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油层对比可获得的主要地质图件有哪些各种图件的作用是什么
『壹』 一个标准地质图件包括哪些内容
1、内容:主图 图例 柱状图 剖面图(一般两条) 责任表。
2、地质信息:
主图:地版层(当权然需要填色)、断层(一般使用红色笔)、褶皱、区域的地貌需要一些(例如陡坎、房屋、铁路、公路等)当然一些文字性标志也需要的(例如什么山、什么坝、填色的部分是哪个地层等)
图例:每种地层对应一种颜色,整体来说都有规定的颜色;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志,断层,陡坎等。
柱状图:地区的柱状图反应了该区域的所有地层,包括其地层厚度,岩性特征和化石,矿藏资源,沉积环境等
剖面图:在地图上选择一个能够反应地层和构造运动的一条线,绘制其剖面图,当然其中有些部分在主图上面看不出来,但是需要根据主图和柱状图等信息推测出来,如复杂褶皱、覆盖的地层。
责任表:这个就简单了,内容有单位 、图名、比例尺、编号、制图人、日期、数据来源等。
这些信息在绘制地质图的时候都会有相关的规定。例如图的放置的地方,占用大小等都有规定。而绘制这些提交的还包括你的原始数据,参考的资料等。
『贰』 矿山常用的地质图件有哪些
主要:
1:5万 1:1万 1:5000 1:2000地质图 地形图 矿产分布图 工程部署图 厂区规划建设图
『叁』 矿山地质形成采场地质图件有哪些图
一、矿区地形地质图:地形地质图是反映矿区地形及地质情况的图件,它是在地形图上,用不同的颜色、花纹符号,把地表上各种地质体按比例尺缩小并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的一种图件。地形地质图是研究矿床赋存条件、成矿规律、合理布置生产勘探工程、进行矿山设计建设或技术改造、开拓延伸设计,编制矿山远景规划所必须的图件。
二、矿床地质横剖面图:矿床地质横剖面图是垂直矿体或主要构造走向切割,并反应其沿倾向方向的变化情况及地质特征的图件,矿山最常用的横剖面图是勘探线横剖面图,它是反映矿区地质全貌、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矿体出露及埋藏情况、矿体厚度和品位沿倾向变化规律的重要图件,是绘制水平地质断面图和投影图、矿层底板等高线图的重要依据,是储量计算、矿山设计与生产的必用图件。
三、矿床地质纵剖面图:矿床地质纵剖面图是沿体平均走向切割,用以了解矿床沿走向延长及延深变化情况及其成矿地质条件的图件。
四、矿体投影图:矿体投影图是一个投影面上,表示矿体总的分布轮廓及各级储量范围的图件。当矿体总倾角大于60°时,一般采用垂直纵投影图,小于60°则采用水平投影图。60°~45°之间,为某种需要也可采用倾斜投影图。它是进行储量计算。编制采掘计划和远景规划的基础图件。矿山设计时,各种开拓系统要投影在此图上,矿山生产中,常用该图编制采掘计划。
五、开采阶段地质平面图:开采阶段地质平面图是表示矿体、围岩、构造、矿石质量等在某一标高水平上地质特征及变化的图件,是地下开采编制生产勘探设计、采掘技术计划、确定开采顺序、布置开采块段的重要依据。
六、开采平盘地质平面图:是表现露天开采平盘的矿床矿化情况、分布规律、产状构造、围岩条件及岩石类型等地质现象的平面图件。它是编制采掘计划、计算地质储量的重要依据。
七、等值线图:用一系列的等值曲线分别表明矿体各种地质特征的图件。具体可有:矿体顶(底)板等高线图,矿石品位等值线图,矿体等厚线图等。
『肆』 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图的基本类型
(1)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重塑地质发展历史、研究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地层划分是根据地层的岩石、生物化石、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特征,把地层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地层单位,借以表示地层的相对顺序或相对年代关系等。现代地层学主张地层划分的多重性,认为岩层有多少种能够用以作为划分地层的依据,地层就有多少种划分方法,一种特征的改变并不一定与另一种特征的改变相一致。就某一具体研究对象而言,不可能也不需要使用所有的各类地层划分,而是按实际可能或为某一应用目的而采用相应的划分系统。目前最常用的地层划分系统有三类:①根据岩层的岩石特征划分成群、组、段、层四级单位的岩石地层学;②根据岩层所含的化石或化石组合内容将含化石部分的岩层划分成各种生物带的生物地层学;③根据推论或解释的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宙、代、纪、世、期、时)划分成宇、界、系、统、阶、时间带的年代地层学。只有年代地层单位才有固定一致的时间含义,其他各类地层单位可以是穿时的,或与同时面呈斜交关系。年代地层单位是依据属性划分的,它属于认识范畴,是可变的。前两类的划分依据都是岩层客观存在的特征,它不依人的认识变化而变化。但化石内容需要一个积累过程也具偶然性或机遇,而对于化石的详细研究又并非一般地质工作者尤其是在野外所能做到的。因此,只有岩石地层划分是地层研究的第一程序。另一方面,作为第一性的客观地质实体,它又具有永久性,是不能用其他概念来限定或修改的。
在大、中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组的划分与其界线的选择对填图质量有重要作用。应该正确地理解组的含义,掌握建组条件。地层规范中规定:“组的重要涵义在于具有岩相、岩性和变质程度的统一性。组或由一种岩石所构成,或包括一种主要岩石而兼有重复的夹层,或又两、三种岩石反复重叠所构成,还可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他单纯的组相区别。”海相地层的组常为一个相的简单岩性组合,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岩性比较复杂,常由相邻的几个相合并而成。组必须有一定的横向稳定性和一定的厚度。一般条件下,组的分布范围不应小于三级地层分区的范围,厚度不应小于50 m。但对具有特殊的构造岩相意义的岩层建组可不受此限。组的界线一般是岩性、岩相、沉积旋回或侵蚀间断的界线,应具有明显的识别标志。化石并不是建组的必要条件,但显生宙地层都有自己的化石组合甚至建立了化石带。若单有化石界线,而岩性无明显差别,则无建组的必要。群是最大的地方性单位,通常相当于包括不同相的大的沉积旋回,岩性组合复杂,厚度很大。段是比组更低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它可以是组内单一岩性、单一岩相的分离体,也可以是组内岩性组合差异的再划分,它不一定要求相当的横向稳定性。不要求一定的化石内容。
(2)地层对比是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与国内外标准剖面比较,确定地层在地质年代表中的位置;另一方面是测区各相应层位的对比,以确定填图单位的地质界线、相邻图幅间界线的等时性,以及地层的发育规律。生物地层单位对比借助于标准化石、生物群或化石组合进行,也可利用生物的种系演化或生物演化方向,以及利用古生态资料对同时异相地层进行对比。为此,在野外必须进行系统的化石采集与生态观察。岩石地层单位对此可利用岩性特征、标志层、沉积韵律、重矿物、微量元素、古地磁及物探测井等资料。因此,在实测地层剖面工作中,需进行大量标本和样品采集工作。
(3)在现代地层学理论指导下,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地质图,即组图和系图。组图以岩石地层单位的组为制图基本单位(如黄泥岗组、砚瓦山组等)。它是地表岩石组分及其几何关系的直接反映,是地质历史和构造环境演化的真实记录。它能促进遥感资料、地球物理资料与地质研究的结合,适用于大比例尺(<1∶10万)的地质填图。组图可作为岩性分布图使用,具有更广泛的服务领域。系图是以根据生物演化相对顺序建立的年代地层单位“系”为基础填制的。适用于小比例尺(1∶100万)地质调查,供大范围地质构造理论分析使用。
组图是客观的实际地质体的直接反映,它可以在野外进行实测,其界线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可直接利用遥感资料填图。而系图所表示的地质年代是根据古生物等多方面资料经室内分析鉴定推论而来的。由于受不同时期资料积累程度和个人认识差异的限制,地质年代界线经常有较大的变动。系图不适合野外直接填图,在无直观标志的位置寻找年代地层界线要花费很大力气甚至无法弄清。由此可见,组图应是地质调查的基本图件。在组图的基础上,可编制不同年代的系图。
『伍』 地质图件问题
20分?
『陆』 基础地质图件
( 一) 遥感地质图
地层: 编图最小图斑面积 2 mm ×2 mm。
新构造断裂: 编图最内小长度 10 mm。
其他断裂: 编图最小长度 10 mm。
对具有重要意容义但规模小于编图原精度规定的最小图斑的可适当夸大表示。
( 二) 地貌类型图
地貌单元: 编图最小图斑面积 2 mm ×2 mm。
新构造断裂: 编图最小长度 10 mm。
其他断裂: 编图最小长度 10 mm。
对规模小于编图原则规定的最小图斑的可适当夸大表示。
『柒』 主要图件
本“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图、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地下水潜力分区图、地下水质量分区图、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水化学图等图件。根据图件性质不同,可归类为基础性图件、应用性图件。其中基础性图件又可分为综合性基础图件、分析性基础图件。
5.1.2.1 综合性基础图件
5.1.2.1.1 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主要反映地下水含水岩组类型和富水性。各工作区要求分别绘制潜水水文地质图、承压水水文地质图。在大型平原、沉积盆地,承压水具有多个含水岩组的区域,要求按含水岩组分组进行编图。
包括如下图件:
A.潜水水文地质图;
B.第Ⅰ承压含水岩组水文地质图;
C.第Ⅱ承压含水岩组水文地质图;
………………
5.1.2.1.2 典型水文地质剖面图
典型水文地质剖面是对水文地质图的补充和完善,是地下水系统划分的重要依据,要求充分利用搜集到的和本项目施工的钻孔资料,用综合剖面和平原(盆地)立体剖面反映含水层空间分布及各类水文地质构造;剖面以贯穿全区为宜,必要时可选择局部地区有代表性剖面。
5.1.2.1.3 地下水资源图
地下水资源图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成果图件,地下水资源图件的编制,要求应用地下水系统的观点,以反映地下水天然资源与开采资源为主。
主要内容包括:
地下水系统空间分布;
地下水天然补给模数分区;
地下水天然资源数量及开采资源量变化。
地下水资源量变化年代划分: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000年至今4个时段(研究程度低的地区,可适当减少)。
5.1.2.2 分析性基础图件
5.1.2.2.1 地下水类型图件
A.潜水地下水类型划分图(依据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含水岩层性质及结构);
B.承压水地下水类型划分图(依据地下水赋存状态和含水岩层性质及结构);
C.地下水温度分布图。
5.1.2.2.2 地下水埋藏条件图件
A.潜水水位埋深及标高等值线图;
B.潜水含水岩组厚度分区图;
C.潜水含水岩组岩性分区图;
D.潜水含水岩组底板等值线图;
E.承压水水头埋深及标高等值线图;
F.承压含水岩组顶板标高等值线图;
G.承压含水岩组底板标高等值线图;
H.承压含水岩组厚度分区图;
I.承压含水岩组岩性分区图;
J.下伏有供水意义的碳酸盐岩、碎屑岩类含水岩组分布图。
5.1.2.2.3 水文地质参数系列图件
A.渗透系数(K)分区图;
B.降水入渗系数(a)分区图;
C.给水度(μ)分区图;
D.渠灌入渗及井灌回归系数(β)图;
E.弹性释水系数(μe)分布图;
F.侧向边界流量图。
5.1.2.2.4 地下水TDS及咸水分布图件
A.潜水地下水TDS分布图;
B.承压地下水TDS分布图;
C.咸水顶板标高等值线图;
D.咸水底板标高等值线图;
E.咸水厚度分布图;
F.咸水、微咸水开发利用图。
5.1.2.2.5 地下水水化学图
A.潜水地下水水化学图;
B.承压地下水水化学图。
5.1.2.2.6 环境地质图
A.环境地质图。
5.1.2.2.7 地下水脆弱性要素图件
A.地下水位埋深等值线图;
B.净补给量等值线图;
C.含水层介质类型图;
D.土壤介质类型图;
E.渗流区介质类型图;
F.地形坡度等值线图;
G.含水层渗透系数等值线图。
5.1.2.2.8 地下水原生及污染组分分布图件
地下水原生及污染组分图
5.1.2.2.9 实际材料图
重点反映“项目”实施的野外调查工作内容。
5.1.2.2.10 基岩构造图
重点体现断层、褶皱、基岩面构造。
5.1.2.2.11 冻土分布及其他图件
A.多年冻土厚度等值线图;
B.多年冻土厚度上限、下限分布图;
C.冰川、雪被、地下河分布图;
D.黄土厚度等值线图;
E.构造断裂、火山口分布图。
5.1.2.3 应用性图件
5.1.2.3.1 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
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是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的成果图件,主要反映地下水质量分区状况。编图时依据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GB14848—93),按综合评价分值进行地下水质量分区。
包括如下图件:
A.潜水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
B.承压地下水资源质量分区图。
5.1.2.3.2 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
地下水脆弱性图是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成果图件,主要反映地下水脆弱性分区状况。
5.1.2.3.3 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
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区图是地下水潜力评价的成果图件,主要反映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利用现状条件下,不同分区的潜在供水能力。图面主要用综合潜力模数、潜力系数表示。
5.1.2.3.4 地下水开发利用图
地下水开发利用图主要反映目前开采状态下,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图面主要用地下水开采模数(单位面积开采量)、地下水开采强度(开采量/开采资源,百分数)和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等要素表示。
包括如下图件:
A.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图;
B.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区划图。
5.1.2.3.5 地下水调蓄空间分布图
主要反映地下水调蓄空间和调蓄空间靶区的分布状况。
『捌』 矿井地质基本图件有哪些
看看这个吧
http://wenku..com/view/f006c6020740be1e650e9a0d.html
『玖』 主要地质图件
6.1.1 预查与普查工作
地质图件及比例尺可视具体情况确定。
6.1.2 详查与勘探工作
矿床地形地质回图:石答灰岩、白云岩矿地质填图比例尺一般(1∶2 000),粘土质原料、硅质原料矿地质填图比例尺一般(1∶1 000)~(1∶2 000)。
勘探线剖面图:比例尺(1∶500)~(1∶1 000)。
地形底图、地质图、剖面图及资源/储量估算图件的内容和精度要求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
『拾』 关于绘制地质图件的书有哪些
Mapgis软件,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