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问题 » 形成冲积土的地质作用的主体是什么

形成冲积土的地质作用的主体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1-02-18 01:00:51

❶ 冲积土的简介

冲积土广泛分布于平原和山间平原的河谷两岸的河漫滩上,可能被每年汛期洪专水或多年一属遇的洪水淹没,因此,尚伴有不同程度的现代地质沉积过程,常有新的冲积洪积的物质覆盖于表层。如沉积母质时间短而未开垦者可能有少量的稀疏植被,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的自然的木本植物。但大多数情况,在比较宽阔的高河漫滩上多已垦殖为林地,或为非永久性的农田。 冲积土的命名虽由来已久(30、40年代),但与冲积土的含义不尽相同。解放初期,宋达泉(1950年)命名发育在河流冲积物上的土壤为冲积土,归属为泛域土纲、幼年土土纲。从50年代中期开始。冲积土在全国性土壤分类系统中消失,前后曾归属于原始褐土:浅色草甸土及潮土。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又重新确立了冲积土在土壤分类中的位置,作为独立的土类。冲积土相当于美国土壤分类中的冲积新成土(Fluvents),相当于联合国土壤分类中的冲积土(Fkuvisols)。

❷ 冲积土的形成过程

冲积土的形成过很主要是河流沉积过程和潴育化过程。前者属于地专质沉积过程。
1.河流属沉积过程;中国各河满冲积平原及三角洲已基本脱离了河流洪水淹没的影响,不再进行河流泛滥的沉积过程。河流沉积过程只限于河流堤坝或沿河高阶地与河床之间的河流泛滥地或河漫滩上。冲积土则主要分布在河床与河漫滩上(如图12-1所示)。
河流沉积的特点则因地而异。河流缓慢上涨且水量较小时,水流停留于泛滥地低处,形成静水沉积,沉积物质地细,沉积层薄,矿质养分丰富,水分干涸后,表层易收缩干裂成多边形碎块。当洪水暴涨且较长时间淹没全部河床时,尤其在源短流急的河流泛滥地上,形成的沉积物质粗,沉积层厚,沉积层理不明显。总之,沉积物质的粗细、沙粘层的更迭、有机质的含量、矿质养分的丰缺、游离碳酸盐的有无等,与河流泛滥水流流速、流量、淹没范围、延续时间、泛滥地地形、上游地层及土壤类型等沉积因素有关。沉积物的性质及沉积特点决定了冲积上基本属性特征。
2.潴育化过程:冲积土分布地形部位低,汛期河水位高时大量补给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旱季时地下水位下降。年度内周期性的升降,剖面中下部氧化还原作用则交替进行。因而有明显锈色及灰色土斑。时有软铁子出现。

❸ 冲积土在什么地质作用下

河流地质作用中

❹ 什么是冲积土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冲积土是在新近纪到第四纪以来,在暴雨,洪水等地质作用现象下,泥土向下游冲刷,逐步累积,沉淀淤塞,再加上沉积作用后形成的土。

❺ 简述冲积土层和洪积土层的特征及其在工程应用上的意义。

洪积土层特征由暴雨或大量融雪骤然急聚而成的暂时性山洪急流,具有很大的剥削和搬运能力。它冲刷地表,携带着大量碎屑物质堆积于山谷冲沟出口火山前倾斜平原而形成洪积土层。山洪流出沟谷后,由于流速骤减,被搬运的粗碎屑物质首先大量堆积下来。离山渐远,洪基物的颗粒随之变细,其分布范围也逐渐扩大。其地貌特征是:靠山近处窄而陡,离山较远宽而缓,形如锥体,固称为洪积扇。由相邻沟谷口的洪积扇组成洪积扇群。如果逐渐扩大以至连接起来,则形成洪积冲积平原的地貌单元。
洪积土层的颗粒虽因搬运中分选作用而呈现随离山远近而变的现象,但由于搬运距离短,颗粒的磨圆度仍不佳,此外山洪是周期性产生的,每次的大小不尽相同,堆积下来的物质也不一样。因此,洪积物常出现不规交错的层理结构,如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产状。为一典型的洪积物断面,由于靠近山地的洪积物的颗粒较粗,地下水位离藏较深,故土的承载力一般较高,常为良好的天然地基。离山较远地段较细的洪积物,其成分均匀,厚度较大,由于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周期干旱的影响,细小的粘土颗粒发生凝聚作用,同时析出可溶性盐类,使土质较为密实,通常也是良好的地基。上述两部分的过渡地带,常常因为地下水溢出地表而造成宽广的沼泽地带,因此土质软弱而承载力较低。
冲积土是由于河流作用将碎屑物质搬运到河谷中坡平缓的地段堆积而成,他发育于河谷内及山区外的冲积平原中。根据河流冲积物的形成条件,其可分为河床相,河漫滩相,牛轭湖相河口三角洲相及溺谷相。
。 河床相冲积土层主要分布在现河床地带,其次是阶地上。河床相冲积土层在山区河流或河流上游,大多为粗大的石块,砾石和粗砂,中下游或者中原地区沉积物逐渐变细。冲积物由于经过流水的长期搬运,相互磨蚀,所以颗粒磨圆度较好,没有巨大的漂砾,这与洪积土的砾石层有明显区别。山区河床冲积土厚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0M,但也有近百米的,而平原河床的冲积土,则厚度比较大,一般超过几十米至数百米,甚至千米。河漫滩相冲积土是在洪水期喝水漫溢河床两侧,携带碎屑物质堆积而成的,土粒较细,可以是粉土,粉质粘土或粘土,并常带有淤泥或泥炭等软弱土质,覆盖于河床相冲积土之上,形成常见的上细下粗的积土的“二元结构”。牛轭湖冲积土是在废河道形成的牛轭湖中沉积成的松软土,颗粒很细,常含有大量有机质,有时形成泥炭。在河流入海或入湖口,所搬运的大量细小颗粒沉积下来,形成面积宽广而厚度极大的三角洲沉积物,这类沉积物通常是淤泥质土或典型淤泥,并具有特殊的交错曾构造。溺谷相冲积土是一种特殊的河谷沉积,比较大而深的山区河谷,经过地壳急剧下降,沉积厚层细粒的淤泥质粘土。
总之,河流冲积土随其形成的条件不同,具有不同的工程地质特性。古河床相的压缩性低,强度较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良好地基,而现代河床的堆积物密度较差,透水性较强,若作为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则将引起坝下渗漏,饱水的沙土还可能由于震动而引起液化。河漫滩相冲积物覆盖于河床相冲积土之上,形成的具有双层结构的冲积土体常备作为建筑物的地基,但应注意其中的软弱土层加层。牛轭湖相冲积土是压缩性很高及承载力很低的软弱土,为不良的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三角洲沉积物常常是饱和的软粘土,承载力低,压缩性高,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则应慎重对待。但在三角洲冲积物的最上层,由于经过长期的压实和干燥,形成所谓硬壳层,承载力教下面的为高,有时可用作底层建筑物的地基。溺谷沉积土层厚而软弱,强度极低,压缩性很大,是最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和地基破坏的一类土层。
这个就是答案 能得90分 呵呵

❻ 海淀冲积土是什么土

平原河谷冲积土
平原河谷大多数有河床、河漫滩及阶地等单元。平原河流河谷不深而宽度很大,两岸形成许多阶地。冲积土比较复杂,包括河床沉积土、河漫滩沉积土、河流阶地沉积土以及古河道沉积土等。

❼ 什么是冲积土,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是冲击土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冲击土就是河水带来的一些大量的泥沙,所以说形成的就是冲击土。

❽ 工程地质知识点

1、“物源”的概念

万物皆有所源,所有地质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

如:滑坡——滑动面、切割面和临空面,泥石流——松散的物质、陡峻的地形和足够的突发性水源,岩溶——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水的溶蚀性和流动性;

黄土——粉粒、可溶盐结晶;膨胀土——粘粒、粘土矿物;软土——粘粒、絮状机构;

2、“成因”的概念

万事皆有所因,内因决定外因。

土层、岩层皆为自然历史的产物,其形成和演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其背后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营力的作用结果。

学习土的成因,是工程地质和土力学在本科教学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对于土,工程地质按土的成因进行分类,侧重定性;土力学按颗粒级配分类,侧重定量。

在地表水地质作用类型和产物中介绍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和冲积土,分别对应的作用是:淋滤作用、洗刷作用、冲刷作用和沉积作用;我们要学会用分选性、磨圆度、层理等概念来分析这四种土的特性,这几个概念来自这几种搬运距离的不同导致的。

因此对于土而言,其形成源自外动力地质作用,包含:风化、剥蚀、搬运、沉积;

剥蚀和搬运涉及不同的外部营力,包含风、流水、冰川、重力、湖海等,不同的营力就有不用的物质,原生黄土源自风力搬运、膨胀土是流水搬运、冰碛物是冰川搬运等;
叠覆定律的内涵是原始地层由上到下的顺序是按由新到老的顺序分布的,新地层覆盖在老地层之上。如果地层出现老地层在新地层之上,就是地层的倒置,一般由剧烈的构造运动导致。

工程地质构造中,倒转褶曲、平卧褶曲、推覆辗掩断层都会出现地层的倒置。

原始水平定律、原始连续性定律表示沉积地层形成时,一般先形成水平岩层,整合关系,地层沉积主要因为地壳的连续下降导致。地层抬升、受水平挤压,会导致各种构造的产生,抬升后会导致地层的缺失;地壳的重复运动将导致各种不整合接触的产生。

❾ 什么是冲积土河流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分布于河谷两侧,一般具二元结构。
河流主要是切割地表,起搬运,磨圆,沉积作用

❿ 冲击土是由哪项地质作用形成的

应该是冲积土吧。
冲积土(alluvial soil) 指河流冲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专河流泛滥地、冲属积平原、三角洲,以及滨湖、滨海的低平地区。地面平坦。
冲积土的形成过很主要是河流沉积过程和潴育化过程。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