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是什么类型的地图
1. 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图的基本类型
(1)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是地质填图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重塑地质发展历史、研究构造和矿产分布规律的重要基础。地层划分是根据地层的岩石、生物化石、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特征,把地层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地层单位,借以表示地层的相对顺序或相对年代关系等。现代地层学主张地层划分的多重性,认为岩层有多少种能够用以作为划分地层的依据,地层就有多少种划分方法,一种特征的改变并不一定与另一种特征的改变相一致。就某一具体研究对象而言,不可能也不需要使用所有的各类地层划分,而是按实际可能或为某一应用目的而采用相应的划分系统。目前最常用的地层划分系统有三类:①根据岩层的岩石特征划分成群、组、段、层四级单位的岩石地层学;②根据岩层所含的化石或化石组合内容将含化石部分的岩层划分成各种生物带的生物地层学;③根据推论或解释的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宙、代、纪、世、期、时)划分成宇、界、系、统、阶、时间带的年代地层学。只有年代地层单位才有固定一致的时间含义,其他各类地层单位可以是穿时的,或与同时面呈斜交关系。年代地层单位是依据属性划分的,它属于认识范畴,是可变的。前两类的划分依据都是岩层客观存在的特征,它不依人的认识变化而变化。但化石内容需要一个积累过程也具偶然性或机遇,而对于化石的详细研究又并非一般地质工作者尤其是在野外所能做到的。因此,只有岩石地层划分是地层研究的第一程序。另一方面,作为第一性的客观地质实体,它又具有永久性,是不能用其他概念来限定或修改的。
在大、中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中,组的划分与其界线的选择对填图质量有重要作用。应该正确地理解组的含义,掌握建组条件。地层规范中规定:“组的重要涵义在于具有岩相、岩性和变质程度的统一性。组或由一种岩石所构成,或包括一种主要岩石而兼有重复的夹层,或又两、三种岩石反复重叠所构成,还可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他单纯的组相区别。”海相地层的组常为一个相的简单岩性组合,陆相和海陆过渡相岩性比较复杂,常由相邻的几个相合并而成。组必须有一定的横向稳定性和一定的厚度。一般条件下,组的分布范围不应小于三级地层分区的范围,厚度不应小于50 m。但对具有特殊的构造岩相意义的岩层建组可不受此限。组的界线一般是岩性、岩相、沉积旋回或侵蚀间断的界线,应具有明显的识别标志。化石并不是建组的必要条件,但显生宙地层都有自己的化石组合甚至建立了化石带。若单有化石界线,而岩性无明显差别,则无建组的必要。群是最大的地方性单位,通常相当于包括不同相的大的沉积旋回,岩性组合复杂,厚度很大。段是比组更低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它可以是组内单一岩性、单一岩相的分离体,也可以是组内岩性组合差异的再划分,它不一定要求相当的横向稳定性。不要求一定的化石内容。
(2)地层对比是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与国内外标准剖面比较,确定地层在地质年代表中的位置;另一方面是测区各相应层位的对比,以确定填图单位的地质界线、相邻图幅间界线的等时性,以及地层的发育规律。生物地层单位对比借助于标准化石、生物群或化石组合进行,也可利用生物的种系演化或生物演化方向,以及利用古生态资料对同时异相地层进行对比。为此,在野外必须进行系统的化石采集与生态观察。岩石地层单位对此可利用岩性特征、标志层、沉积韵律、重矿物、微量元素、古地磁及物探测井等资料。因此,在实测地层剖面工作中,需进行大量标本和样品采集工作。
(3)在现代地层学理论指导下,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地质图,即组图和系图。组图以岩石地层单位的组为制图基本单位(如黄泥岗组、砚瓦山组等)。它是地表岩石组分及其几何关系的直接反映,是地质历史和构造环境演化的真实记录。它能促进遥感资料、地球物理资料与地质研究的结合,适用于大比例尺(<1∶10万)的地质填图。组图可作为岩性分布图使用,具有更广泛的服务领域。系图是以根据生物演化相对顺序建立的年代地层单位“系”为基础填制的。适用于小比例尺(1∶100万)地质调查,供大范围地质构造理论分析使用。
组图是客观的实际地质体的直接反映,它可以在野外进行实测,其界线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可直接利用遥感资料填图。而系图所表示的地质年代是根据古生物等多方面资料经室内分析鉴定推论而来的。由于受不同时期资料积累程度和个人认识差异的限制,地质年代界线经常有较大的变动。系图不适合野外直接填图,在无直观标志的位置寻找年代地层界线要花费很大力气甚至无法弄清。由此可见,组图应是地质调查的基本图件。在组图的基础上,可编制不同年代的系图。
2. 常见的地图类型有哪几种
(1)按其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2)按其专题学科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3)按其具体应用分为:参考图、教学图、地形图、航空图、海图、海岸图、天文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4)按其使用形式分为:挂图、桌面图、地图集(册)等。
(5)按其表现形式分为: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影像地图等。
(6)按其印刷开本分为:16开、8开、4开,对开,全张、两全张、三全张、四全张,九全张。
(7)按地图分类:地图集,电子地图,三维地图,卫星地图,影像地图等。 按照地图的内容,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地形图和专题地图三种。
(2)地质图是什么类型的地图扩展阅读:
随着地图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地图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图有了更深入了解,对地图下了更准确的定义,即: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地图语言,经过制图综合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图形。
这个定义概括了地图的三个特性:有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地图语言来描述、经过了制图综合。地图所具有的这三个基本特性,是其他影像、图画、文字都不可能同时具备的。
现代社会中,地图的种类更加丰富,地图的使用也日益普遍。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地图。除了常见的纸质地图、特型地图(如塑料立体地图、地球仪等),还有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等。
3. 什么是地质图
1、什么是地质图?
它是一种图件,由一定符号、色谱和花纹等来表示地壳版某部分各种权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岩体、地质构造、矿产等的)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2、地质图的组成
(1)图名:取名主要依据图件所在地区、内容和特征等;
(2)比例尺: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如1:200,类型数字比例尺,线条比例尺;
(3)图例:是一些规定的符号和线谱、色谱。
(4)顺序:一般是地层、岩石构造和其它,其中地层从上到下,由新到老,从左到右,有新到老。岩体:从酸性到基性到超基性。
3、分类:
(1)根据内容:构造地质图、地质图、岩浆岩图、变质岩图、盆地分布图、矿床分布图,油气资源分布图、地球物理图等。
(2)根据形状: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A剖面图:一般形式,剖面线(按标高),方向,地质界线
B柱状图:一般交地质图时都需要附柱状图。
4. 地质图人口图水文图交通图属于什么地图
地址图人口图水温图交通图是属于专业地图
5. 地质地图有哪些种类
1、地质图的种类很多。主要用来表示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条件的地质图,回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答称为地质图。此外,还有许多用来表示某一项地质条件,或服务于某项国民经济的专门性地质图。
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是最基本的图件。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2、地质图的编制多以实测资料为基础,有一定的制图规范和标准。目前所使用的地层分级系统、表示地层年代的色标和符号,以及表示各类岩体的色标和代号,多是国际通用的。客观需要促使地质图向专门化、部门化方向发展。种类也越分越细,除普通基础性地质图外,还有第四纪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岩相图、古地理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矿产分布图等。目前狭义的地质图多指基础性普通地质图。
6. 地图有什么种类
区域范围分为: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大海图、国家(地区)图、省区图、市县图等。
专题学科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图。
自然地图显示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现象的特征、成因、地理分布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国家的各项建设实践对自然地图提出各种各样的专门要求,因此必须编制出相应的各种自然地图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各方面的需要。
航空图专供航空使用的地图,叫航空图。它着重表示与航空有关的地形要素与航空要素,可供研究航空区域、确定航线、判定飞机位置和飞行方向以及实施空中指挥。
数字地图是纸质的地图的数字存在,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属性的地面要素和现象的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可存储介质上概括的、有序的集合。
(6)地质图是什么类型的地图扩展阅读:
制图原理
地球是一个自然表面极其复杂与不规则的椭球体,而地图是在平面上描述各种制图现象,如何建立地球表面与地图平面的对应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引入大地体的概念。大地体是由大地水准面包围而成。
大地水准面是假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面静止时的平均水面,并设想此面穿过大陆与岛屿,连续扩展形成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闭合曲面。由于地壳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大地水准面也有高低起伏。虽然此高低起伏已经不大,比地球自然表面规则的多,但仍不能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
为了测量成果的计算和制图的需要,人们选用一个同大地体相近的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表达的旋转椭球体来代替,简称地球椭球体。它是一个规则的曲面,是测量和制图的基础。
地球自然表面点位坐标系的确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二是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上的垂直距离,采用高程系。
7. 地图分为那几种类型
普通地图,包括地形图、地形一览图、普通地理图和分层设色图,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以及各种特种地图
8. 自然地图分为哪几类
反来映自然环境各要素源和现象的形成、演化、结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专题地图。又称自然地理图。是专题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反映的不同内容,主要分为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候图、水文地理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环境保护图、综合自然地理图(即景观地图)等。每一部门自然地图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地质图包括有普通地质图、地质构造图、矿产图、第四纪地质图、古地理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图等。
9. 地质地形图与地形地质图的区别
地形地质图,是指在地形图的基础上有地层要素,但它是地质图.地质地形图是通过岩层的走向反映出地形地貌的图件.学了几年了,都忘了,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10. 地图有什么类型
1) 地图按内容分类:
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2) 地图按比例尺分类:
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
(3) 地图按制图区域分类
1. 地图按自然区划分为世界地图、大洲地图、自然区域(如青藏高原)地图等。
2. 地图按政治区划分为国家地图、省(区)地图、市图、县图等。
3. 地图还可以按经济区划标志分类。
(4) 地图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通用地图和专用地图两类。
通用地图是没有设定专门用图对象的地图适用于广大读者作一般参考或科学参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挂图,省挂图。
专用地图是针对专门用途制作的,如教学地图,旅游地图,航空图,航海图等。
也可以按用途分为军用地图,民用地图。
(5) 地图按其使用方式分类
地图按其使用方式分:
1. 桌面用图:在明视距离内能详细阅读的地图,如地形图,普通地理图。
2. 挂图:挂在墙上使用的地图又分为近距离(在1.5米距离内能详细阅读)的和远距离(5米以外能阅读)的教学地图。
3. 野外用图:在野外条件下或行进中阅读的地图,如旅游地图。它们应当能在不稳定的状态下阅读且便于折叠和携带。
4. 屏幕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和阅读的地图。
(6) 地图按其他标志分类
1. 地图按其外形特征分为地球仪、立体地图和平面地图。
2. 地图按其介质分为纸质地图、塑料地图、丝绸地图、沙盘地图、缩微地图及磁(光)盘地图。
3. 地图按其感受方式分为视觉地图和触觉地图等。
4. 地图按其结构分为单幅地图、多幅地图、系列地图、地图集等。
5. 地图按其存在形式分为“实”地图(具有固定形式的实体)和“虚”地图(存在脑中的瞬变的地图影像)。“实”地图和”虚”地图可以相互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