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白莲洞是什么地质地貌
Ⅰ 广西柳州主要风景点有什么多
柳州古八景:
1.罗池夜月(古八景):在柳侯公园,罗池月夜是柳州最有名的景色之一。公元822年,柳州人为了纪念柳宗元在罗池旁修建了一座罗池庙(后改名为柳侯祠)及柳宗元衣冠墓。明月下的罗池犹如梦幻般的世界,在池畔赏月吟诗,更是老柳州人中秋之夜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2.驾鹤晴岚(古八景):在驾鹤路上,驾鹤晴岚中的驾鹤山现在称为半山。历史上驾鹤山曾有千树桃林,有小桃源之称。久雨初晴时,遥望此山,仿佛一只黄鹤,独自延颈柳江。而每逢晴日,鹤又灵动欲飞。南宋初期相继被贬到柳州的前宰相吴敏、王安中、汪伯彦在此创建了驾鹤书院。
3.东台返照(古八景):东台山在今柳东,东临蟠龙双塔,西临柳江。据《柳州县志》记载:“东台山在城东,其一崖面江,相传有龙须常浮水面,又名龙须崖。”至今仍见崖壁内陷处,藤蔓攀岩,根须漂浮水面。今日东台山与蟠龙公园连成一体,登蟠龙双塔的游客在晴日傍晚,可以观赏到东台黄昏绮丽的景致。
4.南潭鱼跃(古八景):南潭即小龙潭,位于柳江南岸,它西靠鱼峰山,东连马鞍山,潭水澄碧,象嵌在两山之间的一块碧玉。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其:“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由潭东望去,石鱼跃立水面,翘首蓝天,生机盎然。
5.天马腾空(古八景):天马腾空中的“天马”指的是小龙潭之东的马鞍山。此山奇峰雄峙,形似马鞍,海拔270米,为市内最高峰,山上名胜古迹很多。相传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曾在马鞍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
6.鹅山飞瀑(古八景):这一处景致如今只有从古书中才能得知详情,宋代大将军刘洪道因被岳飞风波亭冤狱株连,贬于柳州,写下《观鹅山飞瀑》:“探奇不畏险,拨雾上高岑。放眼观飞瀑,枕流听素琴。”为鹅山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7.龙壁回澜(古八景):龙壁山位于市郊油榨村对岸,因其怪石突兀有致,呈龙型纹路,恰似龙的鳞甲而得名。柳宗元曾在此采石为砚,送给友人刘禹锡,后又亲自到龙壁山采石制成琴赠给好友卫次公。
8.笔峰耸立(古八景):笔峰耸翠位于市郊西鹅乡南岗山脉。在市郊的群峰之中,文笔为最高峰,海拔419米,底部直径约500米,峰顶仅能容两三人立足,山尖下圆,形似笔冠。相传太白金星邀请各路文曲星携笔带纸来此写诗作画。仙笔放在哪里,那里的青石裂成笔架。
柳州市新八景:
1.旋宫星海(新八景):柳州“工贸大厦”三十层“旋宫星海”旋转厅是柳州新八景之一。乘电梯直上旋转厅,不仅可享用咖啡、茶水、美点,而且还可俯视整个柳州市貌,“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柳州山水美景尽收眼底。尤其是夜晚在此欣赏万家星海的柳州夜景,更能深深地领略龙城的另一番韵味。
2.彩泉清韵(新八景):柳州市人民广场,位于河北市中心,占地7.6公顷。现在的广场气势越发的雄伟,其音乐喷泉更是融合了各种高科技的设计理念,造型气势恢弘,富于现代气息,而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激昂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多姿多彩的喷泉编织成一幅五彩缤纷的景色“彩泉清韵”。
3.柳堤环翠(新八景):“曲似九回肠”的柳江,绕山穿谷从西北而来,穿越市中心将全市分为南北两部分。河堤两岸,垂柳翠蔓,参差披拂,江水迂绕,江边桃红绿柳,花香四季。江南岸利用沿江大量的天然奇石作景,建造有仿古亭台,彩色喷泉、花台、雕塑等,并大量种植了亚热带植物和草皮,方便市民观赏休憩,“柳堤环翠”确实名不虚传。2004年政府投资扩建后的柳堤,分上、下两层,有亲水平台、观光叠石等景观,环境优美,怡人。
4.玉带垂虹(新八景):蜿蜒的柳江自城西北而来,穿越市中心,把市区分为南北两块,将北岸城区织成“U”字形的一带洁白玉带,似“龙城玉带”,每当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漫天霞光晒满江面,此时的柳江就像一条瑰丽的彩虹,人们称之为“玉带垂虹”。
5.龙潭毓秀(新八景):大龙潭公园位于柳州西南3公里,占地544公顷。景区内一湖二潭二十四峰和四块谷地组成,主要景点集中于龙潭和镜湖一带。龙潭古称雷塘,传说有社龙潜居于此,能兴雷降雨得名。唐代曾建有雷塘庙。潭水由七女峰下涌出,四季澄清碧绿如镜。东面有一小山峰,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名“美女峰”,对面有一山峰,半山有个圆洞,像一面镜子名“镜山”,两峰相对,恰似“美女照镜”。
6.雀山霞蔚(新八景):雀儿山坐落于柳北工业区的雀山公园,其海拔180.40米,整体山形宛若雀儿振翼,直窜云霄,形态逼真,故名雀儿山。从山脚拾阶而上,沿途远眺,可看到高楼林立、广厦倾城,构成了一幅融自然人文景观与现代都市形态于一体的画卷“雀山霞蔚”。
7.都乐晨光(新八景):都乐岩位于城西南十二公里处,因都乐村而得名,它是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主体的岩溶洞穴群。1973年被发现以来,现已扩建成面积达2100多亩的都乐公园,集山、水、林、洞之美的游览胜地,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神奇瑰丽,其中“山村晨曦”是“都乐晨光”之真谛所在。
8.白莲古洞(新八景):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是以白莲洞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遗址博物馆。洞穴参观路线长达1870米,宽敞的天然 大厅空气清新,沿途在古人类生活情景的复原雕塑像十几组,可分6层的溶洞迂回曲折,各种钟乳石、石笋、石幔绚丽多姿,怪石奇特典雅。最底层为一地下河道,长约370米,流水清幽,可泛舟。在陈列室展出广西古人类学研究成果和介绍有关洞穴的科学知识。
Ⅱ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有哪些岩石
该洞是石灰岩为主的岩洞,有很多美丽的场景。洞内地原现象陈列白莲洞内全长1870米,共容有5个洞口,溶洞上下起伏、迂回曲近、可分六层、总面积达7500平方米,在洞内漫长的穴道壁上,可以看到多种地质现象和海底生物化石。有成千上万只蝙蝠藏于洞穴深处,地下河有盲鱼嬉游。含有三氧化钙的水滴蒸发后的沉淀物形成天然后坝,蜿蜒盘旋,岩石中石膏、白云石、方解石晶体闪闪发光。岩溶形成的石幔、石笋、石柱处处可见,形成奇妙瑰丽的景观。白连洞遗址是罕见的南亚热带晚更新世玉木冰期以来全球古气候信息的储存库,遗址内孢粉及动物化石十分丰富,从1961年至1990年止,共从洞穴堆积层中出土动物骨化石3550件,牙齿化石390枚和石器、石制装饰等文化遗物。
Ⅲ 柳州新八景,古八景分别是什么
★天马腾空
马鞍山在柳州市屏山大道西段南侧,又名天马山,古称仙人山、仙弈山。雄峙柳江南岸,前临江流如带,后倚一山蹲居名狮子山,东与驾鹤相望,西和立鱼峰毗邻。东西走向,长约600米,主峰海拔270米,仅次于大鹅山,为市区第二高山。因其东西两峰突兀而起,中间凹下,形似马鞍,故名。每适雨季,云遮雾绕,遥望之犹如“天马腾空”。从山上鸟瞰,“柳江西北来, 回环若襟带”的美丽风光,可尽收眼底。
“灵鱼一跃上苍冥,山影潭光满眼青。最是清风明月夜,余音袅袅对歌声。” 诗人的生花妙笔所描绘的是这座形似鲤鱼的山峰——立鱼峰,俗称鱼峰山,是传说中壮族歌仙刘三姐传唱山歌和骑鱼升天的地方。
★罗池夜月
罗池位于柳候公园,韩愈《柳州罗池庙记》写道:“柳宗元死后三年,托梦生前属下欧阳冀说,把我的庙建在罗池旁。这样一来,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由此名声大噪,古人说:“天下之人,知有罗池者,以柳之庙,韩之文故也。”徐霞客游柳州,专程探访罗池。有人告诉他,“已在人家五堵中,未易觅也。”再问“罗池夜月”,答曰:“此景已久湮灭,不可见矣。”原来,月亮升到东台山上空,倒影罗池水面,便成绝美景致,境界冷峻、空灵,池边柳下,俯仰水上恍如神游柳候的山水记,“罗池夜月”由此而来。
★龙壁回澜
位于河东大桥北1000米处长塘乡鹧鸪江村的龙壁山,海拔218米,长约1500米,又因西南部有凸岩似虎头雄踞于山岩之巅,别名虎头山。其东南悬崖直插江底,柳江在此与绝壁相撞发出沉重的雷鸣,折身往东流去,这一折一挫,风云为之变色,碧水为之漾澜,故得名“龙壁回澜”。柳宗元山水记说:“龙壁其下多秀石,可砚。”并亲往采料石制成砚送革新难友刘禹锡,这就是著名柳砚的由来。
★笔峰耸翠
笔峰耸翠位于市郊西鹅乡南岗山脉。文笔山为市辖区域内最高的山峰,海拔419米,山尖下圆,形似笔冠。相传太白金星邀请各路文曲星携笔带纸来柳水之滨写诗作画,仙笔置于此处,青石遂裂成笔架,仙笔平地拔起,直指蓝天,后来就变成了文笔山。
★鹅山飞瀑
鹅山位于柳南鹅山路西侧,北距柳江2公里,南北走向,长700米,海拔303米,山体形状象鹅,故名。该山古时草木茂盛,一片郁郁葱葱,旧时人们往往以“鹅山柳水”来形容柳州的山光水色。每遇大雨倾盆,有一股流水从半山的石槽急泻而下形成飞瀑。宋代岳家军大将刘洪道有《观鹅山飞瀑》诗:“探奇不畏险,拔雾上高岭,放眼观飞瀑,枕流听素琴。”在山顶可观江流曲似九回肠奇观,柳宗元有《登柳州峨山》诗传世。
★驾鹤晴岚
驾鹤山位于驾鹤路东端,北临柳江南岸,东西走向,长约220米,海拔185米。据《马平县志》记载:“驾鹤山在城东南,耸立如孤鹤临大江。”驾鹤山因此而得名。南宋绍兴(公元1131-1161年)年间丞相吴敏、王安中、汪伯彦先后被贬,隐居于此,至今南山麓崖下尚有小桃源、三相亭、驾鹤书院等宋代名人石刻7处。驾鹤山山姿秀丽,景色宜人。每逢久雨初晴,在阳光映照下,苍劲挺拔的山石掩映着葱绿的草木,景色恰似一幅山水画,人们美称为“驾鹤晴岚”。
★东台返照
东台山(灯台山)位于水南路中段北侧。东南--西北走向,长约300米,海拔195.2米。《马平县志》载:“其一崖面江,相传有龙须常浮于水面,又名龙须崖。”至今仍见崖壁内陷处,藤蔓攀延,根须浮水面。因其形如台,故名东台山,时至黄昏,夕阳余晖洒在东台绝壁上,辉煌得不可端视。,烛照河面,鱼歌唱晚,桨摇波涌,光艳盈江,此景名曰“东台返照”。
Ⅳ 钦州市有哪些地质类型、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植被类型
钦州市北枕山地,南频海洋,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由北向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钦州市的大地构造坐落在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的西北端,北部湾坳陷北侧边缘。
地质与构造较为复杂,经历了漫长地质年代的变化。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按土壤形成条件,成土过程和属性划分,钦州市的土壤分砖红壤、赤红壤、紫色土、水稻土。
钦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分类上属于桂南植被区,生长着热带雨林和亚热带的季雨林。但气候中的 钦州古窦风光水热条件受地形影响的分布不均匀,植被生长有异。
钦州市境林区主要生长松、杉、桉、水榕、红椎及荷木等多种用材林,2006年全市有林面积53.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2%。
一、温凉湿润气候灌木草地植被类型。这个类型包括浦北的官垌、六万山,即六万山和十万大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年平均气温度20.6℃~21℃,年积温 7500℃ ~7600℃,雨量1800~2000毫米,气候温凉,植被以杜鹃、茅草、三叶竹为主,间有稀疏松、杉等用材林。
二、高温湿润气候绿叶、针叶林兼有的植被类型,包括灵山县和浦北县的中南部,钦北区的东北部。年平均气温度21.5℃~22℃,该地区高温湿润,丘陵广布,植被类型的原生植被大部分已被破坏,以马尾松为主,间有椎木、荷木、杉木、油茶等,还有岗松、野牡丹、铁芒萁等植被群落。
三、高温少雨气候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稀树草地植被类型:由于高温少雨,气候干旱,植被生长差,以稀树矮草群落为主。
四、高温多雨气候雨林季雨林植被类型:低丘植被主要有马尾松、岗松、芒萁群落。
Ⅳ 广西柳州白莲洞中原始时代的“柳江人”,在他们当时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采
A、采集野果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发版生权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狩猎捕鱼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缝制衣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Ⅵ 广西是什么地形地貌
广西位于全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
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其特征是:
1.盆地大小相杂。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坳陷为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列:第一列为大苗山—九万大山;第二列为大南山—天平山—凤凰山;第三列为驾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都阳山(此列亦称广西弧〕;第四列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山系走向明显呈现东部受太平洋板块挤压、西部受印度洋板块挤压迹象。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占广西总面积23.5%;海拔400—800米低山次之,占广西总面积15.9%。桂东北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为广西第一高峰,也是南岭最高峰。越城岭—猫儿山与海洋山之间的湘桂走廊是中国三大走廊之一。
3.丘陵错综,占广西总面积10.3%,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
4.平地(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山)占广西总面积26.9%。广西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二类。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各大、中河流沿岸,较大平原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其中浔江平原最大,面积达630平方公里。
5.喀斯特广布,占广西总面积37.8%,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东北。其发育类型之多为世界少见。
Ⅶ 柳州白莲洞有哪些景物
就是一个古人类遗址,建议到附近的都乐公园或者大龙潭公园还好玩些!
Ⅷ 柳州白莲洞的介绍
白莲洞位于柳州市南郊莲花山上,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以白莲洞石器时代文版化遗址为基础建立起来权的,是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提议筹办的我国第一座洞穴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博物馆,陈列了大量的古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遗物)说明了大约距今5万年以前“白莲洞人”已经会缝制衣服,用火和熟食,构成的白莲洞文化。
Ⅸ 柳州地区一共有几处风景旅游区分别是哪些
融水,融安都有!
柳州有的就是几个公园,还有最近在建造的百里柳堤,来柳州非去不可!
在文昌桥下面!
左边是人造瀑布,右边是宽阔无敌的柳江!中间走人!
很惬意啊!
Ⅹ 柳州有什么习俗
柳州市别名“龙城”,是一座具有2100年历史的古城,现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直辖市,辖五区两县(柳江县、柳城县),总面积为5200多平方公里,市区面积为65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是广西的侨乡之一,是体操王子李宁、乒乓球世界冠军谢赛克、著名文学家王拯和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全市总人口175万,其中市区人口88万。
柳州是中国中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区域经济中心,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是全国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广西文明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甲类旅游城市,1991年柳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名列中国50强的第27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名列中国 187 个城市的第18位。柳州市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 163.5亿元。
柳州市位于北纬23°54'-24°50'、东径108°14'-109°45',地处中国广西的中部,座落在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的中游,东北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150公里,西南距广西首府南宁264公里,距北部湾、邻国越南300多公里。
柳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日光充足,四季常绿,年平均气温20.5℃,年平均降雨量1400多毫米,年平均日照1600多小时,无霜期长达300天以上。
柳州有土地资源53万公顷,森林5.3万公顷,林木有杉、松、樟、枫、荷木、香椿等数十种,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产有:锰、铝、钨、镁、磷、硫、滑石、石膏、石灰石、大理石、重晶石和稀有金属近30种。
柳州盛产大米、玉米、甘蔗、花生、木薯、油桐、麻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蔬菜有120多个品种,果类有柑、橙、柚、龙眼、梨、桃、李、柿、板栗、番石榴等20多种。
柳州市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林茂、 草丰”是她的特色,市区山环水绕,柳江蜿蜒穿过,“江流曲似九回肠”,展现出“世界第一自然盆景”的风姿。中国南方古人类“柳江人”文化遗址白莲洞,这座岩厦式洞穴堪称中国第一座集旅游、科普于一体的洞穴科学博物馆;中国电影艺术家赵丹题为“天下都乐”的都乐岩风景区,溶洞奇秀,别有洞天,钟乳石千姿百态,一幅幅维妙维肖的神奇景象,构成了“大自然的奇幻艺术之宫”;拨地而起的鱼峰山和山下的小龙潭相传是歌仙刘三姐传歌和骑鱼升天的地方;建有中国唐代文学艺术家、哲学家柳宗元衣冠墓和柳候祠的柳候公园是凭古怀旧的胜地;被誉为“东方奇观”的大龙潭公园,那迷人的湖光山色和古朴的少数民族村寨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情,使游人流连忘返;以奇石文化为特色的箭盘山公园和以明清文化及道、佛、儒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蟠龙山公园,展现出柳州丰富的奇石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柳州马鞍山公园
游人乘坐旅游索道缆车,可以从鱼峰山到达东面的马鞍山公园。这座山东西走向,长五百米,高达海拔二百七十米,是市区内最高的山。它东西突兀,中间凹陷,形如马鞍,因而得名。古代称天马山,因为雄峙江畔,很像呼啸腾空的奔马,所以有“天马腾空”的美誉,是柳州八景之一。
山上名胜古迹很多,相传古代八仙中的铁拐李和吕洞宾曾在此山下过棋,至今山上还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和棋盘石,成为“仙弈传情在马上”,是历代游人玩赏的好地方。历代名人题咏颇多,游人在此边游山,边品诗,非常有趣。
柳州都乐岩
都乐岩因位于城东南十二公里处的都乐村而得名。从市区乘九路公共汽车可以直达这个以岩溶洞穴景观为主体,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的自然风景园林公园。它方圆二十公里,由十二座山峰、四十六个岩洞、两千一百亩绿地、一条三千多米长的清溪、四个人工湖和现代书法碑林组成。
这里的山似龙似狮,如鸡如猫,若人若猴,栩栩如生;树木郁郁葱葱,春天的桃花、紫荆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秋天的向日葵、美人蕉多姿多彩,吸引游人。岩洞则被誉为“大自然的奇幻艺术之宫”,目前开放的盘龙、通天、水云、乐寿,四个岩洞彼此相连,洞同游程七百多米。洞中道路迂回曲折,深邃变幻。洞内的钟乳石,如花草,似鱼鸟,像禽兽,真是千姿百态,神奇瑰丽。
洞内著名的景点有:火炬迎宾、柳江放排、南海风光、山村晨曦、三姐对歌、鱼跃天窗、百兽闹林、都乐飞瀑等,令人观后惊叹不止。洞内是世外桃源,洞外则是人间美景。山前路边榕树下的石壁上“天下都乐”四个大字醒目而有意味,那是著名艺术家赵丹的手笔。
柳州蟠龙山
蟠龙山又名宝塔山,在柳江的东岸,它横列三峰,临江耸立,形如蟠龙,因而得名,现已建成公园。主峰海拔197米,山势险要隽秀。明代在山上建有王氏山房、盘古庙等,徐霞客游后,对此处奇景大为称赞。清代山上曾建有古塔,后被拆除。
1993年在古塔原地重修“文光塔”,又新建“蟠龙塔”,两塔均为六角七层建筑,风格各异,遥相呼应,互为衬景,有如双剑插空,于是“蟠龙双塔”便成了柳州著名的景观。该公园分佛教、道教、儒家、上古、地方等文化区,浓厚的宗教色彩,引来八方朝者,终日烟香雾绕。入夜,从柳江大桥朝东远望,双塔彩灯闪烁,如繁星飞聚;江中塔影倒立,如少女拂袖,与柳江文惠大桥的英姿组成一幅五彩斑斓的夜景美图。
柳州鱼峰山
鱼峰山平地崛起,巍然屹立在柳江南岸闹市区的鱼峰公园内,高八十八米。唐代柳宗元称此山“山小而高,其形如立鱼”,故名立鱼峰,又称石鱼山。山上绿树成荫,翠松亭、冠山亭、观美阁等古建筑适布其间。山腰陡壁,石刻满目,古人所书的“柳江砥柱”四个大字崖刻遒劲有力。山上有清凉园、玉洞、盘石洞、纯阳洞、阴风洞、螽斯岩、三姐岩等七个岩洞,彼此贯通,人称“灵通七窍”,洞内有许多历代文人骚客对此山赞美的题刻。
明代徐霞客来游,盛赞:“是山透腹环转,中空外达,八面玲珑,即桂林诸洞所不多见也。”沿盘山道拾级而上,直达峰顶。人立峰巅,眼观四面,柳州城的壮丽景色尽收于眼底。山的东南脚有个小龙潭,潭面不大,但潭水澄清凉爽,如用来烹茶酿酒芳香可口,柳宗元曾称之为“灵泉”。此潭是由涌出的地下水形成的,其水潜入山脚的岩洞而注入柳州,所以潭水与江水同涨同落。
从潭的东南岸看鱼峰山,山峰就像一尾鲤鱼跃出潭面,潭光山色,互相辉映,景致壮观,这就是柳州八景之一的“南潭鱼跃”。相传这里是壮族歌仙唱山歌的地方,所以至今还有“三姐岩”、“麻栏石”、“对歌坪”等遗址。山上有刘三姐的汉白玉雕像,洞内塑有男女对歌群雕。在小龙潭南面的“石玩精品馆”,收藏有一百多个品种的五百多件赏石精品,很值得游人观赏。国内第一条位于市中心的旅游索道,把鱼峰山和附近的马鞍山连结起来,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柳州圣堂山
圣堂山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南部,由七座海拔一千六百米以上巍峨雄奇的山峰组成。主峰圣堂顶海拔1979米,是桂中的第一高峰。圣堂山方圆百里,群峰长年掩映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神秘莫测。登上山顶,只见峦山叠起,峰如笋柱,连绵数十里,就像塔林戟海,气势壮阔。它主要景观有:出云峰,云海,冰川遗迹石河、石海,古石墙,万亩杜鹃林,雾虹幻景,飞瀑等。
出云峰在群峰顶端,峰南有云时则从峰中穿越而过,云过峰时,速度极快,喷涌而出,堪称奇观。游人在此山顶,置身飘逸流转的云雾之中,有异腾欲仙之感觉。
清晨,游人站在山头俯瞰,只见连绵数十里的群峰之巅云涛翻滚,气势磅礴,群山在云海中仿佛岛屿时隐时现。太阳出来时,云朵都镶上金边,霞光万道。
圣堂山的飞瀑主要有两道并列的瀑布,高数十米,主流呈一阵阵喷射状,轰鸣声传数里之外,它水量充沛,长年不绝。主流旁有数条涓涓细流,与主流相映成趣。瀑布在下面合二为一,形成水池一潭,清澈见底,景观优美。
杜鹃花林并非圣堂山独有,但是上万亩相连成片,而且种类繁多,却是圣堂山与众不同之处。这里的杜鹃主干矮胖墩粗,造型原始,古朴苍劲,花朵则色泽鲜艳,富丽堂皇。花开时正值旅游旺季,游人置身群山之巅的杜鹃花海,一定会心旷神怡,情不自禁。
圣堂山的北坡,是古冰河期寒冻风化使巨大的石峰崩解形成的。其间有巨大的块石,多呈斜方式多面体,棱面整齐但稍有倒角。大多数石河、石海上长着茂密的森林。
雾虹幻景,这是指在大雨之前的闷热天气,太阳辐射到群山上空冷空气所凝聚成的云彩上,经浓密的云雾中细密的小水珠折射,出现有七彩如虹的幻象,变幻莫测,瑰丽迷人。
柳州龙潭公园
游人经鱼峰山麓往南行不足三公里,就可到达城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大龙潭。这是一个融合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占地面积达544公顷,比北京的颐和园大一倍。大龙潭分内潭和外潭,潭水四季澄清如镜,清新凉爽。
潭边有七座山峰环列,人称七女峰。正东有一峰,半山腰有个通透的圆洞,可见蓝天,如一面镜子,因而叫镜山。它的对面,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小巧玲珑的孤峰,好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故名为美女峰。两峰相对,构成了著名的“仙女照镜”。它的旁边是一片幽静的相思林,还有一条小径通往镜湖。
镜山之侧的镜湖是以大龙潭为源的人工湖,因湖面平静如镜,将山姿树影清晰地倒映出来,故而得名。湖畔茂林修竹,曲径通幽,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大龙潭原称雷塘。据说有神龙潜居于此,能兴雷降雨。柳宗元当年曾到此为民求雨,留有《雷塘祷雨文》传世,明代兵部右侍郎张翀辞官回柳,常到龙潭垂钓憩息。
园内还建有南方少数民族的村寨、风雨桥,游人可乘矮马旅游车漫游各民族村寨,品尝风味小吃和民族菜肴,参加和观赏壮族的抛绣球、瑶族的射弩、苗族的芦笙踩堂、侗族的抢花炮、布依族的笑酒等合唱,其乐无穷。
柳州“柳州人”遗址
“柳州人”遗址在柳州市东南十六公里的通天洞里,离白莲洞不远。这是一个狭长的溶洞,主洞长约一百二十多米,有很多分支,中间有两个小厅室,是洞主人的活动场地。1958年9月,在离洞口十八米的地方,发现了“柳州人”的头骨化石,于是这里便成了中外人类学家关注的地方。
“柳州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智人。他们生活在距今五万年左右,是中国和整个东亚地区所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
柳州白莲洞
白莲洞位于柳州市郊东南十二公里,是著名人类学家斐文中教授提议筹办的我国第一座洞穴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是一个面积达七千五百平方米的石灰岩溶洞,共有五个洞口,主厅洞口朝南,因洞口正中央有一块巨大的白色钟乳石,形似莲花蓓蕾而得名。迂回曲折的洞中狭道全长1870多米,沿途有古人类生活情景的复原塑像十几组。
该洞分为六层,各层钟乳石、石笋、石幔绚丽多姿,怪石奇特。洞的底层是一条全长370多米的地下河,流水清幽,终年不息,可以泛舟。1956年斐文中教授在这洞穴堆积层中,发现了动物骨化石、牙齿化石和石器、石制装饰、原始夹砂陶片等文化遗物,包含着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这3万多年的文化,这在国内属罕见。
1981年,斐文中教授为白莲洞题词:“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
柳州鹅山公园
位于柳州市西侧,紧邻柳州火车站。鹅山,为柳州市区第一高峰,是柳州名胜之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五言诗《登柳州峨山》传世,并记入游记中。古人曾以“鹅山柳水”来概括柳州的山光水色。鹅山因山体概貌独特、险峻而充满着神秘的色彩。鹅山公园定名为柳州市“鹅山青少年公园”,是广大青少年寻幽探奇、游乐的理想之地。园内主要景点有鹅之门、索道缆车、鹅山笑佛、柳侯读书洞、风雨亭、猴面石、山顶观景台、鲤鱼跳龙门、犀牛望月、闻笛亭、冠亭、射击场、综合大世界游乐场等。
柳州雀山公园
雀山公园地形呈半岛状,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东、南、北三面边缘均为湖水环绕。公园以山得名,是以自然山水为主的综合性公园。园内有气势轩昂、峻秀挺拔的雀儿山,从山脚沿石阶登上山顶远眺,可看到柳北工业区烟囱林立、厂房密布,一派繁荣景象。公园内湖光山,曲桥流水,亭台楼阁,林木如荫,令人陶醉,留连忘返。游客到此,可体会到“小坐半时尘滤尽”之神韵风雅。其中的园中园“水上鲜澜”、“西游记艺术宫”更会使您玩味无穷。全区规模最大的“水上世界娱乐中心”亦坐落于此。世族艺苑楼、烧烤场、避雨走廊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场所为游客增添无穷乐趣。目前,公园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游乐文化和科普文化为一体的趣味性植物公园。
柳州少数民族结婚礼节风俗
壮族
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较为普遍。解放前多由父母包办,少数人自由恋爱。解放后,大都实行自由恋爱。自由恋爱的方式有抛绣球、打木槽、赶歌圩、对歌等。抛绣球活动至今在都安、巴马一带仍盛行。打木槽是先由青年女子以木棍来打槽,击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几个女子击木槽数棍后就唱山歌,许多男青年也拿着木棍到木槽边来共同敲击,每敲一下,大家又唱山歌,表达男女之间的欢乐情趣和爱慕之情。对歌也是壮族青年男女的一种恋爱择偶的活动方式,通过对歌来披露心声,互相了解,建立感情。但"依歌择偶"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歌圩"初交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交往发展感情,才定终身。
瑶族
一般不与他族通婚。瑶族男女青年婚前有恋爱自由,一般先后由青年男女通过节日唱歌或其他途径建立感情,征得父母同意后结婚。男子上门入赘的习俗比较普遍。没有男孩的家庭,常招婿上门,有的家庭虽有男孩也要招婿上门,有的瑶族地区,甚至把男子全部"外嫁",而把女儿留在家里招婿上门。直到现在,瑶族地区招婿上门的情况仍然相当普遍,上门女婿受到社会尊重,女儿有财产继承权,"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比较淡薄。舅权在部分瑶族地区表现比较突出。有些地方有姑舅表婚的习俗,姑母之女必须嫁给舅父之子,只有舅父无子,或舅父家不要才能嫁给别人但聘礼要由舅父收领。瑶族婚礼一般办得比较简朴,送亲迎娶时,新娘一般走路或骑马到男家,全寨男女都来唱歌祝贺。第二天回门住一天,第三天即开始劳动,建立家庭。姑爷上门,除有媒人及两个陪郎伴送外,不用带什么东西,只一个人上女家去,第二天回门之后即住女家。离婚比较严格。寡妇再嫁不受歧视。弟兄长大成婚后即分家,父母一般由幼子赡养。
苗族、侗族
男女青年婚前都有比较自由的恋爱活动,通过"走寨"、"走坡"等形式社交,但也必须托煤说亲,征得父母同意才能结婚。过去妇女妇女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解放后大都有了改变。上门入赘的情况比较普遍。
侗族同宗不能结婚,流行姑舅表婚,禁止姨表婚,重舅权。苗族则实行同宗不婚、姨表兄妹不婚,不同民族不婚,过去有"苗不沾客(汉)"之说。解放后,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通婚的情况已日益增多。过去在湘桂、黔边境地区的部分侗族山寨,还保留有古代的"抢亲"婚俗。"抢亲"的方式各地不一,基本上都是男女双方自愿的,在迎娶的当晚,故意将新娘藏起来,男方则半夜来设法将新娘"抢"走,抬上花轿,吹吹打打凯旋而归。解放后新婚俗得到了发扬,侗族、苗族大都婚事简办,一般夫妻恩爱,家庭和睦。侗族还有私奔的习俗,当一对恋人遭到任何一方父母反对时,两人便逃往他处,建立小家庭,经几月或几年,托亲友向反对的家长说情,反对者?"木已成舟",也只得承认,于是青年夫妻便回到老家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