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什么样的地质
Ⅰ 佳木斯 产什么
广电大厦
佳木斯资源富集、土地广袤,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块黑土平原版之一,包含世界上权仅存的三大黑土湿地2145万亩。极好的绿色环境资源孕育着粮食深加工、肉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绿色特色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佳木斯区域内江河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境内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充足的水资源为发展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耗水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佳木斯还是中国风能资源的富集区,发展风力发电潜力巨大。 佳木斯市矿产储备以黄金、煤炭、石油、天然气、饰面石材、矿泉水为主。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43种。佳木斯具备油气生成的地质条件,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近百亿立方米,全市黄金已累计探明储量38745.4公斤(金属量)。
Ⅱ 佳木斯这个城市什么情况
佳木斯
佳木斯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9°’至5’北纬 45°47’至48°30’。全市总面135°5’全市总面积为69,116平方公里, 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5.2%,是闻名全国的三江平原的政治文化中心。 佳木斯市按行政划分为5区6县(市)。5区为前进区、向阳区、东风区、 永红区和郊区,6县(市)是同江市、富锦、桦南、桦川、桦川、汤原、 抚远、。全市共计51个镇138个乡。境内有省农恳总局的宝泉岭、红兴隆、 建三江3个农垦分局。农场管理局及下属的37个大型国营农场;有隶属省 森工总局的合江林管局及下属设的3个林业局;有省劳改局的3个劳改支队。 农场总局、森工总局、劳改局三大系统在境内的土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 45.6%,耕地占0.45粮豆薯总产量占40.4%。
佳木斯市有人口374万人(其中市区55万人)。全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 的68.1%。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5.6岁,属成年型人口。 佳木斯市人口分 布不均,全市人口平均密度为54人/平方公里,其中抚远县最少为7人/平 方公里,市区为531人/平方公里。全市有3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5%。少 数民族主要有满、朝鲜、回、蒙古、赫哲族等。其中赫哲族是全国人口最 少的民族,在佳木斯境内有1,293人, 占全国的87%,主要分布于同江、 饶河等地。
佳木斯市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 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重要交通枢钮。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经境内,三江水量充沛, 境内区段通航里程 1,001公里,三江水运航线全长3,632公里,是全国第二长航运干线。三江水中含沙量小,其中松花江是全国含沙量最小的大河, 也是东北地区最 好的水运航线。佳木斯现有民用钢质船舶140艘8万个吨位, 年货运量 123 万吨。佳木斯境内现有佳木斯、依兰、绥滨等11个港站, 其中佳木斯洪年 吞吐量120 万吨。 三江水运对佳木斯经济的形成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佳木斯市沿江排列的经济布局。三江沿岸排列着9个县和 市区,其中市政府及7个县政府设在三江沿岸。三江航线长期以来一直是佳 木斯市的经济运输动脉,沿江10县、区所需的煤炭、石油和外运的木材、粮 食主要通过水路输送。沿江有五个县不通铁路,水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佳木斯市境内铁路营运里程628公里,市政府及5 个县政府设在铁路沿 线,因此,铁路对佳木斯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 从工业分布及 发展看,沿线各县工业发展成效显著,沿线5县及市区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 值的88.5%。境内有福前(佳木斯至前进镇)、图佳(图们至佳木斯)绥 佳(绥化至佳木斯)、佳鹤(佳木斯至鹤岗) 线四条铁路干线由市区向市 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延伸,其中福前线全长300公里,横贯全市。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281公里。境内有哈同(至同江市)、哈萝(至 萝北县)、二抚(同江至抚远)等公路干线,干线比重为20%,县级公路 比重为20%。由于三江5个月的封江期,下游各县的运输主要依靠公路。
佳木斯市航空运输主要负责运输旅客,有市区通往哈尔滨的航线,机 场设施可供 20 吨以上飞机起落。
佳木斯市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历年平均气温2.9℃,最低气温 -41.1℃,最高气温38.1℃,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28.9天,最长为154天, 最短为106天。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35.3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88.5毫米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25.3小时,最多为2,866.9小时,最少为2,331.1 小时。在农作物生长期(5---9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175.3小时。最少为 1,037.7小时,最多为1,355小时。全年风向多西北风,平均风速为 3.6 米/秒,最大风速为31.8米/秒。
佳木斯农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84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50, 69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42.8%。 在全市农业 总产值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18,092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8.4%,林 业产值7,613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1%,牧业产值9,676万元, 占 全农业总产值的9.6%,渔业产值846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0.6%。
佳木斯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生产大豆、小麦、水稻、玉米和甜菜、亚 麻、烤烟等。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05万亩, 占总播种面积的90.2%,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0 %,,其它作物播种面积 56 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8%。
Ⅲ 黑龙江佳木斯地质适合种什么样的果树
是黄太平果吧,好象佳木斯四丰山有好多黄太平果树在有就是杏树了,
Ⅳ 佳木斯城市的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是黑土地,是黑颜色的,这个是东北地区,长得都是黑土地的
Ⅳ 黑龙江佳木斯是什么风险地区
低,可以去微信的国务院小程序查询,具体到区县的
Ⅵ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一、地形、地貌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北为黑龙江,前横完达山,东傍乌苏里江,西枕小兴安岭,中跨松花江,北与东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9°46ས″~135°05ཆ″,北纬46°06ཚ″~48°28ག″,面积45100km2。
三江平原北界为黑龙江,西、南、东三面被小兴安岭、那丹哈达岭及完达山所环抱。本区沼泽湿地发育,地势低平。西南部佳木斯一带海拔80m,平原中部海拔50~60m,东北端的抚远县黑瞎子岛(抚远三角洲)最低处海拔34m,地面坡度在0.1‰左右。平原中有零星残山残丘矗立其中。
总观三江平原一般可见三级阶梯状地面,Ⅰ、Ⅱ级阶地组成低平原,海拔50~60m,台地海拔100m左右。黑龙江、乌苏里江切过平原北部与东部,松花江斜穿平原中部,均形成河谷平原。此外,见有多处残丘、残山突立于平原之中,打破了单调的平原地貌景观。
二、水文、气象
三江平原水系发育,河流纵横,均属黑龙江水系。其主要支流有松花江、乌苏里江,地面湖泡星罗棋布,沼泽湿地发育,有大小河流100余条;其中主要河流15条,以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个水系为主干。
黑龙江全长4510km,流域面积185.5×104km2,流经区长406km。水面宽1~2km。黑龙江水源以雨水补给为主,季节 性融雪为辅。夏季受太平洋及鄂霍茨克海暖湿空气影响,雨量充沛,地表径流条件好,水量丰富。
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一大支流,南北两源。南源为第二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北源嫩江,发源于黑龙江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中段南侧。两源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三岔河处汇合始称松花江干流,全长2309km,流域面积54.6×104km2。流经本区长度为305km。佳木斯以下,河宽1.5~2.0km,水深2~3m;年径流量727×108m3,年平均流量2305m3/s;多年平均水位114.40m。松花江近百年来有十次大洪水,主要支流有梧桐河、嘟噜河、蜿蜒河、安邦河。
乌苏里江全长890km,有两个发源地,一个发源于俄罗斯的锡赫物岭西麓,一个发源于兴凯湖。乌苏里江流经本区长223km,年径流量619×108m3,年平均流量1963m3/s,多年平均水位96.14m。主要支流有挠力河、七星河、别拉洪河。
三江平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是黑龙江省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500~650mm,年际变化不大。地域分布上,山前台地区降水量较大,均大于600mm;中间部位低平原、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地区一般在550~600mm之间。在桦川、绥滨、宝清之间最小,约在500~540mm。夏季受东南亚季风影响,雨量充沛且集中,每年6~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8%;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控制,干燥而少雨,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7%;春秋两季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2.5%和21.0%。三江平原水面蒸发总的分布规律是西部大,东部小,南部大,北部小。宝清、桦川一带可达730mm,同江、饶河一带最小达580mm。三江平原蒸发量年内变化规律是冬季最小,夏季最大,春季较大,秋季较小。全年蒸发量主要集中在4~8月,其中5~6月份占全年蒸发量的30%左右,全年蒸发量最小的为1月、12月份,一般占全年蒸发量的1%左右。
三、地质构造
三江平原地处古亚洲构造域的交接复合部位,构造发展多阶段、多旋回、不平衡性明显,地壳活动性较强,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大地构造发展与演化,经历了地块形成阶段、再生地槽发展阶段、盖层形成发展阶段和大陆边缘活动带发展阶段。古生代以来,地质构造总的发展是在古大陆壳内,由隆拱拉张裂陷到沉降挤压闭合,经历多期势力交替的体制,其总的趋势是从稳定向活动过渡,又从活动向稳定发展。本区由三个大地构造单元构成,即佳木斯隆起、宝清过渡带、三江新断裂带组成。
1)佳木斯隆起。为老爷岭地块主体部分,呈北窄南宽的楔形展布,北过黑龙江延入俄罗斯,南被敦密深断裂隔截,西与张广才岭边缘隆起毗邻,东与宝清—密山过渡带相连。
2)宝清过渡带。位于佳木斯隆起带以东,包括富锦、宝清等地,呈南北向向西突出的弧形展布,北部被三江平原掩盖,东部与完达山优地槽褶皱带毗邻。本区是晚古生代至三叠纪形成与发展的过渡带。次级构造单元“宝清坳陷”位于过渡带北部宝清一带,形状不规则,基底为桦南隆起东延部分,中元古代以来长期处于抬升剥蚀,中加里东期碱长花岗岩比较发育。
3)三江新断裂带。本断裂带包括绥滨、同江、抚远等地,是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区的平坦低洼地,周围环山,其间有零星小丘起伏,向北过江与俄罗斯阿穆尔盆地相连,西界为依舒深断裂。断陷基底可分为性质不同的3个区。西部区:双山—富锦—街津口一线以西,重、磁场反映是正负异常值小、圈闭面积小、无方向性,重力场反映为地貌隆起区,是佳木斯隆起带北延部分。由下元古界兴东群和早元古代花岗岩组成结晶基底。中部区:在西部区以东,索伦—菜嘴子一线以西。重、磁异常值中等、差值变化不大、方向性较强,呈北北东向,圈闭稀疏,反映较稳定的褶皱背景,是宝清过渡带北延部分。基底由上古生界及早中生代花岗岩组成。东部区:菜嘴子—勤得利一线以东,重、磁异常差值大、圈闭紧密、方向性强,显示线形紧密褶皱带特征,为完达山晚印支期再生优地槽褶皱带向北延伸部分。由中三叠统至下侏罗统下部深海相硅质、泥质页岩、浊积杂砂岩及晚印支期花岗岩等组成。
Ⅶ 佳木斯地区
该区位于黑龙江东部西伯利亚板块布列亚-佳木斯地块南部。
(一)金矿及有利成矿地质条件
区内“火山岩”地区金矿主要为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与次火山侵入岩体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中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和与岩浆侵入有关的金矿。
伴随区域地壳的演化发展,金矿成矿作用产生了阶段性和继承性特征。前寒武纪受地壳区域性变质变形热动力影响,原岩中易活化金发生迁移,聚集在韧性剪切带中,形成变质热液金矿;印支期在结烈凸起发生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了平顶山式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中生代晚期,沿断陷盆地(乌拉嘎断陷)与隆起区鹤岗凸起边界发展形成的构造-火山岩带控制了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乌拉嘎深断裂是本区重要的控矿构造,其南延牡丹江深断裂控制了燕山期以来火山岩的展布和有关的金矿。在多期叠加构造作用下,均促使金的活化再富集,形成特大型金矿床。如团结沟金矿床是继承发展的产物,变质基底中酸性火山-沉积建造是成矿物源基础,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是中酸性、钙碱性超浅成次火山岩体。岩浆作用提供部分金的来源,岩浆演化后期的热液体系使分散在早期结晶矿物中的金活化迁移富集。
叠加断裂构造、侵入接触构造、爆破角砾岩和构造角砾岩是导矿和容矿的良好空间。
(二)找矿远景区
嘉阴-鹤岗-依兰-老爷岭地区。区内团结沟金矿床是目前所探明的惟一的与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以火山岩为容矿围岩的金矿床。根据其成矿地质条件,对为寻找团结沟金矿主矿带隐伏矿体最大可能的葡萄沟岩体进行了研究验证,在一钻孔内见到7m厚的连续矿化体(品位多为1~7g/t)。
Ⅷ 佳木斯市天歌地质钻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佳木斯市天歌地质钻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1月0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为探矿内工程和地质测试提供服务容,钻探设备、工具及配件的销售(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应经审批未获审批前不得经营)等。
法定代表人:肖欢
成立时间:2012-11-08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23080010010844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和平路208号
Ⅸ 佳木斯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佳木斯位于中国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回原腹地。佳木斯市属中温答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3℃。冬长夏短,无霜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27毫米,日照时数2525小时,有效积温2590℃。冬长夏短,无霜期130天左右,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