河北两地,那时交通十分不便,肩挑人扛,带有家眷步行千里,奔向这里。走到那里就旧地取材,搭起“马架子”,以避风雨,慢慢便形成了山里人家。但最早的雏形是这个样子的。那我们看见这个木屋离地面约一米左右,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呵呵对,是为了防潮通风,有的时候也起到防范野物袭扰的危险,那这边有个粮囤,我们东北人啊叫他苞米篓子,把粮食啊放在这里,他也是离地面有一段距离,为的就是防止田鼠糟蹋粮食。这里展示了古老的山里人家居住生活的环境建筑,山里人很早以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狩猎、耕种、采山、伐木而生存的。 供奉或祀日进行驱魔净宅的呢!
那么我们说了这是由一群闯关东的人留下的房舍建筑,那什么叫闯关东啊,为什么要闯关东啊,那下面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历史背景,19世纪,也就是清末明初时,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到了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枫叶树、五角枫)(胡桃楸猴脸、暴马丁香:花做茶,止咳、杆做茶桶无味)
(四世同堂)
这四棵大青杨树粗细分明,模样还相近,如同四世同堂生活在一起,呈现出美满和谐的家庭气氛。给人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那朋友们,找找这祖孙四代谁是太爷爷啊~(游客互动)。
(白桦、山衿子、榛子:杆做豆角架,没用)
(二指禅)下面请继续前行领略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二指禅”树就是大家常说的“核桃楸”树,它的学名为“胡桃楸”树,它材质坚硬,纹理通直,耐腐朽,是制造船舨和运动器械,乐器的重要材料。果实和叶茎都是入药的佳品,果核还是制作艺术品的原材料哪!这“二指禅”树叶茂茎壮,给人们以美好的祝福。
(窝集安嘎)
有的朋友已经被前面的小木房吸引了,我们都过去看一看吧!了解鄂族风情的人都知道这是鄂伦春族的“仙人柱”(“斜仁住”)。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其传统民居“仙人柱”也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为“木杆屋子”,是用木杆和桦树皮或兽皮搭盖而成的简易房屋。它类似于美洲印第安人的庐帐住所,容易拆盖,适于游猎生活,“仙人柱”内的摆设非常简单,除了睡铺之外,都是必要的生活和生产用品。
解放前,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一带,从事单一的狩猎生产。落后的生产方式、严酷的自然环境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压迫,鄂伦春族人口锐减,但嘉荫县居住的鄂伦春族人口数所占比例却较大,主要集中在乌拉嘎镇的胜利村。鄂伦春族是典型的森林民族,世代游猎,他们居住的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过去几乎所有的鄂伦春人都从事狩猎、采集和捕鱼生产,鄂伦春人吃的、住的、用的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他们凭借这一天然优势,靠一杆枪、一匹马、一条狗穿梭在深山密林间,形成了他们具有鲜明色彩的山林文化。鄂伦春人对老人非常尊重,在老人面前毕恭毕敬,同老年人说话和蔼温顺,呼唤老年人
要使用尊称,绝对禁止晚辈直接称呼老人的名字。喝酒时,老年人先喝,吃肉时,长者先动刀,走路时,老年人在前。在出猎中遇见长者或长辈亲友,相距老远就要下马,牵着马迎上去,首先要向老人请安、问好。老人一般要回问,当长者说:“上马吧”年轻人才驰马而去。
这里是鄂伦春人游猎居住地“窝集安嘎”,也就是说游猎时暂居住“窝蓬”,鄂伦春人把窝集为小杆竖起的架子,安嘎为棚子的意思,在这里可避风雨。这挂在树上的桦树篓,就是放她们小孩的工具。每当出去狩猎或采山时,女人便把孩子放在篓中,挂在树上,以防动物袭击。
鄂伦春族的忌讳也很多,多数是对打猎和妇女的,在打貂皮时,禁止烧长木头,不然山貂和黄鼠狼会走的很远,烧短木头走不远,就会进洞,出去狩猎时禁忌在火上浇水,浇水会触犯火神,打不到野兽,上山禁止互相吵闹、打架、大声呼叫,这样打猎会吓跑动物和不顺利。不打正在交配中的野兽,尽量避开它们视线,否则就会打不到其它野兽。打到第一只鹿、野猪等大动物,必须先要祭祗当地山神,否则人会得病或打不到猎物,大的野兽,心脏和舌头,老百姓所说的“灯笼挂”必须连在一起,煮熟后才能割断,否则对打猎不利。
鄂伦春人是好客的,无论本民族的人,还是外民族的人,都是先将来人让到“仙人柱”里,点烟倒茶,并用丰盛的兽肉和好酒款待。鄂伦春人对节日非常重视,准备完大量的兽肉和烧酒后,把“仙人柱”打扫得干干净净,无论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并进行娱乐活动,摔跤、射箭、赛马、射击、玩牌、下棋是比较普遍的项目。入夜,熊熊的篝火在林间燃烧起来,青年男女们载歌载舞,人们在优美欢快的旋律中,尽情抒发着对狩猎丰收的欢乐,对甜蜜爱情的赞颂。鄂伦春人的实用装饰艺术别具风格,特别是桦皮制品上的图案,堪称一绝。桦树皮在我们这里遍地皆是,心灵手巧的鄂伦春人用桦皮制成桦皮箱、摇篮、饭盒、烟盆、嫁妆盒等,妇女们则在精巧的制品上雕刻美丽的图案、花纹,并就地取材涂上各种颜色,以供欣赏。 鄂伦春人的刺绣艺术,主要表现在皮革制品上,讲究对称,制作精美,使人爱不释手。鄂伦春人的服饰做工精细,美观保暖,尤其是服饰上的图案,有的如湛蓝天空的朵朵白云,有的如密林深处娇柔的鲜花。这些生活用品则表现了鄂伦春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家有余钱)
大家看到这棵树是“家有余钱”树,看见这两个像大钱是的树桩了吧,山里人都说家榆家余,家家有余,也是大家信仰崇拜的图腾树,很多人都在此树下求得升官发财。越过越富有余钱哪!那哪位朋友要是在这合影留念,尤其是在这啊那你可真就是掉钱眼里了呢哈哈。
(拐肘赤杨)也叫“摆肘树”,这棵“摆肘树”冠形多奇巧,它也是一棵带有浓郁色彩的情感树,为什么它有情感呢?就是因为男女伴侣或是合作伙伴只要坐在此树上,就可一心一意,同心同愿,决不会胳膊肘往外扭!

㈧ 自己一个人去旅游,从汤旺河到茅兰沟怎么坐车去

从汤旺河坐大客车到嘉荫,在从嘉荫到茅兰沟,没有直接到的车,茅兰沟风景区位于嘉荫县城西67公里处。

㈨ 伊春两日游怎么安排一定要玩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和汤旺河区

这时间太仓促了~

DAY 1:直达五营 早上乘车去森林公园 有许多拼车的 价位在10-15每位
买票进园内 坐观光车游览 下午容左右出园
坐车去汤旺河 时间应该在6点左右 吃饭休息
DAY 2:早起去石林观光 游玩 大约下午结束
坐车回伊春 游览下伊春市里的木雕园 南山公园
晚上坐晚车离开

㈩ 我在哈尔滨去茅兰沟怎么走

哈尔滨—富锦—洪河湿地—抚远—乌苏镇(英雄东方第一哨)—抚远—八岔(赫哲族风专情)—街津口(赫哲族民俗文化属)—三江口—同江—富锦—绥滨—名山(口岸)—太平沟古镇(慈禧行宫)—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