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地质是什么土质
㈠ 广宗静海县教谕是什么职位
相当教育局的职位,明代的大清官海瑞,就是教谕出身
㈡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核桃园乡庞村邮编是什么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核桃园乡庞村的邮政编码是054699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核桃园乡庞村的邮政编码是054699
㈢ 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
(一)烃源岩条件
1.有机质丰度
冀中地区有机质丰度的分布表现出不均一性。北部京101井区丰度值普遍偏高,其雾迷山组第八岩性段的深灰-灰黑色白云岩其TOC为0.18%—0.33%,氯仿沥青“A”含量(76—109)×10-6;洪水庄组黑色页岩的丰度值是本区最高的,其TOC为0.30%—1.12%,氯仿沥青“A”(86—106)×10-6,与燕山西段相同层位有显著差别;铁岭组灰色-深灰色白云岩 TOC含量0.08%—0.48%,一般0.28%—0.43%,氯仿沥青“A”(54—347)×10-6;下马岭组有机质丰度与燕山西段相同层位相比要差许多,其TOC仅为0.36%—0.73%,氯仿沥青“A”为(91—287)×10-6,但仍为本区仅次于洪水庄组的烃源岩。
除冀中北部外,其它地区有机质丰度相对偏低(表6—14)。高于庄组有机碳含量0.09%;雾迷山组TOC值平均为0.07%,氯仿沥青“A”87×10-6;铁岭组白云岩平均有机碳0.17%,氯仿沥青“A”121×10-6。
表6—14冀中地区中、新元古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图6—6冀中地区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地层简图
以京101井剖面为例,地化分析结果表明各烃源岩成熟度均较高,至少进入高成熟阶段。
下马岭组:Tmax主要介于480—490℃之间,HI均小于20,A/C为2.5%—8.0%,显示了较高的成熟度,因而认为处于高成熟阶段中-晚期。
铁岭组:Tmax值介于485—501℃之间,HI亦可达13—15,又有较高的沥青“A”含量。干酪根在镜下呈棕褐、褐色、黑色,干酪根红外光谱图上2920㎝-1和1460㎝-1峰近于消失,故认为其热演化程度也达到高成熟阶段中、晚期。
洪水庄组:H/C原子比0.24—0.46,Tmax介于525—549℃之间,可能进入过成熟阶段。
雾迷山组(雾四段):Tmax介于485—503℃之间,HI亦可达到6—17,A/C为2.8%—5.5%,其演化程度低于洪水庄组,但略高于铁岭组,达到高成熟阶段晚期。
古地温研究表明,本地区有机质进入成熟期的时间较晚,到二叠纪末时,各烃源岩层地温低于门限温度10.8—19.3℃,都没有成熟。早第三纪末各烃源岩层地温达到82.6—90.3℃,超过门限温度27.4—37.2℃,说明本区中、新元古界烃源岩进入早第三纪后才开始大量生油。早第三纪以后,本区的中、新元古界烃源岩基本处于深埋地下的状态,地温逐渐增高,有机质不断演化,到晚第三纪末,烃源岩层地温达90.0—97.7℃,表明有机质演化到高成熟阶段早期或中期阶段(郝石生等,1990)。
(二)生储盖条件
(1)高于庄组-雾迷山组-洪水庄组组合:主要生油岩为高于庄和雾迷山组.在冀中平泉双洞背斜雾迷山组发现多处原生油苗,冀中任28井也在封闭的晶洞中发现了原油,经分析与双洞油苗相似,证明其自身可以生油。从生油指标看,冀中地区雾迷山组平均有机碳0.07%,沥青“A”87×10-6(不包括京101井),而北部京101井指标最高,有机碳0.18%—0.33%,平均0.26%,沥青“A”(76—106)×10-6,平均92×10-6。高于庄组仅马64井作过分析,其有机碳为0.09%,沥青“A”544×10-6。白云岩缝洞发育,特别是在冀中中部雾迷山组顶部剥蚀面,已被大量钻井证实为一好的储集层。洪水庄组为一套黑色页岩,是良好的生油层和盖层,发育于霸县以北,厚0—72m,由南向北增厚。
2.洪水庄组-铁岭组-下马岭组组合:洪水庄组及下马岭组以暗色泥页岩为主,据京101井分析,有机碳平均值分别为0.85%和0.49%,沥青“A”分别为94和200×10-6。铁岭组以白云岩为主,冀中地区平均有机碳0.17%,沥青“A”121×10-6,其中以北部最高,京101井平均有机碳0.31%,沥青“A”185×10-6,是冀中地区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的,这与冀北平泉于该组中发现油苗最多一致。白云岩质纯,裂缝较发育,顶部风化壳淋滤溶蚀孔发育,储集条件更为优越。上覆的龙山组、下马岭组页岩为良好的盖层,因此这是一理想的生储盖组合,这一组合主要分布在武清-霸县一线以北。
(三)构造发展与原生油气藏的关系
1.冀中地区几个主要构造发展阶段
本区从中元古代至新生代大体经历了四个不同运动形式的发展阶段。
(1)中-新元古代至古生代的升降运动阶段:冀中地区从中元古代至中奥陶世为相对稳定的整体沉降阶段,沉积了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此后整体上升,使沉积间断了1.3亿年,到中石炭世才又大面积沉降,接受了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至陆相沉积。本阶段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如蓟县纪末的芹峪运动,青白口纪末的蓟县运动以及奥陶世中期以后的大规模造陆运动。运动的性质主要以区域升降为主,没有明显的褶皱变形,因此对冀中地区的构造格局没有大的影响。
(2)中生代褶断运动阶段:本时期构造运动强烈,其特点主要以褶皱、断裂为主并有岩浆活动。冀中平原四周边缘的构造体系也主要形成于这一阶段。同时在冀中平原内部形成了以大兴-牛驼-高阳-宁晋-广宗为主体的一个大型背斜隆起带,称中央隆起带,长轴北东-北北东向。这个隆起带在印支期已具雏形。从钻井揭示的情况来看,中生界仅分布在隆起的两侧及南北两端。西侧主要分布在北京、保定、石家庄等凹陷,称西部凹陷带;东侧分布在武清-大城-邱县一带,称东部凹陷带。而沉积中心主要受北西西向的断裂控制,如武清凹陷受宝坻断裂控制;临清坳陷受大名断裂控制。白垩纪时期运动十分强烈,主要以褶皱为主,除中央隆起带进一步加强以外,在东部凹陷带沿天津-沧州-武城一带形成复式背斜隆起带——沧县隆起,在西部凹陷形成无极-藁城背斜带,而在中央隆起和沧县隆起之间,形成了武清-文安、里坦-阜城、南宫-邱县向斜带,与此同时,沧东、沧西、大城东等与褶皱平行的北北东向断裂开始活动。
(3)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断裂发育阶段:是冀中坳陷的主要发育阶段。燕山期形成的褶皱隆起,使地形起伏明显,因此早期(晚白垩世-早始新世)沉积物常以山麓洪积及河床冲积相粗碎屑为主;晚期北北东向正断层增多,并向纵深发展,造成断陷和块体翘倾,沿大断裂往往有玄武岩喷溢,使燕山期形成的背斜遭到破坏,如沧县复背斜,由于沧东、沧西断裂的活动,变成以单斜为主的块体。中央隆起带的南北两端由于牛东断裂、河西务断裂和宁晋断裂、新河断裂的活动,分别使北端变为西倾单斜,南端变为东倾单斜,而断裂的下降盘成为断陷,沉积了河流-湖泊相的碎屑岩,发育了一套生油建造,成为新生古储的潜山油藏的主要油源。
(4)晚第三纪-第四纪微弱升降运动阶段:断裂趋于消失,结束了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代之出现以区域沉降为特点的坳陷式盆地,普遍接受了河流相为主的碎屑沉积。
上述发展对油气的生成、聚集和保存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第二和第三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油气生成时间与圈闭的形成、破坏的相互关系上。
2.构造发展与油气的关系
根据郝石生等(1982)用大地热流值计算的不同层系的古地温梯度,计算出各地的古地温,进而推算生油岩大致成熟时间。从各时代生油岩成熟时间表(表6—15)上可以看出:
表6—15冀中地区中、新元古界烃源岩成熟时间
中生界沉积发育区的石家庄、武清、临清地区,元古界生油岩多在中生代以前成熟,早于燕山期圈闭的形成,配置关系不好,不利于油气的保存。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的断块运动除使燕山期形成的背斜圈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使少量成藏的元古界成熟油气进一步遭受破坏。新生代的继续沉陷以及地温梯度的增加可造成元古界的油气进一步演化,元古界所生成的油气可能演化变质,故该区总的来说不利于元古界油气的保存。
缺失早第三纪沉积的沧县隆起,元古界生油岩于石炭、二叠纪成熟至中生代达到生油高潮,与燕山期的构造圈闭相配置,在适当的封盖条件下其自生型油气藏有可能保存下来。
缺失中生代沉积的中央隆起带,元古界生油岩大部在石炭二叠纪沉积过程中成熟,但成油后长期隆起遭受剥蚀,使隆起较高的地区如高阳背斜轴部分元古界地层剥光,失去盖层,油气逸散,至燕山运动背斜圈闭定型后,油气已保留无几。
(四)原生油气藏形成条件的探讨
1.中、新元古界原生油气藏形成条件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不外乎生、储、盖、运、圈、保等几项内容,对于古老的碳酸盐岩原生油气藏,以上要求条件更高和更严格,对华北来说最主要的是生油条件和保存条件。
(1)有机质的丰度:中、新元古界由南向北明显增高,这显然与该时期的沉积中心在冀北坳陷有关,故在选择勘探目标时,首先应确定在有机质丰度较高利于生油的北部地区或中部地区。
(2)保存条件: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盖层条件,二是构造圈闭条件,着重于燕山期形成的背斜圈闭经早第三纪断块运动后的完整程度。冀中地区除中部以外,大部地区存在下寒武统及石炭二叠系两套区域性盖层,另外在冀中北部还有洪水庄组及下马岭组页岩作盖层,南部馆陶-堂邑一带奥陶系所夹石膏层是最理想的盖层。本区燕山期形成的主要构造有高阳背斜、无极-藁城背斜、沧县复背斜、刘村背斜、馆陶和堂邑背斜等,这些背斜在早第三纪断块运动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破坏最甚的是沧县复背斜,其主体仅保留了一个半背斜形态,其次是馆陶、堂邑背斜,被切成地垒状。保存最好的是高阳背斜和无极-藁城背斜及刘村背斜。但与盖层条件配置较好的构造仅有无极-藁城背斜及馆陶背斜,下古生界之上有石炭二叠系或中生界覆盖,其余多被第三系地层所盖,这对前第三纪生成的油气有逸散的可能。至于非背斜区,一是牛南断裂以北的西倾单斜断块区,一是衡水断裂与清河断裂之间的东倾单斜断块区。这种单斜断块对中生代生成的油气有破坏作用,只有在早第三纪及其以后生成的油气有形成“古生古储”潜山油藏的可能。
㈣ 邢台市广宗县都有什么村
我知道的有【塘町乡、葫芦乡、冯寨乡、件只乡、广宗镇、大平台乡、核桃园乡、东召乡
㈤ 广宗名吃系列报道
谁不说咱家乡的豆包“粘”
豆包粘,年豆包。粘豆包是笔者家乡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特色小吃,它外型圆润,色泽金黄,咬上一口香、甜、软、粘,回味悠长,真是越吃越香,越吃越甜,越吃越好吃,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过去,人们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得上粘豆包。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由于大家都喜欢吃,粘豆包不但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美小吃,还是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
经采访了解到, 广宗的粘豆包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它的“粘”那是出了名的。面,是大黄米面,大黄米又叫黍米。广宗县是百里沙带,土质松软,种出的黍米不但口感好,而且特别的粘,做粘豆包就是要用这样的面,吃起来会特别的香。馅,是用当地盛产的紫珠大枣与红豆煮熟后,捣制成馅。大枣中富含糖、维生素、蛋白质,具有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的作用;红豆,亦具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两者都是很好的保健营养品。因此,广宗粘豆包不光是特色风味食品,还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美食。
粘豆包的做法是:把粘面皮和豆馅包成圆馒头型的豆馅包,听着虽然简单,但制作工序繁琐复杂。首先,筛选优质的黍米磨成面,然后用冷水和面(热水就粘的没法和面了),面和好后,做成窝头形状上锅蒸,待开锅后再蒸上40分钟,出锅就是俗称的粘窝窝了,粘窝窝要趁热加入少许白面粉继续和匀,一直到和的面即软又有韧性后开始发酵,等发好了面,就可以与先前准备好的豆馅开始包了,包成了的粘豆包外面得再滚上一层白面粉(不然保准粘的拾不出锅),然后再上锅蒸熟方可食用。
广宗的粘豆包“粘”,粘中带甜,甜中透香,香甜可口,耐人寻味。这是我家乡的特色小吃,也是我的钟爱!
(李忠 张心帅)
㈥ 广宗在邢台什么方向
广宗在邢台来的正东方源向。
广宗县,隶属于邢台市,位于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地处古黄河、漳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南北狭长,海拔29-35米,面积513平方公里,人口27.7万人,辖1镇7乡、213个村。县城广宗镇,西距邢台桥东区52公里,西北毗连平乡、巨鹿两县,东与威县交界,距山东省济南市158公里。
邢台市,简称“邢”,旧称邢州、顺德,位于京津冀区域冀中南地区中心,西依太行山与山西毗邻,东沿卫运河与山东相望,北连石家庄、衡水,南接邯郸,是中原经济区的北方门户。
㈦ 广宗有那些特色小吃呀
广宗薄饼,又名风吹大油饼,直径尺半,仅重二\三两.
广宗肉锅,饼卷肉,黄焖肉,......
早点米粥\混沌\豆腐脑\豆沫+油条\布袋\油饼\煎饼卷薄脆
中午 饼卷肉\薄饼+丸子\鸡蛋\豆腐汤\手赶杂面
晚餐团子\咸食\燕儿\+汤\粥\面条
㈧ 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适合种什么农作物
广宗县农业资源丰富,适合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谷子等粮油作物。
1、耕地面积
广宗县全县耕地面积3.4万公顷,其中水浇地面积1.65万公顷。有宜林沙荒6667公顷, 是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县。该县棉花种植面积广泛,是河北省重要的产棉区和商品粮基地,于1990年被评为全国优质棉基地。
2、气候环境优良
广宗县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光热充裕,四季分明,属温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风沙较多。年平均日照2502小时,年平均气温13度,无霜期194天,平均降雨量490毫米。全县年平均降雨量485毫米,无霜期194天。
3、沙壤土质
境内地势平坦,土质以沙壤为主,土地资源广阔,适宜开发。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红薯、花生、 棉花等适应风沙的农作物。
4、广宗县简介
广宗县隶属河北邢台市,地处华北平原、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邢台市东部,位于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古黄河、漳河冲积平原。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15公里,东与威县交界,北与巨鹿县、南宫县毗邻,西与平乡县相连,南与邯郸市接壤;县人民政府驻地广宗镇,距省会石家庄120公里。
㈨ 在广宗县什么条件才算贫困户么
贫困户的界定,可以参照下面标准:1.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回627元);2.相对贫困人口(答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5.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6.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7.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